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709.06 KB
- 文档页数:15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我会写: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挣:挣扎垂死挣扎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形近字:吼(吼叫)孔(孔雀)脂(脂肪)指(指示)拭(擦拭)试(考试)多音字:划:huá划船huà计划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埋:mái埋藏mán埋怨近义词:柔嫩——娇嫩拂拭——擦拭忽然——突然照射——照耀可怕——恐怖猛烈——剧烈快活——快乐仔细——认真仍旧——仍然推测——推断反义词:高大——矮小断绝——恢复快活——难过少见——常见黏稠——稀薄详细——简略理解词语:【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详细】周密完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课文原文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
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
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
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
”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
四年级下册《琥珀》课文针对课文局部提问
问题一:为什么故事一定发生在几万年前?为什么故事要发生在大海边?
答:因为那块琥珀的样子和琥珀的形成过程需要一些必需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琥珀形成时的具体情形,由这些具体情形就能推测出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问题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答一个夏日,一只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忽然,一只蜘蛛朝苍蝇爬过去。
这时,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将苍蝇和蜘蛛一齐包住。
松脂继续滴,积成一个松脂球。
后来水把森林淹没了,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几万年后松脂球成了化石,也就是琥珀
三、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下面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答: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这几句话描写的情景的推测依据是琥珀的构成。
琥珀的外面是松脂,里面是苍蝇和蜘蛛,这就需要液态的松脂,只有液态的松脂才能把苍蝇和蜘蛛包起来。
其他问题:
1.琥珀是什么?
2琥珀有什么作用?
3.课文标题为什么是琥珀?而不是琥珀的形成?
4.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5.为什么小苍蝇和蜘蛛被困在琥珀里?
6.为什么说这块琥珀很少见?
7.几圈黑色的圆环是怎么来的?
8.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琥珀形成原理
琥珀形成原理是由于数千万年前,当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树脂树液时。
当树木受到损伤或其他外部因素时,树液会从伤口中流出。
这种树脂树液具有黏性和粘稠度高的特点,容易吸附周围的物质。
在树脂树液流出后,它会与周围的空气、微小的颗粒物、昆虫、植物碎屑等物质发生黏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会逐渐封存在树脂中,形成所谓的琥珀。
然而,最重要的部分是,琥珀形成的关键原因是树脂在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逐渐固化。
最初,树脂是黏稠液体,但慢慢地,由于受到氧化、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树脂开始逐渐变硬。
随着时间的推移,树脂内的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
其中一种关键的化学反应是聚合作用,即树脂中的分子开始相互结合形成更大的分子,从而导致树脂的固化和更加坚硬。
最终,树脂变得足够坚硬,形成了琥珀。
封存在琥珀中的各种物质逐渐被固化在其中,形成了琥珀中常见的包裹体,如昆虫、植物碎屑等。
总的来说,琥珀形成的过程涉及树木受损后树脂流出,树脂与周围的物质黏附后逐渐固化,最终形成坚硬的琥珀。
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自然作用,因此琥珀也被视为自然界的稀有宝藏之一。
琥珀说课稿4篇《琥珀》优秀说课稿下面是我分享的琥珀说课稿4篇《琥珀》优秀说课稿,供大家参阅。
琥珀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如意,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奇异的琥珀》。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奇异的琥珀》是六年制小学s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科学与发现”主题的一篇精读科学小品文。
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形象,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细读课文,字里行间显现着“奇异”。
2、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粘稠、详细”等词语,积累“美餐、热辣辣、淹没、冲刷”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教学重难点重点: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篇课文是以自然科学密切相关,要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文中答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交流并播放多媒体(琥珀图片、动画展示形成过程)来深入理解课文。
在反复品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我将本课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课堂结构是:质疑导向——初读感知——简述形成——感受奇异——小结背诵。
爱因斯坦曾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又与文章中心紧密相连,因此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谁发现的?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感知。
琥珀的形成原因琥珀形成条件是什么1.琥珀是由针叶植物的树脂形成的,如果要分泌这些树脂,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才能形成。
当森林中的温度变得很高,而松柏本身的生长状态又很好的时候,树木内部会逐渐分泌出一些树脂,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这些树脂的重量会不断增加,风一吹树脂就会从树上掉下来。
有时候树脂还没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树叶或者昆虫就会进入树脂里面,粘稠的树脂会把它们困在里面。
2.树脂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往往会掉到森林土壤里。
此时它的表面可能会沾染一些杂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表面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表面的变化会逐渐使树脂产生一定的石化效果。
3、被石化的树脂在自然界中会不断的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长时间的冲刷、搬运以及沉淀作用,让树脂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最后被石化的树脂会发生成岩作用,而这个时候的石化树脂已经逐渐的变成了漂亮的琥珀。
当地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时候,有些琥珀抬出了地表,P友圈:xlm52007 并且逐渐的被人们所发现,也许刚看到它们的时候,它们的表面会有一层污垢,但是稍稍擦拭之后就会发现,那经过几千年变化而成的琥珀是多么的美丽。
琥珀形成条件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树脂和树胶都能形成琥珀,只有少数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琥珀。
琥珀是由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多种植物(主要是针叶树)的树脂和胶质经地质作用硬化埋藏于地下而形成的有机化石。
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了挥发性成分,聚合固化。
那么,琥珀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呢?1、琥珀形成的环境条件。
琥珀的埋藏环境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因为即使琥珀形成了,也会被火山、地震等原因破坏。
2、琥珀形成的时间条件。
埋藏时间足够长,埋藏时间不到2500万年的树脂和胶质不能完全石化,不能形成琥珀石;3.温度和琥珀形成的温度条件。
树脂胶块应埋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地下。
温度太高会融化,太干会开裂甚至变成粉末,露在表面就会风化得无影无踪。
琥珀的加工技术与流程琥珀是三大有机宝石之一,进化的条件比其他的两种(珍珠与珊瑚)更加苛刻,不止在时间上,形成的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
形成过程慢,不定性因素大,下雨、起风,露水。
树叶、花蕾、花粉等掉进去了,昆虫等飞进去了,随着时间变化,内含物就有不同的物质。
琥珀的大小不一、大的材料非常稀少,形成时坑坑洼洼太多,与玉石等的形成不太一样。
它的硬度也低。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琥珀与其他宝石加工技术与流程有很大的区别。
加工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把材料先泡在水中,泡一天左右先冲洗再用铁丝刷刷材料。
这样使材料去除泥巴及浊物,展现原样貌,也使我们更加容易看到它的形状及内在物质。
第二步是分材料,如形状像方形,可做方牌,形状像坠子料就去做坠子。
圆形料半圆的料可去做平安扣。
比较像珠子丰满、圆滚滚的或是桶珠形的就选去作珠子,桶珠等。
特别是有杂裂的先留下来,选料做雕刻。
这样可以分成几大类别,成品率更高。
第三步切石。
到了切石这个步骤,是最重要的一步,材料成品大致已定局。
所以说这一步要求制作人员经验丰富,看看材料比较适合什么形状等,觀察大材料里面的杂裂、纹路、包裹物,特别是裂痕,杂质走向。
切得不好整个成品率会降低,丰满度等都会有影响。
而且在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水降温。
当观察内部不太清楚时,就会开窗,看看里面的走向,再决定切成的形状。
在切石师的操作下分成不同形状,如坠子形、方牌形、圆珠(四方粒)、桶珠、雕刻材料(有杂有裂)等等。
通过切石后,成品率大概只有七成左右。
第四步,切成的半成品因形状分到不同的部门,同时开始计算成品率。
有些半成品可能因为东西少(如方粒)会被退回仓库存到一定的量再来集中做。
第五步开始冲胚,也就是把切好大致形状的半成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大约要冲去40%左右。
例如坠子料,冲胚时应该在左右、厚度、长度上尽量对称,上与下也要调成合适的比例及坡度。
在冲方牌上更加需要上下左右对齐,而且在上下的厚度上也应大致一样。
松脂变成琥珀的四个条件English Answer:Amber, a beautiful and valuable gemstone, is formed when tree resin hardens and fossilizes over millions of yea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in into amber requires a specific set of conditions:1. Abundant Resin Production: The tree species that produce resin, such as pines and firs, must be present in large numbers and produce significant amounts of resin.2. Favorable Climate: The climate conditions must be warm and humid to promote resin production. Additionally, the environment should be relatively stable, with minimal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3. Resin Burial: The resin must be buried quickly and deeply to protect it from oxygen and sunlight. This prevents the resin from degrading and allows it topolymerize and harden.4. Geological Processes: The buried resin undergoes a series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over time, including heat, pressure, and chemical reactions. These processes transform the resin into a hard, glassy material known as amber.Chinese Answer:松脂变成琥珀的四个条件。
琥珀》试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试讲《琥珀》。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琥珀》,请看板书上的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你们想知道XXX是什么样子的吗?或者想知道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吗?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面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研究课文首尾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找出描写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在哪个段落。
找到后,我们一起朗读这些句子。
这样,我们就解决了琥珀样子和价值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比如第一自然段中的“约摸算来”不能删除。
三、研究课文,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2-19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哪两层意思。
然后,谁能说出这两层意思?一是琥珀形成的过程,二是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先研究琥珀形成的部分。
请同学们再读2-13自然段,标出关键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琥珀形成的过程。
四、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请同学们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
首先,天气必须炎热,这在文中有所提及。
其次,需要有老松树和松脂持续滴落,这些也在文中有所体现。
此外,苍蝇和蜘蛛的距离非常近,这也是条件之一。
最后,琥珀形成还需要一些巧合,比如在第9自然段中出现的“刚”、“突然”和“刚好”。
五、琥珀的形成条件琥珀是一种古老的树脂,它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常用于描述时间漫长的词语有“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几千年”、“一万年”。
地壳运动也是琥珀形成的条件之一。
由于地壳运动,陆地会下沉,海面会上升,导致森林被淹没,这些都为琥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六、琥珀的发现过程XXX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据说是在海边被小孩子发现的。
文中开头所提到的“翻腾怒吼”是为了为下文埋下伏笔。
作业:请写一篇关于琥珀的文章,介绍琥珀的形成条件、特点和用途。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长久以来,琥珀都是我们人类了解过去的生物以及环境的宝贵档案,它反映了古代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物种及其发展和迁移过程。
琥珀由许多复杂的条件形成,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个。
第一个条件是有木质碳源的存在。
木质碳源的形成是琥珀形成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它包括各种木材,腐朽植物,苔藓,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木质碳源碎片。
它们可以来自植物,昆虫,禽鸟或其他有机物质。
第二个条件是养分丰富的水源。
它们可以是河流,湖泊或潮湿的沼泽地,这些水源为形成琥珀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如水中的硫酸钙、氯化钙和碳酸钙,以及水中硫化物的负载,都有助于琥珀的形成。
第三个条件是合适的温度及压力环境。
一般来说,琥珀的形成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也就是琥珀沉积偏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一般来说,这种温度要低于25℃,而压力要求较高,接近地壳压力。
当木质碳源接触水源,温度和压力达到琥珀形成的要求时,琥珀形成的条件就达到了。
最后一个条件是硫的参与。
琥珀的形成过程中,有木质碳源,水源和硫的参与,硫是琥珀形成的重要物质,硫有助于木材的有机物的氧化降解,碳和氧在高温下重组,从而形成木质碳源。
而硫还可以降低沉积层中的碳氧化物组成,从而减少木质碳源的氧化,保护琥珀形成为原始质地,保存历史信息。
从上面可以看出,琥珀形成过程中,木质碳源、养分丰富的水源、合适的温度及压力环境以及硫的参与这四个条件是最重要的,它们都要求满足才能形成琥珀。
琥珀不仅是人们了解过去的宝贵档案,而且也可以用来制作饰品、建筑材料和药物,因此,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从琥珀形成的历史和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琥珀形成的条件是复杂的,木质碳源、养分丰富的水源、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以及硫的参与是琥珀形成的最重要条件,而这些因素都是琥珀形成独特质地和历史信息的基础。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努力开发新的琥珀制备技术,以提高琥珀的质量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揭示古代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发展和迁移过程。
琥珀形成的9个条件
1.富含树脂的树木:琥珀最初是由树脂流出的树液形成的。
因此,要形成琥珀,必须有富含树脂的树木。
2. 快速埋藏:树脂必须在短时间内被埋藏,以防止其被氧化和分解。
这通常是由于大量的沙子、泥土或岩石的快速积累而实现的。
3. 低氧环境:埋藏树脂的地层必须缺乏氧气,否则树脂会被氧化和分解。
这意味着它通常会被埋藏在深层地层或海底沉积物中。
4. 高温高压:琥珀是由树脂在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下转化而来的。
这个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
5. 透明度:最好的琥珀是透明的,并且没有杂质。
这通常需要在埋藏期间避免外部杂质的侵入。
6. 硬度:琥珀必须足够坚硬,才能抵抗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
这通常是由于树脂中含有化石或其他硬质材料。
7. 远离地震活动:地震活动可能会破坏地层,从而破坏琥珀的形成。
8. 适当的地质历史:地质历史必须适合琥珀的形成。
这通常是因为地层必须有适当的沉积条件,并且没有太多的地质运动。
9. 大量时间:琥珀形成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
只有在这段时间内,树脂才能完全转化为琥珀。
- 1 -。
大自然琥珀知识点总结琥珀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宝贵宝石,它源自树脂,在地下经过数百万年的压力和高温作用下形成。
琥珀因其独特的性质和美丽的外观而备受人们的喜爱,被广泛用于首饰和工艺品的制作。
以下是关于大自然琥珀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形成过程琥珀是由古代树木的树脂在地下长时间的压力和高温作用下形成的。
古代树木的树脂流在地下的沉积层中,并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逐渐形成琥珀。
2. 物理性质琥珀是一种非晶态的有机矿物,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光泽。
它通常呈现出黄色、橙色、红色、绿色等多种颜色,有时还能发出微弱的蓝色荧光。
琥珀的硬度在2.0到2.5之间,比较容易划痕但不易破碎。
3. 分布地区世界上主要的琥珀产地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南美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区。
其中以波罗的海琥珀最为著名,由于古代琥珀树脂被沉积在了波罗的海地区的地下,因此那里出产的琥珀最为丰富。
4. 历史价值琥珀历史悠久,其产生的年代超过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将琥珀用于首饰和工艺品的制作,并且赋予它神秘的传说和象征意义。
古代埃及人、希腊人、罗马人等都把琥珀视为珍贵的财富。
5. 检测方法鉴别真伪的方法主要有观察颜色、观察气泡和包裹体、闻味道、用紫外光照射等。
真正的琥珀通常有微小的气泡和包裹体,而假冒的琥珀则较少或不存在这些特征。
6. 保养方法琥珀虽然硬度不高,但也需要得到妥善的保养。
避免与硬物接触,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避免化学品的侵蚀。
在清洁时要使用温和的肥皂水和软布轻轻擦拭,不宜使用化学清洁剂。
7. 应用领域琥珀在首饰、工艺品、艺术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美丽的外观和历史价值吸引了许多人对琥珀制品的喜爱。
同时,琥珀还被用于医学领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8. 灵性意义古代人们认为琥珀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保护人们免受邪恶的侵袭。
因此,它成为了一种受人们喜爱的护身符,被佩戴在身上。
现在,很多人也认为佩戴琥珀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幸福。
9. 仿造品由于琥珀的价值很高,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的琥珀制品。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琥珀第5课《琥珀》笔记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我会写: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挣:挣扎垂死挣扎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形近字:吼(吼叫)孔(孔雀)脂(脂肪)指(指示)拭(擦拭)试(考试)多音字:划:huá划船 huà计划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 zhā扎针 zā包扎埋:mái埋藏 mán埋怨近义词:反义词:柔嫩——娇嫩拂拭——擦拭高大——矮小断绝——恢复忽然——突然照射——照耀快活——难过少见——常见可怕——恐怖猛烈——剧烈黏稠——稀薄详细——简略快活——快乐仔细——认真仍旧——仍然推测——推断理解词语:【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详细】周密完备。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词语搭配:(暖暖)地照着(古老)的深林(澎湃)的波涛(透明)的琥珀课内词语:怒吼松脂拂拭美餐划动晌午渗出挣扎冲刷推测详细灰尘淹没断绝情形热辣辣成千上万句子解析:1、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
琥珀形成过程作文
距今4500—9900万年前的松柏科、豆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其实通俗点来说,琥珀的形成,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从树上滴落下来,就像大松树被晒冒油了滴落下来的松树油子一样。
第二步,气候变化,地壳变迁被掩埋,并石化,就像恐龙的骨头一样石化了。
第三部,石化以后被冲刷,搬运,沉积固结形成块,变成琥珀。
少一步都不行,年头不到,缺点啥,可能就是柯巴脂,柯巴脂就属于未经石化的琥珀,虽然琥珀也是经过柯巴脂这一步过来的,但是缺少后面的步骤就不能叫“琥珀”,只是柯巴脂。
也有很多用柯巴脂来假冒琥珀的,大家要注意区分。
中国古代认为,琥珀就是老虎留下的眼泪,其中蕴含着古人对于琥珀的揣测与追寻,寓意琥珀有趋吉避凶、镇宅安神的功能。
也称其为:虎魄、育沛、兽魄、顿牟、江珠、遗玉等,谓“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知识复习梳理第5课:《琥珀》1.《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用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是: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化石。
琥珀形成的条件是:天气炎热,松树渗出松脂;松脂刚好包住两只小虫;松脂继续滴,形成松脂球;地壳运动,松脂球被长时间埋在地下。
2.重点句子(1)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拟人】运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小苍蝇的活动。
“快乐地飞舞”“穿过草地”“飞进树林”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勾画出一只轻松、悠闲的苍蝇形象。
“太阳照得……松脂的香味”为下文写小苍蝇遭遇不幸做铺垫,进一步交代这块琥珀形成的环境。
(2)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它飞了大半天,【动作描写】“红眼睛”“圆脑袋”写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出小苍蝇的外形特点;停在大松树上、掸掸翅膀、拂拭脑袋,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突出了小苍蝇停在松树上时自由舒适的状态,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使文章富有画面感,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
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动作描写】“慢慢爬过来”“小心地划动”“向下爬”等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蜘蛛想要捕食小苍蝇时的小心翼翼的情形,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4)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
【比喻】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黄色泪珠”,形象生动,这眼泪似乎是在为两只小虫的悲惨命运叹息,极富感情色彩。
(5)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以及发觉的进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课文原文这个故事产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滚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扫除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渐渐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
它谨慎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全部树林。
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产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恰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
两只小虫都埋住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连续滴下来,盖住了本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靠近那古老的森林。
有一天,水把森林埋住了,波浪不断冲洗着树干,乃至把树连根拔起。
树断绝了生气,渐渐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埋住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知识点知识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我会写: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挣:挣扎垂死挣扎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形近字:吼(吼叫)孔(孔雀)脂(脂肪)指(指示)拭(擦拭)试(考试)多音字:划:huá划船huà计划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埋:mái埋藏mán埋怨近义词:柔嫩——娇嫩拂拭——擦拭忽然——突然照射——照耀可怕——恐怖猛烈——剧烈快活——快乐仔细——认真仍旧——仍然推测——推断反义词:高大——矮小断绝——恢复快活——难过少见——常见黏稠——稀薄详细——简略理解词语:【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详细】周密完备。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