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欧姆定律测电阻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223.65 KB
- 文档页数:4
欧姆定律测电阻
欧姆定律是测量电阻的基础原理,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为伏安法。
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1. 实验器材: 需要准备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和开关等基本电学实验器材。
2. 连接电路: 根据伏安法的要求,将电源、待测电阻、电流表及电压表按正确顺序连接成闭合电路。
3. 测量数据: 改变电源的电压或电路中其他已知电阻的值,记录多组不同的电压(U)和对应的电流(I)数值。
4. 绘制图表: 通过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I-U图 (电流-电压图)或U-I图(电压-电流图)。
5. 计算结果: 利用欧姆定律公式R=U/I计算出电阻值。
由于电阻是常数,所以在同一直线上的不同点应该有相同的斜率,这个斜率就是待测电阻的值。
6. 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避免短路;同时要精确测量电压和电流值,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欧姆定律实验探究题含答案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理论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欧姆定律的内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电流大小与电压大小成正比,电阻大小与电流大小成反比。
符号表示为 U = IR。
其中,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其单位分别为伏特(V)、安培(A)和欧姆(Ω)。
欧姆定律实验设计为了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我们需要一些实验工具和材料:•直流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连接导线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
步骤一:连接电路将电源、电压表和电阻器连接好。
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并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步骤二:测量电压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强度。
当测量到电压和电流的数值时,请尝试记录下来。
步骤三:改变电阻的值改变电阻的值,可以通过旋转电阻器来达到这个目的。
记录下改变电阻值时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重复步骤三数次,每次改变电阻值。
记录下每次改变电阻时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逐步分析实验结果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实验的结果,以验证欧姆定律是否正确。
测量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并记录下测量到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计算电阻值在我们测量电流和电压之后,我们现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值。
电阻的计算可以使用欧姆定律中的公式 R = U / I 计算得出。
绘制电阻值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图我们现在可以将电路中测量到的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值绘制成三个不同的图像。
•绘制电阻值与电流的关系图•绘制电阻值与电压的关系图•绘制电阻值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图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图像来确定欧姆定律是否正确。
分析结果通过观察电阻值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图,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分别是线性关系,即符合欧姆定律的规律。
同时,绘制出电阻值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图对于更好地理解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有帮助。
欧姆定律是电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之一,为我们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姆定律的一些基本原理,并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欧姆定律》检测试题(含多类型)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Ω,R2=1Ω,电压U维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则I与I′的比值为( C )A.1:2 B.2:1 C.2:3D.3:22.小明同窗为了探讨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B 两点间10Ω的电阻改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B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3.关于公式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导体两头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内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C.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D.R的值不是由U和I决定的4.如图所示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由此可以判断( C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无法比较5.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路,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 )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肯定6.下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够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 A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B.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D.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7.电工师傅修理电器时,急需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阻值为2Ω、5Ω、10Ω和40Ω的电阻各一只,下列做法能帮忙他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D )A.将2Ω的电阻和5Ω的电阻串联B.将2Ω的电阻和10Ω的电阻串联C.将5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D.将10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8.如图所示,电阻R1=40Ω,R2的阻值范围为0~20Ω,电源电压是6V,且维持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则电压表示数的转变范围是( B )A.0~6 V B.4~6 VC.2~4 V D.2~6 V9.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路正常.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位置,电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B )A.电流表、电压表被烧毁B.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C.灯泡正常发光D.电流表有示数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维持不变,R=10Ω,当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6AB.电阻R两头的电压是2VC.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0.2AD.灯泡L两头的电压是2V11.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头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B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B.B导体的电阻为10ΩC.A导体两头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D.B导体两头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1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头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13.电阻R已知,按照图中电表的读数来求出Rx的阻值,其中不能实现的图是( C )A.B.C.D.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4.如图所示反映的是电阻串、并联规律的示用意,其中甲(选填“甲”或“乙”)图能够反映电阻并联规律.乙图表示的含义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的电阻之和.15.如图的电路中,R1:R2=3:5,那么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I1:I2= 1:1 ,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 3:8 .16.如图所示,AB两头电压恒为U,三个电阻R一、R二、R3的阻值均为12Ω,某同窗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了电阻R3的两端,结果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据此可以推知AB两端电压U= 12 V.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0Ω,R2=25Ω.若甲、乙都是电压表,则当S一、S2都闭合时U甲:U乙= 3:1 ;若甲、乙都是电流表,则当S1闭合、S2断开时,I甲:I乙= 2:3 .18.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8V的电源,要使它正常工作,要给它串联一个 4 Ω的电阻.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的阻值为8Ω,R2两头的电压为4V,则通过b点的电流为 0.25 A,R2的阻值为 16 Ω.20.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转变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20 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头,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35 A.21.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25 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 A;电路两头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5 V.22.如图,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仔细检查发现灯泡L2的灯丝断了,其它部份均正常.这时若用电压表测a、b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0 V,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6 V.23.王明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6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15 Ω和 6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来取得.24.用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当S接b时,调节电阻箱R的旋盘,直到电流表示数又为0.3安为止,的阻值为60 欧.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为60欧.由此可知,RX三.作图题(共2小题)25.如图所示,它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的电路连接实物图,请画出它的电路图.26.如图所示,一个黑箱内有由几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组成的电路,箱外有四个接线柱.已知一、2间的电阻是一、3和二、4间电阻的2倍,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请画出盒内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四.实验探讨题(共3小题,7+6+6=19分)27.(7分)在“探讨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别离是“5Ω,2A”、“20Ω,1A”),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别离处于阻值最大的位置.(3)实验时,先在ab间接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l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c (选填“c”或“d”)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使定值电阻两头电压维持3V不变.(4)本实验需在ab间前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20Ω,1A 的滑动变阻器.(5)通过实验获救数据,取得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转变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电压一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6分)我区某校九年级物理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B 端(选填“A”或“B”);(3)小组同窗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4)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他们以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后来物理老师告知他们这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小组同窗做完该实验后,又思考该电路还能用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写出一条即可)29.(6分)在探讨“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小明同窗画出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1)请将图2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B 端.(填“A”或“B”)(3)小明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也没有任何的转变.你以为电路中的故障是电阻R短路.(4)排除故障后,小明首先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那么他应该控制维持不变;随后他又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控制电阻两头的电压为2V进行实验,第一次进行很顺利,第二次换上一个新的电阻后,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老是大于2V.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条即可)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五.计算题(共3小题,6+6+8=20分)30.(6分)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来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再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源电压不变,求:(1)电源电压;(2)电阻Rx的阻值.31.(6分)如图所示,电源两头电压U维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求:(1)电流表的示数 I;(2)电源两头的电压 U.32.(8分)如图所示,R1=20Ω,R2=40Ω,电源电压维持不变.(1)当开关S一、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A,电源电压是多少?(2)当开关S一、S2都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0.1A,灯的电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C;2.B;3.D;4.C;5.A;6.A;7.D;8.B;9.B;10.D;11.B;12.A;13.C;二.填空题(共11小题)14.甲;乙;15.1:1;3:8;16.12;17.3:1;2:3;18.串;4;19.0.25;16;20.20;0.35;21.25;0.6;15;22.0;6;23.15;60;串;24.60;三.作图题(共2小题)25.;26.;四.实验探讨题(共2小题)27.断开;阻值最大;c;使定值电阻两头的电压维持3V不变;“20Ω,1A”;电压一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B;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10;不合理,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测量电阻的功率);29.断开;B;电阻R断路;电阻;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33.并;2;4;0.75;五.计算题(共3小题)30.;31.;32。
欧姆定律测电阻(包括缺表)欧姆定律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I(A)U单位:U(V)2.公式:I=RR(Ω)3.变换公式:U=IRUR=IIRU想一想怎样利用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1.伏安法测电阻(一电压表、一电流表):U1).原理:R=I2).电路设计:3).实验步骤: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灯泡两端电压有三次变化,对应的电流表示数产生三次变化,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三次电阻值,计算电阻平均值.U1U2U34).数学表达式:R某=(++)/3VAI1I2I3思考如果现在我们没有电流表,而只有一块电压表,你能测量出导体的电阻吗?2.伏阻法测电阻(一电压表、一定值电阻)R某U某1.原理:=R0U02.电路设计:V某R某V0R03.实验步骤:连接R0和R某的串联电路,分别用电压表测量R0和R某两端的电压,根据分压公式,计算未知电阻R某.U某4.数学表达式:R某=R0U0伏阻法测电阻(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P在a时,测电压U总,U总为电源电压;P在b时,测电压U某,U某/U总=R某/(R某+Rab);R某=RabU 某/(U总-U某)S接2时,测电压U总,U总为电源电压;S接1时,测电压U某,U某/U总=R某/(R某+r);R某=rU某/(U总-U某)S接2时,调整滑片P,测得电压U某;S接1时,调整电阻箱r,使电压表显示为U某;读出的r值即为R某。
此方法又称等效电路法。
思考如果现在我们没有电压表,而只有一块电流表,你能测量出导体的电阻吗?3.安阻法测电阻(一电流表、一定值电阻)R某IO1).原理:=R0I某2).电路设计:A某R某AoRo3).实验步骤:连接R某和R0的串联电路,分别用电流表测量通过R0和R某的电流,根据分流公式,计算未知电阻R某.IO4).数学表达式:R某=R0I某安阻法测电阻(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P在a时,测一次电路电流Ia,U 总=IaR某;P在b时,测二次电路电流Ib,U总=Ib(R某+r);IaR某=Ib(R 某+r);R某=rIb/(Ia-Ib)S闭合时,测一次电路电流I1,U总=I1r;S断开时,测二次电路电流I2,U总=I2(R某+r);I1r=I2(R某+r);R某=r(I1-I2)/I2S接1时,测电流I1,U总=I1r;S接2时,测电流I2,U总=I2R 某;I1r=I2R某,R某=rI1/I2S接2时,调整滑片位置P,测得电流I某;S接1时,调整电阻箱r,使电路电流显示I某;读出的r值即为R某。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9-27题每题3分,共27分)题号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19.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C.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20.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先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A.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B.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C.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D.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21.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8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为A.0.4A,20ΩB.1A,20ΩC.0.4A,10ΩD.1A,10Ω22.把两条材料相同、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等的电阻丝并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粗电阻丝的电流较大B.通过细电阻丝的电流较大C.加在粗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较大D.加在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较大23.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 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A B C D24.如图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电流表电阻可忽略不计,只考虑电压表本身的电阻,那么A.测量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B.测量值小于电阻的实际值C.测量值大于电阻的实际值D.测量值加电压表的内阻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25.如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 26.黄冈市利用如图所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
欧姆定律的应用多种方法测电阻编稿:龚宇审稿:李九明责编:李井军一、知识和技能要求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3.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4.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二、重点难点精析1.欧姆定律的应用解释小灯泡的参数:观察小灯泡的侧面,有“2.5V,0.6A”的字样,分别表示灯泡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
很多元件都有相关标志。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太低,电阻一定,电流偏小,光很弱;电压太高,电流太大,光更强,但温度更高,灯丝易断,减短小灯泡的使用寿命。
解释电源短路:用一跟导线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会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两端电压一定,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导线的电阻可看作近似为0,因此直接连接电源两极会导致电流太大,电源容易损坏。
但是,人也是导体,直接连接电池两极,电压一定,人的电阻较大,电流很小,电池不会损坏。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已知电流和电压规律,可以根据公式推导电阻规律。
总电阻:即可以等效替代电路中所有电阻的总和,把一个总电阻连入电路,和其他所有电阻在电路中的效果相同。
因为电阻在电路中的效果是阻碍电流,要看电阻之间是否可以等效替代,可以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用一个电阻代替几个电阻的位置,如果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也和原来几个电阻的时候相同,即可以认为这个电阻等效替代了原来的几个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的和;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意一个电阻都大。
推导过程如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电阻都小。
推导过程如下: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阻规律的应用通过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推导如下:通过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以有推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推导如下:4.利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目的:测量定值电阻的大小。
欧姆定律测电阻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1.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实验器材】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①画出电路图(见右图)。
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开关S 应断开,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端。
③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眼睛看着电压表),分别记录三组电压、电流的对应值。
④断开开关。
根据R=U/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R1、R2、R3,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实验表格】上表【注意事项】①多次测量平均值目的:减小误差。
②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2。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目的】证明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①画出电路图(见右图)。
②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开关S应断开,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端.③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眼睛看着电压表),分别记录三组电压、电流的对应值。
④断开开关。
根据R=U/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R1、R2、R3,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实验结论】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后先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从该电压开始依次降低。
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③实验最后不能求电阻的平均值,因为: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3.实验电路连接的常见错误:√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错了。
√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大/小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了(同时接在上/下接线柱)。
√电流表没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如并联);√电压表没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如串联或与其他用电器并联)。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4。
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其他方法:①用两个电压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不用电流表(电路串联):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求出电阻。
初三物理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试题1.如图,小红在做测定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B.开关接触不良C.小灯泡两端短路D.灯泡的钨丝断了【答案】C【解析】分析电路为串联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可知电路一定不是开路,而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开关接触不良、灯泡的钨丝断了均会造成开路,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当小灯泡两端短路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此时读为零;答案选C。
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监测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连接电路时,需闭合开关B.应该选取规格匹配的器材,既不会损坏器材,又能使测量结果误差小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小的量程D.需进行三次实验,这样测量的结果才具有普遍性【答案】B【解析】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为了保护电路元件,连接电路时,需断开开关;实验设计时应考虑规格匹配问题,这样既不会损坏器材,又能使测量结果误差小;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根据指针的位置确定选用的量程;电阻测量需进行三次实验,这样三次结果取平均值才能减小误差;说法正确的选项选B。
约为10Ω,电流表有O~O.6 3.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待测电阻RxA和0~3A两个量程,电压表有O~3 V和O~15 V两个量程,则电流表应选择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择______量程.【答案】 0~0.6A 0~15V【解析】因电源电压等于6V,大于电压表的小量程,故伏安法测量电阻时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15V量程;待测电阻约为10Ω,则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6A,故电流表选择0~0.6A即可。
4.如图是四位同学设计的用伏安法测电阻R的电阻值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A.B.C.D.【答案】C【解析】伏安法测电阻,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一方面可以保护电路,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12、2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电阻【学习目标加1、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2、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3,通过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学习重点】1、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实验数据的测量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公式是及推导公式、.2、电流式和电压表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①.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①,②(3)二、合作探究欧姆定律是一个很重要的电学定律,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完成许多电路计算、电路设计工作,还给我们提供了i个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一一提出问题:电流可以用测量,电压可以用测量,欧姆定律又确定了、、的关系,那么能不能用、测量一段导体的电阻呢?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实验依据的原理就是欧姆定律的一个变形公式上, 我们用、同时测出灯泡工作时的和,就可以计算出它的,也就是间接测量出它的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就称为“”.2 实验器材:3实验电路:画出实验电路如图15-13 (a)所示,实验的实物图如图15—13 (b)所示.(a) ¾⅜Λ(b)实物图15-13 •伏安法”濡电阻4实验步骤:①按所设计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前后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R'的值,分别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格.④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R=Q∙你这样处理数据的好处是:. ⑤试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5、实验注意事项:①连接线时,开关要处于状态.②闭合开关前变阻滞R'的滑片P要处于位置:③注意认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入电路时,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不得反接.同时还要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无特殊要求说明时,一般使用小量程.④比较实验中算出的各次电阻值,电阻跟电压和电流有关系吗? .三、达标测评Λ 1、用和测电阻的方法叫法,其原理是.A 2、用伏安法测灯泡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所起作用是,改变被测导体中的电流和两端电压三次是为了.B 3、在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2)请你用空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选填"A”或"B”)端.小青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衣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V,计算出的电阻值为—Q.(4)小青仅把这一次实验测量所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理由是.(5)如图所示是其他两组同学根据测得数据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Ra Rb (选填“〉”、“=”或.(6)小珍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都不改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C 4、(2009常德)小明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已经连接如下图所示电路.(1)同组的小琴乂给他补接了两根导线使电路完整,请你将这两根导线画出来.(2)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端(填"A”或"B"),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3)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是以卜.原因的造成的(填代号).A、灯泡L短路B、灯泡L断路C、滑动变阻器某处开路D、开关S接触不良(4)故障排除后小明利用上面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已经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请你将表中的空白,格帮小明补上.共嬷次劫1232.52 O 1.5电海公0.30 27O 23⅛ΓS∕Ω74 6.5灯泡央度夷铳亮局(5)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B 5、(2013•遵义)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3V的电源,最大阻值为IOQ的滑动变阻器R,待测电阻RX及如图甲所示的其它器材.(1 )如图甲,实验电路还未连接完整,请用笆面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3)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其中一次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M时, 电流式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本次测得的待测电阻RX= Q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明还用该实验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计划测量当Rx两端电压分别为IV. 2V、3V时对应的电流,但发现无论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Rx两端电压达到IV,原因可能是C 6、(2013•自贡)谢敏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l的阻值(约9。
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2.电路图:(见图1)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欧姆定律》检测试题(含多类型)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Ω,R2=1Ω,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则I与I′的比值为( C )A.1:2 B.2:1 C.2:3 D.3:2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B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B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3.关于公式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内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C.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D.R的值不是由U和I决定的4.如图所示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由此可以判断( C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无法比较5.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 )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确定6.下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 A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B.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D.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7.电工师傅修理电器时,急需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阻值为2Ω、5Ω、10Ω和40Ω的电阻各一只,下列做法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D )A.将2Ω的电阻和5Ω的电阻串联B.将2Ω的电阻和10Ω的电阻串联C.将5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D.将10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8.如图所示,电阻R1=40Ω,R2的阻值范围为0~20Ω,电源电压是6V,且保持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B )A.0~6 V B.4~6 VC.2~4 V D.2~6 V9.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路正常.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交换位置,电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B )A.电流表、电压表被烧毁B.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C.灯泡正常发光D.电流表有示数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R=10Ω,当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B.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VC.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D.灯泡L两端的电压是2V11.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B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B.B导体的电阻为10Ω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D.B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1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13.电阻R已知,根据图中电表的读数来求出Rx的阻值,其中不能实现的图是( C )A.B.C.D.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4.如图所示反映的是电阻串、并联规律的示意图,其中甲(选填“甲”或“乙”)图能够反映电阻并联规律.乙图表示的含义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的电阻之和.15.如图的电路中,R1:R2=3:5,那么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I1:I2= 1:1 ,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 3:8 .16.如图所示,AB两端电压恒为U,三个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12Ω,某同学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了电阻R3的两端,结果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据此可以推知AB两端电压U= 12 V.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0Ω,R2=25Ω.若甲、乙都是电压表,则当S1、S2都闭合时U甲:U乙= 3:1 ;若甲、乙都是电流表,则当S1闭合、S2断开时,I甲:I乙= 2:3 .18.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8V的电源,要使它正常工作,要给它串联一个 4 Ω的电阻.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的阻值为8Ω,R2两端的电压为4V,则通过b点的电流为 A,R2的阻值为 16 Ω.20.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20 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流为A.21.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25 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A;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5 V.22.如图,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仔细检查发现灯泡L的灯丝断了,其它部分均正常.这时若用电压表测a、b两点间的电压,示2数为0 V,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6 V.23.王明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6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15 Ω和 6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来获得.的阻值.已知电24.用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X源电压恒定,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安;当S接b时,调节电阻箱R的旋盘,直到电流表示数又为安为止,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为60欧.由此可知,RX的阻值为60 欧.三.作图题(共2小题)25.如图所示,它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的电路连接实物图,请画出它的电路图.26.如图所示,一个黑箱内有由几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组成的电路,箱外有四个接线柱.已知1、2间的电阻是1、3和2、4间电阻的2倍,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请画出盒内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7+6+6=19分)27.(7分)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是“5Ω,2A”、“20Ω,1A”),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分别处于阻值最大的位置.(3)实验时,先在ab间接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l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c (选填“c”或“d”)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3V不变.(4)本实验需在ab间先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20Ω,1A 的滑动变阻器.(5)通过实验获救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6分)我区某校九年级物理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B 端(选填“A”或“B”);(3)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4)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后来物理老师告诉他们这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小组同学做完该实验后,又思考该电路还能用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写出一条即可)29.(6分)在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小明同学画出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1)请将图2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B 端.(填“A”或“B”)(3)小明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也没有任何的变化.你认为电路中的故障是电阻R短路.(4)排除故障后,小明首先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那么他应该控制保持不变;随后他又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进行实验,第一次进行很顺利,第二次换上一个新的电阻后,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总是大于2V.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条即可)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五.计算题(共3小题,6+6+8=20分)30.(6分)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来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再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不变,求:(1)电源电压;(2)电阻Rx的阻值.31.(6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3V.求:(1)电流表的示数 I;(2)电源两端的电压 U.32.(8分)如图所示,R1=20Ω,R2=4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电源电压是多少?(2)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灯的电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C;2.B;3.D;4.C;5.A;6.A;7.D;8.B;9.B;10.D;11.B;12.A;13.C;二.填空题(共11小题)14.甲;乙;15.1:1;3:8;16.12;17.3:1;2:3;18.串;4;19.;16;20.20;;21.25;;15;22.0;6;23.15;60;串;24.60;三.作图题(共2小题)25.;26.;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7.断开;阻值最大;c;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3V不变;“20Ω,1A”;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B;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10;不合理,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测量电阻的功率);29.断开;B;电阻R断路;电阻;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33.并;2;4;;五.计算题(共3小题)30.;31.;3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选择题1.(2017•陕西学业考试)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则三个灯亮度变化是( )A .都比原来亮B .都比原来暗C .A 、B 灯比原来亮,C 灯变暗D .A 、B 灯比原来暗,C 灯变亮2.(2016 余姚市校级期中)有一个电动势为3 V 、内阻为1 Ω的电源。
下列电阻与其连接后,使电阻的功率大于2 W ,且使该电源的效率大于50%的是( )A .0.5 ΩB .1 ΩC .1.5 ΩD .2 Ω3.如图所不是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时依据测量数据作出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图中DC 平行于横坐标轴,DE 平行于纵坐标轴,由图可知( ) A .比值DE OE 表示外电路电阻 B .比值AC CD表示电源内电阻 C .比值CO AO 表示电源电动势 D .矩形OCDE 的面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4.(2017•静安区一模)将一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池,与外电路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R 表示外电路电阻,I 表示电路的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U 外=IR 可知,外电压随I 的增大而增大B .由U 内=Ir 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随I 的增大而增大C .由U =E ﹣Ir 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 的增大而减小D .由P =IU 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P 随输出电流I 的增大而增大5.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 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 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电源输出功率减小B .L 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C .通过R 1上的电流增大D .通过R 3上的电流增大6.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所示,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 ,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 .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 ,内阻为0.05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A .35.8 WB .43.2 WC .48.2 WD .76.8 W7.如图所示的图线①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I 图线),图线②表示其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P-I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组的电动势为50 VB .电池组的内阻为253C .电流为2.5 A 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 ΩD .输出功率为120 W 时,输出电压是30 V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灯L 1、L 2正常发光,由于电路出现故障,突然灯L 1变亮,灯L 2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根据分析发生故障可能是( )A .R 1断路B .R 2断路C .R 3短路D .R 4短路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路端电压U 与干路电流I 的关系图象,直线B 是电阻R 的两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图象,用该电源与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则电源的输出功率P=________W ,电源的效率η=________%。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关于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I=U/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流越大B.导体的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C.在串联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无关D.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3、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也可变形得到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流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B.某段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其电阻为0C.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等于这段导体的电阻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4、如图6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后,若L1的灯丝突然烧断,会发生的现象是()A.L1、L2、L3均熄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为零B.L1、L2均熄灭,L3仍发光,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C.除L1不亮外,其余一切无任何变化D.L1、L2、L3均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5、下列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6A,若要使电流表的示数变为1.2A,请判断以下操作中正确的一个是A.在电阻R两端并联一个5Ω的电阻B.在电阻R两端并联一个10Ω的电阻C.在电路中串联一个5Ω的电阻D.在电路中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7、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小刚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接着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他下一步的操作是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3V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3VD.增加电阻的数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3V8、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均指在刻度盘正中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的电流小于通过的电流B.加在两端电压与加在两端电压相等C.电阻值大于电阻值D.消耗的电功率小于消耗的电功率9、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R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能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路是10、(2019·呼和浩特)用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
2017年物理最新中考题—欧姆定律篇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7年物理最新中考题—欧姆定律篇(人教版17.2)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表示数变大的是()A.B.C.D.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B.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3.为了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某同学利用阻值已知的电阻R0和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A.(2)(4)B.(2)(3)C.(1)(3)D.(3)(4)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A.B.C.D.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标有“1A 15Ω”的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闭合开关S,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4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灯泡变亮B.滑片P在最右端时通过干路中的电流是0.9AC.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5Ω﹣15ΩD.电路总电阻的最大值为5Ω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A.L2两端的电压为1.5VB.L1两端的电压为1.5VC.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2:1D.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1: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相连,滑杆可以绕固定点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浮子随油面高低而升降,图中电压表的示数随油面降低而减小的是()A.B.C.D.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将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1、I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I2,则()A.U1>U2B.U1=U2C.I1<I2D.I1>I2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 a变为I 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A.B.C.D.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到最右端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移动滑片P到最左端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A.6V 20ΩB.12V 20ΩC.6V 10ΩD.12V 10Ω1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的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B.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C.温度为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D.温度降低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1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A.B.C.D.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1、U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2、U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I2=I1、U2<U1B.I2>I1、U2=U1C.I2>I1、U2>U1D.I2<I1、U2<U11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路的总功率不变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15.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理了对PM2.5的监测.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监测PM2.5的四个电路图,其中R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 浓度增大而减小,R0是保护电阻.现要求PM2.5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A.B.C.D.16.如图所示是小成测量未知电阻R 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当开关S、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开关S、S2闭合,开关 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I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R 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R x=R0B.R x=C.R x= D.R x=二.填空题(共34小题)17.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Ω,当两端电压为0V时,则导体的电阻为Ω.18.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V,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19.小强在测量某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将电流表在电路中,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两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V.阻值是Ω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Ω,R2=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V,通过R1的电流是A.2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Ω.22.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导体A的电阻为Ω;如果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A.2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l0Ω,当S l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A.2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电流表A的示数为1A,若将R2与R3互换位置后,发现三表示数均不变,则电源电压为V,电阻R2的阻值是Ω.25.一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当两端电压为0时,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26.如图,电源电压5V,R1=5Ω,R2=10Ω,当闭合开关后,两电表有示数且保持稳定,则甲电表的示数为,乙电表的示数为.2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工作,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5,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电流之比是.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灯丝的电阻R L不随温度变化,开关S1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闭合开关S2,小灯泡的亮度(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为I2,若I1:I2=2:3,则R L:R=.29.如图是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的家庭电路.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通过图中A、B两处的电流不相等(即发生漏电)时,会迅速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当家电维修人员在图中C处不慎触电时,漏电保护器填(“会”或“不会”)切断电路.若人体电阻为10kΩ,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μA.30.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10V,R1=8Ω,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F=1N时,R2为2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 时,F=N(写出关于I的数学表达式)31.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其中,油量表是用表改装的;当油箱中的油面下降时,R的电阻值将,油量表的示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2.在相距10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条输电线的电阻是100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检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时,电流表示数为80mA,则短路位置距离甲km.33.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5Ω,定值电阻R2=10Ω,当开关S、S1均闭合时,两电压表示数之比U1:U2=.若将图中电压表V1、V2换成电流表A1、A2,开关S闭合,S1断开时,两电流表示数之比I1:I2=.3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8V,则两电阻阻值的比值R1:R2=.3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两电流表示数之比5:3,则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电阻之比R1:R2=.36.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的电流是0.2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12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时,电阻为Ω.37.如图所示为一种人体秤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体重显示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定值电阻R0起保护电路作用,其电阻值为20Ω.在人体秤上不施加力时滑片P在电阻R的最上端,施加的力最大时滑片P移至电阻R的最下端.该人体秤测量范围0~100kg,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0.1~0.6A,则电源电压为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Ω.38.如图所示,把一个未知电阻R x与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串联接到某恒稳电源上后,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断开开关S,将10Ω电阻换成20Ω后再闭合开关,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2A,则未知电阻R x的值是Ω,电源电压为V.39.如图是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由图可得乙的电阻是Ω,若把甲、乙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加在甲、乙两电阻上的电压之比U甲:U 乙=.4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将,电流表示数将(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值为Ω,电源电压是V.4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I与R的阻值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阻值关系如图丙所示,则R0的阻值为Ω,电源电压为V.43.电阻甲与电阻乙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当电路中电流为0.2A时,电阻乙的阻值为10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电阻甲的阻值为Ω,电路的总电阻为Ω.44.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示意图,GMR是巨磁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将(“变大”、“变小”或“不变”),指示灯的亮度将(“变亮”、“变暗”或“不变”).4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2Ω,R2=3Ω,R3=4Ω.只闭合S,电流表A1、A2示数之比为,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再闭合S1、S2,电流表A1、A2示数之比为,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4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电阻R1的阻值为R2的2倍,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5I1,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I1′,则I1与I1′之比为.47.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将(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将,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将(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8.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0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Ω,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49.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5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到a端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7.2W;滑到b端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0.8W,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为V,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D 2.C.3.A.4.B.5.D 6.B.7.D.8. C.9.B 10. A.11. D.12. C.13. C.14. D.15. B.16. D.二.填空题(共34小题)17.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16Ω,当两端电压为0V时,则导体的电阻为16Ω.18.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1.6V,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4:1.19.小强在测量某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两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4V.阻值是7.5Ω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Ω,R2=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3V,通过R1的电流是0.2A.2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12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6Ω.22.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导体A的电阻为5Ω;如果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0.3A.2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l0Ω,当S l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6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9A.2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电流表A的示数为1A,若将R2与R3互换位置后,发现三表示数均不变,则电源电压为7V,电阻R2的阻值是3Ω.25.一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5Ω,当两端电压为0时,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5Ω.26.如图,电源电压5V,R1=5Ω,R2=10Ω,当闭合开关后,两电表有示数且保持稳定,则甲电表的示数为1A,乙电表的示数为5V.2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工作,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5,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3:2,电流之比是1:1.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灯丝的电阻R L不随温度变化,开关S1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闭合开关S2,小灯泡的亮度不变(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为I2,若I1:I2=2:3,则R L:R=.29.如图是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的家庭电路.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通过图中A、B两处的电流不相等(即发生漏电)时,会迅速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当家电维修人员在图中C处不慎触电时,漏电保护器会填(“会”或“不会”)切断电路.若人体电阻为10kΩ,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2.2×104μA.30.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10V,R1=8Ω,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闭合开关S,压力F与R2的变化量成正比,F=1N时,R2为2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1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 时,F=﹣4N(写出关于I的数学表达式)31.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其中,油量表是用电压表改装的;当油箱中的油面下降时,R的电阻值将减小,油量表的示数将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2.在相距10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条输电线的电阻是100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检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时,电流表示数为80mA,则短路位置距离甲 1.25km.33.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5Ω,定值电阻R2=10Ω,当开关S、S1均闭合时,两电压表示数之比U1:U2=1:2.若将图中电压表V1、V2换成电流表A1、A2,开关S闭合,S1断开时,两电流表示数之比I1:I2=1:2.3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8V,则两电阻阻值的比值R1:R2=1:2.3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两电流表示数之比5:3,则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1.电阻之比R1:R2=3:2.36.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的电流是0.2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12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6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时,电阻为20Ω.37.如图所示为一种人体秤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体重显示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定值电阻R0起保护电路作用,其电阻值为20Ω.在人体秤上不施加力时滑片P在电阻R的最上端,施加的力最大时滑片P移至电阻R的最下端.该人体秤测量范围0~100kg,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0.1~0.6A,则电源电压为12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100Ω.38.如图所示,把一个未知电阻R x与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串联接到某恒稳电源上后,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断开开关S,将10Ω电阻换成20Ω后再闭合开关,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2A,则未知电阻R x的值是10Ω,电源电压为6V.39.如图是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由图可得乙的电阻是20Ω,若把甲、乙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加在甲、乙两电阻上的电压之比U甲:U 乙=1:2.4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将变大,电流表示数将不变(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值为6Ω,电源电压是12V.4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I与R的阻值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阻值关系如图丙所示,则R0的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为12V.43.电阻甲与电阻乙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当电路中电流为0.2A时,电阻乙的阻值为10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电阻甲的阻值为5Ω,电路的总电阻为10Ω.44.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示意图,GMR是巨磁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将变大(“变大”、“变小”或“不变”),指示灯的亮度将变亮(“变亮”、“变暗”或“不变”).4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2Ω,R2=3Ω,R3=4Ω.只闭合S,电流表A1、A2示数之比为1:1,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1:3.再闭合S1、S2,电流表A1、A2示数之比为3:5,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1:1.4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电阻R1的阻值为R2的2倍,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5I1,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I1′,则I1与I1′之比为11:6.47.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将不变(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将不变,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将变大(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8.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0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20Ω,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不变(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49.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5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到a端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7.2W;滑到b端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0.8W,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为6V,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2.电路图:(见图1)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欧姆定律测试
1.作为电路中极其重要的元件之一,电源本身也有电阻,如干电池,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由一个电压为U的理想电源与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为了测量U和r,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已知R1=7Ω,R2=4.5Ω,当闭合开关S,S1时,电压表读数为1.40V,当闭合开关S,S2时,电压表读数为1.35V,则理想电源电压U= ______ ,电池内阻r= ______ ,多次测量往往能减少误差,该同学把电阻换成电阻箱,变换阻值,测出了多组
电阻值(用R表示)与相对应的电压表示数(用U′表示),然后他做出了与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越向上远离坐标原点,说明电源电压U ______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2.小梅想利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
的阻值.小梅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
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添加一根导线完成图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请将下面的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①,电
压表的示数为U1;
②,电
压表的示数为U2.
(3)请用U1、U2和R0表示出Rx,Rx= ______ .
3.李明同学设计了图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图示电路(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选填“A”或“B”)端.
(3)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该同学利用R=U/I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若考虑电表的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则电功率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班级:九()班
姓名:得分:
4.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装置图连接完整。
(2)实验中,用U 、I 分别表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小灯泡的电阻为R = 。
(3)若实验室只提供量程较小的电流表,小明设想将电流表与一
个电阻箱R ′(能读出电阻值的变阻器)并联,来减小通过电流表
的电流,如图丙所示。
老师肯定了他的想法,并指出电流表的内
阻R A 不为零,可以看成一个小电阻。
为了保护电流表,在接入电路前,电阻箱的阻值应该调到最 (选填“大”或“小”)。
5.在进行某些电学测量时,把电压表看成能显示其两端电压的大电阻,将它与一个阻值很大的待测电阻Rx 串联连入电路,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可以测出Rx 的阻值,这是一种测量大电阻的方法。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RV =20k Ω,量程为150V ,最小分度值为5V ,电压U=110V ,电压表的示数为50V 。
(1)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求待测电阻Rx 的阻值。
(3)上述电路中,若将Rx 换成阻值约为20Ω的小电阻,用这种方法能否准确测出它的阻值?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6
.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用符号表示,在进行某些测量时,其电阻不可忽略。
在龟路中,我们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定值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
利用图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不计,R1=140Ω,R2=60Ω。
当开关
x R V
乙
- 丙 R A
s1闭合、s2断开时,毫安表的读数为6 mA;当s1、s2均闭合时,毫安表的读数为8 mA。
求毫安表的电阻RA和电源的电压U。
7.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 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
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在图乙中R1= 14Ω , R2= 9Ω。
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 ;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
求电源的电压U 和电阻r。
8.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
实际使用时,可以把干电池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即电阻为零)和一个电阻r串联组成,如图(a)所示。
用图(b)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出一个实际电源的电阻值。
图中R=14Ω,,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I=0.2A,已知电源电压U=3V,求电源电阻r的大小。
9.电压表既是测量仪表,同时也是一个接入电路中的特殊电阻.电压表的电阻一般很大,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电阻为9.0kΩ,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4.5V,并保持不变,R1=6.0kΩ.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压表示数是多少;闭合开关S1,断开S2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10.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1的阻值,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电路分析时,我们常将电压表视为断路来处理,但是实际上会有一部分的电流流经电压表,若电压表的内阻R1=500Ω,调节电路,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V和0.1A,则:
(1)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是多大?
(2)未知电阻R2的真实值是多大?
(3)这种测量电路适合待测电阻很大还是很小的情况?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