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传败血症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109
传染病学(综合)-试卷5(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患者,女,12岁。
一周来食欲不振,懒动。
查血:ALT 120U/L,血清总胆红素20μmol/L,抗-HAV IgG(+),HBsAg(+),HBeAg(+),抗-HBclgM(+)。
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乙型肝炎√B.急性甲型肝炎C.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D.急性甲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E.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解析:解析:该患者一周来出现消化道症状,支持急性肝炎的诊断。
查肝功能轻度异常,TBIL不高,且没有尿黄和皮肤黄染的主诉支持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诊断。
查血清学抗-HAV IgG(+),除外了甲型肝炎。
查HBsAg(+),抗-HBc-IgM(+)说明现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故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2.患儿,4岁。
夏季发病,高热、头痛、呕吐1次,次日排稀便2次,精神不振,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
体检:T35℃,急性病容,脉充实有力,颈有抵抗,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肌张力高,血白细胞15×10 9/L,粪镜检白细胞0~2/HP,脑脊液:白细胞250×10 6/L,多核细胞60%,糖49mmol/L,氯化物124mmol/L,蛋白0.6 g/L。
诊断可能为(分数:2.00)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型)C.钩端螺旋体(脑膜脑炎型)D.结核性脑膜炎E.流行性乙型脑炎√解析:3.男性,8岁。
发热,头痛3天,伴神志不清6小时,于12月8日入院。
既往体健。
体检:T39℃,BP110/70 mm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球结膜水肿。
四肢可见散在的瘀点,颈抵抗(+),克氏征(+)。
血WBC20×10 9/L,中性粒细胞92%,淋巴细胞8%,Hb157g/L。
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50mmH 2O,WBC2600×10 6/L,多核细胞88%,单核细胞12%,蛋白3g/L,糖0.8μmol/L,氯化物91μmol/L。
1、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感染谱):消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藏性感染。
2、传得病流行的 3 个基本条件:传染源、流传门路、人群易感性3、传染源:患者、阴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感染动物。
4、流传门路:呼吸道流传、消化道流传、接触流传、虫媒流传、血液和体液流传。
5、传得病的基本特点: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点、感染后免疫。
6、传得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四个阶段:潜藏期、前驱期、症状显然期、恢复期。
7、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8、甲类传得病:鼠疫、霍乱9、依据甲类传得病报告、控制的乙类传得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10、慢性乙肝的四个阶段:免疫耐受期、免疫消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再活跃期。
11、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分期:黄疸先期、黄疸期、恢复期。
12、重型肝炎的分类: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13、重症肝炎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
14、肝炎的临床分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15、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传门路:呼吸道流传、消化道流传、接触流传、垂直流传、虫媒流传。
16、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分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7、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表现:发热、浑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伤害、肾伤害。
18、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期歇息、早期治疗、就近治疗。
19、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治疗原则:抗病毒、减少外渗、改良中毒症状、预防 DIC。
20、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踊跃增补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改良微循环。
21、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年期治疗原则:稳固内环境、促使利尿、透析治疗、导泻和放血疗法。
2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高热、意识阻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23、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高热、抽搐或惊厥、呼吸衰竭、意识阻碍、其余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循环衰竭(严重表现是前三个)24、乙脑临床分型:轻型、一般型、重型、深重型(暴发型)。
细菌性痢疾1.概述: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
2.病原学:志贺菌(痢疾杆菌),G-杆菌。
分为4群47个血清型: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我国以B群和D群为主,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
A群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志贺毒素)3.流行病学传染源:急、慢性菌痢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经消化道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时间较短暂,1年后免疫消失,而且各菌群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菌痢可多次发病。
)4.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1~4d ,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7d)1)急性菌痢:①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畏寒、高热,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大便每日可十多次至数十次,初为稀便,可逐渐转变为粘液脓血便。
体检有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及时治疗,多于1周左右病情逐渐恢复而痊愈,少数未经治疗者可发展为慢性。
②轻型(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不发热或低热,腹泻次数少,每日可数次,多为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腹痛轻,无明显里急后重。
病程短,3~7d可自愈,亦可转为慢性。
③重型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者。
急性发热,腹泻每天30次以上,为稀水脓血便,偶排出片状假膜,甚至大便失禁,腹痛、里急后重明显。
后期严重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常伴呕吐,严重失水致外周循环衰竭。
部分以中毒性休克为突出表现。
④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可分3型:a.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高热,意识障碍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博细速,心音低远,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b.脑型(呼吸衰竭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乙脑类似,可无消化系统症状c.混合型病死率很高2)慢性菌痢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者即为慢性菌痢。
1)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迁延不愈,长期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常有粘液及脓血、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
艾滋病1、日前已证实,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与血制品、母婴途径传播。
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体可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3、影响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以与人口流动等。
4、对HIV传染源的控制应采取疫情报告、AIDS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和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5、对HIV传播途径的控制主要手段是控制HIV经性传播、控制HIV输(受)血液传播、控制医源性传播、对吸毒的控制以与控制母婴传播。
6、HIV感染分为三期,是急性HIV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和艾滋病期。
7、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是采取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8、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治疗是两性霉素B。
9、目前认为HIV感染者开始抗HIV治疗最好的时机是CD4<350/mm。
10、叠氮脱氧胸苷(Azidothymidine AZT)又名(Zidovudine 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逆转录酶减少HIV的复制.11、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目前无法治愈但能够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12、艾滋病是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各期的确诊必须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慎重诊断13、典型的艾滋病毒感染,从感染到死亡经历以下阶段: 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
14、艾滋病的传染源为病人、HIV感染者。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1、SARS的主要传播方式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与气溶胶传播。
2、医护人员的三级个人防护是指基本防护、加强防护和严密防护。
3、典型SARS临床表现的四期是指前驱期、进展期、极期和恢复期。
4、SARS的临床型别包括、、和。
5、SARS潜伏期多限于两周之内,平均2~10天。
6、SARS的治疗原则强调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流行性出血热考试试题1、名词解释 ARDS本题答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间质水肿而出现的低氧血症,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也可引起。
2、单选(江南博哥)男,43岁,农民,急起发热、头痛、全身乏力6天,查体:体温37℃,脉搏122次/分,血压70/60mmHg,神清,呈“酒醉貌”,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可见片状出血,注射部位可见大片瘀斑,肺部未闻及异常。
首要的检查是()A.骨髓培养B.血培养C.肝功能检测D.血、尿常规检查E.出、凝血时间测定本题答案:D3、单选有关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白细胞总数减少B.血小板增多C.血红蛋白下降D.中性粒细胞减少E.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本题答案:E4、多选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可出现()A.出血B.裂孔C.漆裂纹D.Fuchs斑E.新生血管本题答案:A,B,C,D,E5、问答?男,38岁,发热4天,无尿1天,于3月16日入院。
患者于3月12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39℃,伴头痛、全身不适,咽喉痛,经青霉素及退热药治疗,病情无好转,15日晨上厕所时昏倒,即送当地县医院,当时BP60/40mmHg,WBC19.0×109/L,N0.87,L0.13,拟诊为“败血症”,给予青霉素及卡那霉素并用升压药后血压回升,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未解出小便,以“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转来我院治疗。
既往体健,当地有类似病患者。
查体:体温37.2℃,脉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86mmHg,重病容,神志尚清,颈软,双结膜充血,胸前可见数个皮疹,压之不褪色,手臂及臀部注射处有多块成片瘀斑,双肺清晰,心率102次/分,律齐,腹部轻压痛,反跳痛,肝肋下1.0cm,质中等,脾未扪及,克、布氏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34g/L,白细胞26.0×109/L,中性粒细胞0.79,淋巴细胞0.15,异淋0.06;血小板50×109/L。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4.★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6.★★★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
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7.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8.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9.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10.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11.★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1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13.★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15.★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16.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染病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感染谱:机体对病原体反应轻重频率称为传染梯度,又称感染谱。
2、重复感染:指细胞乃至个体受某种感染体感染后,又感染了同种或异种的感染体。
3、重叠感染:又称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或菌群失调症。
是微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即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绝对优势的状态。
往往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或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4、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5、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病人在治病期间,由于体质和抵抗病菌能力较差,而被感染其它疾病。
6、感染:是指由其他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
7、隐性感染:是一种疾病症状,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概念又称亚临床感染。
8、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9、病原携带状态:是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症状消失,而病原体长期存在体内。
10、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1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13、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14、前驱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患者开始感觉一般性的不适,如:疲乏、头痛和轻度体温升高等.而尚无特殊的临床症状或体征。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四学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传染病学授课年级2014专业临床医学班级专升本姓名《传染病学》课程作业一、名词解释1.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2.脑膜炎球菌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n.meninyitidis),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潜伏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5、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6、AIDS: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AIDS)。
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7.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8.医源性感染:指感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
四种人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传染病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确诊霍乱的依据是A、大便涂片染色发现,革兰阴性鱼群状排列弧菌B、大便悬滴发现,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C、大便培养出霍乱弧菌D、荧光抗体检查发现阳性弧菌E、流行季节,出现典型腹泻、呕吐正确答案:C2.关于细菌性痢疾的病理改变,叙述错误的是A、结肠黏膜可覆盖灰白色假膜B、病变可导致肠穿孔C、急性期病变为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D、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E、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正确答案:B3.流脑皮肤出血点的病理基础是A、细菌外毒索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B、细菌毒素致血管扩张C、血小板减少D、细菌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E、血管脆性增强正确答案:D4.在下列方法中,对钩体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是A、动物接种B、血培养C、EU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D、反向间接血凝试验E、显凝试验正确答案:D5.患者高热。
头痈3天,于8目份来院就诊,行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细胞数50个。
为了确诊,最适直采取的检查是A、Vi抗体B、补体结合抗体C、特异性IgM抗体D、中和抗体E、肥达氏反应正确答案:C6.以剧烈腹泻,呕吐,脱水,肌肉痉挛与周围循环衰竭为特点的是A、肠套要B、霍乱C、细菌性痢疾D、副伤寒乙E、阿米巴痢疾正确答案:B7.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应除外A、瘫痪常是对称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亢进B、惊厥或抽搐,伴意识障碍C、颅神经损害及锥体束征D、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或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并存E、脑膜剌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正确答案:A8.被带有HBsAg阳性血污染的针头刺破手指时,最重要的措施为A、过氧乙酸泡手B、局部擦碘酒消毒C、肌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D、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E、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D9.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常见实验室特征A、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B、血常规中血小板减少C、脑脊液中细胞数升高D、脑脊液中蛋白升高E、血清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正确答案:B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血涂片C、骨髓涂片D、吖啶橙荧光染色法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正确答案:A11.早期肝病腹水的主要原因是A、门脉高压B、钠潴留C、低蛋白血症D、并发自发性腹膜炎E、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正确答案:B12.艾滋病的窗口期A、10-12周B、6~8周C、8~10周D、2~6周E、1-2周正确答案:D13.流行性感冒属于A、消化道传染病B、虫媒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呼吸道传染病E、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正确答案:D14.对伤寒的诊断有参考意义的是A、动态观察嗜酸性粒细胞B、肝、脾肿大的程度C、白细胞总数喊少D、肥达反应是否出现阳性E、体温的高低正确答案:A15.治疗肠球菌败血症,首选B、两性每素BC、哌拉西林+氨基糖甙类D、青每素(氨节青霉素) +氨基糖貳类E、头孢他啶正确答案:D16.患者,男, 30岁,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