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1.55 KB
- 文档页数:4
物流行业数据分析报告4篇,物流行业的数据分析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物流行业数据分析报告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流行业数据分析报告1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优势,这就要求企业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长期制胜之本。
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同行对手、上下游企业经营状况是企业经营决策者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中国的企业对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上有很大的不足,在制定市场和企业发展策略时,往往是仅仅依靠个人感觉,而缺乏建立在详细数据基础上的科学论证。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强调资源的整合、独具性和持续发展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企业独有的、支撑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这里有四个基本点:第一,资源与能力的转换;第二,独具性和持续性的结合;第三,对资源的有效整合;第四,动态实现的过程。
竞争力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它是企业所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并使企业获得长期而稳定超额利润的独特性资源。
锦秋财智咨询(BBIC)分析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之下,频繁进行着大规模的战L重组和业务外包,其主要目的归根到底就是要获取互补性资源、集中精力提高企业在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力水平。
与跨国企业相比,中国物流器械企业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如何有效提升中国物流器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之中,是我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可喜的是,以物流器械为代表的中国家物流器械业在20多年的发展中,凭借着在技术、管理、营销等领域的创新,成为了物流器械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具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某种意义上,它们的成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经验与启示。
本报告以中国物流器械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战L群组物流器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物流调查报告•相关推荐物流调查报告(通用20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流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流调查报告篇1摘要物流是商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样依赖于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
我国物流体系的发展是快速且有成效的,但是却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因而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前进步伐。
鉴于物流发展对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电子商务物流应该按照现代化、信息化、柔性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职业岗位实践;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通过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企业的介入,从而理解物流对电子商务是否顺利进行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造一个高效、合理、畅通的物流系统,使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
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电脑和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应的贸易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商务活动模式,而且对产业间的融合与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具有高效、广泛的特点,电子商务自产生以来,其自身特点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以一种十分迅猛的速度发展。
二、调查方法(一)实地考察通过到本地某电商发货站进行社会实践,我深深认识到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要性。
影响和制约电子商务物流规模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得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撑。
没有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持,商品不能及时送到买者手中,电子商务就要失去买方基础与发展的依据。
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从搞好共同物流配送着手。
共同物流配送是指为了实现物流合理化,将多个货主的货物或商品集中在一起,由一个物流业使用一个物流配送系统进行统一配送。
这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初期的有效方式。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由于业务规模不大,为了有效降低物流费用,提高配送服务效率。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摘要: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公司涌进国内,使原本复杂的第三方物流竞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发展战略,尽快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状;问题;对策一、何为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来源于英文的“third-party logistics”汉语直译,简称3pl,是相对于“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
3pl属于通过与发货方和收货方合作,以自身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一类企业。
它不属于任何一方,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最常见的3pl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贸谈判等。
自上世界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出现,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迅速,人们对物流概念的认识也随之拓展,在重视物流管理的基础上,经济界和物流企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许多以生产为主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是否应该将精力集中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营销开拓上面,而将流通过程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并开始试探性的操作。
物流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新兴的物流门类,终于应市场需求产生了第三方物流,并在新世纪逐渐成为了物流届的宠儿和市场流通的重要一环。
第三方物流以专业性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为生产者、供应商和销售企业提供运输、仓储和配送服务,有效地帮助第一方企业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主营业务,在主营业务上与对手竞争,也能够为消费者创造更便捷的商品采购条件。
可以说,第三方物流自出现起,就迅速占据了市场,成为了物流业的一种新趋势。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特征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出现是从上世纪末开始的,是对国外现代化物流服务的借鉴和传统物流服务的发展。
物流市场调查报告8篇物流市场调查报告1为了解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运作现状,掌握供需情况,中国仓储协会于年—月,组织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
回收份有效问卷。
结果分析如下。
一、回收问卷的构成比例:其中生产企业家、商业企业家、物流企业家。
生产企业中三资企业家,外商独资企业家。
从事电信、电子与家电的企业家。
物流企业中亦有三资企业家。
二、物流执行主体: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成品销售物流中,%的执行主体是公司,是第三方,是采纳两种形式;与年第一次调查数据相比,全由第三方代理的比例上升个百分点。
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为公司本身。
三、外包企业物流:调查讲明在有第三方代理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的数量通常有—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一般有家以上,这说明目前我国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外包”主要以“分包”为主,总体来看代理的比例很小,约%左右,可见企业物流被严峻分割。
而且生产企业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发运,其次是市内配送和仓储、再次是包装;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在市内配送、仓储和干线发运方面比例均等,这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外包”的侧重点不同。
四、付款方式:在结算物流费用的过程中,最常用付款方式是首先各项物流费用分开核算,对生产企业而言其次依总量协议;对商业企业而言其次则按销售比例提成。
五、付款期限:调查讲明的生产企业和的商业企业,在付款给物流服务商时,期限在个月之内,说明付款信用良好。
六、库存期: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平均库存期集中在周至个月;的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存期集中在天至个月;%的商业企业的库存期集中在天至个月;七、单据准确率: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单据准确率在以上的比例分别为:、和。
总体来看,商业企业的单据准确率最高。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配送及时率在以上的比例分别为:、和。
总体来看,商业企业的配送最为及时。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货损率在%以上的比例分别为:%、和,总体来看、物流企业的货损率最低,其次是商业企业、再次是生产企业,显示出专业物流公司的作业优势。
2021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一、概述物流(英文名称:logistics)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消费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
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关于物流的作用,概要的说,包括服务商流、保障生产和方便生活三个方面。
物流行业的上游行业范围主要为各类物流设施、设备、燃油等行业。
其中,运输设备、仓储费用,燃油等采购成本较高。
物流行业的下游行业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商贸产业、制造业、电子商务行业等。
二、发展现状1、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00.1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2.10万亿元,同比增长0.70%,2021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已完成150.9万亿元,过去几年,内需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整个经济供求平衡大有裨益,中国的内需潜力广阔,虽然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速减缓,但由子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也拉动着物流的刚性需求。
《2021-2027年中国物流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从细分领域来看,2020年中国工业品物流总额为269.9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0.3万亿元;农产品物流总额为4.6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0.4万亿元;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为9.8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4万亿元;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14.2万亿元,较2019年减少了0.1万亿元;再生资源物流总额为1.6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0.2万亿元。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与对策一、物流市场需求分析1999年3月,中国仓储协会委托某咨询机构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了一次典型调查。
调查范围覆盖全国,调查对象主要是家电、电子、日化、食品等行业的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中80%901560(三)各种物流费用的构成比例:主要的物流费用构成比例企业干线运输40-60%32.4%60-80%25%80%以上11.8%仓储40-60%16.2%60-80%5.9%包装40-60%7.4%(四)承担工业企业物流任务的主体:全部委托第三方52%自理与委托相结合68.8%60水运5.1%(是多项选择,有重复,合计不是100%)(六)工业企业对目前物流运作状况的认可情况对自理方式不满意的16.9%满意的83.1%对委托方式不满意的30.8%满意的69.2%不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高;反应慢;产品破损多。
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低;反应快。
(七)工业企业理想中的物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依次为:全国网络化运输(门到门)243.17.21.需求:2.的第三方物流商;3. 从工业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和对目前物流运作质量的满意程度分析,中国的物流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潜力巨大。
二、物流服务供应状况分析(一)历史沿革: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流通的方针是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流通是生产的"蓄水池",工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由流通企业进行销售、储存、运输。
流通分为内贸与外贸,内贸又分为商业、物资、粮食、供销社等多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又分为批发、零售与储运企业。
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主要由各系统内专业储运公司及有关的批发公司进行仓储、运输业务,并且储运公司是根据批发公司的销售要求进行储运。
1。
MARKETVIEW0%5%10%15%20%25%0.01.02.03.04.05.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Y T D(百万平方米)新增供应(左)净吸纳量(左)空置率(右)80100120140160180Q 1 2009Q 4 2009Q 3 2010Q 2 2011Q 1 2012Q 4 2012Q 3 2013Q 2 2014Q 1 2015Q 4 2015Q 3 2016Q 2 2017Q 1 2018Q 4 2018Q 3 2019Q 2 2020(Q1 2009 = 100)全国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市场综述由于经济活动的迅速恢复和被抑制需求的释放,高标仓储需求二季度出现明显反弹。
年上半年,净吸纳量累计录得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
受益于二季度需求的反弹,包括南京、杭州、宁波、成都和重庆等城市空置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当前复苏的需求动力以第三方物流和电商为主,占租赁需求的以上。
此外,因疫情催生的生鲜和医药零售商以及中央厨房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冷链需求持续上升。
然而,部分租户,尤其是服装运动品牌类的租户,采取了更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
本季度,世邦魏理仕观察到部分著名零售品牌租户在主要城市群中寻求整合搬迁的仓源。
一线城市和周边卫星城市的租金保持韧性。
在中西部市场,由于短期供过于求,业主优先考虑提升出租率,而非租金。
因此,年二季度高标仓库整体租金环比下降。
高标仓储需求二季度出现明显反弹中国物流市场报告二零二零年第二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世邦魏理仕研究部© 2020,世邦魏理仕|1数据来源:世邦魏理仕研究部,2020年第二季度图表1:物流仓储市场租金指数图表2:物流仓储市场供需展望未来,供应高峰将延续至年中,未来个月内将有总计近万平方米高标仓库面积交付,空置率将在年中达到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
因此,预计未来六个月的整体租金增长保持平稳,但一线及周边卫星城市仍能实现的年增长率。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朱德坤(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本文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对策引言第三方物流,即3PL(T hi r d—Pa rt y L ogi st i cs),又称外包物流、契约物流或合同物流,是在第一方(发货方)、第二方(收货方)之外,由第三方的专业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
其运作的内容包括仓储、运输、ED I信息交换、订货与补货、包装、加工、组配等。
当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
买方市场的形成打破了以往短缺经济下的市场供求格局,服务和质量受到了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宏观基础。
企业改革的深化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流通成本以获取更多利润,这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微观基础。
虽然企业对新型物流服务的需求在迅速扩大,第三方物流市场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和丰厚利润的源泉;但是,在竞争加剧的经济全球化当中,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国外相比。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这需要我们着力研究问题背后的潜在原因,审时度势,以便寻求良好的发展模式,推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1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的rI'PL产业发展历史短,其运作绩效水平较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主要表现在:r r PL企业的作业能力不能令人满意;TP L企业的物流设备总量过剩,结构失调;物流设施利用率低,企业经营水平较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而难以满足客户需要等方面。
具体表现为:1.1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不足,仓库利用率不高。
国内企业需求不足,第三方物流供方资源闲置。
这是目前物流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解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运作现状,掌握供需情况,中国仓储协会于XX年3—4月,组织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
回收146份有效问卷。
结果分析如下。
一、回收问卷的构成比例:其中生产企业90家、商业企业20家、物流企业36家。
生产企业中三资企业43家,外商独资企业14家。
从事电信、电子与家电的企业35家。
物流企业中亦有三资企业7家。
二、物流执行主体: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46%,成品销售物流中,24.1%的执行主体是公司,16.1%是第三方,59.8%是采用两种形式;与1999年第一次调查数据相比,全由第三方代理的比例上升7个百分点。
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6.5%为公司本身。
三、外包企业物流:调查表明在有第三方代理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的数量通常有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一般有10家以上,这说明目前我国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外包”主要以“分包”为主,总体来看代理的比例很小,约lo%左右,可见企业物流被严重分割。
而且生产企业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发运,其次是市内配送和仓储、再次是包装;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在市内配送、仓储和干线发运方面比例均等,这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外包”的侧重点不同。
四、付款方式:在结算物流费用的过程中,最常用付款方式是首先各项物流费用分开核算,对生产企业而言其次依总量协议;对商业企业而言其次则按销售比例提成。
五、付款期限:调查表明82.5%的生产企业和75%的商业企业,在付款给物流服务商时,期限在1个月之内,说明付款信用良好。
六、库存期:84%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平均库存期集中在l周至3个月;76.3%的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存期集中在10天至3个月;72.2%的商业企业的库存期集中在15天至3个月;
七、单据准确率: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单据准确率在98%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4.4%、72.2%和63.6%。
总体来看,商业企业的单据准确率最高。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配送及时率在90%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2.9%、76.5%和72.7%。
总体来看,商业企业的配送最为及时。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货损率在2%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9.1%、82.4%和84.8%,总体来看、物流企业的货损率最低,其次是商业企业、再次是生产企业,显示出专业物流公司的作业优势。
八、物流费用支出比例:经调查,生产企业原料供应物流费用占采购成本的平均比例为5.4%。
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为7.74%,商业企业物流费用占销售额比例为1.96%。
九、物流设施现状:生产企业中53%的企业拥有汽车车队,59%的企业拥有仓库,34%的企业拥有机械化的装卸设施、商业企业中39%的企业拥有汽车车队,44%的企业拥有仓库,14%的企业拥有机械化的装卸设施。
在拥有库房和搬运设施的物流企业中,各类仓库和各类搬运设施情况是,普通平房库、简易仓库和普通楼房库为主要库种。
搬运车保有量最多。
未来1—3年内,物流企业的设施平均需求量最高。
十、物流软件开发情况:需求量为广泛的物流软件是物流运作管理软件,在调查的企业中有50.6%的企业准备开发物流运作管理软件;有33.8%的企业准备开发库存分析软件;有24.7%的企业准备开发条码扫描系统;有22.1%的企业准备开发配送资源系统;有21.4%的企业准备开发运输决策软件;有9.7%的企业准备开发仓库选址软件。
十一、对物流运作现状的评价: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81.7%的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感到满意。
在物流全部自理的需求企业中,有87.9%的企业对处理的物流服务感到满意。
十二、物流考核标准及新物流商选择物流效果考核标准首先是作业质量,其次是运作成本,最后是产品市场占有率。
在调查企业中有62.5%生产企业和18.8%商业企业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
通过行业与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代理商的相关分析可知:食品、电子和日化等行业在积极选择新的物流代理,这是专业物流公司切入的首选行业。
工商企业期望提供干线运输、仓储保管、市内配送和网络再设计及构建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以系统设计、信息咨询为核心业务的物流咨询管理公司,将发展成为物流企业的主流业态之一。
十三、生产企业选择的新的物流服务商:生产企业首先是注意作业质量,其次是物流满足能力,最后是运作的经济性。
商业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物流满足能力和运作的经济性,其次是作业质量。
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策略定位时,要有针对性。
十四、结论与建议:
以生产企业为目标客户的专业物流公司,主要服务功能为干线运输、仓储保管和市内配送,而且必须是有全国范围的物流网络的支持。
新型的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系统设计、物流过程管理、数据采集、库存分析等信息支持上面,新型物流公司应把握这一需求,为企业提供多种管理和决策服务,创造新的赢利机会。
工商企业在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时,首先注重的是作业速度,其次是作业质量,最后才是运作的经济性,物流企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功能设计。
才能有效地把握客户的需求。
物流设备制造商要加强设施的功能开发,提高技术含量。
物流运输设施、搬运设施和仓库,以及电脑等需求量较大。
物流设施设备制造商的主要目标市场是物流企业,其次是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