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011版本小学四年级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意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1)让学生举例说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时,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让学生举例说明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时,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 巩固练习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5.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但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例子,发现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例子。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0.3变成3,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3变成0.3,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吗?小数点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
那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呈现(10分钟)教师继续展示一些例子,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例如,0.2变成2,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2变成0.2,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学生操作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谁能来说一说?”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通过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计算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为以后教学小数与小数相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学生只要能初步感知把一个小数乘10、100、1000,这个小数的小数点相应地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的规律,就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在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这一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知识的积极意向。
4.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孙悟空听说同学们学习了小数点报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想来凑个热闹,他带来了许多题目,大家有信心战胜吗? [设计意图]这样的谈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为下面的闯关做好准备。
二、在情境中进行巩固练习 1.神奇的金箍棒谈话:孙悟空拿出他的法宝金箍棒,让你帮他计算一下,你能行吗?(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指名说答案,集体订正对错。
教师强调小数点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直接写得数谈话:孙悟空对同学们的表现很满意,他想试试大家的速度,请进入第二关。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教师掌握时间,学生比赛。
找出口算大王:班中前十名。
3.按要求填空谈话:大圣对大家竖起了大拇指,他还想试试大家的本事,请继续闯入第三关。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这回大家可要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呀! 4.魔术箱谈话:大家真了不起,悟空都夸你们很聪明,他还是不服气,想要考倒大家,这次他拿自己的火眼金晴与我们比,准备好继续闯关。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2篇《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四班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这部分学问比较抽象,同学学起来有肯定的难度,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同学在体验过程中感悟,重视学问的获得过程。
胜利的地方:首先,在上课开头,我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改变导入,采纳分层教学,让同学观看小数点的改变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意在引导同学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同学经受摆、移、说、归纳的过程,正在理解并把握一个小数乘10、乘10乘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学问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同学在摆、移的过程中自己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
同学把握一个小数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动边说出整个过程的规律及方法。
由于同学有了刚刚学习的阅历,我就放手让同学运用学问的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数乘10、乘100、乘1000及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的活动,稳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让新学问得到准时反馈。
缺乏之处及对策: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同学探究规律、发觉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支配的多,练习时间相对较少,盼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留意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同学得主体作用,让全部同学加入到探究同学得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同学能清楚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学问变为详细,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教学反思2“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根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教案:《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2.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2.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小数,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的位置。
- 提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吗?2. 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3. 演示与练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解答。
-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 提问: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2. 观察日常生活中小数点位置移动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练习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在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时,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以下几个方面:一、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包括两个方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和小数点向左移动。
(封面)小学四年级教案《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示范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出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点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故事引入师:今天老师有一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愿意听吗?故事题目是《小数点的悲剧》。
师:一名宇航员独自驾驶“未来一号”飞船在太空中实验,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时的疏忽,在输入一个重要数据时,把这个数据中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一位。
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
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这位宇航员和“未来一号”就这样消失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您有什么感受呢?生:小数点太重要了!师:请同学们牢记着位宇航员的话吧。
看来小数点的位置接影响了小数大小。
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怎样变化呢?今天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下面是马小虎在四年级学生体检时所记录的三位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请大家看一看。
小丽身高1.33米,体重23.5千克;小明身高14.5米,体重3.35千克;小芳身高1.37米,体重252.5千克。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教学例11、师:大家知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
话说孙悟空师徒四人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料遇到一个妖精,妖精喝道:“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大声叫到:“休想,看我金箍棒!”于是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小小的金箍棒,说:“变。
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
鄂伦春自治旗吉文小学李海彦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四组小数,学生比较出每组小数的大小。
3.27 3.270 58.9 0.589
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再比较一下左右两组小数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虽然小数中的数字都没有变化,但小数点的位置变化了,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究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相关知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并讲故事让学生观察金箍棒长短的变化。
1.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之间交流探究。
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 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0. 09m= 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 9m= 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来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9m= 90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师: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3.观察比较。
根据这道例题,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来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4.继续讨论。
如果从下往上观察这一组式子,你又有什么发现?
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师生交流后,明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l)教师提问:例1中的四个式子,如果从下往上看,9米变化为0.9米,0.09米,0.009米,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原来的数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3)引导学生概括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四道闯关题,学生回答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
五、作业
教材46页第2题生活中的小数。
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0.009m= 9mm
0.09m=90mm
0.9m=900mm
9m=9000mm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数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