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项积极心理品质品质目标(特征)及可操作特征(行为)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9
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一、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思想、热爱学习、有视野(洞察力)。
二、勇气:真诚、勇敢、坚持、热情。
三、仁慈与爱:友善、爱、社会智能。
四、正义:公平、领导力、团队精神。
五、修养与节制:宽容、谦虚、谨慎、自律。
六、心灵的超越:审美、感恩、希望、幽默、信仰。
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1.创造力常有新的主意和想法。
喜欢创造新异的东西,总是有很多创意。
认为自己很有创造力。
常常能想出做事的不同方法,常常用不同的方法做事,喜欢学做不同的事。
培养策略:1、鼓励学生用非传统的方式考虑问题和做事;2、赞赏孩子的机灵、灵敏、足智多谋,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鼓励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使用创新并适当的行动来达到该目标;4、鼓励做事不受陈规束缚,能灵活运用知识和经验,能够想出新思路、新方法;5、鼓励喜欢从事发明、创造、创新活动。
2.好奇心爱提问,对各种事情都很感兴趣,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感到好奇。
总想知道更多,对许多事情,总是有许多的疑问,对不熟悉的人、地方或事物总是感到好奇。
培养策略:1、鼓励学生总希望知道、了解更多的事物;2、教育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无偏见、具有开放的好奇和对事物兴趣;3、赞扬学生的爱提问、爱探究;4、支持学生寻求新奇,对事物敏感也非常愿意接受新事物,不容易觉得无聊。
3.开放的思想喜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做出一个决定时,会考虑每个选择的好处和坏处。
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做决定前喜欢征求别人的意见,做最后决定前会考虑所有的可能性,经常能想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策略:1、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彻底地考虑事物并从各个角度来检验问题,不草率下结论;2、指导学生善于依靠证据做决定,面对证据能够改变观点;3、学会慎重考虑每件事的所有因素,不轻易否定自己;4、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变通能力。
4.热爱学习学到了一些新东西时会很开心,没人要求学习的时候也会学,每当有机会学习新东西时都会积极参加,阅读或学习新东西时总是废寝忘食。
积极品质卡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作者:胡丽来源:《祝您健康·成长》2024年第02期积极心理学强调以积极的角度看待人,相信人具有内在的潜力,认为只要唤醒个体的积极力量和品质,就能提升个体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实现个体的人格完善。
因此,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尤为重要。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树德中学)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不断探索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以积极个体特质理论为依据,结合24项积极品质,注重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和品质,自主开发了配套的教学工具——积极品质卡牌,据此设计并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为培养积极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日益更新的信息化设备、复杂多变的舆论信息等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巨大变化和发展的时期,容易遭遇各种心理问题,诸如成长性的问题、亲子关系的问题、同伴关系的问题、升学与就业问题、情绪调节的问题等。
对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塑造积极心理品质和形成稳定性格的关键时期,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高质量要求。
〇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被认为是个体实现幸福和获得积极心态要具备的特质和能力,它是决定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源泉,是一种几乎所有文化都支持和认可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
具体来讲,塞利格曼等人研究发现了人的24项积极品质,分别体现于六大美德中:①正义,包括公平、领导力和团队合作3项积极品质;②人道,包括社交智慧、友善和爱3项积极品质;③卓越,包括感恩、幽默、灵性、欣赏和乐观5项积极品质;④勇气,包括热情、勇敢、毅力和诚实4项积极品质;⑤智慧,包括好奇心、创造力、好学、思维力和洞察力5项积极品质;⑥节制,包括自制、谨慎、谦虚和宽恕4项积极品质。
这些积极品质能够缓解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人生的幸福感有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希望、感恩、爱、好奇心与高水平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一、智慧与知识;二、勇气;三、仁慈与爱;四、正义;五、修养与节制;六、心灵的超越积极心理学的二十四种优秀品质:一、智慧与知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1.好奇心。
你对世界的好奇和情趣,你对任何事都感到好奇。
你经常发问,对所有话题和题目都感到着迷。
你喜欢探索和发掘新事物。
2. 喜好学习。
你喜欢学习,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自学,你都喜爱学习新事物。
你喜爱上学、阅读、参观博物馆和任何有学习机会的地方3.创造力。
你有创造力、独立性和完整性及开放胸襟,能够想出新方法做事是你拥有的重要特质。
如果有更好的方法, 你决不会满足于用传统方法去做同样的事。
4.开放的思想。
你有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原创力,能从多角度思考和考证事物是你重要的特质。
你不会妄下结论, 只会根据实际的证据做决定。
你能够变通。
5.智慧和知识。
包括社会智慧、个人智慧、情绪智慧。
你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
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你知道该做甚么,也知道要做些甚么,才能使其它人感到自在。
6.独特视角。
有统揽全局、洞察力和观点见解。
你不认为自己有智慧,但你的朋友却认为你有。
他们重视你对事物的洞察力,并向你寻求意见。
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无论对自己和别人来说, 都具有意义。
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一致7.勇敢。
英武、勇敢和勇气。
你这个人无所畏惧,绝不会在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前畏缩。
即使面对反抗,你仍会为正义声疾呼。
你会根据自己的信念而行动。
8.坚持不懈。
坚持性、努力、勤奋和坚毅。
你努力完成自己开展的工作。
无论怎样的工作, 你都会尽力准时完成。
工作时, 你不会分心, 而且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9.真实性。
正直、诚实、真实。
你是个诚实的人,不止说实话,还会以真诚和真摰的态度生活。
你是个实事求是的人, 不虚伪, 是个“真心”的人。
三.仁慈和爱:人际交往的品质;10.仁慈善良慷慨。
你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
别人请你做事,你从不推搪。
你享受为别人做好事,即使是那些人和你认识不深。
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来历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来历〔摘要〕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塞里格曼所推出的真正幸福论认为“幸福”这个词很难有科学的定义,它应囊括三个领域,即: 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
塞里格曼在他设计的有关“快乐生活”的练习中包括“乐观”和“希望”的干预练习,其中包括“运用你的特长”。
“运用你的特长”要求参与者填写VIA-IS特长问卷[1]后分析出自身的五个优点,然后设法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
这个VIA-IS 特长问卷是根据塞里格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理论编写的。
〔关键词〕美国;真正幸福论;VIA Strengths Survey;优秀品质〔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18-04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塞里格曼(Seligman)在2002年推出的真正幸福论(Authentic Happiness)在积极心理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真正幸福论认为“幸福”这个词很难有科学的定义,所以塞里格曼称它应囊括三个领域,即: 快乐生活(Pleasant Life)、充实生活(Engaged Life) 和有意义的生活(Meaningful Life)。
经过多年的不断试验和研究,2006年,塞里格曼与其助手们设计出了一整套建立真正幸福论的临床积极心理疗法。
其中塞里格曼等设计的有关快乐生活的练习中包括“乐观”和“希望”的干预练习,目的是抵消悲观态度和情感。
练习完善、满意和幸福。
(3)这些优秀品质是有道德价值的(Morally valued),它们自身是得到重视和珍惜的,而且它们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4)这些优秀品质的特性是拥有这一优秀品质的人不贬低没有具备这些优秀品质的人(Does not diminish others),而且只受到钦佩而不招惹嫉妒。
(5)这些优秀品质有其不恰当的对立面(Nonfelicitous opposite),有明显的带有负面含义的反义词性。
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及其培养的重要意义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对其日后的发展也是影响极大的。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农村初中生心理品质的现状、培养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积极意义等方面简要分析农村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意义一、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出及内容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出来自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
而后,人们就开始探讨最理想的积极人格或美德。
2000年7月在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等人的领导下,研究者们归纳出两百种人类拥有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为人类核心品质的6种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
以及与这六种美德相对应的24种力量:好奇心、热爱学习、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情感性智力、勇敢、勤奋、正直与诚恳、慈祥、慷慨、爱、忠诚、公正、自控、审慎、适度和谦虚、对优秀和美丽的敬畏与欣赏、感激、希望、乐观、信念与信仰、宽恕与仁慈、风趣与幽默、热情。
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就是由以上6种人类核心品质及24种积极力量构成。
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正向的心理特质。
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品质对每个人都是及其重要的,它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会使人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呈现良好的身体状态;可以使人精神饱满,保持对生命热忱的态度,更好的体现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
此外,积极心理品质还可以帮助个人向往美好未来,控制人的消极情绪,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农村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近年来,农村初中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
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一、智慧与知识;二、勇气;三、仁慈与爱;四、正义;五、修养与节制;六、心灵的超越积极心理学的二十四种优秀品质:一、智慧与知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1.好奇心。
你对世界的好奇和情趣,你对任何事都感到好奇。
你经常发问,对所有话题和题目都感到着迷。
你喜欢探索和发掘新事物。
2. 喜好学习。
你喜欢学习,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自学,你都喜爱学习新事物。
你喜爱上学、阅读、参观博物馆和任何有学习机会的地方3.创造力。
你有创造力、独立性和完整性及开放胸襟,能够想出新方法做事是你拥有的重要特质。
如果有更好的方法, 你决不会满足于用传统方法去做同样的事。
4.开放的思想。
你有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原创力,能从多角度思考和考证事物是你重要的特质。
你不会妄下结论, 只会根据实际的证据做决定。
你能够变通。
5.智慧和知识。
包括社会智慧、个人智慧、情绪智慧。
你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
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你知道该做甚么,也知道要做些甚么,才能使其它人感到自在。
6.独特视角。
有统揽全局、洞察力和观点见解。
你不认为自己有智慧,但你的朋友却认为你有。
他们重视你对事物的洞察力,并向你寻求意见。
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无论对自己和别人来说, 都具有意义。
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一致7.勇敢。
英武、勇敢和勇气。
你这个人无所畏惧,绝不会在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前畏缩。
即使面对反抗,你仍会为正义声疾呼。
你会根据自己的信念而行动。
8.坚持不懈。
坚持性、努力、勤奋和坚毅。
你努力完成自己开展的工作。
无论怎样的工作, 你都会尽力准时完成。
工作时, 你不会分心, 而且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9.真实性。
正直、诚实、真实。
你是个诚实的人,不止说实话,还会以真诚和真摰的态度生活。
你是个实事求是的人, 不虚伪, 是个“真心”的人。
三.仁慈和爱:人际交往的品质;10.仁慈善良慷慨。
你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
别人请你做事,你从不推搪。
你享受为别人做好事,即使是那些人和你认识不深。
24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品质目标与可操作特征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一系列能够促进个体成长、幸福与成功的心理特质。
如何培养这些积极心理品质呢?以下是24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品质目标与可操作特征:1.乐观品质目标:培养对未来的积极预期和信心。
可操作特征:积极面对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关注好的方面。
2.坚韧品质目标:保持目标的坚定,不放弃。
可操作特征:培养自律能力,面对困难时坚持下去,寻求支持和帮助。
3.自信品质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可操作特征:从过去的成功经验中汲取信心,挑战自己,接受他人的积极反馈。
4.成长心态品质目标:持续学习和成长,将挑战视为机会而非威胁。
可操作特征:接受并乐于面对新的挑战,寻求反馈和改进,设定具体的目标。
5.善于适应品质目标:灵活应对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可操作特征:接纳变化是常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学习调整和适应。
6.自律品质目标:控制自己的冲动,坚持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可操作特征: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培养自我约束能力。
7.感恩品质目标: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珍惜并感激。
可操作特征:每天写下一件自己感激的事情,积极寻找感激的对象,表达感激之情。
8.宽容品质目标:理解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和行为,给予宽容和支持。
可操作特征: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权利,寻求共同点而非争议。
9.乐于助人品质目标:乐于帮助他人并与他人建立互助关系。
可操作特征:主动提供帮助,积极支持他人的成长和发展,尊重他人的需要。
10.创造力品质目标:拥有创新思维和有独特想法的能力。
可操作特征:培养好奇心,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给自己一些思考和创造空间。
11.自主性品质目标:独立决策和行动,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可操作特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权衡利弊,积极行动并承担后果。
12.毅力品质目标:能够坚持努力,并迎接挑战。
可操作特征:设定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克服困难,不屈不挠。
13.内驱力品质目标:有自我激励、自我激励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八大智能及二十四种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一、智慧与知识;二、勇气;三、仁慈与爱;四、正义;五、修养与节制;六、心灵的超越积极心理学的八大智能:一、语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是人类最早表现出来的智能。
二、数理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以及科学分析方面的能力三、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运用全身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创造作品的能力四、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指针对所观察的事物,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模型或图象从而加以运用的能力。
大脑右后部位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其辨认面孔和关注细节的能力明显减弱。
五、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指感觉、欣赏、演奏、歌唱、创作音乐的能力。
大脑右半球的一部分,在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上,起重要的作用。
脑损伤的确会造成人的“失歌症”。
从多种文化得到的证据表明,音乐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本能,在幼儿阶段确实有一种与生俱来计算音高的能力。
举例:梅纽因,3岁时和父母去听音乐会,于是非常喜欢小提琴,坚持要父母在他生日时送给他小提琴,还要让在音乐会上表演的那位小提琴家作他的老师,他的愿望都实现了,10岁时已经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
六、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了解他人,与人合作的能力。
特别是观察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的能力七、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自知、自处、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八、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积极心理学的二十四种优秀品质:一 、智慧与知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1.好奇心。
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一、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思想、热爱学习、有视野(洞察力)。
二、勇气:真诚、勇敢、坚持、热情。
三、仁慈与爱:友善、爱、社会智能。
四、正义:公平、领导力、团队精神。
五、修养与节制:宽容、谦虚、谨慎、自律。
六、心灵的超越:审美、感恩、希望、幽默、信仰。
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1.创造力常有新的主意和想法。
喜欢创造新异的东西,总是有很多创意。
认为自己很有创造力。
常常能想出做事的不同方法,常常用不同的方法做事,喜欢学做不同的事。
培养策略:1、鼓励学生用非传统的方式考虑问题和做事;2、赞赏孩子的机灵、灵敏、足智多谋,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鼓励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使用创新并适当的行动来达到该目标;4、鼓励做事不受陈规束缚,能灵活运用知识和经验,能够想出新思路、新方法;5、鼓励喜欢从事发明、创造、创新活动。
2.好奇心爱提问,对各种事情都很感兴趣,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感到好奇。
总想知道更多,对许多事情,总是有许多的疑问,对不熟悉的人、地方或事物总是感到好奇。
培养策略:1、鼓励学生总希望知道、了解更多的事物;2、教育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无偏见、具有开放的好奇和对事物兴趣;3、赞扬学生的爱提问、爱探究;4、支持学生寻求新奇,对事物敏感也非常愿意接受新事物,不容易觉得无聊。
3.开放的思想喜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做出一个决定时,会考虑每个选择的好处和坏处。
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做决定前喜欢征求别人的意见,做最后决定前会考虑所有的可能性,经常能想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策略:1、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彻底地考虑事物并从各个角度来检验问题,不草率下结论;2、指导学生善于依靠证据做决定,面对证据能够改变观点;3、学会慎重考虑每件事的所有因素,不轻易否定自己;4、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变通能力。
4.热爱学习学到了一些新东西时会很开心,没人要求学习的时候也会学,每当有机会学习新东西时都会积极参加,阅读或学习新东西时总是废寝忘食。
发掘积极心理学24项优势的方法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品质的科学,它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事物。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24项优势,包括智慧与知识、勇气、公正、节制、卓越、人道、公平、领导力、爱、喜悦、和平、虔诚、希望、宽恕和慈悲、谦虚、感恩、洞察力、意义和目的、社交智慧、勇往直前、接纳自我、目标定向和恒心。
这些优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绩效,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
以下是一些发掘积极心理学24项优势的方法:1. 自我反思:每天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自我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找到提升这些优势的方法。
2. 寻求反馈: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寻求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
3. 设定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困难和挑战。
4. 挑战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尝试新的事物和任务。
通过挑战,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5. 培养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人更加乐观和自信,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通过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培养积极的心态,让自己更加愉快和充实。
6. 寻求支持:在发掘自己的优势时,需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支持,让自己更加坚定和自信。
7. 参加培训课程: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或工作坊,学习如何发掘自己的优势。
通过专业的学习和指导,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找到更好的发展途径。
8. 记录进步:记录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让自己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势。
通过记录自己的成果和经验,可以更好地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9. 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和目标。
通过合作,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10. 接受挑战:接受挑战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如前所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并且不同积极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
其主要原因在于世界范围内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没有定论与广泛共识。
比如,谢恩·罗普兹等人总结出价值观、道德规范、自我效能、成就、自尊、调节、应对、移情、目标设置、自我概念等32项积极心理品质内容。
而以塞里格曼为核心的“价值在行动”项目组最终确立了6大维度24项为人们广泛认可的积极心理特征。
官群、孟万金等国内研究团队根据中外大量实证研究,积极心理健康品质体系包括6大维度,并在以中国中小学生为被试的本土化研究中聚合为6大维度15因素:知识和智慧维度(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情感敢维度(真诚、执着)、人际维度(爱、友善)、公民素质维度(领导力、合作力)、节制维度(宽容、谦虚、持重)、超越维度(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与希望)。
表3-1 中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维度与指标体系第一节知识与智慧:认知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知识与智慧是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维度,也是积极心理品质中最基本的积极心理特征。
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三项因素,其中求知力包含着好奇心与爱学习两项内容,而思维与洞察力包括开放思维与洞察力两项内容。
一、创造力品质(一)定义创造力是指能够产生新想法,用新的方式做事,并取得成果的品质。
作为一种个体差异,创造力包含两个缺一不可的成分:1. 新:有创造力的人可以产生出原创的想法和行为,即新的、令人惊讶的、不同寻常的想法和行为。
2. 有用:这种原创的想法和行为可以对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研究发现Guilford等心理学家对创造力做过许多重要而深入的研究。
根据研究者多年对高创造力人群的研究得到两个结论:1、创造力不等于高智商。
高创造力人才在智力方面高于平均水平,但不一定在智商测验拿天才水平的高分。
即使智商测验平平甚至稍低的人也可能在日常中表现出明显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