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卷一、基础知识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之所以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主要原因在于( C )A.中国的领土被割让 B.英国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C.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化2. 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 D )A. 陈化成B. 海龄C. 左宝贵D. 关天培3.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之所以是“半殖民地”,而不是完全的殖民地的原因是( B )A.中国的领土被割占 B.国家主权在名义上还存在C.中国资本主义得到大的发展 D.中国人民不断地反抗外来侵略4.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D )A. 政治控制 B.经济掠夺 C. 文化渗透 D. 军事侵略5. 西方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是在( B )A.广州 B. 上海 C.南京 D.天津6. 租界作为“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国侵略中国据点,最早是在1845年上海外滩设立的。
设立的国家是( B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7. 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C )A.《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8. 魏源在1843年编纂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D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 救亡图存D. 师夷长技以制夷9.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长技”是指西方的( C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 生产方式10. 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 D)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11. 从中国攫取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C)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12. 下列哪个国家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 A)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 德国13. 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2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惨案是(A )A.旅顺大屠杀惨案 B.江东六十四屯惨案C.火烧圆明园 D.庄王府杀害义和团团民惨案14. 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 B )A.林永升 B.邓世昌 C.刘步蟾 D. 左宝贵15. 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的条约是( D)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16.19世纪中期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的管理权,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D)A.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B.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C.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17. 1895年,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的条约是( B)A. 《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8.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 B)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C.垄断商品倾销市场 D. 掠夺廉价劳动力19.到( C )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 )。
A 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 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经济C 以机器为生产工具的工场经济D 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3.“康雍乾盛世”指的是清朝的哪三朝?( )。
A 顺治,康熙,乾隆B 康熙,雍正,乾隆C 康熙,乾隆,嘉庆D 康熙,乾隆,道光4.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之治D 康雍乾盛世5.下列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不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君权C 夫权D 子权6.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是在( )。
A 乾隆朝后期B 康熙朝后期C 雍正朝后期D 道光朝中期7.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江宁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虎门条约》8.日本在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1887年,葡萄牙胁迫清政府签订的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的条约是( )。
A《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B《五口通商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攫取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11. 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 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12.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勘分西北界约记》B《改订伊犁条约》C《北京条约》D《瑷珲条约》13.规定中国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1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C)。
A、英国B、日本C、沙俄D、法国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C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D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D )。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5、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D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火烧圆明园发生在(B )期间。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B)。
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8、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C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10、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C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1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C )后达到高潮。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的谴责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D、政府的妥协1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 )。
A、义和团运动B、戊戌维新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14、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 )。
A、林则徐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1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B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16、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B)。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把数千居民枪杀。
A.旅顺大屠杀B.江东六十四屯惨案C.皇姑屯事件D.九一八事变2.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3.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下列哪个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五口通商章程》D.《北京条约》5.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台湾军民抗日之战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D.义和团运动7.1885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率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A.冯子材B.陈化成C.关天培D.邓世昌8.“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孙中山所赞美的“血战”是指()A.虎门销烟B.镇江保卫战C.镇南关战役D.义和团运动9.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10.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A.郑观应B.林则徐C.魏源D.严复11.在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林则徐B.魏源C.王韬D.孙中山12.在近代中国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严复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E.《天津条约》2.《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3.殖民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实行商品倾销D.实行资本输出E.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4.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A.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B.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C.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D.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E.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5.下列条约中, 涉及关税问题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E.《天津条约》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军,其中击毙或击伤的外国侵略军头目有()A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 B.“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课堂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外国侵略者劫洗并烧毁圆明园的罪行发生在:( B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B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3、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 C )A.中国外交 B.中国内政 C.中国海关 D.中国军事4、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D)A、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B、便利列强通过海关控制中国外交C、有利于西方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D、民族工业失去了关税保护5、帝国主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是通过:(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近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一再谋求扩大在华的传教权,其根本原因是:(B)A、与佛教争夺势力范围B、从精神上侵略中国C、传播西方科技文化D、为清政府提供精神武器8、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是:(B)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C、定海保卫战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9、《马关条约》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主要含义是:(C)A、由沿海地区进入内地、内河B、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C、列强自此掀起了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的狂潮D、列强自此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10、德法俄三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表明:(D)A、俄法德三国是同盟国B、列强有维护中国主权独立的一面C、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矛盾又勾结11、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C)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清政府的奋起还击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帝国主义列强自动放弃12、义和团对后人最具激励作用的是:(B)A、改良主义思潮B、爱国主义精神C、排斥外国思想D、民主主义精神13、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萌发,其核心是:(A)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效法西方,实行君主立宪政治14、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李鸿章15、《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A)A、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B、探索出了救国救民之路C、批评了封建的统治政策D、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思想16、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C)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17、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出现于:(B)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19世纪9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下半叶,沙俄侵占我国东北部领土,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D)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天津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北京条约》 E.《中俄伊犁条约》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B、C、D、E)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3、中日甲午战后,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的国家有:(C、D、E)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E、德国4、19世纪末期,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表现是:(A、B、C、D、E)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B、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C、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D、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E、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5、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B)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的落后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D、没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6、中国早期改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E)A、龚自珍B、王韬C、薛福成D、马建忠E、郑观应7、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观点是:(A、B、C、D)A、坚持“师夷制夷”的爱国思想B、“商战固本”论C、设立议院D、实行“君民共主”8、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第一章(一)单选题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B )A严复 B魏源 C林则徐D龚自珍2.(B)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魏源B林则徐 C 龚自珍 D 严复3.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著作是( A )A《天演论》B《俄彼得变政记》 C《变法通议》D《仁》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5.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种从属于(A )的畸形的社会形态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欧美列强 C世界殖民体系D封建秩序6.1640年的( B )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7.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A ),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
A领导虎门销烟B下令中断中英贸易 C加强军备D武装百姓8.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在欧美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派(B)前往山东镇压义和团。
A毓贤B袁世凯 C徐桐D刚毅9.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 A )签订前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 C 、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11、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B)。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地主阶级(二)多选题1.19世纪40年代,西方殖民者通过哪些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D)A 军事侵略B 政治控制C 经济掠夺D 文化渗透2.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BD )A封建经济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C行商变成了买办 D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有(ABCD)A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C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D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软弱(三)判断题1、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来“救亡”的口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课堂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外国侵略者劫洗并烧毁圆明园的罪行发生在:( B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B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3、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 C )A.中国外交 B.中国内政 C.中国海关 D.中国军事4、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D)A、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B、便利列强通过海关控制中国外交C、有利于西方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D、民族工业失去了关税保护5、帝国主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是通过:(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近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一再谋求扩大在华的传教权,其根本原因是:(B)A、与佛教争夺势力范围B、从精神上侵略中国C、传播西方科技文化D、为清政府提供精神武器8、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是:(B)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C、定海保卫战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9、《马关条约》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主要含义是:(C)A、由沿海地区进入内地、内河B、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C、列强自此掀起了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的狂潮D、列强自此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10、德法俄三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表明:(D)A、俄法德三国是同盟国B、列强有维护中国主权独立的一面C、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矛盾又勾结11、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C)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清政府的奋起还击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帝国主义列强自动放弃12、义和团对后人最具激励作用的是:(B)A、改良主义思潮B、爱国主义精神C、排斥外国思想D、民主主义精神13、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萌发,其核心是:(A)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效法西方,实行君主立宪政治14、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李鸿章15、《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A)A、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B、探索出了救国救民之路C、批评了封建的统治政策D、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思想16、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C)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17、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出现于:(B)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19世纪9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下半叶,沙俄侵占我国东北部领土,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D)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天津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北京条约》 E.《中俄伊犁条约》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B、C、D、E)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3、中日甲午战后,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的国家有:(C、D、E)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E、德国4、19世纪末期,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表现是:(A、B、C、D、E)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B、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C、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D、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E、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5、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B)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的落后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D、没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6、中国早期改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E)A、龚自珍B、王韬C、薛福成D、马建忠E、郑观应7、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观点是:(A、B、C、D)A、坚持“师夷制夷”的爱国思想B、“商战固本”论C、设立议院D、实行“君民共主”8、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C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中日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2、1895年撰写《救亡决论》并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 A )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孙中山3、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C )A、严复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A、林则徐B、龚自珍C、魏源D、严复5、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之一,他最著名的口号是( C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D、振兴中华6、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最根本原因是( B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B、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D、国际上的正义力量7、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是( A )A、三元里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起义C、捻军起义D、义和团运动8、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 B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中日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9、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特权的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中法战争期间,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70岁老将是( A )A、冯子材B、刘铭传C、关天培D、陈化成11、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D )A、官僚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买办资本家D、封建地主阶级12、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 )A、软弱性B、动摇性C、妥协性D、不彻底性1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是( B )A、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南京B、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C、广州、福州、厦门、南京、上海D、广州、福州、厦门、泉洲、上海14、1894年11月,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的侵略军是( A )A、日军B、英军C、法军D、俄国E、八国联军15、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条约是( A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6、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C )A、日本侵略军B、英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17、日本在中国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遣“关东军”驻守东北是在( C )A、中日甲午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C、日俄战争之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8、列强强迫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B )A、扶植地方傀儡政权B、控制清政府内政外交C、鼓动设立“总理衙门”D、策动北京“辛酉政变”19、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丝茶大量出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D )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B、中国商品经济发达,对外开放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19世纪末长江流域成为哪国的“势力范围”( A )A、英国B、德国C、法国D、日本二、多项选择题1、早期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 ABCD )A、王韬B、薛福成C、马建忠D、郑观应E、林则徐2、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和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单选题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小农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个体经济3、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5、封建清王朝统治前期曾出现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史称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6、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走到尽头是在A. 明朝中期以后B. 明朝晚期以后C. 清朝中期以后D. 清朝晚期以后7、早在1836年就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是A. 德国传教士郭士立B.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 美国驻华公使田贝D. 法国传教士孟振生二、多选题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 经济上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B. 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C.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 社会结构上实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的所谓“盛世”有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之治”D. “康乾盛世”3、在鸦片战争前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有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日本三、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所具有的两方面特性。
3、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
四、论述题1、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单选题1、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进行的是A. 军事侵略B. 政治控制C. 经济掠夺D. 文化渗透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黄埔条约》C. 《北京条约》D. 《望厦条约》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黄埔条约》C. 《北京条约》D. 《望厦条约》5、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黄埔条约》C. 《北京条约》D. 《望厦条约》6、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黄埔条约》C. 《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D. 《望厦条约》7、1860年,英法两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望厦条约》8、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战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A. 《天津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9、1900年,外国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战争10、1900年外国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A. 《天津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1、1894年11月,侵华日军制造了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的A. 旅顺惨案B. 海兰泡惨案C.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D. 济南惨案12、1900年,俄国在入侵中国时制造了屠杀中国居民的A. 旅顺惨案B. 海兰泡惨案C.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D. 济南惨案13、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放火烧毁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圆明园是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甲午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14、清朝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是在A. 《南京条约》签订后B. 《天津条约》签订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D. 《中法和约》签订后15、清朝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班列六部之前”是在A. 《天津条约》签订后B. 《北京条约》签订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D. 《辛丑条约》签订后16、自1863年开始在中国任总税务司、控制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是A. 德国人郭士立B. 美国人田贝C. 法国人孟振生D. 英国人赫德17、1860年,外国列强通过《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 汉口B. 九江C. 南京D. 天津18、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 甲午战争之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9、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是在A. 《天津条约》签订后B. 《北京条约》签订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D. 《辛丑条约》签订后20、19世纪40年代后,资本—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目的是A. 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B. 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C. 向中国输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D. 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B.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C. 1894年甲午战争D.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 封建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社会23、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 农民阶级B. 工人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24、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是A. 农民阶级B. 工人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25、在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6、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A.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B.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D.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7、在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A.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B. 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C.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D. 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二、多选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 《南京条约》B. 《望厦条约》C. 《虎门条约》D. 《五口通商章程》2、第一次鸦片战争期后,清政府被迫分别与法国和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望厦条约》C. 《虎门条约》D. 《黄埔条约》3、1858年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外国列强是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俄国4、1860年,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的外国列强是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俄国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 《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B. 《瑗珲条约》C. 《北京条约》D. 《勘分西北界约记》6、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手段有A. 操纵中国的内政和外交B. 把持中国的海关C.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D. 扶植、收买代理人7、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有A.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B.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C. 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D. 操纵中国经济命脉8、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除广州外还包括A. 厦门B. 福州C. 宁波D. 上海9、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主要手段包括A. 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B. 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C. 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D. 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手段有A. 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B. 借助传播西学的名义为侵华制造舆论C. 散布西方的学术思想D. 宣扬“种族优劣论”11、西方教会较早在中国创办、并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的报刊主要有A. 《中国丛报》B. 《北华捷报》C. 《万国公报》D. 《新民丛报》1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对近代中国压迫和剥削的手段包括A. 军事侵略B. 政治控制C. 经济掠夺D. 文化渗透13、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A.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B.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C.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D.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14、近代中国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新产生的阶级是A. 农民阶级B. 地主阶级C. 资产阶级D. 工人阶级15、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A. 工业资产阶级B. 商业资产阶级C. 民族资产阶级D.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1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1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三、简答题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
(完整版)《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C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中日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2、1895年撰写《救亡决论》并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 A )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孙中山3、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 C )A、严复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A、林则徐B、龚自珍C、魏源D、严复5、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之一,他最著名的口号是( C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D、振兴中华6、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最根本原因是( B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B、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D、国际上的正义力量7、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是( A )A、三元里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起义C、捻军起义D、义和团运动8、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 B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中日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9、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特权的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中法战争期间,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70岁老将是( A )A、冯子材B、刘铭传C、关天培D、陈化成11、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D )A、官僚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买办资本家D、封建地主阶级12、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 )A、软弱性B、动摇性C、妥协性D、不彻底性1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是( B )A、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南京B、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C、广州、福州、厦门、南京、上海D、广州、福州、厦门、泉洲、上海14、1894年11月,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的侵略军是( A )A、日军B、英军C、法军D、俄国E、八国联军15、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条约是( A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6、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C )A、日本侵略军B、英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17、日本在中国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遣“关东军”驻守东北是在( C )A、中日甲午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之后C、日俄战争之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8、列强强迫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B )A、扶植地方傀儡政权B、控制清政府内政外交C、鼓动设立“总理衙门”D、策动北京“辛酉政变”19、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丝茶大量出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D )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B、中国商品经济发达,对外开放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19世纪末长江流域成为哪国的“势力范围”( A )A、英国B、德国C、法国D、日本二、多项选择题1、早期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 ABCD )A、王韬B、薛福成C、马建忠D、郑观应E、林则徐2、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和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模拟)试卷
(课程代码 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清王朝由盛转衰是在()
A、康熙朝后期
B、雍正朝后期
C、乾隆朝后期
D、嘉庆朝后期
3、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文化上表现为以()思想为核心。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5、()1843年编写《海国图志》,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严复
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C、道光帝犹豫不决
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9、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谭嗣同
10、“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洪仁玕
D、魏源
1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1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太平天国起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6、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17、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严复
18、提出“救亡”口号的是()
A、康有为
B、严复
C、孙中山
D、梁启超
19、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经济掠夺
B、军事侵略
C、政治控制
D、文化渗透
2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A、是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
B、是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
C、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21、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2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人民闻知割台信息之后,表示与台湾共存亡。
台湾人民与总兵()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A、冯子材
B、刘铭传
C、刘永福
D、左宝贵
23、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24、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鸦片战争时的英军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英法联军
C、甲午战争时的日军
D、八国联军
25、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
A、璞鼎查
B、赫德
C、马礼逊
D、李提摩太
26、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冯子材
D、邓世昌
27、在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邓世昌
D、海龄
28、“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哪一篇著作?()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夷情备采》
D、《筹海篇》
29、哪一次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开始普遍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战争后
30、1844年签订()条约后,各国援例而行,从此,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无权干涉。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望厦条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表现在()
A、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B、把持中国海关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扶植、收买代理人
32、下列惨案中属于资本-帝国主义在近代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制造的是()
A、旅顺大屠杀惨案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庄王府大屠杀惨案
D、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3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制度输出
D、经济掠夺
34、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国家富强
D、人民共同富裕
35、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军事侵略的主要表现为()
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B、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C、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D、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3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手段包括()
A、划分势力范围,侵占领土
B、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扶植、收买代理人
3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
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38、鸦片战争后新产生的阶级有()
A、工人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39、近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救国的新思想,意图唤醒国人,如:()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C、“救亡”
D、“振兴中华”
40、近代以来列强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在于()
A、列强不想瓜分中国
B、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清政府的顽强反抗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2、中国封建社会在清乾隆朝后期由盛转衰,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4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4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4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47、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