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激素调节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6
"人体的激素调节#—节的教学设计俞婷(江苏省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无锡214023)摘要本课围绕胰岛素及其他多种激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合作探究、模拟体验、资料分析等活动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自主建构。
关键词胰岛素激素调节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学1教材分析激素调节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基本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
“人体的激素调节”为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3节,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激素的概念及作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较丰富的直观和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抽提出新的概念认知,并提升在新情境中加以应用的能力。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基于激素对人体代谢、生长、发育调节的实例,提升对生命活动的认知%(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理现象,发展科学思维能力%(3)基于对相关社会热点的关注,培养关爱生命和健康生活的观念与习惯。
3教学过程课前,教师通过课前“激素知多少”的小调查,探查学生对激素的认知情况;师生共同准备实验器材并下发合作学习单,学生2人为一组,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尝试构建激素概念。
3.1新闻回放,设疑导入内容安排:播放“患糖尿病女童为自己注射药物”的新闻片段。
播放新闻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女童患了糖尿病,为什么需要按时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在我们机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的来源是什么?学生通过新闻报道的内容了解到:胰岛素是一种激素,激素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设计意图: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唤起学生对生命健康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模拟设计,厘清惑疑活动一:探究“尿糖与多吃糖的关系”。
内容安排:课堂调查“糖尿病与多吃糖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吗?”教师介绍尿糖检测的作用及步骤,并引导学生探究“尿糖与多吃糖之间的关系”。
人体激素调节教案初中1. 让学生了解激素的概念、作用和特点,知道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2. 掌握主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功能及缺乏症,能结合实例说明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激素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激素的概念、作用和特点2. 主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功能及缺乏症3. 激素在人体内的调节机制4. 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实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运动员博尔特在100米跑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引发学生对激素调节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激素的概念、作用和特点:介绍激素的定义、作用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激素在人体内的基本作用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区别。
3. 主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功能及缺乏症:讲解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等主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功能及缺乏症,让学生掌握激素的基本知识。
4. 激素在人体内的调节机制:阐述激素如何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进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的内在机制。
5. 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如侏儒症、巨人症、糖尿病等,让学生学会运用激素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激素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激素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激素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激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生物的激素调整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了解主要的调节激素及其作用;
3. 理解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激素的定义及作用;
2. 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
3. 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影响激素调节的图像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热身讨论。
2. 学习激素的定义及作用:介绍激素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的重要性。
3. 学习主要的调节激素及其作用:介绍体内主要的调节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以及它们在调节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激素的作用机制。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不同激素如何协调合作,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5. 总结与扩展: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并进行知识扩展。
6.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增加对生物调节机制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激素调节的案例分析或讨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参与讨论及思考,引导他们探索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
初中激素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掌握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能够举例说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增强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内分泌腺图示、激素分泌异常病症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内分泌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腺体有什么特点?它们分泌的物质有什么作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素调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吗?它们分泌的激素有哪些作用?3.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重点阐述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4. 实例分析展示激素分泌异常病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分泌过少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等。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何异同?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和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增强同学们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激素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激素调节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2.了解人体内常见的激素及其分泌的腺体;3.了解激素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4.掌握常见激素调节异常疾病的症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的激素及其分泌的腺体,激素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
难点:常见激素调节异常疾病的症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设备、幻灯片、教案、教材学生:教材、笔记本电脑、作业本、铅笔等四、教学过程与内容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展示幻灯片等多媒体方式,引入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并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了解激素调节吗?激素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激素的种类和分泌腺体(2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介绍常见的激素及其分泌的腺体。
如:甲状腺素、胰岛素、性激素等。
并在介绍每一种激素时,讨论其分泌的腺体和主要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进行记录和整理。
3.激素调节机制(3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激素调节的机制。
讲解通过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实现对机体的调节。
并举例说明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机制。
如:血糖调节、乳汁分泌等。
4.激素调节异常疾病(4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和讲解,介绍常见的激素调节异常疾病及其症状。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
讨论这些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并给出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五、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强调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对健康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多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一个激素调节异常疾病,撰写一篇短篇论文,并包括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内容。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七、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和举例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了常见的激素及其分泌的腺体,了解了激素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理解常见激素调节异常疾病的症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学案例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生物组冯辉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人体的激素调节”是(苏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重要内容。
动物的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核心内容,它与前面学习的“神经调节”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动物复杂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①概述体液调节的概念;
②举例说明动物激素的概念和特点;
③简述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④比较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2、技能目标
①通过事实的剖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科学实验的解读,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法和手段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③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认同使用兴奋剂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危害和违背奥运精神;
②评价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利弊。
二、重点难点确立和策略:
“人体的激素调节”重点是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的学习为例,知道动物激素作用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反馈调节以及对相关实例的分析。
本内容知识点多,比较抽象,已有知识经验较少。
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大量的图片、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的一般方法、并能自觉地在实例分析中加以应用。
三、课时确定:
两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为体液调节和动物激素的概念、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本质、作用、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等,第二课时内容为激素分泌的调节、激素的概念及作用的一般特性、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五、教学反思
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内分泌失调症和激素类药物的误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生活中提出疑问,用知识指导生活,从问题到知识到新问题到新知识,充分体现了课堂开放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评滥用激素的行为。
对于体液调节、激素的概念,避免了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对许多实例分析后自然形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堂中始终体现生物学科是以事实和实验为基础的理念,引导学生从旧知和相关事实或实验分析得出新知,同时也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限于课堂容量,没能对性激素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兴奋剂中有一类就属于性激素类似物,这一点应该在后面的习题课中介绍给学生。
另外,连续两节课要求学生上网查资料收集信息,这在正常的授课中很难实现,很多知识需要平时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