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加工-2014
- 格式:pptx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41
调味品名词术语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调味品的名词术语,包括产品名词术语、原料名词术语、工艺名词术语、理化分析名词术语、感官品评名词术语。
本文件适用于调味品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及其他有关领域。
2产品名词术语2.1调味品condiment调味料condiment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
[GB/T20903-2007,定义3.1]2.2发酵调味品Fermented condiment酿造调味品Fermented condiment利用发酵技术酿造的调味品。
如酱油、食醋、酿造酱、腐乳、味精等。
2.3酱油soy sauce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GB2717-2018,定义2.1]2.4高盐稀态发酵酱油high-salt liquid-state fermented soy sauce固稀发酵酱油solid thin fermented soy sauce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发酵制成的酱油。
2.5低盐固态发酵酱油low-salt solid-state fermented soy sauces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固态酱醅制成的酱油。
2.6生抽light soy sauce酱油品种之一。
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盐水为原料,天然晒制酿造而得的色泽较淡的酱油。
其产品色泽红润,滋味鲜美协调,豉香浓郁,体态澄清。
2.7老抽dark soy sauce酱油品种之一。
是在生抽酱油的基础上,经晒制调配而得的色泽较深的酱油。
其产品呈棕褐色,有光泽,体态比生抽酱油更加浓稠。
2.8减盐酱油salt reducing soy sauce与参考酱油相比,食盐含量降低25%及以上的酱油。
附录E食品分类系统食品分类系统见表E.1㊂表E.1食品分类系统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01.0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膳食用食品涉及品种除外)01.01巴氏杀菌乳㊁灭菌乳和调制乳01.01.01巴氏杀菌乳01.01.02灭菌乳01.01.03调制乳01.02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01.02.01发酵乳01.02.02风味发酵乳01.03乳粉(包括加糖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调制产品01.03.01乳粉和奶油粉01.03.02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01.04炼乳及其调制产品01.04.01淡炼乳(原味)01.04.02调制炼乳(包括加糖炼乳及使用了非乳原料的调制炼乳等)01.05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01.05.01稀奶油01.05.0201.05.03调制稀奶油01.05.04稀奶油类似品01.06干酪和再制干酪及其类似品01.06.01非熟化干酪01.06.02熟化干酪01.06.03乳清干酪01.06.04再制干酪01.06.04.01普通再制干酪01.06.04.02调味再制干酪01.06.05干酪类似品01.06.06乳清蛋白干酪01.07以乳为主要配料的即食风味食品或其预制产品(不包括冰淇淋和风味发酵乳)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01.08其他乳制品(如乳清粉㊁酪蛋白粉等)02.0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02.01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02.01.01植物油脂02.01.01.01植物油02.01.01.02氢化植物油02.01.02动物油脂(包括猪油㊁牛油㊁鱼油和其他动物脂肪等)02.01.03无水黄油,无水乳脂02.02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02.02.01脂肪含量80%以上的乳化制品02.02.01.01黄油和浓缩黄油02.02.01.02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及其类似制品(如黄油和人造黄油混合品) 02.02.02脂肪含量80%以下的乳化制品02.0302.02类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括混合的和(或)调味的脂肪乳化制品02.04脂肪类甜品02.05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03.0冷冻饮品03.01冰淇淋㊁雪糕类03.0203.03风味冰㊁冰棍类03.04食用冰03.05其他冷冻饮品04.0水果㊁蔬菜(包括块根类)㊁豆类㊁食用菌㊁藻类㊁坚果以及籽类等04.01水果04.01.01新鲜水果04.01.01.01未经加工的鲜果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04.01.01.03去皮或预切的鲜水果04.01.02加工水果04.01.02.01冷冻水果04.01.02.02水果干类04.01.02.03醋㊁油或盐渍水果04.01.02.04水果罐头04.01.02.05果酱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04.01.02.06果泥04.01.02.07除04.01.02.05以外的果酱(如印度酸辣酱) 04.01.02.08蜜饯凉果04.01.02.08.01蜜饯类04.01.02.08.02凉果类04.01.02.08.03果脯类04.01.02.08.04话化类04.01.02.08.05果糕类04.01.02.09装饰性果蔬04.01.02.10水果甜品,包括果味液体甜品04.01.02.11发酵的水果制品04.01.02.12煮熟的或油炸的水果04.01.02.13其他加工水果04.02蔬菜04.02.01新鲜蔬菜04.02.01.01未经加工鲜蔬菜04.02.01.02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04.02.01.03去皮㊁切块或切丝的蔬菜04.02.01.04豆芽菜04.02.02加工蔬菜04.02.02.01冷冻蔬菜04.02.02.02干制蔬菜04.02.02.03腌渍的蔬菜04.02.02.04蔬菜罐头04.02.02.05蔬菜泥(酱),番茄沙司除外04.02.02.06发酵蔬菜制品04.02.02.07经水煮或油炸的蔬菜04.02.02.08其他加工蔬菜04.03食用菌和藻类04.03.01新鲜食用菌和藻类04.03.01.01未经加工鲜食用菌和藻类04.03.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食用菌和藻类04.03.01.03去皮㊁切块或切丝的食用菌和藻类04.03.02加工食用菌和藻类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04.03.02.01冷冻食用菌和藻类04.03.02.02干制食用菌和藻类04.03.02.03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04.03.02.04食用菌和藻类罐头04.03.02.05经水煮或油炸的藻类04.03.02.06其他加工食用菌和藻类04.04豆类制品04.04.01非发酵豆制品04.04.01.01豆腐类04.04.01.02豆干类04.04.01.03豆干再制品04.04.01.03.01炸制半干豆腐04.04.01.03.02卤制半干豆腐04.04.01.03.03熏制半干豆腐04.04.01.03.04其他半干豆腐04.04.01.04腐竹类(包括腐竹㊁油皮等)04.04.01.05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㊁大豆素肉等)04.04.01.06熟制豆类04.04.02发酵豆制品04.04.02.01腐乳类04.04.02.02豆豉及其制品(包括纳豆)04.04.03其他豆制品04.05坚果和籽类04.05.01新鲜坚果与籽类04.05.02加工坚果与籽类04.05.02.01熟制坚果与籽类04.05.02.01.01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04.05.02.01.02脱壳熟制坚果与籽类04.05.02.0204.05.02.03坚果与籽类罐头04.05.02.04坚果与籽类的泥(酱),包括花生酱等04.05.02.05其他加工的坚果与籽类(如腌渍的果仁)05.0可可制品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05.01可可制品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05.01.01可可制品(包括以可可为主要原料的脂㊁粉㊁浆㊁酱㊁馅等)05.01.02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㊁除05.01.01以外的可可制品05.01.03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使用可可脂代用品的巧克力类似产品05.02糖果05.02.01胶基糖果05.02.02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05.03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包衣05.04装饰糖果(如工艺造型,或用于蛋糕装饰)㊁顶饰(非水果材料)和甜汁06.0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㊁面粉㊁杂粮㊁块根植物㊁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07.0类焙烤制品)06.01原粮06.02大米及其制品06.02.01大米06.02.02大米制品06.02.03米粉(包括汤圆粉等)06.02.04米粉制品06.03小麦粉及其制品06.03.01小麦粉06.03.01.01通用小麦粉06.03.01.02专用小麦粉(如自发粉㊁饺子粉等)06.03.02小麦粉制品06.03.02.01生湿面制品(如面条㊁饺子皮㊁馄饨皮㊁烧麦皮)06.03.02.02生干面制品06.03.02.03发酵面制品06.03.02.04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㊁裹粉㊁煎炸粉06.03.02.05油炸面制品06.04杂粮粉及其制品06.04.01杂粮粉06.04.02杂粮制品06.04.02.01杂粮罐头06.04.02.02其他杂粮制品06.05淀粉及淀粉类制品06.05.01食用淀粉06.05.02淀粉制品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06.05.02.01粉丝㊁粉条06.05.02.02虾味片06.05.02.03藕粉06.05.02.04粉圆06.06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06.07方便米面制品06.08冷冻米面制品06.09谷类和淀粉类甜品(如米布丁㊁木薯布丁)06.10粮食制品馅料07.0焙烤食品07.01面包07.02糕点07.02.01中式糕点(月饼除外)07.02.02西式糕点07.02.03月饼07.02.04糕点上彩装07.03饼干07.03.01夹心及装饰类饼干07.03.02威化饼干07.03.03蛋卷07.03.04其他饼干07.04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07.05其他焙烤食品08.0肉及肉制品08.01生㊁鲜肉08.01.01生鲜肉08.01.02冷却肉(包括排酸肉㊁冰鲜肉㊁冷鲜肉等)08.01.03冻肉08.02预制肉制品08.02.01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08.02.02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㊁腊肉㊁板鸭㊁中式火腿㊁腊肠) 08.03熟肉制品08.03.01酱卤肉制品类08.03.01.01白煮肉类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08.03.01.02酱卤肉类08.03.01.03糟肉类08.03.02熏㊁烧㊁烤肉类08.03.03油炸肉类08.03.04西式火腿(熏烤㊁烟熏㊁蒸煮火腿)类08.03.05肉灌肠类08.03.06发酵肉制品类08.03.07熟肉干制品08.03.07.01肉松类08.03.07.02肉干类08.03.07.03肉脯类08.03.08肉罐头类08.03.09其他熟肉制品08.04肉制品的可食用动物肠衣类09.0水产及其制品(包括鱼类㊁甲壳类㊁贝类㊁软体类㊁棘皮类等水产及其加工制品等) 09.01鲜水产09.02冷冻水产品及其制品09.02.01冷冻水产品09.02.02冷冻挂浆制品09.02.03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09.03预制水产品(半成品)09.03.01醋渍或肉冻状水产品09.03.02腌制水产品09.03.03鱼子制品09.03.04风干㊁烘干㊁压干等水产品09.03.05其他预制水产品(如鱼肉饺皮)09.04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09.04.01熟干水产品09.04.02经烹调或油炸的水产品09.04.03熏㊁烤水产品09.04.04发酵水产品09.04.05鱼肉灌肠类09.05水产品罐头09.06其他水产品及其制品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10.0蛋及蛋制品10.01鲜蛋10.02再制蛋(不改变物理性状)10.02.01卤蛋10.02.02糟蛋10.02.03皮蛋10.02.04咸蛋10.02.05其他再制蛋10.03蛋制品(改变其物理性状)10.03.01脱水蛋制品(如蛋白粉㊁蛋黄粉㊁蛋白片)10.03.02热凝固蛋制品(如蛋黄酪㊁松花蛋肠)10.03.03蛋液与液态蛋10.04其他蛋制品11.0甜味料,包括蜂蜜11.01食糖11.01.01白糖及白糖制品(如白砂糖㊁绵白糖㊁冰糖㊁方糖等)11.01.02其他糖和糖浆[如红糖㊁赤砂糖㊁冰片糖㊁原糖㊁果糖(蔗糖来源)㊁糖蜜㊁部分转化糖㊁槭树糖浆等]11.02淀粉糖(果糖㊁葡萄糖㊁饴糖㊁部分转化糖等)11.03蜂蜜及花粉11.03.01蜂蜜11.03.02花粉11.04餐桌甜味料11.05调味糖浆11.05.01水果调味糖浆11.05.02其他调味糖浆11.06其他甜味料12.0调味品12.01盐及代盐制品12.02鲜味剂和助鲜剂12.03醋12.03.01酿造食醋12.03.02配制食醋12.04酱油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12.04.01酿造酱油12.04.02配制酱油12.05酱及酱制品12.05.01酿造酱12.05.02配制酱12.0612.07料酒及制品12.0812.09香辛料类12.09.01香辛料及粉12.09.02香辛料油12.09.03香辛料酱(如芥末酱㊁青芥酱)12.09.04其他香辛料加工品12.10复合调味料12.10.01固体复合调味料12.10.01.01固体汤料12.10.01.02鸡精㊁鸡粉12.10.01.03其他固体复合调味料12.10.02半固体复合调味料12.10.02.01蛋黄酱㊁沙拉酱12.10.02.02以动物性原料为基料的调味酱12.10.02.03以蔬菜为基料的调味酱12.10.02.04其他半固体复合调味料12.10.03液体复合调味料(不包括12.03㊁12.04)12.10.03.01浓缩汤(罐装㊁瓶装)12.10.03.02肉汤㊁骨汤12.10.03.03调味清汁12.10.03.04蚝油㊁虾油㊁鱼露等12.11其他调味料13.0特殊膳食用食品13.01婴幼儿配方食品13.01.01婴儿配方食品13.01.02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13.01.03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表E.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13.02婴幼儿辅助食品13.02.01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13.02.02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13.0313.0413.05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14.0饮料类14.01包装饮用水14.01.01饮用天然矿泉水14.01.02饮用纯净水14.01.03其他类饮用水14.02果蔬汁类及其饮料14.02.01果蔬汁(浆)14.02.02浓缩果蔬汁(浆)14.02.03果蔬汁(浆)类饮料14.03蛋白饮料14.03.01含乳饮料14.03.01.01发酵型含乳饮料14.03.01.02配制型含乳饮料14.03.01.03乳酸菌饮料14.03.02植物蛋白饮料14.03.03复合蛋白饮料14.03.04其他蛋白饮料14.04碳酸饮料14.04.01可乐型碳酸饮料14.04.02其他型碳酸饮料14.05茶㊁咖啡㊁植物(类)饮料14.05.01茶(类)饮料14.05.02咖啡(类)饮料14.05.03植物饮料14.06固体饮料14.06.0114.06.02蛋白固体饮料14.06.03速溶咖啡14.06.04其他固体饮料14.07特殊用途饮料14.08风味饮料14.09其他类饮料G B 2760 2014207 表E .1(续)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15.0酒类15.01蒸馏酒15.01.01白酒15.01.02调香蒸馏酒15.01.03白兰地15.01.04威士忌15.01.05伏特加15.01.06朗姆酒15.01.07其他蒸馏酒15.02配制酒15.03发酵酒15.03.01葡萄酒15.03.01.01无汽葡萄酒15.03.01.02起泡和半起泡葡萄酒15.03.01.03调香葡萄酒15.03.01.04特种葡萄酒(按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的葡萄酒,如在葡萄原酒中加入白兰地,浓缩葡萄汁等)15.03.02黄酒15.03.03果酒15.03.04蜂蜜酒15.03.05啤酒和麦芽饮料15.03.06其他发酵酒类(充气型)16.0其他类(01.0~15.0除外)16.01果冻16.02茶叶㊁咖啡和茶制品16.02.01茶叶㊁咖啡16.02.02茶制品(包括调味茶和代用茶)16.03胶原蛋白肠衣16.04酵母及酵母类制品16.04.01干酵母16.04.02其他酵母及酵母类制品16.0516.06膨化食品16.07其他。
食品卫生学单选习题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下不属于食醋生产工艺的是( )A、液-汽发酵法B、固-固发酵法C、液-固发酵法D、液-液发酵法正确答案:A2、专间应为独立隔间,内设有专用工具容器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而专间内温度温度不高于( )A、35℃B、25℃C、30℃D、20℃正确答案:B3、尿液样品用洁净容器收集,可直接检测。
如有浑浊需离心(3000r/min,5min),取上清液检测。
若不能及时检测,尿样样品存2~8℃冷藏可以保存______h。
A、12B、48C、24D、72正确答案:A4、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逐渐累积,随着照射量过大,仍会出现( )症状A、生殖系统B、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C、吸呼吸吸D、运动系统正确答案:B5、在自然界中,含微生物最多的是( )A、水B、人及动植物体C、土壤D、空气正确答案:C6、下列哪种食品更易霉变? ( )A、面包B、水果C、猪肉D、鱼正确答案:A7、下列不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是( )A、蘑菇中毒B、有机磷中毒C、鼠药中毒D、亚硝酸盐中毒正确答案:A8、( )应当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随机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情况。
A、农业行政部门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质量监督部门正确答案:B9、易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是( )A、蔬菜及水果B、家禽及蛋类C、海产品D、乳及乳制品正确答案:C10、2016年全球食品安全综合指数排名中我国位居105个国家中的第( )位。
A、40B、45C、35D、39正确答案:D11、《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中明确,建筑工地食堂备餐专间人口处应设置( )A、洗手B、以上都是C、消毒D、更衣正确答案:B12、以下哪些是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A、微生物的作用B、环境因素C、食物本身的组成和性质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3、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过度烟熏、烧烤、煎炸容易增加哪方面的食品安全危害 ( )A、大肠杆菌等生物性危害B、砂石等物理性危害C、食物本身的显著危害D、苯并芘等生物性危害正确答案:D14、食品中的杂物包括( )A、动物性杂物B、以上都是C、矿物型杂物D、植物性杂物正确答案:B15、烧焦的鸭含有的极强致癌物质是( )A、苯并芘B、黄曲霉毒素C、亚硝胺D、二噁英正确答案:A16、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 )A、发霉的花生B、发芽的土豆C、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7、发酵酒存在的卫生学问题是( )A、氰化物B、杂醇油C、二氧化硫D、甲醇正确答案:C18、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 )毒性。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韩霞2013级*化学1301*实验小组第四组一、实验目标1.初步学会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2.会组织学生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二、实验原理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乳酸等有机酸,醋酸是弱酸,用传统的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总是要比实际浓度低,误差很大。
本实验将使用传感器技术来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该方法不怕待测物中的颜色干扰,测定既快又不用加指示剂。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传感器利用能斯特(NERNST)原理。
待测的食醋中醋酸及其他有机酸可换算为醋酸总量,都可以被标准的强碱NaOH溶液滴定: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恒定时,电导率亦恒定,当生成难电离物质时,电导率下降,pH传感器就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息来测定其中的总酸度的。
传感器简介:传感器是一系列根据一定的物理化学原理制成的物理化学量的感应器具,它能把外界环境中的某个物理化学量的变化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再经数据模拟装置转化成数据或图表的形式在数据采集器上显示并储存起来。
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常用到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色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便携,实时,准确,综合,直观。
三、仪器与药品仪器:GQY数字实验室教学设备(由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液滴计数器、光电门传感器组成)、50mL酸式滴定管、电磁搅拌器、铁架台、250mL烧杯、量筒、250ml容量瓶、玻璃棒。
药品与试剂:有色食醋原液、L NaOH溶液、去CO2的蒸馏水、pH=4和pH=的缓冲溶液、pH=的混合磷酸盐溶液。
四、实验操作过程1.设备连接(1)采集器与传感器,使用1394线(传感器连接线)连接:2号接口连接光电门传感器,3号接口连接pH传感器,如图1所示:图1 GQY测食醋总酸度(2)光电门传感器红色线(或有红色标记的)一端连接液滴计数器,黑色线(无标记的)接一光电门,调节光电门传感器为计数模式(第1个和第3个灯同时亮)。
附件1本次检验项目一、粮食加工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年糕》(SB/T 10507-2008),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第4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检验项目1.通用小麦粉、专用小麦粉检验项目:镉(以Cd计)、苯并[a]芘、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过氧化苯甲酰。
2.大米检验项目:铅(以Pb计)、镉(以Cd计)、无机砷(以As计)、黄曲霉毒素B1。
3.普通挂面、手工面检验项目:铅(以Pb计)。
4.谷物加工品检验项目:镉(以Cd计)、黄曲霉毒素B1。
5.玉米粉、玉米片、玉米渣检验项目: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
6.米粉制品检验项目: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二氧化硫残留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二、调味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酱油卫生标准》(GB 2717-2003,样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21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 2717-2018,样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21日(含)之后),《食醋卫生标准》(GB 2719-2003,样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21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GB 2719-2018,样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21日(含)之后),《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酿造食醋》(GB/T 18187-2000),《芝麻酱》(LS/T 3220)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8〕3号),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整顿办函〔2011〕1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财政局公告2014年第35号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在批发零售农产品等四个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公告作者:税屋阅读数量:3408发布时间:2014-11-04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在批发零售农产品等四个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公告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财政局公告2014年第35号2014-10-23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以下简称38号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5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的通知》(财税[2013]57号)的规定和要求,现将我市在批发、零售农产品等四个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自2014年12月1日起,对我市从事批发、零售农产品和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蜂产品、酿造产品、屠宰及肉类加工产品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试点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其购进农产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均按照38号通知所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抵扣。
批发、零售的农产品类别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财税字[1995]52号)执行;蜂产品的行业范围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其他未列明食品制造”类别(代码C1499)执行;酿造产品的行业范围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制造”类别(代码C1462)执行;屠宰及肉类加工产品的行业范围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屠宰及肉类加工”类别(代码C135)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9.18•【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国卫办食品函〔2014〕843号各有关单位:为配合有关部门打击食品中违法添加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我委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卫生部公告的6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进行了修订。
经过多次专家研讨,提出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征求意见稿)。
现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4年10月25日,请将反馈意见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委。
传真:************邮箱:***************附件1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征求意见稿)别名称主要成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食品品种违法添加目的主要的涉及环节备注料类苏丹红苏丹红I、苏丹红II、苏丹红III、苏丹红IV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着色生产加工王金黄、块黄碱性橙II 豆腐皮着色生产加工玫瑰红B (罗丹明B)罗丹明B 调味品、花生着色生产加工有天然存在的本需通过对食品生营过程的监管确否违法添加碱性嫩黄碱性嫩黄豆制品、小米、玉米粉着色生产加工酸性橙II 酸性橙II 黄鱼、腌卤肉制品、熟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着色生产加工别名称主要成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食品品种违法添加目的主要的涉及环节备注和豆瓣酱碱性黄碱性黄大黄鱼着色生产加工、流通孔雀石绿及结晶紫孔雀石绿及隐性孔雀石绿,结晶紫及隐性结晶紫鱼类抗感染流通、餐饮美术绿铅铬绿(铬黄和铁蓝或酞菁蓝)茶叶着色生产加工铅和铬存在本底通过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确认违法添加含氮化物类蛋白精三聚氰胺等乳及乳制品虚高蛋白含量生产加工有环境迁移及污能,需结合卫生告2011年第10定别名称主要成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食品品种违法添加目的主要的涉及环节备注苯二甲酯类物17个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等改善外观和质地生产加工有环境迁移及污能,需通过对食产经营过程的监认是否违法添加别名称主要成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食品品种违法添加目的主要的涉及环节备注(DEE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等业用或它非食级物质工业火碱氢氧化钠海参、鱿鱼等水发产品、生鲜乳改善外观和质地生产加工通过检验难以判需通过对食品生营过程的监管确否违法添加工业硫磺硫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馒头等漂白防腐生产加工通过检验难以判需通过对食品生营过程的监管确否违法添加工业矿物油大米改善外观、以次充好生产加工通过检验难以判需通过对食品生营过程的监管确否违法添加别名称主要成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食品品种违法添加目的主要的涉及环节备注工业明胶冰淇淋、肉皮冻等改善形状、降低成本生产加工通过检验难以判需通过对食品生营过程的监管确否违法添加工业酒精乙醇酒降低成本生产加工通过检验难以判需通过对食品生营过程的监管确否违法添加工业乙酸乙酸食醋调节酸度、降低成本生产加工通过检验难以判需通过对食品生营过程的监管确否违法添加镁盐氯化镁、硫酸镁等木耳增加重量生产加工、流通在食品中可能存然本底。
第一章总论 (3)1.1 设计依据和范围 (3)1.1.1 设计依据 (3)1.1.2 设计范围 (3)1.2 设计原则 (4)1.3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4)1.3.1 建设规模 (4)1.3.2项目建议进度 (4)1.3.3 产品方案 (5)1.3.3.1 主要原料的规格 (6)1.3.3.2 产品质量标准 (6)1.4 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 (6)1.4.1食醋生产原料 (6)1.4.2 原辅料供应情况 (7)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7)2.1 厂址概述 (8)2.1.1 厂址选择的原则 (8)2.1.2 厂址的选择 (9)2.2 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9)2.2.1 公用工程 (9)2.2.1.1 排水系统 (9)2.2.1.2 消防系统 (10)2.2.1.3 供电系统 (10)2.2.1.4 锅炉房的位置 (11)2.2.1.5 采暖 (12)2.2.1.6 通风 (12)2.2.2 辅助工程 (12)2.2.2.1 生产性辅助设施 (13)2.2.2.2 动力性辅助设施 (14)2.2.2.3 生活性辅助设施 (14)2.3 总平面布置 (15)2.4 工厂运输 (15)2.5总平面面积概况 (16)第三章劳动定员 (17)第四章车间工艺 (19)4.1 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 (19)4.1.1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19)4.1.2制曲工艺 (20)4.1.2.1 大曲的特点 (20)4.1.2.2 大曲的生产工艺 (20)4.1.3工艺操作 (21)4.1.3.1原料配比 (21)4.1.3.2原料预处理 (22)4.1.3.4 淀粉糖化及酒精发酵 (22)4.1.3.5醋酸发酵 (23)4.1.3.6成熟加盐 (23)4.1.3.7 淋醋和熏醋 (23)4.1.3.8陈酿 (24)4.1.3.9成品 (24)4.1.3.10评价指标 (24)4.2物料衡算 (25)4.2.1主要原料的物料衡算 (25)4.2.1.1原料配比表 (25)4.2.2标准煤用量的计算 (25)4.2.3包装材料的计算 (27)4.3车间设备选型 (27)4.3.1选型的原则 (27)4.3.2 车间主要设备 (28)第五章项目经济分析 (31)5.1原辅料费用 (31)5.2耗电、耗气、耗水量费用 (31)5.4设备费用 (31)5.5地皮建筑费用 (32)5.6总共投资 (32)第一章总论1.1 设计依据和范围1.1.1 设计依据本设计是运用大学三年里所学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以及老师所所提出的设计任务与要求为依据。
产品质量法的案例【篇一:产品质量法的案例】吴大军一心想着今年父亲 80 大寿送件特别的礼物,本想给老父亲送一份孝心,让老人家温暖过冬,不成想,竟因一条电热毯使得父子二人天人永隔。
2013 年 11 月 28 日是吴大军的父亲吴老头的生日,吴大军的母亲早年因病离世,一直是吴老头含辛茹苦拉扯吴大军长大。
如今吴大军长大成人,一心想着要对父亲好,吴老头的生日当天,吴大军在某商场买了某品牌的电热毯送给父亲。
由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聊天到很晚。
吴老头身体又不好,吴大军就把新买的电热毯给吴老头铺上让他早些休息。
深夜正当大家都聚在一起的时候,从吴老头的卧室传出来一股烧焦的味道。
吴大军带头冲进卧室,却发现卧室的床上冒着丝丝的青烟,而吴老头正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
看到这一幕,吴大军紧急拨打 120 并将吴老头送医,但是吴老头经过医生全力抢救还是无效死亡。
后经有关技术监督部门对电热毯进行了质量监督检验。
检验发现电热毯有 2 项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属劣质品。
吴大军悲愤之下将商场告上了法庭,诉讼请求该商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但商场却辩称电热毯的质量问题应该是厂家的责任,所以不应该由商场承担。
律云律师观点:电热毯应该属于有可能危及个人人身安全的产品,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 13 条规定:“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
”另第 26 条规定:“生产者应对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负责。
” 本案中,电热毯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属于劣质品,没有达到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所以销售者商场和生产者电热毯制造厂都违反了产品质量法。
至于责任认定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第 44 条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应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须的生活费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