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ppt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50
图文解析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法律顾问:赵建英律师众所周知,发动机的动力表现主要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汽缸的进气量,气门正时代表了气门开启的时间,而气门升程则代表的是气门开启的大小,从原理上看,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也是通过改变进气量来改善动力表现的,但实际上气门正时则只能增加或者缩小气门开启时间,并不能有效改善汽缸内单位时间的进气量,从数学角度上看,气门正时是将分母和分子同时等比例放大,而这对于数字的扩大或缩小则没有任何改善,也正式因此对于可变气门正时技术队于发动机动力性的帮助并不大。
而当气门开启大小也可以实现可变调节的话,那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转速使用合适的气门开启大小,从而提升发动机在各个转速内的动力性能,这就是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相辅相承的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正如我们在用皮管接水时,当我们将皮管口的面积变小后,从皮管中喷出的水压力将变大,水流出的力道也将不同,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利用的就是这种原理,让混合气的雾化更加的充分,燃烧也更完全。
目前市场上使用具有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发动机的厂家共有三个,分别是本田(Vtec/i-Vtec)、日产(VVEL)和宝马(Valvetronic)。
本田可变气门升程技术:Vtec/i-Vtec本田是最早将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应用到车载发动机上的厂商,而且不同于其它厂商先使用可变气门正时,后追加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做法,本田的工程师在研发项目之初就将这两种技术同步进行。
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是本田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特点。
不过虽然本田是最早使用这种技术的汽车厂家,但直到现在并没有太大的进步,依然停留在只有两段和三段可调的程度,而像宝马、日产和丰田的厂家虽然使用这套技术的时间要晚一些,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开始使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目前,本田及讴歌目前在国内发售的车型共有SOHC及DOHC两种结构的发动机,它们虽然都配有VTEC或i-VTEC系统。
飞度、锋范以及思域搭载的都是本田的R系列发动机,采用的是SOHC单顶置凸轮轴结构,两个进气气门和两个排气气门均由一根凸轮轴驱动。
最新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系统的发展摘要日产汽车公司已经研发了一种紧凑、简单的新式可变气门执行器系统即可变气门升程,它能够在较大范围内改变进气门升程和气门动作,并把它用在最新的3.7L,V6发动机上。
这个系统和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或一个凸轮)结合可以充分地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属性,即燃油经济性,废气排放和发动机输出功率,因为这个系统可以自由地控制所有进气气门升程,进气气门与排气气门间的气门动作持续角度和相位。
本文将描述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系统的大致轮廓,系统操作的原理和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引言因为近几年全球的目光全集中到了环境问题上,所以减轻环境压力比如降低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已经成为所有汽车厂商的重要挑战。
另一方面,加强驱动性能可以提高汽车的吸引力,驱动性能仍然是许多消费者的一个强烈要求。
能够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驱动性能的技术是可变气门系统,它能够控制进气和排气的正时与升程。
在1986年,日产汽车是第一个采用液压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的日本车。
从那以后,日产还采用了凸轮转换可变气门升程与正时系统,电磁式可变正时控制来提高气门控制技术。
在本文中,新式可变气门执行器系统称作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它的机械装置可以不断地在大范围内控制进气气门的气门升程和动作。
日产把这个机械装置和可变正时控制结合,可以实现气门正时和升程的优化,气门正时和升程可以控制气门动作角度、气门相位,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属性。
本文表述了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系统的大致轮廓,系统操作的原理和这个系统对发动机性能属性的影响。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系统的结构和运作原理系统结构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系统安装在传统的凸轮轴上。
图1和图2给出了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系统连接部分的基本组件的基本结构和外形。
图1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图2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系统连接部分的外形这个机构包括两个子系统:机械气门装置系统--管理气门打开和气门关闭;气门执行器系统--可以根据控制要求,通过控制气门结构的多连杆式机构来改变气门升程和气门动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