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第十章公众参与

10.1 调查目的

官昌水库是供水、灌溉、发电的综合项目,公众参与是协调和评判建设项目对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使公众充分地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及发表他们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反馈到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使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使项目建设过程更趋于完善和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同时公众参与过程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因此,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官昌水库工程建设的了解、认识和要求,让更多公众参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广泛听取公众在各方面提出的良好建议和宝贵意见,本评价特设公众参与调查项目。

10.2 调查方式和内容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官昌水库周围公众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调查方法采取深入拟建工程附近的外洋、马坂、溪口等村、七都乡政府、蕉城区及与工程相关的的林业、水、电部门,说明调查内容,向公众发放官昌水库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最后经整理统计,进行归纳分析。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拟建工程建设对社会、公众影响比较敏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息普及率及对工程建设的支持率;

(2)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及营运期对环境影响;

(4)工程建设对公众利益的影响类型以及公众的基本态度;

(5).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

(6).工程建设对环保影响,公众对建设方提出要求和建议。

10.3 调查表回收情况及填表人简况

本次在官昌水库周围乡村、林场及有关单位、居民区随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1份。被调查者的年龄在20~60岁间,职业有农民、村干部、居民、教师、以及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其中女性占14.7%。具体情况详见表10.1。

表10.1 公众参与调查组成因素统计

10.4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0.4.1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消息普及率达到97.5%。出于对水库建设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考虑,有90%的被调查公众都对官昌水库的建设持支持态度,80.5%的被调查公众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认为是合适的,这对工程的顺利实施是非常有利的。在下阶段的设计及工程建设中,仍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不仅要让公众了解本工程的投资、建设基本情况,还要将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暴露给公众,这不但有助于公众提出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建议,还可以获得公众的体谅和支持,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公众对拟建的官昌水库了解情况见表10.2。

表10.2 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10.4.2公众对项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个人利益影响的看法

大部分公众(95%)认为官昌水库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有利的或有一定好处的。部分公众(36.5%)认为水库建设对居民个人利益会有些影响,主要是坝址上下游农民对移民搬迁方面的居住、生活问题的考虑。仅有一位公众认为水库建设会导致溪流资源破坏,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见表10.4和表10.5。

表10.4 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表10.5

工程建设对当地居民个人利益的影响

10.4.3公众对项目环境问题认识

被调查公众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基本上均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关注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林业资源破坏)影响的占85%,同时,部分(10%)公众还担心水质变差、建坝固体废物堆放、大气污染等其它方面的影响。工程所在地的农村公众大多数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较为担心,其次是固体废物问题。公众最担心的项目环境问题见表10.6。

表10.6 公众最担心的项目环境问题

10.4.4公众对对项目环境保护建议

有30%公众对项目建设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主要是:项目建设提高了交通便利条件,应加强库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加强库区两岸的植树造林,做好项目的绿化配套;防止水土流失等。其它较零星的建议包括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下游水位变化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等。

10.5 调查结论

⑴大多数被调查公众对库区外洋、马坂村一带的环境质量现状较为满意,可见当地的生态环境尚未受到大的破坏。

⑵官昌水库工程建设的消息普及率较高,大多数被调查公众(97%)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⑶95%以上的公众认为官昌水库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也有个别公众认为水库建设会带来的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林业资源破坏等环境问题,最终会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利影响。

⑷大多数被调查公众,尤其是库区当地的农村公众均十分支持项目的建设。公众对官昌水库建设的支持率高达90%,并认为选址是合适的。但库区当地的公众也考虑到水库建设需要移民搬迁,对村民个人利益会有些影响,要求:

①考虑移民的居住、生活问题,按国家政策规定进行补偿;

②项目建设、运营期应采取环保措施。

城镇居民普遍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水质

变化和水土流失两方面。

这表明广大公众相信党和国家的政策,同时又有较高环境保护意识。

⑸公众对项目提出的具体环保建议着重点是:加强库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加强库区两岸的植树造林,做好项目的绿化配套,防止水土流失。

公众参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参与过程就是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和社会环境影响的过程。希望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重视公众参与调查意见。把公众上述意见和建议纳入环保工程措施和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中,认真落实在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和运行期的运行监督。

粤东LNG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粤东LNG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众参与简本)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China Offshor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TD 国环评证甲字第1109号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目录 1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平面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环境质量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声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海洋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水土流失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水动力环境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冲淤环境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海水水质环境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环境保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施工期环保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营运期环保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准则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局企业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准则Q/SD3-ZY-096-2005 ( C版) 第1页共2页 1 目的 为改进环境绩效,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特制定本准则。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工程局内所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判定准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工程局环境因素进行环境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 3 引用文件 Q/SD3-CH-22-2005《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4 职责 4.1工程局生产副局长负责本准则的保持和改进; 4.2安监办负责本标准的归口管理和解释; 4.3环境管理评审组负责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4各部门、二级单位/项目部参与本准则的实施与运行。 5 工作流程和评价准则 5.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和控制措施: a) 各部门、二级单位/项目部根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规定,对本单位内的所有活动、过程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形成《环境因素清单》报安监办: b) 各二级单位/项目部环境管理评审组依据本准则对环境因素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本部门、单位/项目部的重要环境因素,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安监办: c) 各二级单位/项目部环境管理评审组针对环境因素策划和确定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 d) 安监办负责汇总、审核《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指导各部门、二级单位/项目部进行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的实施。 5.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应采用是非判断法与综合评分法相结合进行评价。 5.2.1是非判断法 对环境因素按照以下条件进行判断,凡满足其中一个条件者,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a)环境影响波及全球; b)社会强烈关注; c)不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 d)一旦发生可能引起重大环境事故的环境因素。 2005-5 -8发布2005-5 -8实施编制:审核:批准:

前坪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河南省前坪水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评价单位: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环评证章:国环评证甲字第2104号 二○一四年八月

前言 北汝河是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的主要支流,西南与沙河毗邻,西北与黄河支流伊洛河流域以伏牛山为界,东北与颍河相接。北汝河发源于伏牛山区,流经洛阳市的嵩县、汝阳县,平顶山市的汝州、宝丰、郏县、襄城、叶县和舞阳等县,该河在马湾闸上游约25km处的岔河口汇入沙河。北汝河发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车村乡,流经嵩县的竹园乡上庄村娄子沟进汝阳县境内,曲折东流,至小店乡黄屯村东北入平顶山市境内,在襄城县丁营乡崔庄村岔河口处入沙颍河,全长约250km,河道坡降1/200~1/300,流域面积6080km2。目前北汝河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拟建的前坪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支流北汝河上游、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县城以西9km的前坪村。水库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供水结合发电的大型水库,水库总库容5.93亿m3,最大坝高88.8m,控制流域面积1325km2。 前坪水库工程可控制北汝河山丘区洪水,将北汝河防洪标准由现状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同时配合已建的昭平台、白龟山、燕山、孤石滩等水库和泥河洼等滞洪区以及规划兴建的下汤水库共同运用,可控制漯河下泄流量不超过3000m3/s,结合漯河以下治理工程可将沙颍河的防洪标准远期提高到50年一遇。水库灌区面积50.8万亩,每年可向下游城镇提供生活及工业供水约8000万m3,水电装机容量7250kW,多年平均发电量约1970万kW?h。 2011年5月26日~28日,水规总院在北京对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的《河南省前坪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以下简称《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2012年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水总设〔2012〕647 号文将《项目建议书》上报水利部。2013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河南省前坪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评估。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14〕717号对《河南省前坪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2014年6月,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和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联合中标河南省前坪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1标,根据招标范

环评报告书格式

商丘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论 项目由来 河南省商丘市建筑石料矿位于黄山区三口镇境内,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页岩。根据《黄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2012—2015年),吴家坑建筑石料矿拟扩大矿区范围。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五条、《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为此,吴家坑石子厂委托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屯溪地质调查所对该矿山重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建设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在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和文件、调查项目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原则和方法,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通过专家评审。兹根据评估后的大纲和评审意见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报告书的目的 本次编制报告书的目的是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把不利影响减缓到合理可行的最低程度而必须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出该工程可行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本项目环保设施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四届人大常委会第

水库8 淹没及环境影响评价

8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占地范围 8.1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 8.1.1 淹没处理标准的确定 xxx水库淹没处理设计标准是依据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及xxx水库调节运用特性,经分析确定库区淹没处理洪水标准见表8-1。 表8-1xxx水库不同淹没对象设计洪水标准表 8.1.2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确定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和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的规定,淹没耕地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为P=20%,淹没输电,通讯线路和公路按设计洪水标准P=2%执行。 经调洪计算,P=20%洪水位为344.76米,P=2%洪水位为315.17米,库区从坝址至回水末端总长1.26km。淹没的实物有:水田90亩,旱田180亩,林地100亩,公路需改线2.2公里。 8.2 工程永久占地 水库管理范围为:库区上游从坝轴线向上不少于100米及库区土地征用线以下水体陆地面积,大坝下游坡脚处200米,两侧主要建筑物处延200米,水库保护范围:由坝址以上,库区两岸土地征用线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岭脊线之间的陆地。 xxx水库工程永久占地包括淹没区共计524.4亩。其中工程占地10.5亩,淹没占地511.9亩,管理区占地2.0亩。 8.3 补偿投资估算

根据国家有关征地补偿政策规定和实地调查,参照省内其它水库补偿标准进行淹没补偿单价分析,坚持三者利益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水库淹没补偿费进行估算,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总计为473.72万元。相见表8-2、表8-3。 表8-2xxx水库淹没补偿投资估算表

xx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

xxxxxxxx河段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送审稿) 2010年10月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xx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请表》(附件2)的受理意见,本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院受xx市xx区水利局委托(附件1),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承担了《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目的 本报告书编制目的如下: (1)在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布置,提出环境保护目标,尤其是识别敏感保护目标; (2)依据主体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工程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工程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量,结合项目区的敏感性、地表水规模等,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其评价范围; (3)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减缓措施,制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监理、监督管理计划; (4)进行环保费用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5)提出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在报告书阶段开展第二次公众参与活动,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方案,充分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6)为xx河道治理工程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成在环境管理上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经xx市环保局批复后的《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和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

洗衣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洗涤房厂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市**洗涤房厂房建设 建设单位**市**洗衣房 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 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 占地面积(平方米)102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28.0 总投资(万元)39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8.5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21.7 评价经费 (万元) 投产日期年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概况 **市**洗衣房创办于2003年1月,并与市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办公室签定了安置协议。 随着城区的扩展,原厂地区已成为居民密集住宅区,在原地区生产经营已给周边居民带来生活不便。现自筹资金在****村****组三面环山荒坡征地,新建厂房及办公生活。(附图1) 经**市发展和改革局审查,符合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管理的有关要求,准予备案。

2.建设规模 本项目实施后,每年承接洗涤业务量的收入近60万元。厂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027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383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9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15万元,征地拆迁投资20万元,设备购置投资4万元,环保投资8.5万元。资金是自筹及贷款。 3.主要建设内容 3.1 土建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为场地平整、车间建设、综合办公楼、水处理池、锅炉房、厂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广场及绿化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指标项目指标备注 1 规划总用地面积1027m2 2 建筑基底面积383.0m2 3 总建筑面积383.0m2 4 道路及广场面积560 m2 5 绿化用地面积128.0 m2 6 建筑密度44.8% 7 容积率0.448 8 绿地率15% 3.2 总平面布置 根据用地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厂区主出入口及主大门布置在南面,由南往北布置综合办公楼、水处理池、车间、锅炉房则布置在厂区的东边。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 3.3 道路交通 厂区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宽4米,道路由南往北直接贯穿全厂。 3.4 绿化 厂界四周和厂区内合理种植乔木、灌木、花卉。 3.5 公用工程

环评报告书

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 2011 年3 月

目录 目录 第1章总则 (1) 1.1项目背景 (1) 1.2环境功能区划 (1) 1.3评价标准 (2) 1.4评价工作等级 (3) 1.5评价范围 (3) 1.6环境保护目标 (4) 第2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6) 2.1工程概况 (6) 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6) 2.3污染防治措施 (7) 第3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8) 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 3.2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8) 3.3声环境现状评价 (8) 第4章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9) 4.1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9) 4.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9) 4.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 4.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9) 第5章清洁生产 (10) 第6章环境风险评价 (10) 第7章污染物总量控制 (10) 第8章项目建设与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结论 (10) 第9章综合结论 (10)

第1章总则 1.1项目背景 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为富士康科技集团下属的企业,是在全球3C电子产品零组件产业处领导地位的技术先进和产品出口型企业,拥有强大的高质量工程设计与快速应变、先期导入的制造系统和服务能力。本项目主要从事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的模具及其零配件、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板卡及其零配件、第三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及其零配件、洗衣机及其零配件和计算机及其零配件等的生产,建成投产后年产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的模具及其零配件780套、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板卡及其零配件200万套、第三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及其零配件2450万套、洗衣机及其零配件300万套、计算机及其零配件120万套、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零配件180万套、塑料板材膜材56000t。项目总投资6.732亿元,占地面积512207平方米,建设面积922856.7平方米,员工10000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本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建设单位特委托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山大学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评价专题组对评价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在认真调查研究及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区域规划,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分析,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噪声)有关要求,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环境功能区划

浅论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浅论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09-06-15T14:45:53.513Z 来源:《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国亮,李爱英(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 [导读] 简要分析了水库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 【摘要】简要分析了水库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总结了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以及水利类和水电类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点、综合评价的内容等,为同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Discussion assessment of reservoir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Chen Guo-liang, Li Ai-ying (Xin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UrumqiXinjiang830000) 【Abstract】The article briefly analyzed reservoir project may hav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 summed up the reservoir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to identify the type of content as well as water and reservoir type hydropower project concern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ntent and so on similar project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Reservoir engineer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1. 引言 水库工程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基本可以分为水利和水电两大类,水利类水库工程是通过水库的拦蓄,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而水电类水库工程则是依靠水库将河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将造成河道水资源量的减少,而后者则对河道水资源量无影响。 水库工程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非污染型影响,因此属非污染型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从法律上提到新的高度,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的颁布,逐渐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针对水库工程的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预测、评价,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作为工程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的依据。 2. 水库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1对水文情势影响。水库工程由于改变了河道的天然状态,因而对河道乃至流域内的水文情势造成影响。对于水库工程而言,水文情势的变化是导致工程运行期间所有生态与环境影响的原动力。水文情势的变化,将会对航运、环境地质、水温、水质、流速、流态、局地气候、土地资源、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河道冲淤、供水、灌溉、移民等造成一系列影响。 水库工程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在库区和坝下截然不同,库区由于大坝拦蓄,坝前水位一般有较明显的抬升,有些高坝水库坝前水位有很大的抬升,由于水位升高,水库水深从坝前至库尾都有不同的增加,同时水库淹没一些原来的陆地将会变成水域,库内水域面积大量增加,另外水库蓄水后,因库区水位雍高、水深增大,水面比降变缓、流速减小,在水库局部岸边可能会有回流,在入库支流汇入口,原来湍急的河流将变成库湾,水流流速大幅减缓。 坝下水文情势将由天然径流状况转为受水库调节影响的状况。对于中小型水利类水库,有防洪要求的,在洪峰期由于水库蓄洪,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洪峰流量,在洪峰后期,水库泄洪,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洪水历时加长,洪峰流量变小,水库削峰作用明显,汛末及汛后水库尽量蓄水以保障供水,坝下流量一般小于天然来水量,特别是,有些以供水为主的水库在制订调度运行方案时,在枯水期甚至平水期都不考虑下泄,从而导致坝下脱流,在评价时应注意要求水库保证一定的下泄水量,以保证坝下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对于大型水利类水库工程,由于水库规模大,调蓄能力强,在枯水期仍可保证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而平水期和丰水期则坝下流量一般小于天然来水量,总体表现为坝下流量过程年内趋于坦化,水库年内总下泄水量小于天然来水量。 对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除汛期按防洪要求运行外,一般在丰水期蓄水以保证枯水期电站正常出力,因此一般表现为丰水期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来水量,枯水期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坝下流量过程趋于坦化,年内总下泄水量与天然来水量相同,但大部分电站的大坝至电站尾水之间存在减脱水河段,特别是一些调峰运行的电站,坝后常常会出现减脱水现象,在评价时应注意要求水库保证一定的下泄水量,以保证坝下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 坝下河段水位和流速变化情况与流量变化过程相对应。 2.2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河流上筑坝建库,将使坝上形成宽阔的水域环境,库区水动力条件也将发生改变,急流变缓流甚至静水,水深、水面宽成倍增加,造成库内水体水质、水温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坝下河流的水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 库区水质变化主要体现在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部分水质指标的变化如重金属的沉降、泥沙含量的降低等,坝下河道水体水质则受制于库区水体水质以及坝下河道水量变化引起的水体自净能力的变化。通常状况下,在河道水体水质本底状况较好的前提下,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库区及下游河道水体水质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但是,若有污染源排入河道,水库工程的调蓄作用造成河道水量的减少将有可能加剧水质污染的程度。 水库工程的“高坝大库”将会造成库区水体出现水温分层现象,进而造成下游河道水体的水温出现变化。存在水温分层现象的水库多分布在山区,且库内水体的交换速度缓慢,根据相关研究,若水库最大坝高大于50m,发生水温分层现象的概率可以达到50%以上。水温分层现象多发生在夏季、冬季,而春、秋两季则不明显,夏季水体水温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冬季则正好相反。下泄水体水温因水库水温分层现象而发生相应变化,并且因泄水建筑物的高程变化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一般高程越低,水温影响程度越大。通常状况下,水温沿程恢复需要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才能恢复至天然状态。水温与鱼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鱼类的繁殖,要求一定的水温条件。 2.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与敏感生态问题评价两大方面考虑。

关河水库环评报告书简本doc-山西省盂县龙华口水电站工程.doc

武乡县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关河水库管理局 评价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一○年八月

目录 1、说明 (1) 2、建设项目概况 (1)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 4、评价范围 (3) 5、评价重点 (4) 6、环境敏感点 (4)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4) 8、环境保护措施 (5) 9、公众参与方式及阶段性成果 (6)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

1、说明 关河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于2007年12月25日开工,2009年11月15日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同年底通过工程验收,目前已投入稳定运行,而前期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未批项目已建,遵照环保管理要求,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接受关河水库管理局委托开展该项目环境评价的补作工作。现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及规定,并经关河水库管理局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武乡县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地点:长治市武乡县浊漳河北源关河峡口关河水库上,县城东北2.5km 建设单位:关河水库管理局 建设性质:改造、环评补作 建设进度:施工已结束,正常运行 投资估算:4300万元 建设内容: 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坝体下游护坡翻修及下游坡脚液化土层的压重处理;(2)大坝左岸防渗帷幕灌浆;(3)溢洪道改造(包括溢洪道启闭机房整修);(4)新建一条溢洪道至大坝专用抢险公路;(5)泄洪排沙洞区改建(闸门改建、泄洪道防渗加固以及启闭机房改造);(6)供水发电洞进水塔加固及闸门改造。在本次环评现场勘踏期间,溢洪道消力池因资金未到位待建,现场遗留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管理局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以及公路区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本环评要求补建污水处理装置,完善水保措施。项目完成后,水库大坝将达到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的部颁防洪标准,可有效保护下游4.5万人口、5万亩农田及武墨铁路、沁邯公路的防洪安全,同时可改善下游2.8万亩农田灌溉,并向黎城勇进灌区7.6万亩耕地补充灌溉水源。 建设内容一览表见表1。

纯净水项目环评报告表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工程名称:昆明承龙水业有限公司承龙水厂 建设单位(盖章):昆明承龙水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7年6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 的单位编制。 1、工程名称——指工程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工程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工程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工程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工程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工程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工程,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工程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昆明承龙水业有限公司承龙水厂 建设单位昆明承龙水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小哨大板桥镇乌西办事处葛藤沟村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昆明市官渡区小哨大板桥镇乌西办事处葛藤沟村 批准文号立项审批部门 C1522 天然矿泉水制建设性质行业类别及代码新建√扩建□技改□造业占地面积233335 20000 绿化面积(m)2)m 总投其中:环保环保投资3894210.(资(万元总投资比元 已投预计投产日评价经费(万元).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第十章公众参与 10.1 调查目的 官昌水库是供水、灌溉、发电的综合项目,公众参与是协调和评判建设项目对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使公众充分地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及发表他们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反馈到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使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使项目建设过程更趋于完善和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同时公众参与过程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因此,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官昌水库工程建设的了解、认识和要求,让更多公众参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广泛听取公众在各方面提出的良好建议和宝贵意见,本评价特设公众参与调查项目。 10.2 调查方式和内容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官昌水库周围公众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调查方法采取深入拟建工程附近的外洋、马坂、溪口等村、七都乡政府、蕉城区及与工程相关的的林业、水、电部门,说明调查内容,向公众发放官昌水库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最后经整理统计,进行归纳分析。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拟建工程建设对社会、公众影响比较敏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息普及率及对工程建设的支持率; (2)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及营运期对环境影响; (4)工程建设对公众利益的影响类型以及公众的基本态度; (5).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

(6).工程建设对环保影响,公众对建设方提出要求和建议。 10.3 调查表回收情况及填表人简况 本次在官昌水库周围乡村、林场及有关单位、居民区随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1份。被调查者的年龄在20~60岁间,职业有农民、村干部、居民、教师、以及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其中女性占14.7%。具体情况详见表10.1。 表10.1 公众参与调查组成因素统计 10.4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0.4.1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消息普及率达到97.5%。出于对水库建设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考虑,有90%的被调查公众都对官昌水库的建设持支持态度,80.5%的被调查公众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认为是合适的,这对工程的顺利实施是非常有利的。在下阶段的设计及工程建设中,仍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不仅要让公众了解本工程的投资、建设基本情况,还要将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暴露给公众,这不但有助于公众提出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建议,还可以获得公众的体谅和支持,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公众对拟建的官昌水库了解情况见表10.2。 表10.2 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格式要求环境部模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格式要求 1 概述 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整体情况概述。 2 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 2.1 公开内容及日期 说明公开主要内容及日期,分析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日期一般以委托函或合同载明日期为准)。 2.2 公开方式 2.2.1 网络 载体选取符合性分析,网络公示时间、网址及截图。 如同时还采用了其他方式,予以说明。 2.3 公众意见情况 公众提出意见情况,包括数量、形式等。 3 征求意见稿公示情况 3.1 公示内容及时限 说明公示主要内容及时限,分析是否符合《办法》要求(征求意见稿应是主要内容基本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公示方式 3.2.1 网络 载体选取的符合性分析,网络公示时间、网址及截图等。

3.2.2 报纸 载体选取的符合性分析,报纸名称、日期及照片。 3.2.3 张贴 张贴区域选取的符合性分析,张贴的时间、地点及照片。 如同时还采用了其他方式,予以说明。 3.3查阅情况 说明查阅场所设置情况、查阅情况。 3.4公众提出意见情况 公众在征求意见期间提出意见情况,包括数量、形式等。 4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说明是否采取了深度公众参与,论证合理性。 4.1 公众座谈会、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情况 若采用公众座谈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公众代表选取原则和过程,会上相关情况等,附座谈会纪要。 若采用听证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听证会筹备及召开情况,附听证笔录。 若采用专家论证会方式开展深度公众参与的,应说明专家选取原则和过程,列席论证会的公众选取原则和过程,会上相关情况等,附专家论证意见。 4.2 其他公众参与情况 如采取了请求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协调指导等其他方式的公众参与,说明相关情况。 4.3宣传科普情况 若采取了科普宣传措施的,说明相关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 一、请以火电和水电建设项目为例,简要说明进行污染型和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时的异同点。 初步做了一个答案,请大家补充完善。 答:火电项目工程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 2、发电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3、污染物分析:包括水量平衡、贮灰方式、排烟状况、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包括烟尘、SO2、NO2)、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浓度、设备噪声。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进一步说明清洁生产的几个内容) 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除尘装置、脱硫装置及脱氮装置的工艺、去除效率等。贮灰场贮灰方式及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6、总图布置及方案分析。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电厂各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水电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1、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包括项目组成、建设地点、规模,重点要说明流域概况、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开发利用概况。 2、工程施工规划: (1)施工布置:工区布置、土石方平衡及渣场规划、料场规划及砂厂料的开采。 (2)施工交通运输:对外交通和厂内交通。 (3)施工导流。 (4)施工进度及人数。 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工程占地: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植被破坏等。 (2)水库淹没:水土流失及淹没面积。 (3)移民安置:移民数量、移民方案。 (4)工程运行:运行后重点考虑对流域产生的影响。 (5)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4、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5、替代方案。 两者异同:两者的相同点是都要说明工程概况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分析。不同点是火电项目以工艺分析、总图布置和清洁生产分析为重点;水电项目以工程施工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替代方案为重点。水电规划环评案例 西南横断山脉某河流流域总面积23590平方公里,干流长度423公里,天然落差2523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178立方米/秒,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56公里处已经有一蓄水5.6亿立方米的“龙头”水库。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5.6万人,涉及有两个县的14个乡,国内总产值1.8亿元。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水电资源成为该流域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根据该河流的形态、资源分布特点和龙头水库的蓄水位变化情况,水电部门做出了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该规划提出5个拟议订方案,分别在河流的不同段开发4组可能的梯级开发方案,其中一个作为规划的推荐方案,规划中主要对不同梯级组的地质条件、水文泥沙情况、交通条件、动能经济指标、水库淹没、工程枢纽布置、工程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最后推荐的开发方案是“一库5级”方案。问题 1. 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 2.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3. 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0年(公司治理)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

(公司治理)河道治理工程环 评报告书

xxxxxxxx河段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送审稿) 2010年10月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xx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请表》(附件2)的受理意见,本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院受xx市xx区水利局委托(附件1),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承担了《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目的 本报告书编制目的如下: (1)在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布置,提出环境保护目标,尤其是识别敏感保护目标; (2)依据主体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工程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工程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量,结合项目区的敏感性、地表水规模等,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其评价范围; (3)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减缓措施,制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监理、监督管理计划; (4)进行环保费用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5)提出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在报告书阶段开展第二次公众参与活动,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方案,充分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6)为xx河道治理工程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成在环境管理上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经xx市环保局批复后的《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和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 1.3 编制依据 1.3.1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

水库环评报告书环境概况

第四章环境概况 4.1自然环境 4.1.1地理位置 官昌水电站处于七都溪下游河段的七都镇外洋村,坝址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9°30′~119°28′,北纬26°46′~26°45′间。七都溪流域干流全长58km,总流域面积333.5km2,规划六级开发,前五级电站已得到开发,官昌水库为七都溪流域开发的最后一级。 4.1.2气候 七都溪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据宁德市城关气象站资料统计,城关多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4℃,(1979年7月18日),最热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低温-2.4℃,最冷月平均温度9.7℃。多年平均无霜期313天。台风多出现在7~9月,出现大风的机率只有33%,风力7~8级,阵风10级,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2m/s,最大风速达40m/s。年平均相对湿度81%,月最大相对湿度91% 4.1.3水文泥沙 根据资料——《宁德官昌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七都溪流域缺乏实测泥沙资料,经查水文图集,得流域悬移质泥沙侵蚀模数为150t/Km2,推移质泥沙取悬移质泥沙为30%,泥沙容重为1.5t/m3,水库泥沙淤积年限根据工程等级采用50年。由于上游桥头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该水库集雨

面积范围内得泥沙由预留的淤沙库容承担,其余日调节水库拦截沙量有限,故官昌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时,考虑桥头水库拦截其控制流域面积的全部泥沙,不考虑其他水库对泥沙的影响。经计算,官昌水库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53万t,泥沙淤积库容为184.4万m3,相应平淤高程41.24m。 4.1.4地形地貌 流域内大部分为中等切割构造侵蚀的中低山区,植被覆盖良好,沿溪除河区的虎贝、中游的洋中两块盆地外,河流多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河床陡竣,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河道平均坡降为14.13‰,天然落差达820m,可利用落差774.75m,其中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7万kW,可开发量达5.17万kW。 4.1.5地质概况 4.1. 5.1库区地质概况 官昌水库大地构造位处闽东断拗带东北段,福安-南靖北东向断裂带与松溪-宁德断裂交汇地区。 分布的地层主要是晚侏罗系南园组火山岩系列,其次为早白垩石帽山群火山碎屑沉积—火山岩系列。在七都溪中有小面积的第四纪松散冲洪积物及两岸山坡上堆积的坡残积含碎石粘性土、粉质粘土。区内岩浆侵入活动自早白垩系—晚白垩系均有发生,以中酸性花岗闪长岩为主,酸性花岗

(完整版)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一、章节设置及要求 前言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 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 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 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6、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 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等 12、公众意见调查 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告知信息: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