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三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煎膏剂的制备实验报告雪梨膏
制法:
1、配料: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
秋梨、冰糖单放。
2、煎汁:先将秋梨洗净切碎,压榨取汁,梨渣置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2小时,取出过滤,压榨取汁与原梨汁合并。
再将麦门冬等四味置锅内,加入高出药物表面的清水加热煎煮。
当水量减少时,适当续水,每煎3小时,取汁一次,残渣续入清水再煎。
如此反复三至四次,然后压榨去渣,合并药汁过滤,兑入梨汁,静置。
3、浓缩:取清汁加热煎炼,表面起有泡沫时,随时捞除,汁转浓时,即降低火力,用铜勺轻入锅底不停搅动,防止焦化。
炼成稠膏,取少许滴于能吸潮的纸上检视,以不渗纸为度。
再将冰糖六百四十两捣碎,用水溶化过滤,加热炼去水气,至用杆挑起垂成片状“挂旗”时,立即取出入前膏中,搅拌均匀,即成清膏。
4、收膏:每清膏十两,加入炼蜜十两,合并入锅,加热微炼,搅和均匀,取出过滤,除去泡沫,入缸待凉。
实验三益母草膏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若干2.药材:益母草125g,红糖31.5g三、实验内容制法:取益母草洗净切碎,置锅中,加水高于药材3-4cm,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1.25(80-85℃)的清膏。
称取红糖,加糖量1/2的水及0.1%酒石酸,直火加热熬炼,不断搅拌,至呈金黄色时,加入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4左右,即得。
四、思考题1、制备煎膏剂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制备煎膏剂的过程中应控制加入糖或蜂蜜的量,防止出现返砂现象。
煎煮2-3次为宜,浓缩至浓缩液滴至纸上液滴周围无水迹时为度,收膏时一般加入糖或蜜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分装时应待煎膏充分放冷后再装入容器。
2、如何防止煎膏出现“返砂”现象?炼糖时尽量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加热温度,使糖部分转化,控制糖的适宜转化率。
3、按传统法收膏标识有哪些?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加入糖或蜂蜜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收膏时随着稠度的增加,加热温度可相应降低,收膏稠度视品种而定。
4、煎膏剂与糖浆剂有哪些异同点?两者都是水提取物加糖或蜂蜜制备而成,糖浆剂是浓蔗糖水溶液,煎膏剂是稠厚状半流体剂型,煎膏剂需要浓缩和收膏,糖浆剂一般不用。
五、讨论煎煮时间长,太费时。
在浓缩时为缩短浓缩时间加大了火力。
温度控制不当,在熬炼红糖时并没有呈现金黄色,而是深红棕色。
最后的实验成品呈棕黑色,为稠厚的半流体,味道苦。
实验四板蓝根颗粒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2.药材:板蓝根、红糖3.试剂:无水乙醇、蔗糖粉、糊精三、实验内容制法:取板蓝根14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0倍量水,1.5小时,第二次8倍量水,0.5小时,煎液纱布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量达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成60g,即得。
实验三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3.糖浆剂的制备(1)单糖浆【处方】蔗糖42.5g蒸馏水适量全量50mL【制法】取蒸馏水20mL煮沸,加入蔗糖搅拌溶解后,继续加热至沸,用多层纱布或脱脂棉趁热过滤,自滤器上添加适量蒸馏,使其冷至室温时为50mL,搅匀,即得。
【用法与用量】本品含糖量为85%(g/mL)或65%(g/g),可用于制备其他含药糖浆,或作为液体口服制剂的矫味剂。
也可作片剂、丸剂的粘合剂。
作包糖衣物料时,浓度应为74%(g/g)左右。
(2)远志糖浆【处方】远志流浸膏(Extractum Polygalae Liquidum)5mL浓氨溶液(Ammonia Water)0.1mL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0.05g单糖浆(Simple Syrup)加至25mL 【制法】将浓氨溶液稀释成10%稀氨水,与远志流浸膏混合均匀,静置1天~2天备用,再将单糖浆在60℃以下加入远志流浸膏中至规定体积,混合均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同远志流浸膏。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 mL~5mL。
【贮藏】密封。
4.煎膏剂的制备益母草膏【处方】益母草(小段)50g 红糖50g【制法】取益母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煎沸后1小时,第二煎沸后30分钟,用纱布过滤,挤压残渣,滤液合并,浓缩,不断捞去泡沫,浓缩成清膏(比重为1.21~1.25,80~85℃热测),通常浓缩至1:1〈mL:g〉)。
另将红糖置小烧杯中,加入1/2量的开水,加热至全溶,用纱布滤过,置蒸发皿中,继续用文火炼至糖成深红色时,停止加热,慢慢将清膏加入其中,搅拌均匀,继续用文火加热收膏,待取少许能平拉成丝,或滴于纸上不见水迹,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
【鉴别】取本品10g,加水20ml,搅匀,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离心,取上清液,通过001´7型(732)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径0.9cm,柱高12cm)上,以水洗至流出液近无色,弃去水液,再以2mol/L氨溶液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2实报告:散剂的制备姓名:___ 学号:xxxxxxxx1049 专业:中药学实时间:2014.9.21-2014.10.18 实地点:___ 指导老师:___ 实课目:《中药药剂学》实主要内容:散剂、煎膏剂、颗粒剂、丸剂的制备实验一: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药材:滑石粉60g,甘草10g。
三、实验内容:制法:(1)将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2)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甘草10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过筛,即得。
按每包7g分包。
四、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2.均匀度检查: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3.水分检查: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9.0%。
4.装量差异检查:依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B检查,单剂量包装的散剂,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限度1倍。
五、思考题: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第一段可以改写为:对于散剂中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酊剂或流浸膏的药物,制备方法取决于药物的性质、用量以及其他固体组分的含量。
通常可以利用其他固体组分吸收液体,如果液体含量较大且固体组分无法完全吸收,可以加入适量的赋形剂。
目录一、实验一:散剂的制备二、实验二:煎膏剂的制备三、实验三:糖浆剂的制备四、实验四:丸剂的制备五、实验五: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一、实验一:散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 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实验内容:1. 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2. 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3.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4.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实验结果:散剂制备成功,外观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二、实验二:煎膏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煎膏剂的质量要求。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煎药锅、过滤器、烧杯、天平。
2. 药材:黄芪50g,当归30g,白术20g。
实验内容:1. 将药材加入煎药锅中,加水煎煮。
2. 煎煮完成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烧杯中。
3. 将药液加热浓缩,至稠膏状。
4. 待冷却后,装入瓶中。
实验结果:煎膏剂制备成功,外观稠膏状,色泽均匀。
三、实验三:糖浆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糖浆剂的质量要求。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天平。
2. 药材:甘草30g,白糖100g。
实验内容:1. 将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去渣,取药液。
2. 将药液与白糖混合,加热溶解。
3. 待冷却后,装入瓶中。
实验结果:糖浆剂制备成功,外观澄清,色泽均匀。
四、实验四:丸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丸剂的质量要求。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过筛机、丸模、天平。
2. 药材:当归30g,川芎20g,红花15g。
实验内容:1. 将药材粉碎成细粉。
2. 将药粉过筛,去除杂质。
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糖浆剂是一种常见的药品辅料,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和饮料等行业。
它具有增甜、保湿、稳定药品配方等作用,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糖浆剂的主要原料是水和蔗糖。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准备足够的水和高质量的蔗糖。
蔗糖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验,确保没有杂质和污染物质。
2. 溶解蔗糖。
首先,在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逐渐加入蔗糖,同时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蔗糖能够充分溶解,不产生结晶和沉淀。
3. 过滤。
溶解蔗糖后,需要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质颗粒。
可以使用特制的过滤设备或者纯净纱布进行过滤,确保糖浆剂的纯净度。
4. 杀菌。
过滤后的糖浆剂需要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可以使用高温杀菌或者添加防腐剂等方法进行处理。
5. 包装。
经过杀菌处理的糖浆剂可以进行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并严格控制包装环境的卫生条件,避免二次污染。
6. 质检。
最后,需要对包装好的糖浆剂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PH值检测、防腐剂含量检测等项目,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糖浆剂的制备过程就完成了。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并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糖浆剂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糖浆剂的制备糖浆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是将药物溶解在糖浆中制成的。
糖浆剂具有口感好、易于咽下、容易保存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糖浆剂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药物准备、糖浆制备、药物与糖浆的混合和灌装。
首先是药物的准备。
药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确定适合使用糖浆剂剂型的药物。
一般来说,糖浆剂适合药物溶解度较高、不稳定性较低的药物。
药物的用量需要根据临床需要确定,并按照药典要求进行称量。
接下来是糖浆的制备。
糖浆主要由糖和溶剂组成。
常用的糖包括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溶剂一般选择纯净水。
糖浆的配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糖溶解在溶剂中,通常需要加热搅拌以加快糖的溶解速度。
糖浆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糖的充分溶解。
然后是药物与糖浆的混合。
将药物加入到制备好的糖浆中,通过搅拌使药物均匀分散在糖浆中。
混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以确保药物能够均匀分散在糖浆中,避免药物沉淀或聚集。
最后是糖浆的灌装。
灌装是将混合好的糖浆倒入瓶中,并进行密封。
瓶子的选择需要符合药典的要求,确保灌装后的糖浆能够安全保存并易于使用。
在灌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条件,避免糖浆受到污染。
总结一下,糖浆剂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药典的要求进行操作。
药物的准备、糖浆的制备、药物与糖浆的混合和灌装是制备糖浆剂的关键步骤。
合理控制每个步骤的条件和参数,可以确保糖浆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糖浆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的制备过程对于提高药物的口服可用性和患者的便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药剂学实验大纲(供中药学、药企管理专业使用)《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该课程密切联系医疗和生产实践,具有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特点。
药剂学实验是完成药剂学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式之一。
它不仅印证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掌握药剂的制备技术和生产实践的能力。
熟悉常用各类剂型的处方设计原理及质量考核,熟悉常用制剂器械的性能与操作,使理论与实际结合。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性药物散剂、含有低共熔组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要点。
2.熟悉等量递增的混合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益元散(二)硫酸阿托品散(三)脚气粉三、思考题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2.散剂中如含有毒性药物应如何制备?实验二浸出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糖浆剂、煎膏剂与酊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渗漉法、浸渍法等浸提方法及操作要点。
3.熟悉含醇量、含糖量与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鼻渊糖浆(二)益母草膏(三)橙皮酊三、思考题:1.糖浆剂易产生沉淀,其原因可能有哪些?2.比较浸渍法、渗漉法、建筑法、回流提取法的优缺点,适应范围及操作关键。
3.比较糖浆剂与煎膏剂的异同点。
实验三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真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一般制备方法2.比较不同乳剂及不同乳化方法制得乳剂的分散相粒度及稳定性。
3.掌握常用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4.熟悉液体药剂中常用附加剂的HLB值得方法二、实验内容:(一)甲酚皂溶液(二)薄荷水(三)炉甘石洗剂(四)液状石蜡剂(五)石灰擦剂(六)液状石蜡复合乳剂(七)制备液状石蜡乳剂所需乳化剂HLB值的测定三、思考题1.在制备甲酚皂溶液的实验中,什么物质可以代替植物油?2.甲酚皂溶液的配制原理是什么?3.制备薄荷水时加入滑石粉的作用是什么?还可选用哪些具有类似作用的物质?欲制得澄明液体的操作关键步骤?4.石灰擦剂用振摇法及能乳化,说明了什么?5.测定油的乳化所需HLB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植被的液体石蜡应属哪种类型?实验四注射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三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
3.糖浆剂的制备
(1)单糖浆
【处方】蔗糖42.5g
蒸馏水适量
全量50mL
【制法】取蒸馏水20mL煮沸,加入蔗糖搅拌溶解后,继续加热至沸,用多层纱布或脱脂棉趁热过滤,自滤器上添加适量蒸馏,使其冷至室温时为50mL,搅匀,即得。
【用法与用量】本品含糖量为85%(g/mL)或65%(g/g),可用于制备其他含药糖浆,或作为液体口服制剂的矫味剂。
也可作片剂、丸剂的粘合剂。
作包糖衣物料时,浓度应为74%(g/g)左右。
(2)远志糖浆
【处方】远志流浸膏(Extractum Polygalae Liquidum)5mL
浓氨溶液(Ammonia Water)0.1mL
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0.05g
单糖浆(Simple Syrup)加至25mL 【制法】将浓氨溶液稀释成10%稀氨水,与远志流浸膏混合均匀,静置1天~2天备用,再将单糖浆在60℃以下加入远志流浸膏中至规定体积,混合均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同远志流浸膏。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 mL~5mL。
【贮藏】密封。
4.煎膏剂的制备
益母草膏
【处方】益母草(小段)50g 红糖50g
【制法】取益母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煎沸后1小时,第二煎沸后30分钟,用纱布过滤,挤压残渣,滤液合并,浓缩,不断捞去泡沫,浓缩成清膏(比重为1.21~1.25,80~85℃热测),通常浓缩至1:1〈mL:g〉)。
另将红糖置小烧杯中,加入1/2量的开水,加热至全溶,用纱布滤过,置蒸发皿中,继续用文火炼至糖成深红色时,停止加热,慢慢将清膏加入其中,搅拌均匀,继续用文火加热收膏,待取少许能平拉成丝,或滴于纸上不见水迹,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
【鉴别】取本品10g,加水20ml,搅匀,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离心,取上清液,通过001´7型(732)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径0.9cm,柱高12cm)上,以水洗至流出液近无色,弃去水液,再以2mol/L氨溶液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m 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盐酸-乙酸乙酯(8: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相对密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稀释后,依法测定,应为1.10~1.12。
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的各项规定(附录IF).
【含量测定】取本品3g,置烧杯中,精密称定,加水10ml使溶解,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通过001´7型(732)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径2cm,柱高15cm)上,用水洗至流出液近无色,弃去洗脱液,再用2mol/L氨溶液1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在105℃干燥3小时的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8m l、对照品溶液3m l 与8m l,分别交叉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盐酸-乙酸乙酯(8: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105℃加热15分种,放冷,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稀碘化铋钾试液(1:10)混合溶液至斑点显色清晰,晾干,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10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1g含盐酸水苏碱不得少于3.6mg。
【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
用于经闭,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 g~15g,一日2次~3次。
四、思考题
1.煎膏剂、糖浆剂、合剂均为含糖制剂,三者有何区别?
2.哪些浸出制剂需做含醇量检查?控制其含醇量有何意义?6.流浸膏剂在中药制剂中有何重要作用?
7.以渗漉法浸提药材有效成分时,操作要点有哪些?8.结合实验谈谈应从哪几个方面控制浸出制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