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 影响,开始写新诗。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7月著名民主 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 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 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这句话运用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风和煦的特点。 “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这是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的醉人芬芳。
➢“鸟儿将窠巢安在……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 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这句话好在哪?
盼春
(1)
绘春
春 (2-7)
颂春
(8-10)
理清文章思路
春天的山、水、太阳 (总绘)
春天的草 春天的花 春天的风 春天的雨 春天的人们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春天像娃娃 春天像姑娘 春天像青年
反复朗读,深入理解
1、读准字音。 3、区分轻重音。
2、注意朗读节奏。 4、有感情朗读。
课文精读
➢“傍晚的时候……在雨里静默着。” 这三句将视线由植物转到人,从白天写到傍晚。动静结合,
有动景,有静景。
“静默”一词最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春雨中安静和 平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一下就是三两天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层薄烟
绵长 细密 轻盈
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 朴实的新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