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操作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844.50 KB
- 文档页数:16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海南天鸿市政设计有限公司培训文件(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256、设置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
在按桩号布置阀门时给水->5、节点编号给水->节点编号->主节点编号【该操作完成后,图上无显示】6、定节点地面标高给水->井地面标高->管里程标高计算G->“选择要计算节点”7、定管道管径给水->定义管径->“选择要定义直径管线(管材要求一致)”8、定管埋深工具->“空选【实施方案、施工图:横向比例2000,竖向比例200】地面标高确定方法->自然标高文件计算设计地面标高确定方法->设计标高文件计算确定->,标注->标井编号->平行管->成组标注Z->“选择要标注节点”->“请选择任一个样本检查井”->“点取标注位置点”标注->测量坐标标注【该步骤可只在施工图设计中出现】工具->自动裁图->平面自动裁图(取样方式)11、完成平面及纵断面图绘制节点大样:给水->节点图井表->平面管件整理完善图面信息->统计工程量->完成!。
总图设计的竖向布置总图设计博客为大家剖析总图设计的竖向布置。
(1) 竖向布置的任务厂区竖向布置主要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要求、运输要求、场地排水要求以及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确定建设场地上的高程(标高)关系,合理组织场地排水。
具体工作包括:1) 根据自然条件选择、确定厂区竖向布置的系统和方式;2) 确定建(构)筑物、露天堆场、铁路、道路、广场、绿地及排水构筑物等的标高,并为厂区内外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3) 确定场地平整方案,力求土石方工程量最小,并使厂区填挖方量接近平衡;4) 确定场地排水方式,计算雨水流量和管沟断面,保证厂区雨水顺利排除;5) 确定必须建立的人工构筑物(护坡、挡土墙)。
总图的竖向布置(2)竖向设计的原则1) 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统一考虑,并与场地外现有的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场地标高等相协调。
2) 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地形,尽可能使场地的设计标高与自然地形相适应,使场地的土石方量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
例如当建、构筑物布置在平坦地区时,其纵轴宜与地形等高线稍成角度,便于场地排水;当其布置在山坡地带时,其纵轴宜于顺等高线布置,以减少土石方量及基础的深度。
3) 在满足生产、安全、运输、排水、卫生和预留消防通道等要求的同时,竖向设计应该特别注意全厂环境的立体空间美观和建(构)筑物的群体艺术处理。
要使其空间造型效果和谐均衡、舒展完整,在环境上优美舒适。
(3) 竖向布置系统与方式1) 竖向布置系统竖向布置系统基本可分为平坡式系统和台阶式系统两类。
平坡式系统的特点是厂区场地各主要整平面连接处的坡度与标高都是平缓的连接;台阶式系统的特点是在厂区场地各主要整平面的连接处有陡坡、高差大。
可以根据自然地形坡度的大小和场地宽度等因素选用。
2) 竖向布置的方式竖向布置的方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
①平坡式即把场地处理成接近自然地形的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其间连接无显著高度变化、这种形式有利于生产运输联系、管网敷设。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最后修订时间:)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实施方案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序号行间距栏类别栏名称备注实施方案施工图1 12 12 设计路面标高原地面标高(m) ①2 12 12 设计管中心标高设计管中心标高(m)3 12 12 管顶覆土管顶覆土(m)4 12 12 坡度及坡长坡度(%%145)及坡长(m) ②5 12 12 管径管径管材接口基础6 15 15 道理桩号管道桩号(m)7 12 12 井编号节点编号8 40 40 用户自加节点大样③9 70 70 管道小平面管道平面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实施方案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
浅谈总图中竖向布置的几个要点发表时间:2018-12-13T10:34:22.043Z 来源:《红地产》2017年3月作者:王东燕[导读] 竖向布置作为总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竖向布置的具体内容,介绍了竖向布置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工程具体分析了竖向布置的处理方法,对竖向布置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
无论是民用场地还是工业场地,很多的地形都是高低不平的,特别是山地,地形条件特别复杂,这给项目中各种建构筑物、管线以及场地排水的设计标高增加了很多困难。
所以,应该根据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对场地进行平整,从而满足场地内交通和运输的流畅以及雨水能够快速排除,我们把这种对场地垂直方向的设计称作为竖向布置设计。
在总图的设计工作中,竖向布置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量的大小,从而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和总平面布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总图的竖向布置有以下四个要点,分别为场地平整、场地及道路的竖向设计、建构筑物的竖向设计以及局部竖向设计处理,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要点来谈论一下竖向布置。
1 场地平整场地平整也叫场地初平,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础。
在场地初平之前,首先应该根据现场条件以及工程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场地的竖向设计形式以及场地平土标高。
场地平整的第一步就是选择竖向设计形式,其布置形式一般有三种,分别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利用实际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
平坡式就是利用场地的自然地形,把场地处理成一个或者几个坡度的平面,并且相互连接处的坡度和标高并无显著变化。
平坡式布置一般可用于平缓地面(场地自然坡度小于2%),建筑的密度很大,路线多,以及管线密集的场地等等。
阶梯式就是把整个场地设计为几个台阶,中间利用陡坡或者挡土墙连接,每个平台之间有较大的高差,而且基本大于1米。
阶梯式布置一般情况下用于自然地形坡度大于4%的场地,而且建筑密度较小,一般在山区建立厂区,采用阶梯式比较合适。
场地平整的第二步就是确定场地的平土标高,只有确定的平土标高后,才能进行整个场地的平整工作,依据平土标高,可以确定建构筑物以及道路的设计标高。
管线综合设计流程摘要:本文结合国内石油化工行业优秀设计公司的专业分工,总结了场地的管线综合设计的流程,详细分解了工程设计公司各相关专业在场地管线综合设计的过程中的工作步骤,可为从事相关设计工作的人员起到指引作用。
关键词:管线综合设计;流程;管廊;地下管线;初版委托;1版委托1 概述场地的管线综合设计,主要是将场地范围内的工程管线在地上、地下空间布置上统一安排,确定其合理的水平间距和相互交叉时的垂直间距,避免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相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相互矛盾和干扰,为工程管线的施工以及竣工后的管线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管线综合设计涉及管线种类多、相关专业多、工作反复多,需要工程设计公司各个相关管线专业密切配合来完成。
笔者根据多年的管线综合工作经验,并结合国内石油化工行业优秀设计公司的专业分工,总结出石化企业的管线综合设计流程,其他工业园区或工厂可作参照。
2 管线综合设计的流程2.1 确定设计原则总平面布置图及竖向布置图确定以后,项目经理汇同各个管线专业(包括总图专业、储运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自控专业、热工专业、暖通专业等),确定该项目管线综合设计统一规定,供各专业开展工作。
设计统一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1)管线综合的布置原则;(2)地下管线的避让原则;(3)地下管线交叉时布置的要求;(4)管线的种类和敷设方式;(5)厂区主管廊的宽度、跨路桁架的跨度及最小净空高度;(6)管线自建筑红线或工艺装置、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等的边界线向道路方向的布置顺序。
2.2 总图专业提出初版委托条件总图专业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图上准确标明建构筑物、铁路、道路等的位置,场地整平标高、室内地坪标高、铁路轨顶标高、道路路面标高、厂区主管廊、厂区主要管线带边界等,并明确表示出管线综合分幅),作为施工图阶段管线综合工作的初版委托条件提交各管线专业(包括储运、给排水、电气、自控、热工、暖通等)。
2.3 电气、自控、热工、暖通专业提出初版委托条件电气、自控、热工、暖通等专业,将管线的初步路由画在平面图(收到的总图专业的初版委托条件)上,同时在图上注明管线出入口和检查井、阀门井、通风井、人孔(或出入口)、支架、杆塔(包括路灯、高杆灯、摄像杆塔等)、梯子、平台等管线附属构筑物的初步位置,表明管线的敷设方式、管径、电压或工作压力、管沟的外壁尺寸(壁厚按250mm考虑)、伸缩节的平面尺寸和共架管道的排列断面等,委托储运专业和给排水专业。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海南天鸿市政设计有限公司培训文件(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序号行间距栏类别栏名称备注实施方案施工图1 12 12 设计路面标高原地面标高(m) ①2 12 12 设计管中心标高设计管中心标高(m)3 12 12 管顶覆土管顶覆土(m)4 12 12 坡度及坡长坡度(%%145)及坡长(m) ②5 12 12 管径管径管材接口基础6 15 15 道理桩号管道桩号(m)7 12 12 井编号节点编号8 40 40 用户自加节点大样③9 70 70 管道小平面管道平面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实施方案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海南天鸿市政设计有限公司培训文件(最后修订时光:2010.07)一.预备工作操纵步调: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实行计划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体不打勾,然后保管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重要调剂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干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肯定保管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序号行间距栏类别栏名称备注实行计划施工图1 12 12 设计路面标高原地面标高(m) ①2 12 12 设计管中间标高设计管中间标高(m)3 12 12 管顶覆土管顶覆土(m)4 12 12 坡度及坡长坡度(%%145)及坡长(m)②5 12 12 管径管径管材接口基本6 15 15 道理桩号管道桩号(m)7 12 12 井编号节点编号8 40 40 用户自加节点大样③9 70 70 管道小平面管道平面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便利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依据现实情形调剂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依据现实设计阶段做调剂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距离:50实行计划桩号距离:100】备注:个中步调 1.2.4.8.9在不合工程不合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合设置,每次均需从新设置.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纵步调:1.安插管线采取pl敕令安插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削减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安插完管线后,应用x敕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界说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经经常应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距离50,实行计划整桩距离100】平面->管线桩号->主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天然地形->天然离散点->文本界说/属性块转【假如天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取属性块转】平面->天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距离(米)【一般情形下,施工图取25,实行计划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假如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刻,留意保管的文件名称应分离进行自界说以示差别】平面->天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天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安插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安插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安插/选择检讨井安插点【一般情形下采取“按桩号安插”,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光距可取600~1000m.在按桩号安插阀门时应留意整桩邻近的已有节点,一般已有节点在5m以内安插阀门井会导致阀门井节点不成生成,最后无法盘算.故在这种情形下,采取“选择检讨井安插点”方法安插阀门井调换已有节点】给水->主动安插消火栓【消火栓开端桩号尽量选择整桩,假如从0+000开端设置消火栓,应将开端桩号定在0+120,0+000桩号消火栓手动添加】5.节点编号给水->节点编号->主节点编号【该操纵完成后,图上无显示】6.定节点地面标高给水->井地面标高->管里程标高盘算G->“选摘要盘算节点”7.定管道管径给水->界说管径-> “选摘要界说直径管线(管材请求一致)”8.定管埋深给水->定管埋深->管顶覆土定标高F【一般管顶覆土取1.0m】9.绘制纵断面图对象->给水新版纵断裁图->管道里程断面裁图->“选择起点井”->“选择终点井”->“空选或回车退出”【实行计划.施工图:横向比例2000,竖向比例200】地面标高肯定办法->天然标高文件盘算设计地面标高肯定办法->设计标高文件盘算肯定->绘制纵断面图【在实行计划设计阶段,尽量采取A3图幅,单幅桩号数600m,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取A2图幅,单幅桩号数450m】10.绘制小平面图标注->标井编号->重设标注内容G【标注内容只选择“编号”】标注->标井编号->平行管->成组标注Z->“选摘要标注节点”->“请选择任一个样本检讨井”->“点取标注地位点”标注->测量坐标标注【该步调可只在施工图设计中消失】对象->主动裁图->平面主动裁图(取样方法)11.完成平面及纵断面图绘制节点大样:给水->节点图井表->平面管件整顿完美图面信息->统计工程量->完成!。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实施方案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1.0Mpa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91采用2平面->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实施方案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平面->件】4给水->布置”,给水->5给水->6、定节点地面标高给水->井地面标高->管里程标高计算G->“选择要计算节点”7、定管道管径给水->定义管径->“选择要定义直径管线(管材要求一致)”8、定管埋深给水->定管埋深->管顶覆土定标高F【一般管顶覆土取1.0m】9、绘制纵断面图工具->给水新版纵断裁图->管道里程断面裁图->“选择起点井”->“选择终点井”->“空选或回车退出”【实施方案、施工图:横向比例2000,竖向比例200】确定->600m,10标注->标注->井”->标注->工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