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构建高职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2019年教育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3.75 KB
- 文档页数:5
第56卷 第2期2003年3月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uh an U 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V ol.56.N o.2Mar.2003.241~245 ●教育学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Ξ丁家玲,叶金华(武汉大学教务部,湖北武汉430072)[作者简介]丁家玲(19692),女,湖北荆州人,武汉大学教务部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职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等研究;叶金华(19622),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教务部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摘 要]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针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性所采用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在专家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尽可能地删除主观成分,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可以利用科学的定量手段刻画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定性问题,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得到较好的融合,克服了原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 40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828(2003)022*******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于引导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但是,如何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量化综合评判却是一个困难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极为重视,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这对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安全评价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的安全管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所构建的递阶层次模型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应用模型进行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的安全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安全;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
为适应大规模招生教学需要,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也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实验人员,增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随之而来的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如何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而且也关系到对参与实验实训活动的师生生命安全的保护。
因此,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影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安全的因素分析,进而按照层次分析法形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由于影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安全的因素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模糊数学理论则能够很好地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且它已经在可靠性设计及决策和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等领域得到很好的验证。
因此,本文首先对实验实训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并会产生风险的各个因素分析;然后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得分析数据;最后按照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评价。
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哪些因素是较重要的因素,可以在今后的实验实训安全管理中更加重视。
一、影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安全的因素分析(一)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实验实训中参与的人员因素,主要表现为参与实验实训的师生员工的思想不重视安全、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实验实训技能及知识缺乏等。
具体体现为实验实训课教师的安全意识淡薄,未能真正重视实验实训安全,对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从而由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二)物的因素物的因素是指实验实训时使用的仪器仪表设备、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水源、电源、热源等。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构建高职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作者:宋维君,陈松,仰枫帆,张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0期摘要:传统的评价体系是通过定量分析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机制存在着很大的主观片面性,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此,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复杂性及其评价指标模糊性,提出采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技术建立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模型中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实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克服了传统评价体系主观性,相信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高职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80-02一、绪论面对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师职业素养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原有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明确当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组成,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论文综合应用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和对偶加权三种方法,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既注重了专家意见,同时又采用次序两表、等距量表等方法减少了专家意见的主观偏差。
由于该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并对所确定的权重进行严密的一致性检验,避免了传统的量化计分考核的弊端,提升了对教师考核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
该模型适用于对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考核测评和教师绩效考核测评等,因而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调查咨询法等,经过多次的修正,最终确立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所需素质标准的指标体系,为了便于对教师的素质进行综合评价,该指标体系是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它有4层:第1层为目标层,教师职业素质,第2层为主因素层A,第3层为子因素层B,第4层为子因素层C。
目录一、模糊综合评判简介 0(一)模糊综合评判的定义 0(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提出 0(三)单因素评价 0(四)多因素综合评价 0二、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 (1)三、应用价值 (1)(一)客观、全面地评价学校教学质量1(二)为教学规划、管理、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决策依据2四、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提出 (2)五、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三)软件系统流程2(四)系统基本结构31. 事实数据库 (3)2. 权重库 (3)3. 数据管理模块 (3)4。
............................................................................................................... 模型管理模块35。
....................................................................................................................... 评估程序36. 人机交互接口 (3)六、结论 (4)参考文献 (4)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设计的教学评价系统【摘要】提出一个授课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使用数学工具实现评价过程中的模糊表示、推理和判断,并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教学质量评价;评价软件一、模糊综合评判简介[1](一)模糊综合评判的定义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多种属性的事物,或者说其总体优劣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一个能合理地综合这些属性或因素的总体评价。
它是以人为本的定量方法,或者说是在定量方法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定性方法.[2]例如,教学质量的评估就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复杂的评估过程,不能单纯地用好与坏来区分。
而模糊逻辑是通过使用模糊集合来工作的,是一种精确解决不精确不完全信息的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用它可以比较自然地处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和模糊性。
• 93•互联网普及与发展逐渐改变着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成为当前高校较为热门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影响因素繁多,如何确保网络教学质量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使用德尔菲法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优序图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教学效果。
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网络教学效果,并定位影响教学效果的指标,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教学效果提供对策。
计算机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互联网+”改变了各行业固有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办事的效率。
高校也不例外,校园网带宽的增加以及智慧校园的建设,极大地优化了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的效率。
在特殊时期,更加体现出了网络教学的优势。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大多数高校将传统教学转变为网络教学。
然而,如何利用网络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正在探索的问题。
因此,建立合理的网络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进行网络教学效果评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相关技术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尚未统一,考虑到教学的复杂性,文中采用德尔菲法、优序图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1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即专家调查法,通过对预测的问题征求专家的意见,然后经过整理、归纳、统计,再次反馈给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直到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向一致。
该方法具有匿名性、反馈行以及统计性的特点。
1.2 优序图法优序图法(precedencechart )简称pc ,是1983年美国人p.e.moody 提出并应用的。
其原理是用矩阵图示的方法两两比较分析各因素对目标的重要程度,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1.3 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基于模糊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该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不确定的、定性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即使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对象做出整体评价。
2 评价步骤2.1 构建指标体系网络教学效果影响众多,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以及参考教学实施过程,形成初步的网络教学效果指标体系。
第30卷 第6期Vol 130 No 16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r nal of Guangxi U niversit y(Philosophy a nd Social Scie nce)2008年12月Dec 1,2008 收稿日期225作者简介梁远信(62),男,广西玉林市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高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梁远信(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西南宁530007)[摘 要]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构建了一个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例进行了定量的多因素综合评价,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高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图分类号] 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8182(2008)0620140203 一、引言学生综合素质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高职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已实行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但其主要评价标准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不够全面。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目前常用的一些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笔者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构建了适合时代发展需求和高职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一)构建高职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的基础。
针对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已毕业高职学生本身存在的素质方面的问题,本着评价指标要有方向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设置原则,建立以学生就业为龙头,以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要求为成才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全面素质教育模式,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1]。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王娟[摘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关乎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构建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构建了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五维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和权重体系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积累了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五维度层次分析法基金项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科研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JYA01)。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不断增多,评价机制与评价方法日趋成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已成为调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
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起步较晚,经验还比较匮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不够完善,教学评价管理中还存在着评价指标科学性不够、研究实践不足等问题。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原则和方法1.评价目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项教学活动。
高职院校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即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诊断,引导教师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调整和改进,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2.评价原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评价原则。
高职教师绩效评价探讨摘要: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对高职教师的绩效做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评判。
关键词:高职教师绩效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一、问题的引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绩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员工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文提出的绩效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对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数学模型,有助于对教师绩效作出更科学更合理的综合评判。
二、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根据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高职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高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包含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服务工作和业务进修等几个方面,该评价体系从八个方面提出了27个指标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在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后,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成为评价绩效的关键,指标权重可根据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来确定,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方法,本文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
此方法用来处理多准则、多层次的复杂问题决策分析与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
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下一层中的每个因素占其所属上一层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判断矩阵的构建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一)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不同层次因素的权重,关键是构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奴表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确定影响因素的诸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这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
satty等人建议可以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矩阵的办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r——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张琪;胡四平【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特点出发,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为例通过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模糊转换,得到量化分析结果.进而证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准确有效性.【期刊名称】《电子世界》【年(卷),期】2016(000)023【总页数】1页(P31)【关键词】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作者】张琪;胡四平【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战略部署。
高职学校不管是在招生数量还是在毕业生数量上都达到了普通类高校的一半以上。
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把高职教育的培养侧重于紧跟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使得学生只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也引发了许多教学质量问题。
教学一直是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强教学的核心地位,把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当成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内容。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的最终目的,对高职教育来说,为使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有所上升,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这也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和家长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而教学质量评价中应用到的各项影响因素也是专家督导的主要依据。
因此,要研究如何建立有效合理,又公平、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性健康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传统采用的教学质量评价多数含有主观片面的判断,仅仅依靠一个专家或者两三个专家的得分综合就给出教师的教学评价。
不能客观有效的反应出教师的真正教学水平。
本文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南阳医学高等学校为例来验证该评价模型具有有效合理性,并进一步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具有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
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企业技术创新能⼒中的应⽤⽬录中⽂摘要.............................................................................................I 英⽂摘要 (II)1.绪论 (1)1.1选题背景 (1)1.2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2)1.2.1主观赋权评价法 (2)1.2.2 客观赋权评价法分析 (3)1.3模糊综合评判法 (3)1.3.1模糊综合评法 (3)1.3.2模糊综合评判的特点 (5)2.企业技术创新能⼒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6)2.1企业技术创新能⼒内涵 (6)2.2建⽴企业技术创新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7)2.3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评价指标体系 (8)3.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及评判模型的构建 (9)3.1模糊内涵 (9)3.2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10)3.3⾼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构建 (11)3.3.1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11)3.3.2指标体系设置 (11)3.3.3⾼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构建 (13)4.实例研究 (14)4.1AN公司背景 (14)4.2AN公司技术创新能⼒评价与分析 (14)4.3⼩结 (16)总结 (17)参考⽂献 (18)致谢词 (19)摘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源,企业持续、有效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依赖于技术创新能⼒的提⾼。
因此,建⽴⼀个科学、系统的技术创新能⼒评价体系是⼗分必要的。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在实施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潜⼒或不⾜,从⽽总结经验,弥补缺陷,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
本课题在⼤量查阅资料和学习综合评价⽅法等基本知识结合⾼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进⾏研究。
⼀⽅⾯可以更好地促进投资者进⾏理性投资和其它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或战略合作伙伴;另⼀⽅⾯,有助于⾼新企业管理者分析⾃⾝技术创新能⼒状况和确定技术能⼒发展⽬标;关键词:⾼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技术评价模糊数学模糊综合评判Abstrac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business continuity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depend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s very necessary. It can help businesses understand their activi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r inadequate to sum up experience, to make up deficiencies, to enh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subject of a large number of accesses to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basic knowledge of evaluation methods,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with high-tech research. The one hand, investors can better promote rational investment and other companies choose the right suppliers or strategic partners; the other hand, will help high-tech business managers analyze their own situation and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capacity development objectives; final, for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reference.Keywords: high-tech enterprise ,technical evaluation ,Technology Assessment ,fuzzy Math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1 绪论1.1选题背景在⾼技术层出不穷的知识经济社会⾥,智⼒资源正发挥着越来越⼤的作⽤。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构建高职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
体系中的应用
、绪论
面对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高职教师职业素养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原有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明确当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组成,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论文
综合应用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和对偶加权三种方法,在高
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既注重了专家意见,同时又采用次序两表、等距量表等方法减少了专家意见的主观偏差。
由于该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和权
重,并对所确定的权重进行严密的一致性检验,避免了传统的量化计分考核的弊端,提升了对教师考核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
该模型适用于对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考核测评和教师绩效考核测评等,因而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调查咨询法等,经过多次的修正,最终确立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所需素质标准的指标体系,为了便于对教师的素质进行综合评价,该指标
体系是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它有 4 层:第 1 层为目标层,教师职 业素质,第2层为主因素层 A 第3层为子因素层B,第4层为
子因素层C 。
主因素层A 由职业道德、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三个 维度组成。
本文采用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与定量指标是并存的, 而 且评价对象差异很难分明, 建立评价指标的关键在于解决上述问 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贝克利大学 L.A.Zadeh 创立的模糊数学理 论,客观的描述了能力差异过渡的不分明状态, 避免非黑即白的 极端效应。
运筹学家T.L.Saaty 发明的层次分析法,又名AHP 法, 为定性问题做定量分析提供了简洁实用的方法。
简言之就是把复 杂问题层次化, 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 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 分组成递阶层次结构。
以此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有效的将定性 与定量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学形式表达。
可行性。
因此,本文采用AHP 法和模糊综合理论来建立高职院校 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 为了反映各指 标的重要程度,对各项指标需要赋予不同权重值。
本文采用 AHP
法与对偶加权法, 首先由专家对不同指标利用对偶加权例表得指 标的重要性排序。
再综合每一位专家的不同排序为次序量表资
料,用公式转换成等距量表来比较指标的顺序及差异程度。
查正态分布表,将P 值转换为Z 值,把各评价指标之间的Z 值转 换成比例,调整后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值。
最后对指标进行排序, 得到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表如表 1所示。
表中的权重均通过了一致
性检验。
三)高职教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为了能对高职教师职业素养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评价结
这些现代的手段, 有助于提高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客观性和 然后
论,就要解决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并且有些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解决了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与模糊性的评价因素等问题。
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主因素层A)、二级指标(子
因素层B)和三级指标(子因素层C),因此,采用三级别模糊
综合评价的方法。
从一项指标出发进行评价,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等级的隶
属程度。
假设,由N个人组成的专家组,对综合素质指标体系中的第i 项指标进行评价,其中有nj 个认为属于等级j ,则有:
rij=nj/N , ■ nj=N,其中i=1 , 2, 3…..m , (m为评价指标数);
j=1 , 2, 3……n,(n为评价等级数)。
rij表示评价对象的第i 项素质(指标体系中的第i 项指标)经过专家的综合衡量后,认为属于第j 种等级的可能程度。
同理,可以得到某项指标的各个因素在评价等级上的隶属程度所组成的矩阵,即单因素评价矩
阵:R=r11 r12 .... r1nr21 r22 ..... r2n rn1 rn2 ... rnn
则,单因素综合评价向量为:
B=W?R={V,1W2••…}r11 r12 r1nr21
r22 ... r2n ........... r n 1 rn2 ... r nn={b1 , b2, bn} 单因素综合评价得分为
F=B?VT={b1,b2,bn}?{V1 , V2,……Vn}T=・bi?Vi 采用同样方法,可以得到一级综合评价向量为:
B=W?R={V,1W2••…}?b11 b12 ……b1nb21
b22 ... b2n ........... bn1 bn2 .... b nn
一级综合评价得分为
F=B?VT={b1,b2,bn}?{V1 , V2,……Vn}T=・bi?Vi
三、结论
采用本文介绍的高职教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借助Access 数据库和Visual Basic 6.0 软件平台,本项目组构建了基于模
糊综合评价法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系统》。
通过对部
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全面和公正,减少
了传统评价标准的主观因素,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较科学
评价。
教师的评价体系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关键和最终
目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职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相信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稳定
教师队伍,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良性的、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系列研究内容之一,基金项目名称: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高职院校
教师职业素养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编号:2010SJD880014并且
得到2013 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国际化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