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机构
- 格式:pdf
- 大小:32.14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章配气机构3.1 概述 (2)3.2 配气相位 (5)3.3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8)3.4 可变进气系统 (21)学习目标:1.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2.掌握配气相位、气门间隙;3.掌握凸轮轴的结构特点;4.掌握可变进气系统的结构类型特点。
学习方法:介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及组成,通过实物教学和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相结合,并和汽车拆装与调整实践教学相辅相承,使学生掌握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安装要求。
学习内容:§3.1 概述§3.2 配气相位§3.3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3.4 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3.5 可变进气系统学习重点:1.配气相位;2.气门间隙;3.凸轮轴的结构特点;4.可变进气系统的结构类型。
作业习题:1.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配气机构的功用是什么?3.如何从一根凸轮轴上找出各缸的进排气凸轮和该发动机的发火顺序?4.气门弹簧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在装配气门弹簧时要预先压缩?5.挺柱的类型主要有哪些,液压挺柱有哪些优点?6.可变进气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型式?3.1 概述配气机构的功用就是根据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点火顺序的要求,定时打开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及时进入气缸和废气及时排出气缸,使换气过程最佳。
好的配气机构应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工作时获得最佳的进气量,以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工作时发出最好的性能。
发动机在全负荷下工作时,需获得最大功率和扭矩,这就要求在此工况下,配气机构应保证获得最大进气充量。
吸入的进气越多,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和扭矩越大。
进气充满气缸的程度,常用充气效率 ( 也称充气系数 ) η v 表示。
即:ηv =M/Mo式中M -进气过程中,实际充入气缸的进气量;Mo -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进气量。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充气效率η v 总是小于 l 的。
η v 的大致范围是:四冲程汽油机 0.7 ~ 0.85 ;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 0.75 ~ 0.90 ;四冲程增压柴油机 0.90 ~ 1.05 。
第三章配气机构配气机构是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的装置,其作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次序和各缸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以便在进气行程中使尽可能多的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进入气缸;在排气行程中将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及时从气缸内排出。
同时配气机构应能保证发动机在压缩行程和做功行程中,气缸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3—1 概述四冲程车用发动机大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
其机构形式多种多样,按气门布置形式不同分为气门顶置式和气门侧置式;按每缸气门数目不同分为二气门式和多气门式两种,其中多气门式发动机又分为三气门式、四气门式和五气门式几种;按凸轮轴布置形式不同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和凸轮轴上置式;按曲轴和凸轮轴的传送方式不同分为齿轮传动式、链条传动式和齿形带传动式。
一、气门布置形式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配气形式,其结构如图3—1所示,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座圈、气门导管、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等;其门传动组包括摇臂、摇臂轴、调整螺钉、气门推杆、气门挺柱和凸轮轴等。
图3—1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1-凸轮轴 2-挺柱 3-推杆 4-摇臂轴 5-调整螺钉 6-摇臂 7-气门弹簧座 8-气门弹簧9-气门导管 10-气门 11-气门座圈 12-气缸盖 13-气缸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正时齿轮组驱动凸轮轴旋转,当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挺柱时,挺柱推动推杆一起上行,作用于摇臂上的推动力使摇臂绕摇臂轴转动,摇臂的另一端压缩气门弹簧使气门下行,打开气门。
随着凸轮轴的继续转动,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离开挺柱时,在气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气门上升而落座,使气门关闭。
由于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的进、排气门倒装在气缸盖上,使燃烧室结构合理,进气阻力小,充气效率高,混合气的行程和燃烧过程得到改善,因而,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改善了排放指标。
桑塔纳JV型和一汽奥迪JW型发动机均采用这种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