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Gurney-Color and Light色彩与光线 1
- 格式:pdf
- 大小:7.47 MB
- 文档页数:41
光与色的交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美国画家迈克尔·马尔姆油画作品欣赏Michael Malm迈克尔·马尔姆美国画家, (1972-)·······················································································································································································································································································································································································································································································································································································································································迈克尔·马尔姆(Michael Malm,1972-),美国具象画家。
色彩基础知识书籍推荐在学习和掌握色彩的过程中,书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色彩基础知识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色彩的原理和应用,更能够提升我们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
下面是几本值得推荐的色彩基础知识书籍:《色彩的语言》这本书由杰拉尔德·爱丽斯(Gerald Elias)所著,是一本以艺术家的视角来解读和表达色彩的经典之作。
书中详细阐述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对比、光线和颜料的相互作用等内容,通过丰富的插图和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色彩。
《色彩构成的艺术》这本由约翰·戴维(Johannes Itten)所著的书籍是一本经典的色彩学教材。
作者通过对色彩的分析和实践,给予读者全面而系统的知识。
书中介绍了颜色圆环、对比度、明暗对比和色彩运用等方面,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色彩搭配和构成的艺术。
《色彩学》这本由斯图尔特·柯佛(Stewart Coffin)所著的书籍是一本介绍色彩学的专业教材。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属性、色彩的感知以及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书中还附有大量的插图和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学知识。
《色彩设计概论》这本由理查德·米耶尔(Richard Mehl)所著的书籍是一本涵盖色彩设计方方面面的综合性教材。
作者通过列举大量的例子和实践,引导读者学习如何运用色彩设计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书中介绍了色彩的运用原理、配色的技巧和应用的案例等内容,对于学习和应用色彩设计的读者非常有价值。
总结:以上所推荐的书籍都是在色彩基础知识领域内具有很高权威性的经典之作。
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设计师还是对色彩感兴趣的人士,这些书籍都会对你的学习和创作带来巨大的帮助。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书籍,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色彩的语言,提升自己在色彩应用方面的能力。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启发,祝愿你在学习和应用色彩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关于色彩原理的书籍,它们可以帮助您深入了解色彩的应用和理论:1.《色彩的秘密》(The Secret Lives of Color)-凯索·斯图尔特(Kassia St. Clair)2.《色彩与光线:人类视觉的物理和生物学基础》(Color and Light: A Guide for the RealistPainter)-詹姆斯·古尔纳斯(James Gurney)3.《色彩设计原理》(Color Design Workbook)-亚伦·库泽罗维茨(Sean Adams, Terry Stone,Noreen Morioka, Richard Poulin)4.《色彩心理学》(Color Psychology)-安吉拉·赫塔(Angela Wright)5.《色彩方案:创意和应用》(Color Schemes: Creative Tips for Color Confidence)-玛丽·松顿(Mary Winkler)6.《色彩:一个多学科的导引》(Color: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马克·费尔(MarkFairchild)7.《色彩:视觉艺术家的指南》(Color: A Visual Artist's Guide)-簟岳8.《色彩设计手册》(The Complete Color Harmony: Expert Color Information for ProfessionalColor Results)-莱·埃森曼(Leatrice Eiseman)9.《色彩的艺术:如何运用色彩》(The Art of Color: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ObjectiveRationale of Color)-艾尔伯特·胡斯托纳罗特(Johannes Itten)10.《色彩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Color)- Dorothee Duntze这些书籍涵盖了色彩的基本原理、应用技巧、心理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
最早提出音色与色彩联系在一起的是德国人基歇尔,他曾提出:音乐是光线的模仿,二者是可以互为表达的。
这一理论由法国人卡斯特尔所实践,于1720 年出版了《音乐与色彩》一书。
后来又设计了一种“视觉哈普西科德”,将音按光谱的位置排列起来,一个键连接一种颜色,按不同的颜色的键来演奏乐谱,光线就从透明色彩带传出。
1881 年,美国人毕晓普还设计过一种能演奏音乐的色彩风琴,能同时发出声和光。
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也曾是色彩音乐的热心倡导者,他在作曲时喜欢在屋内安上各种彩色灯泡,演奏不同的音调就自动启亮不同的彩灯。
他在他写的交响诗《普罗米修斯》(又名《火之诗》)总谱上就写有一行色彩谱,详细标明用何种颜色与音乐配合进行,应用“色彩风琴”演奏时能同时在银幕上呈现出各种与音乐相联系的色彩。
为此,交响诗《普罗米修斯》成为色彩音乐的名作。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的。
从物理角度上看,音色与颜色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它们都是一种波动,只是它们的性质和频率范围不同而已。
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人发现,音高在一个八度内的七个音,其声波频率的比例同相应的光波频率之间七种色彩的比例大致相符。
科学家牛顿就验证: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相当于八度以内的C、D、E、F、G、A、bB七个音。
更有意思的是1929 年俄国作曲家萨巴涅夫调得C、D、E、F、B 五个音相当于灰、黄、青、红、绿五种颜色。
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斯克里亚宾等人,他们对每个调性都有一张调性色彩表。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调性色彩表定为:C 大调为白色,G 大调为棕黄色,D 大调为金黄色,A大调为鲜艳的玫瑰色,E 大调为蓝宝石般的青玉色,B 大调为铁灰色,#F 大调为灰绿色等;斯克里亚宾对调性颜色的见解却是随着升种调号的增多,色彩感由红向紫按光谱顺序移动:C 大调为红色,一个升号的G 大调为橙、玫瑰色,D 大调呈现出灿烂的黄色,A 大调为绿色,E 大调为浅蓝,B 大调为铁灰,#F 大调为湛蓝色等等。
本汉化教程仅用于绘画爱好者学习与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谢谢!作者简介:詹姆斯•格尔尼(James Gurney)(1958年6月14日出生)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自幼爱画画,喜模仿插画家霍华德•派尔和诺曼•洛克威尔。
格尔尼(Gurney)曾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学习考古学,获得人类学文学学士学位。
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担任自由职业插画家。
格尔尼曾为科幻和奇幻平装本小说创作70多幅封面插画,并为美国邮政局进行了一些邮票设计的创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96年的《恐龙世界》(The World of Dinosaurs)。
1983年起接受《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的十几个约稿。
1992年绘制《恐龙梦幻国:脱离时间的大陆》(Dinotopia: A Land Apart from Time)插画,并于1992年进行出版。
该书曾获多项殊荣。
现已售出上百万本,并被翻译成18种语言。
詹姆斯•格尔尼(James Gurney)撰写并绘制插画的《恐龙梦幻国》(Dinotopia)续篇包括:《恐龙梦幻国:失落的地底世界》(Dinotopia: The World Beneath)(1995年),《恐龙梦幻国:第一次腾空》(Dinotopia: First Flight)(1999年)及《恐龙梦幻国:尚德拉之旅》(Dinotopia: Journey to Chandara)(2007年)。
格尔尼(Gurney)最近写了两本艺术指导书。
其中一本名为《幻想的艺术》(Imaginative Realism)(2009年),教你如何绘制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另一本便是此书《色彩和光线:写实派画家指南》(Color and Light: A Guide for the Realist Painter)。
此书亮点:本教程不同于各类光色教程,本书条理清晰,作者从不卖弄浮夸玄虚的观点,以缜密思维罗列分析光色原理,同时摒弃以照片作范例的方式,多数范图取自作者自己的作品,另赋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这是其他教程不及之处,因而适用于各类绘画爱好者。
讲解色彩原理的书
以下是几本讲解色彩原理的经典书籍:
1. 《色彩的阴影:色彩的互动和感知》(Color and Light: A Guide for the Realist Painter) by James Gurney - 这本书以实用的绘画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色彩理论,解释了光线、阴影、反射和透明度对色彩的影响。
2. 《色彩的迷宫》(The Interaction of Color) by Josef Albers - 这本书由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撰写,通过一系列视觉实验和练习,揭示了色彩的相对性和交互作用。
3. 《色彩表现与设计》(Color and Design) by Maitland Graves - 这本书深入研究了色彩在绘画、设计和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它解释了色彩的属性、情绪和视觉效果,并探讨了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利用色彩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4. 《色彩:诱惑与设计》(Color: A Course in Mastering the Art of Mixing Colors) by Betty Edwards - 这本书由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贝蒂·爱德华兹(Betty Edwards)撰写,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了色彩的基础原理,包括颜色的属性、配色原则和调色技巧。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色彩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的示例,适合艺术家、设计师和视觉爱好者阅读。
色彩学原理第一节色彩的形成一、光与色彩光是自然界的一种物理现象。
对于地球来说,最大的光源就是太阳。
太阳给地球带来生命,同时也赋予世界万紫千红的色彩。
我们习惯上认为太阳光是白色的,但实际上,它包含了彩虹的全部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光谱的颜色,是人类肉眼可感知的可见光颜色。
在牛顿的光学色彩理论里,光与色彩是密不可分的,有光才会有色彩,人们之所以能够感知色彩,是因为有光照(发射光和反射光)的结果。
我们把人眼所能见到的颜色,由它们的光学性质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发射光”,二是“反射光”。
“发射光”就是光源发出的光,如阳光、灯光、计算机显示器、数码相机显示屏等,它是数字色彩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严格意义上的数字色彩的颜色,都是发射光形成的颜色。
“反射光”是从物体表面反射出去的光,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一切非发光体的颜色,都属于反射光,如山川、天空、建筑、园林、花草、服装、家具………等等。
从物体表面反射出去的“反射光”,其颜色可以由物体表面材质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因为光源照射在物体上的光,有一部分被物体吸收,有一部分被物体反射,只有那些被反射出来的光才能被人眼所接受,这就是人眼能感知不发光物体颜色的缘故。
二、光的色散我们让阳光或灯泡发出的白光(发射光)透过三棱镜,把它折射到白色的屏幕上,就可以看见白色光分解成彩色光(图1-1)。
光谱颜色是一条从红色到紫色柔和过渡的彩色光带,它不是仅有七种生硬的颜色(图1-2),我们平时所说的七色光,只是一种高度的语言概括。
“发射光”可以是全色光(白光),也可以是任何几种光的组合,或仅仅是一种单色的光。
发射光经由光源直射人们的眼睛时,便可以看见带色光源发出的颜色。
不同的色光有不同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红色的波长最长,蓝紫色的波长最短。
实际上,可见光谱的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唯一的值对应,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它们分成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种颜色。
从一种颜色转换到临近的另一种颜色,靠肉眼是很难区分的,人的眼睛最多只能区分二十八万二千多种颜色。
包豪斯人气导师第一个把色彩引入基础课包豪斯学派的色彩教育与研究现在,每一名就读艺术院校的学生,为了自己在学校里有那些“基础课程”要学,都得感激包豪斯的贡献。
每一所艺术院校,之所以能给学生开课讲授材料、色彩理论与三维设计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地要归功于大约六十年以前在德国进行的那场教育实验。
普通大众坐着钢管框架的椅子、使用着可调节式台灯,或者,他们的住宅建筑里部分或者全部采用了预制构件,这些都是获益于(或者受累于)包豪斯在设计领域里掀起的巨大革命。
用沃尔夫。
冯?埃卡尔特的话来说,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订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
包豪斯,作为曾经风靡世界的设计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它的出现是手工与机器生产冲突的必然结果。
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即奠定了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并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
在这里,我们要谈的是包豪斯的色彩教育。
色彩教育是包豪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约翰.伊顿创立,并由其后的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保罗.克利,康定斯基等人严格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发展而来,色彩课程使艺术与工业设计的结合成为可能。
开设色彩教育乃至基础课最初并没有在格罗皮乌斯的计划中,约翰.伊顿独具慧眼,说服格罗皮乌斯开设初步课程,这也是包豪斯比当时其他学校更有名的原因,这里所说的初步课程,很快成了包豪斯学校的必修课,甚至,在基础课程中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不能被获准进入作坊进行训练。
初步课程与作坊训练:这两个要素,就是格罗庇乌斯理想中的包豪斯的基本支柱。
然而,在1919年的时候,大家一定还以为这个理想是永远也实现不了的。
伊顿首先是一名色彩艺术的大师,他时常以此作为自己的签名,他要求学生做的两个练习特别重要:第一个练习要求学生把玩各类质感、图形、颜色与色调,既做平面练习也做立体练习,第二个练习要求用韵律线来分析艺术作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把握原作品的内在精神与表现内容。
牛顿三色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牛顿三色光理论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关于光的理论。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光的性质和光的颜色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光的三原色以及它们的混合与分解过程,牛顿为现代光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牛顿三色光理论的提出,给人们认识光的本质带来了重大突破。
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光的认知主要是基于色彩的直观感受,而缺乏对其背后机理的准确理解。
牛顿通过实验证明,光能够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成分,并且这些光谱成分可以相互混合,形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他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确定为光的三原色,观察到它们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各种颜色。
牛顿的三色光理论不仅解释了光的颜色形成机制,还对后来的光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牛顿的理论启发下,科学家们开始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深入探究,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传播规律,奠定了现代光学学科的基石。
除了在理论研究上的重要性,牛顿三色光理论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彩色图像显示技术、光学仪器、电视、电子显示屏等领域,我们可以看到牛顿三色光理论的应用。
同时,该理论也为光谱分析、色彩匹配、光譜學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在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牛顿三色光理论的原理、实验和应用,以及它对于现代光学科学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的研究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牛顿三色光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光的本质,拓展光学科学的研究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章节安排,它用于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为文章提供了背景介绍和文中要探讨的主题,概述了整篇文章的内容。
接下来的1.2小节将会介绍文章的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1.2)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组织方式和章节划分。
通过合理划分章节,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脉络,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内容。
本汉化教程仅用于绘画爱好者学习与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谢谢!作者简介:詹姆斯•格尔尼(James Gurney)(1958年6月14日出生)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自幼爱画画,喜模仿插画家霍华德•派尔和诺曼•洛克威尔。
格尔尼(Gurney)曾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学习考古学,获得人类学文学学士学位。
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担任自由职业插画家。
格尔尼曾为科幻和奇幻平装本小说创作70多幅封面插画,并为美国邮政局进行了一些邮票设计的创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96年的《恐龙世界》(The World of Dinosaurs)。
1983年起接受《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的十几个约稿。
1992年绘制《恐龙梦幻国:脱离时间的大陆》(Dinotopia: A Land Apart from Time)插画,并于1992年进行出版。
该书曾获多项殊荣。
现已售出上百万本,并被翻译成18种语言。
詹姆斯•格尔尼(James Gurney)撰写并绘制插画的《恐龙梦幻国》(Dinotopia)续篇包括:《恐龙梦幻国:失落的地底世界》(Dinotopia: The World Beneath)(1995年),《恐龙梦幻国:第一次腾空》(Dinotopia: First Flight)(1999年)及《恐龙梦幻国:尚德拉之旅》(Dinotopia: Journey to Chandara)(2007年)。
格尔尼(Gurney)最近写了两本艺术指导书。
其中一本名为《幻想的艺术》(Imaginative Realism)(2009年),教你如何绘制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另一本便是此书《色彩和光线:写实派画家指南》(Color and Light: A Guide for the Realist Painter)。
此书亮点:本教程不同于各类光色教程,本书条理清晰,作者从不卖弄浮夸玄虚的观点,以缜密思维罗列分析光色原理,同时摒弃以照片作范例的方式,多数范图取自作者自己的作品,另赋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这是其他教程不及之处,因而适用于各类绘画爱好者。
全教程共分十二章节,我分几个部分发放,此为第二部分。
若没下载到第一部分(前三章节),可在此链接下载:/f/34794894.html第二部分/f/35082584.html若您有新浪微博,麻烦帮转发下第二部分,微博链接:/1169320745/zaabI4L9t汉化者:贵哥,壮族,草根阶层,绘画爱好者,2010年硕士毕业一直在某艺术院校任课。
同时热衷绘画创作,亦将汉化国外艺术书籍作为兴趣,不图金钱,只为传道授业。
本人非专业人士,仅是绘画爱好者,故难免有错误疏漏发生,望见谅。
汉化过程遇到不少困难,全靠文涛同学鼎力相助,深深感谢。
我平日喜爱电脑游戏,常饮酒并热衷养鸟,闲暇之时。
常于家中自带私人学生,只是兴趣班,非商业班,一般三人四人,因材施教,仅限广西南宁市,若有兴趣,可加QQ:21471039或在微博给我私信汉化教程还剩四分之一,我将继续更新,请关注新浪微博:/huangchaogui再过六天后便是2012年12月21日,此前我曾在原画人论坛发过关于末日情结的看法,同时配有自己绘制的插图。
内容主要以谎言暗喻现实,请勿见笑,说不定和你的现实生活有些相似,喜欢猎奇者可下载PDF版电子书,链接:/f/34927226.html 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目录第六章色彩关系一、单色二、冷暖三、彩光交互四、三色搭配五、强调色第七章预调色一、混合颜色序列二、色域匹配三、创建色域遮罩四、配色图的形状五、混合受限色域六、颜色脚本这两本书我将来也想弄成中文,不过要慢慢等,敬请期待。
请关注我微博: /huangchaoguiQQ:23879769第六章 色彩关系一、单色单色调由任意包含系列明度或饱和度的单一色相组成。
艺术品仅由灰调、褐色调或偏蓝色调绘制的传统由来已久。
如铅笔或炭精棒等作画工具,默认下形成单色调。
画家们以纯灰色绘制人物或场景,其字面意思是灰色。
纯灰色绘画常作为一种初级步骤,用来给明度分级,或是一个作画部分,出现在画面被透明颜料覆盖前。
但除上述例子,贯穿历史,多数画作皆为彩色。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历经几次图像制作技术革新,摄影术、网版印刷、电影、和电视,在早期都是黑白形式。
直到二十世纪,情况才有所改变,上述媒介全都从黑白转为彩色。
纽约时代周刊直至1997年才采用彩色封面。
结果,生活在上世纪的前期的人们,习惯把世界理解为黑白或棕褐色。
当然现今全彩色已很普遍,黑白变成艺术家的自我选择,而不是经济利益的驱使。
因极具独特性和低调性,单色调常引人注意。
今日采用单色的绘图小说或插图绘本,可令人直接联想到历史照片,如下方例子,单色是为了给恐龙帝国的插图增添可信度。
而在全彩色漫画中,倒序故事亦常以深褐色出现。
以干媒介或水彩等透明颜料绘制单色调,你所需要的仅是单一的工具或颜料。
对于不透明颜料,你可以在灰度范围内混合主导色。
二、冷暖你无法用温度计来测色温。
冷暖的概念存在于我们脑海,但在观者眼中,色温造成的影响千真万实。
我们将色轮切成两半,上半部分全是暖色,从黄绿到橙,再到红。
下半部分为冷色:蓝绿,蓝色再到紫色。
有人可能会争论色环到底应从何处分割。
绿和紫看似被割裂,但若你细想一下色系两头(蓝和橙),两者之间看似存在某种基本的心理认知上的差异。
冷色可使人想起冬天、夜晚、天空、阴影、睡眠或冰块。
蓝色使人联想到合缓、安憩和冷静。
暖色令我们想起火焰、热香料和鲜血,在暗示着能量和激情。
橙色和黄色是短暂的颜色。
我们看到它们在自然界中转瞬即逝,如日落、花开或秋叶。
色彩词汇的起源关于两大色系的基本知觉似乎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人类学家保罗·凯和布伦特·柏林根据世界各地的语言研究色系的演变,在欧洲语言中约有11或12种基本词组用以描述色彩。
然而某些所谓的原始语言,如新几内亚达尼部落的语言,仅有两个基本词。
保罗·凯和布伦特·柏林写道:“其一包含黑色,绿色,蓝色和其他“冷”颜色;另一个则包含白、红、黄和其他“暖”颜色。
原始人并不缺乏想象力——远非如此。
再者,人类学家认为这与语言进化一样,首先发展出围绕最重要心理认知组别的首个语义。
画家如何用词画家们提及冷色或暖色时,含义可能不同。
单一的颜色样本要么可能说是冷色,要么是暖色。
同样,某些画家多将色温作为区分两个紧密关联颜色的相对概念,绿色加入黄色比某些偏蓝的绿色更接近暖色。
这种相对关系是定义色温的方法,在谈及加入红或黄都能变暖的蓝色时可能会令人混淆。
如何运用暖色与冷色欲使人有神秘、阴郁或幽暗感,可令整幅画以冷色系为主。
但是你也可以通过摆放暖色来强调毗邻的冷色,并造成某种趣味。
下图为一尊巨石坐像,画面从头至尾均以黄金色调营造沙漠中的浪漫异国情调。
沿地平线的几笔蓝绿色,可让构图避免乏味和单调。
该蓝色亦在天空顶部出现,并且也出现在位于暗部的朝上的面。
(请参看前文,关于暗部中朝上的面和朝下的面,冷暖关系不同)暖色和冷色在低灰度范围中(褐色和蓝灰色)可以互补。
绘制于蒙特利尔市的速写在某些位置用了深褐色和灯黑色水彩颜料。
下图用同一方法,但采用油性颜料,以暖色作前景,更冷的颜色则后置。
三、彩光交互当形体受两种不同颜色的光照射时,两种色光交汇的区域将产生新颜色。
光线混合与颜料混合略有差异,由于一束光同另一束光重叠,故称作加色混合。
加色混合此白色石膏像为油画速写,自左下方射入的光源受琥珀色滤光板或彩色滤镜的影响而改变,与此同时,一束蓝光从几乎相对的角度射入。
受光区几乎无光线重叠,两束光差不多覆盖头上每个面,仅有一对小面未被任何一束光照射:首先为鼻子与眼眶交接处,其次为耳朵上下方的凹陷。
两束光同时照射下图的石膏像,其一为黄绿色,其二是洋红色。
光线安排紧密,令受光区在头部、眉毛和脸颊上方的面处重叠。
颜色在交界区被混合成灰黄色,其色调比两个仅受单一光源照射的区域中最亮的部分还亮。
加色混合是人眼中的色彩混合,而非颜料混合,产生于有色光混合。
当蓝黄各半的圆盘高速旋转时,亦会出现。
不同于混合颜料或不透明滤光板所产生的减色混合,两种色光混合后产生明度更高的混合区,超过任何一束单独光照。
同时加色混合也会得到不同的色相,绿色和红色光混合生成黄光,若为颜料混合,则会产生沉闷的褐色或灰色。
互补的投影颜色如下所示,暖光自观者左下方来,并照射主体。
同时来自露天走廊的蓝光,也朝观者照射,主体边缘被照亮,并投下朝向观者的阴影。
既然地板上的投影仅受暖光直射,故投下明显的暖投影。
如果你让两个不同颜色的光源照射同一形体,每一个光源的投影将会变成另外一个光源的颜色。
四、三色搭配三色搭配可由任意三种基本色组成,但未必是高饱和色。
比如下图主要以冷红色、蓝绿和暗黄色绘制。
建立三色组合需从选择三种颜色开始,其可能是红色、黄色和蓝色,也可能同青绿色、洋红、黄有几分相似,甚至可以是另外三种颜色。
不一定非得用管状颜料,你可以调制任何颜料作画。
有时两个颜色饱和度极高,而第三种颜色饱和度略有削弱。
不论其为何种颜色,可把它们想象成音乐三重奏中的三种乐器:吉他、电子钢琴和长笛,此三种乐器可令演奏“急管繁弦”。
上图三种颜色实为蓝绿,冷红和深赭石,这些颜色囊括整幅画面中的一系列色彩变化。
蓝绿色体现在亮色调、深色青铜色以及鲜艳的树叶中。
画面中还有棕红色,鲜艳的粉红色和深褐紫红。
金色在被阳光照射的树木,女孩衣服和男子外套中出现,在琵琶和竖琴上亦是如此。
此三种颜色各自出现在全部阴影范围(与黑混合)、色调(和灰色混合)、浅色和中间色。
此处另有少许其他色调掺入,例如太阳旗下的鲜橙色,但其目的是使其不受其他色相干扰。
五、强调色你可以用一抹颜色来给黑白素描和灰调素描添枝加叶,作强调色,可将目光吸引至趣味中心。
强调色是带有某种颜色的小区域,在构图中明显不同于其它色。
上图为以铅笔和水墨绘制的灰色调作品,消防栓和广告牌添加黄色后获得一种可喜的变化。
在下图中,飞速行驶的黄色飞船在灰色港口背景中脱颖而出。
通常选补色或接近补色的颜色作为强调色,并且相比画面中其他颜色,其彩度更高。
如果你将整个作品限定为接近单色调,任何色相改变之处便会脱颖而出,观者的注意力便被吸引。
例如,在森林场景中,红衬衫很容易集中观者的注意力。
强调色没有必要只应用于主要兴趣点,也可以用来给整个画面作调料,使大面积的单调颜色增加活力。
若你作画时选择强烈的紫色系,如此有助于令黄色或橙色在各处若隐若现——只是一组浮动点或轮廓线,或是窗上奇妙的反射光。
这关乎到品味和瞬间灵感,避免让你的色调变得呆板和可预测性。
第七章预调色一、混合颜色序列颜色序列是以调色刀混合的从亮到暗明度等级排列的色块组合。
预先准备好颜色序列的最大优点是可在你观察作画时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