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文版)
- 格式:pdf
- 大小:13.89 MB
- 文档页数:6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摘要)【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发布日期】2000.06.01【实施日期】2000.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摘要)(2000年6月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已经2000年5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2000年6月1日目录水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工业固体废物辐射环境耕地/土地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1999年,中国政府加大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继续采取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增加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按功能达标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滇池和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阶段任务,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全国环境污染恶化趋势总体上开始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据环境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全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仍较严重,农村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
水环境状况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松花江水质尚可,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主要水系长江流域干流水质良好。
31个水质监测断面主要污染指标均达到Ⅱ至Ⅲ类水质。
主要一级支流汉江达Ⅰ至Ⅱ类水质;嘉陵江达Ⅱ至Ⅲ类水质,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4条河流达Ⅱ至Ⅳ类水质。
三峡库区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5个断面为Ⅱ类水质,2个断面为Ⅲ类水质。
第37卷第11期2012年11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l.37No.11Nov.2012收稿日期:2012-08-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云模型的环境经济系统动力学仿真与预警管理研究(项目编号:71173248);河南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FJJ050)作者简介:陶建格(1973-),女,河南郑州人,中原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管理。
文章编号:1674-6139(2012)11-0001-05中国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陶建格(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要: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业环境整治已被列为近期环保治理重点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村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不容乐观。
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已经日益严重。
研究中国固体废弃物污染形式,分析污染形成原因、污染源形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的研究将有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现状;治理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Current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in ChinaTao Jiang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solid waste has attracted attentions of the world.Solid waste pollution which affects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 cannot be ignored with its increasingly serious threats.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has been key issue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urban solid wast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hazardous.Furthermore ,the rural solid wastes is also becoming more hazardou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s.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reases with the more dangerous harm of solid waste.The researches on formation ,reasons and sources of solid waste pollution are of significance.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lid waste ;situation ;management中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惊人,已经成为破坏环境,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污染源。
自然生态环境2014-06-05状况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2012年2,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2461个县域中,“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346个、1155个、846个、112个和2个。
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一般”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67.2%。
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中部和青藏高原,“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因遥感解译工作量大,且受数据收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他环境要素滞后一年。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212类、竹林36类、灌丛类型113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
中国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湿地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类,近海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域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近岸海域分布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泻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蚀与海积地貌等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
在人工生态系统方面,主要有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
在物种多样性方面,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4792种,其中苔藓植物2572种、蕨类2273种、裸子植物244种、被子植物29703种。
此外,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
中国约有脊椎动物7516种,其中哺乳类562种、鸟类1269种、爬行类403种、两栖类346种、鱼类4936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420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
已查明真菌种类10000多种。
在遗传资源多样性方面,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中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问题:你认为环境问题有哪些?哪些是当前最重要的?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对于特定区域的环境问题来说,一般采用的监测方案是什么?具体的测试分析方法有哪些?处理/处置方法有哪些?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摘要:本文将概述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着重介绍笔者认为的当下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情况及其监测、处理方法。
关键词: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监测1.环境问题广义上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演变、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分为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
1.1原生环境问题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这种环境问题由自然界本身所引起,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所参与,一般不能为人所预见和预防,现在所研究的环境问题多为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
1.2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环境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现象。
生态破坏则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的。
1.2.1环境污染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可将环境污染分为以下几种。
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并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的现象。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综述2012年,是中国发展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较好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28个省(区、市)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6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
二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05%、4.52%、2.62%、2.77%。
三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显现。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稳步推进;环境保护部共批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40个,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79个,约占总投资的一半;对不符合要求的24个项目采取退回报告书、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涉及总投资1 000多亿元;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三公开”,扩大公众参与,配合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体制改革加快,两批97家试点单位中有22家完成改制,有47家基本完成。
四是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取得新成效。
国务院批复《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开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安排专项资金54亿元治理重金属污染,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全国治理历史遗留铬渣230万吨,是前6年年均处置量的3倍,堆存长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670万吨铬渣基本处置完毕;继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255余万人(次),检查企业100余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8 779件,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1 770件;对生产、已停产或停产整顿的铅蓄电池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完成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检查企业4.3万家,发现重大环境安全隐患2 296个,整改2 245个,挂牌督办企业105家。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2年)2013-11-04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民生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成效显现,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得到切实强化。
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05%、2.62%、4.52%、2.77%。
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风险不断凸显,污染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量0.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423.7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38.5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14.0 %;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912.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6%;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53.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0.8 %。
氨氮排放总量253.6 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6.4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10.4%;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144.6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57.0%;农业源氨氮排放量80.6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31.8%;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9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0.8%。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7.0%。
2012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17.6万吨。
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5.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7%;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二氧化硫排放量0.3 万吨。
不同类型河流“南阳实践”应用要点探讨张肖锦1,赵东南2,谢红玉2,林朋飞1,陈 超1,3,张启文1(1.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苏州 215010;2. 成都市环境应急指挥保障中心,成都 610066;3.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084)摘 要: 我国河流众多,不同地区地势、气候等条件造成河流类型多样,不同河流类型上存在的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类型及主要应急功能不同,为促进各地高效、高质推广“南阳实践”,确保流域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使用方案能用、管用、好用,在《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技术指南》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不同类型河流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特点,探讨不同类型河流主要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及其使用要点,为各地“南阳实践”应用过程中找空间、定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南阳实践”;因地制宜;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河流类型;应急处置中图分类号: X323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803/ki.issn.1004 − 6216.2022050024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Nanyang Practice” in different types of riversZHANG Xiaojin1,ZHAO Dongnan2,XIE Hongyu2,LIN Pengfei1,CHEN Chao1,3,ZHANG Qiwen1(1.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uzhou))Tsinghua, Suzhou 215010, China;2. Chengdu Operation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Chengdu 610066, China;3. 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Abstract: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opography and climate in different regions result in different types of rivers in China. Correspondingly, there are variou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spaces, facility types, and emergency functions. To promote the “Nanyang Practice” effectively, efficiently, and usefully, an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basin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space and the application plan of the facilitie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space and facilities of different rivers wer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ivers 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based on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nyang Practice’ in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Response to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s in Watersheds”. It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nyang Practice” for different regions.Keywords: "Nanyang Practice";adaptation to local conditions;environmental emergency space and facilities;types of rivers;emergency processingCLC number: X323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2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长江和黄河上游干流分别出现5次和4次洪峰,三峡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水,6个强台风或台风在一个月内集中登陆,西南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春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科学应对,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紧急转移群众1001万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87万人,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常年减少五成,完成抗旱浇地2.59亿亩次,解决了1303万人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饮水安全。
2012年是水利改革发展乘势而上、取得突出成效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水利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中央兴水惠民政策举措进一步落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全面加快,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落实。
完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确认到省,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不断强化。
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扎实推进,组织开展江河湖库水量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30个国家级试点通过验收。
启动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编制《全国重要江河湖泊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开展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妥善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
组织开展江河湖库水量统一调度。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88.0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150.1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7.1%。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64.2mm,比常年值偏多11.0%;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1262.7mm,比常年值偏多5.2%。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天津、辽宁、江西和浙江4个省(直辖市)偏多30%以上;接近常年值的有山西、安徽和陕西3个省;比常年值偏少的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南偏少21.5%。
2012年唐山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唐山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质量、完成减排任务和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大治污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第一篇环境状况与上年相比,2012年唐山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持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持平,区域环境噪声有所下降,道路交通噪声持平。
1.1大气环境状况1.1.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唐山市区设有6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分别为:供销社、雷达站、物资局、十二中、陶瓷公司和小山。
监测项目为3项,分别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为330天(其中一级天数为70天),占总天数的90.16%,比上年减少1天;环境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天数为36天,占总天数的9.84%,比上年增加3天。
从二级及优于二级天数分布的月变化趋势看,唐山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和春季受取暖期和风沙的影响污染物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差;而夏季和秋季因气象因素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
城市大气降水质量状况。
全年共监测大气降水33次,pH值的范围为5.89~8.79,未出现酸雨状况。
1.1.2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市共有11个县级监测站,分别对当地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见图。
其中:7个县(市)区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4个县(市)区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1.2水环境状况1.2.1地表水环境状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陡河、滦河、黎河、淋河、沙河、还乡河等6条主要河流进行常规监测,共设监测断面13个,监测项目30余项。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综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
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摄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我们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新华社记者摄2012年,是中国发展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较好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28个省(区、市)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6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
二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05%、4.52%、2.62%、2.77%。
2012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公布《2012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包洪新2013年6月5日目录综述环境质量状况空气环境状况水环境状况声环境状况辐射环境状况环保重点工作一、污染减排二、大气污染防治三、水环境污染防治四、声环境污染防治五、固体废物与辐射污染防治六、环境法制和执法工作七、环境突发事件处置八、环境信访处理保障措施一、综合改革二、环保投入三、环境监测和科研四、创模复查和生态创建五、意见和提案办理六、公众参与和环境教育七、业务交流环保重要活动综述2012年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十分紧张繁忙的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环保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环保优先、生态为基的方针,以提升环境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创模复核、生态市创建、污染减排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污染减排扎实推进,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基本现代化考核时序进度;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生态创建实现新突破;环境监管效能和能力建设水平得到提升;“绿色青奥”区域大气联防联控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环境空气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平稳。
环境质量状况2012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平稳,建成区空气优良率与上年持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优良。
全市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符合允许限值,保持平稳。
一、空气环境状况1、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南京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2012年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值为75.7,较上年上升2.5个指数值,全年环境空气达到优秀和良好级别的天数为317天(API≤50为优秀,50<API≤100为良好),占全年天数的86.6%,优良天数与上年持平。
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1.1 海水1.1.1 海水环境状况2012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监测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6 910、30 030和24 70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67 880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 080平方公里。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增加了8 870、6 990、6 700和1 520平方公里。
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南海中南部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海域水质状况良好,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监测要素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2001~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pH 海水pH值多在7.8~8.5之间,辽东湾西岸、海州湾等近岸局部海域pH值出现大于8.5的现象。
溶解氧渤海及其他海区近岸海域大部分区域溶解氧含量高于6毫克/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长江口、杭州湾等局部海域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低于4毫克/升。
无机氮无机氮含量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147 15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别为39 480、34 720、58 160和14 79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13 030、14 530、33 150和4 06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近岸海域。
活性磷酸盐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107 89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别为11 490、30 980、52 590和12 83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1 280、7 620、13 360和99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大连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近岸海域。
南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我国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相关性分析外文题目: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ity Ambient Air Pollutants in China学号:1210949某某: X俊恺年级:2012级专业:环境科学系别: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姬亚芹完成日期:关于南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声明本人X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与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本人声明:该学位论文是本人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审阅过论文的全部内容,并能够保证题目、关键词、摘要局部中英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危害人体健康。
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形势下,又〕、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空气污染。
为兴起了以细颗粒物〔PM〕、臭氧〔O3了探究不同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文章收集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局部城市在2014年、2015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计算得到Spearman相关系数,进展相关性分析。
结果明确,不同的污染物浓度之间大多表现为正的线性相关,而臭氧除外。
臭氧与其他污染物浓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或是表现为负的线性相关。
各种污染物之间,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与细颗粒物,而第二大的组合并不固定,随地区和月份而变化。
从全年数据看,京津冀地区相关系数第二大的是细颗粒物与一氧化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细颗粒物与二氧化氮。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城市环境;相关性分析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urban air pollu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affecting people's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endangering human health. The traditional coal-burning pollution hasn’t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utthe pou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featuring particulate matter 2.5 (PM), ozone (O3and acid rain has already emerg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pollutants, the author collected the atmospheric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data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areas (Beijing-Tianjin-Hebei,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2014 and 2015, calculated 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mad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ny two kinds of pollutants except ozone.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ozone and some pollutants, and there is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ozone and other pollutants.and PM is always biggest, whil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PM10the set of pollutants with second bigg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varies with the regions and seasons.Key words:Atmospheric pollutants; urban environ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目录 (III)第一章引言 (1)一、选题背景 (1)二、研究思路 (2)第二章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2)一、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大 (3)二、日益严重的复合型大气污染 (4)第三章研究区域、数据与研究方法 (4)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4)二、Spearman相关系数 (6)第四章京津冀区域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7)一、全年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 (7)二、分季节的相关性分析 (9)第五章长三角区域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13)一、全年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 (13)二、分季节的相关性分析 (14)第六章珠三角区域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17)一、全年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 (17)二、分季节的相关性分析 (19)第七章结论 (22)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第一章引言一、选题背景城市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