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共38页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38
4.我国⾮营利组织的项⽬和项⽬管理的特点: 从笔者个⼈⼯作实际经验来看,我国⾮营利组织的项⽬和项⽬管理具有以下⼏个特点: (1)项⽬⿇雀虽⼩,五脏俱全。
我国⾮营利组织的项⽬侧重于服务类项⽬,虽然与动辄上亿元的⼯程类项⽬相⽐,服务类项⽬通常投资⾦额较⼩,项⽬周期较短,但项⽬的复杂程度、不确定因素的数量和对质量与进度的要求并不低于⼯程类项⽬。
(2)利益相关者数量多,需求复杂。
我国⾮营利组织的项⽬利益相关者可分为会员/客户、外部服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国外合作伙伴等多种类型,他们的需求之间具有很⼤的差异。
要保证项⽬的成功,就要善于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作到让各⽅⾯都满意。
(3)重视项⽬的社会效益⼤于经济效益。
由于⾮营利组织的项⽬的主要⽬的是为了实现其宗旨,并不以项⽬营利为⽬的,因此⽆论在项⽬前期可⾏性分析阶段还是项⽬后评估阶段,都更加注重各种评价社会效益的指标,⽽很少使⽤各种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此外,由于⼤多数⾮营利组织的项⽬成果政治和社会影响较⼤,因此对于项⽬交付期、成本和质量控制的要求都很⾼,也同时强调了在项⽬管理过程中应⽤各种项⽬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4)国际合作项⽬越来越多。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步深化,我国⾮营利组织的项⽬涉及的投资⽅或合作伙伴可能来⾃不同⽂化背景的多个国家,因此项⽬管理也就依投资⽅或合作伙伴需求的多样化⽽呈现个性化的特点。
在项⽬管理过程中更加强调避免⽂化冲突,因此对项⽬经理的沟通和协调能⼒有更⾼的要求。
(5)项⽬的资⾦来源以外部资助为主,因此更重视申请环节。
⾮营利组织的项⽬通常向外部组织申请,如各种基⾦会、⽀持机构、中介机构、国际组织、政府部门、企业等。
作好项⽬选择、可⾏性分析、项⽬建议书书写等申请环节,有利于提⾼申请的成功率,保证项⽬的运作效果。
特别是国际资助的项⽬,通常要经过严格的申请程序,并准备⼤量的申请资料。
此外,对于项⽬管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评估、报告和财务审计,也都有⽐较特殊的要求。
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二)3.我国非营利组织实施项目管理的意义提高非营利组织自身竞争力需探讨的问题很多,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非营利组织与国外非营利组织相比,在管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为使我国非营利组织拥有自身核心竞争力,最现实可行的方法还是首先缩小内部管理体制之间的差距。
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在其《非营利组织经营之道》一书中一再强调:非营利机构比任何机构都更需要学习运用管理之道。
由于项目管理强调对运行成本的精确估算和严格控制,对实施过程的仔细推算和谨慎遵守、对执行质量的详细规定和认真评估,因此在提高管理效力、实现组织目标方面有着独特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实施高效的项目管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新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
下面,结合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归纳的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四大主要问题,谈谈项目管理与解决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政社不分”的问题。
“政社不分”指的是我国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在观念上、组织上、职能上、活动方式上、管理体制上等各方面,都过分依赖于政府,其实依旧是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在发挥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实现观念的革命,要充分认识到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质、职能、权限和优势,要充分发挥作为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只有解决了观念问题,才有可能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包括项目管理体制运用到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中来。
反过来,项目管理的引入也将使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因为现代项目管理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启动各项活动时决策的科学性,即“做正确的事(Do the right thing)”,而绝非简单地“把事情做正确(Do the thing right)”。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核心使命不同,带来的内外驱动力也不同,过分依赖于政府,就会做出偏离非营利组织宗旨的决策。
例如在项目选择上,如果非营利组织能够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技术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和评估,而不是全盘接受政府委托的一切项目、或以政府的指令为导向,就避免了立项时的盲从性,有利于做出符合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利益和优势的决策。
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及实施指南第1章项目管理概述 (5)1.1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特点 (5)1.2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5)1.3 项目管理的核心过程 (5)第2章项目启动 (5)2.1 项目目标与范围 (5)2.2 利益相关者分析 (5)2.3 项目团队建设 (5)2.4 项目立项与审批 (5)第3章项目规划 (5)3.1 项目工作分解 (5)3.2 项目进度计划 (5)3.3 项目预算与成本管理 (5)3.4 项目质量管理 (5)第4章项目实施与控制 (5)4.1 项目执行策略 (5)4.2 项目监控与评估 (5)4.3 变更管理 (5)4.4 风险管理 (5)第5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动员 (5)5.1 项目团队结构与职责 (5)5.2 志愿者招募与管理 (5)5.3 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 (5)5.4 激励与沟通 (5)第6章项目财务管理 (6)6.1 资金筹集与分配 (6)6.2 成本控制与核算 (6)6.3 财务报告与分析 (6)6.4 政策与法规遵守 (6)第7章项目采购管理 (6)7.1 采购计划与策略 (6)7.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6)7.3 合同管理 (6)7.4 物资与质量控制 (6)第8章项目营销与传播 (6)8.1 品牌建设与维护 (6)8.2 公关策略与实施 (6)8.3 媒体宣传与合作 (6)8.4 网络营销与社交媒体 (6)第9章项目评估与改进 (6)9.1 项目评估方法与工具 (6)9.3 持续改进与优化 (6)9.4 知识管理 (6)第10章项目收尾 (6)10.1 项目总结与验收 (6)10.2 项目成果分享与推广 (6)10.3 经验教训总结 (6)10.4 资源释放与归档 (6)第11章项目管理工具与软件 (6)11.1 项目管理软件概述 (6)11.2 常用项目管理工具与软件 (6)11.3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6)11.4 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实施 (7)第12章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与启示 (7)12.1 案例一:某公益项目成功案例分析 (7)12.2 案例二:某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失败原因分析 (7)12.3 案例启示与建议 (7)12.4 项目管理最佳实践摸索 (7)第1章项目管理概述 (7)1.1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特点 (7)1.2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7)1.3 项目管理的核心过程 (8)第2章项目启动 (8)2.1 项目目标与范围 (8)2.2 利益相关者分析 (9)2.3 项目团队建设 (9)2.4 项目立项与审批 (10)第3章项目规划 (10)3.1 项目工作分解 (10)3.1.1 项目启动 (10)3.1.2 项目策划 (10)3.1.3 项目执行 (10)3.1.4 项目收尾 (11)3.2 项目进度计划 (11)3.2.1 项目整体进度 (11)3.2.2 关键节点 (11)3.3 项目预算与成本管理 (11)3.3.1 项目预算 (11)3.3.2 成本控制措施 (11)3.4 项目质量管理 (12)3.4.1 质量计划 (12)3.4.2 质量控制 (12)3.4.3 质量改进 (12)第4章项目实施与控制 (12)4.1.1 任务分解 (12)4.1.2 进度计划 (12)4.1.3 资源分配 (12)4.1.4 质量管理 (13)4.1.5 沟通协调 (13)4.2 项目监控与评估 (13)4.2.1 监控机制 (13)4.2.2 评估方法 (13)4.2.3 问题处理 (13)4.2.4 持续改进 (13)4.3 变更管理 (13)4.3.1 变更申请 (13)4.3.2 变更审批 (13)4.3.3 变更实施 (14)4.3.4 变更记录 (14)4.4 风险管理 (14)4.4.1 风险识别 (14)4.4.2 风险评估 (14)4.4.3 风险应对 (14)4.4.4 风险监控 (14)第5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动员 (14)5.1 项目团队结构与职责 (14)5.1.1 项目团队结构 (14)5.1.2 职责分配 (14)5.2 志愿者招募与管理 (15)5.2.1 志愿者招募 (15)5.2.2 志愿者管理 (15)5.3 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 (15)5.3.1 培训 (15)5.3.2 发展 (15)5.4 激励与沟通 (16)5.4.1 激励 (16)5.4.2 沟通 (16)第6章项目财务管理 (16)6.1 资金筹集与分配 (16)6.1.1 资金筹集 (16)6.1.2 资金分配 (16)6.2 成本控制与核算 (17)6.2.1 成本控制 (17)6.2.2 成本核算 (17)6.3 财务报告与分析 (17)6.3.1 财务报告 (17)6.3.2 财务分析 (18)6.4.1 政策遵守 (18)6.4.2 法规遵守 (18)第7章项目采购管理 (18)7.1 采购计划与策略 (18)7.1.1 采购计划 (19)7.1.2 采购策略 (19)7.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9)7.2.1 供应商选择 (19)7.2.2 供应商评估 (19)7.3 合同管理 (20)7.3.1 合同签订 (20)7.3.2 合同履行 (20)7.4 物资与质量控制 (20)7.4.1 物资管理 (20)7.4.2 质量控制 (20)第8章项目营销与传播 (20)8.1 品牌建设与维护 (20)8.2 公关策略与实施 (21)8.3 媒体宣传与合作 (21)8.4 网络营销与社交媒体 (22)第9章项目评估与改进 (22)9.1 项目评估方法与工具 (22)9.2 项目成果评价 (23)9.3 持续改进与优化 (23)9.4 知识管理 (23)第10章项目收尾 (24)10.1 项目总结与验收 (24)10.1.1 项目总结 (24)10.1.2 项目验收 (24)10.2 项目成果分享与推广 (24)10.2.1 成果分享 (24)10.2.2 成果推广 (25)10.3 经验教训总结 (25)10.3.1 成功经验 (25)10.3.2 教训与改进措施 (25)10.4 资源释放与归档 (25)10.4.1 资源释放 (25)10.4.2 项目归档 (25)第11章项目管理工具与软件 (26)11.1 项目管理软件概述 (26)11.2 常用项目管理工具与软件 (26)11.3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6)11.4 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实施 (27)第12章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与启示 (27)12.1 案例一:某公益项目成功案例分析 (27)12.2 案例二:某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失败原因分析 (28)12.3 案例启示与建议 (28)12.4 项目管理最佳实践摸索 (29)第1章项目管理概述1.1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特点1.2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1.3 项目管理的核心过程第2章项目启动2.1 项目目标与范围2.2 利益相关者分析2.3 项目团队建设2.4 项目立项与审批第3章项目规划3.1 项目工作分解3.2 项目进度计划3.3 项目预算与成本管理3.4 项目质量管理第4章项目实施与控制4.1 项目执行策略4.2 项目监控与评估4.3 变更管理4.4 风险管理第5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动员5.1 项目团队结构与职责5.2 志愿者招募与管理5.3 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5.4 激励与沟通第6章项目财务管理6.1 资金筹集与分配6.2 成本控制与核算6.3 财务报告与分析6.4 政策与法规遵守第7章项目采购管理7.1 采购计划与策略7.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7.3 合同管理7.4 物资与质量控制第8章项目营销与传播8.1 品牌建设与维护8.2 公关策略与实施8.3 媒体宣传与合作8.4 网络营销与社交媒体第9章项目评估与改进9.1 项目评估方法与工具9.2 项目成果评价9.3 持续改进与优化9.4 知识管理第10章项目收尾10.1 项目总结与验收10.2 项目成果分享与推广10.3 经验教训总结10.4 资源释放与归档第11章项目管理工具与软件11.1 项目管理软件概述11.2 常用项目管理工具与软件11.3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11.4 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实施第12章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与启示12.1 案例一:某公益项目成功案例分析12.2 案例二:某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失败原因分析12.3 案例启示与建议12.4 项目管理最佳实践摸索第1章项目管理概述1.1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特点非营利组织(NPO)的项目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前⾔ 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过程中,中国政府经历着⼀个从市场中逐渐撤出的过程,其结果便是产⽣了⼀系列新的社会空间,出现了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的成长,各种⾮营利组织作为新的组织实体进⼊了这⼀空间。
改⾰开放政策的全⾯推⾏,使中国⽊ 谩⒄ 巍⑸缁嵘 钜约拔幕 勰罘⑸ 司薮蟮谋浠 怯 橹 罅坑肯帧?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认同了市场经济体制,确⽴了“⼩政府、⼤社会”的改⾰⽬标。
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宽⼴的空间。
中国⾮营利组织发展迅速,但也⾯临着许多问题。
根据清华⼤学NGO研究所的归纳,主要有四个⽅⾯的问题:“政社不分”、“经费不⾜”、“能⼒不⾜”和“法制的缺陷”。
这四个⽅⾯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都将成为制约我国⾮营利组织发展的因素。
⾮营利组织要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量,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营利组织要通过⼀系列改⾰,⼤⼤提⾼管理能⼒,提⾼⾃⾝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主、⾃治和⾃律的能⼒。
在这种背景之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中国⾮营利组织的发展,开始讨论中国⾮营利组织的改⾰。
但是其⽴⾜点多是放在政府与⾮营利组织的关系上,很少讨论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营利组织⾃⾝已经采取或应该采取怎样的改⾰措施,提⾼管理能⼒,加强⾃⾝的能⼒建设。
对⾮营利组织管理的研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度和侧重点,本⽂希望从⾮营利组织项⽬管理的⾓度,探讨我国⾮营利组织为何要实施项⽬管理,其项⽬管理的特点,以及如何在⾮营利组织中建⽴⾼效的项⽬管理体制,以提⾼⾮营利组织的竞争⼒,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2.⾮营利组织的项⽬管理 ⾮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政府的社会组织,其基本属性包括三个⽅⾯:⾮营利性、⾮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营利组织的活动包括⽇常性活动和项⽬性活动两个⽅⾯。
⾮营利组织的项⽬活动遍布社会的各个主要⽅⾯,但主要集中在6个领域: (1)环境保护、⽣态和资源的保护; (2)救助贫困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3)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4)城乡社区服务; (5)经济中介,包括:各种形式的⾏会、商会、企业家协会等有经营者组成的经济中介组织,⼯会等有劳动者组成的经济中介组织,律师、会计师、审计师组成的专业性事务所的经济中介组织; (6)慈善救济等。
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管理与项目推进一、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管理在当今社会,非营利组织扮演着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弱势群体的重要角色。
为了有效地推进组织的项目和活动,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本文将探讨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管理,并提供一些建议。
1. 理清组织架构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是非营利组织成功推进项目的基础。
首先,确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以明确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然后,从组织的顶层开始,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责。
在规划组织架构时,应考虑到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信息流通畅、决策高效。
2. 招募与培训合适的人员拥有合适的人才是推进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非营利组织应充分利用招募渠道,吸引那些具有相关领域经验和热情参与公益事业的人才。
同时,组织应给予员工充分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良好的内部沟通是组织管理的关键因素。
非营利组织应建立一种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文化,鼓励员工相互交流和分享信息。
定期组织会议、工作汇报和团队活动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
4. 设立明确的目标和KPIs明确的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KPIs)对于推进项目进展至关重要。
非营利组织应与项目团队合作,制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并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控项目进展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5. 加强项目管理能力非营利组织推进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资源分配、风险管理和评估等方面。
组织可以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项目管理技能,并借助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来支持项目推进。
二、非营利组织的项目推进非营利组织的项目推进是将组织的宗旨和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非营利组织顺利推进项目。
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项目推进的基础。
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应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等关键要素。
同时,制定可行的项目里程碑和时间表,以及明确的工作分解结构,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2. 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非营利组织的项目通常面临资源有限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