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前评估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33
浅谈PICC置管前评估的重要性PICC(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PICC置管也日益增多,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有点。
那PICC到底适应于哪些人群?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该如何评估?1、评估患者是否有PICC置管的需要:主动评估治疗相关因素,需要中心静脉置管:A、渗透压>500,B、PH值<5或者PH值>9,C、有内膜损伤。
2、PICC适应征及禁忌征A、PICC适应征:需要以时间输液的患者,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倾向者,有锁骨下或改内静脉穿刺禁忌征的患者,输液刺激性药物(如多巴胺、万古霉素、环丙沙星)输入高渗透压或粘稠性液体(如TPN、甘露醇、葡萄糖酸钙等),需要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者,需要大量补液,输液泵或压刀输液,药物类繁杂多者。
B、PICC禁忌征:无合适的穿刺血管,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置管侧肢体有外伤史、放射治疗使,静脉血栓形成史。
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的肢体,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确诊患者或疑似对器材的材质过敏。
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凝血功能障碍者,血液透析能力相对禁忌征。
3、医学伦理准则:有益—做得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心理安慰。
无害—没有害处,自主—患者有自己做出决定的权利,及时、准确、清晰的交流共享信息,获得知情同意书。
公正:人人平等。
4、置管与知情同意医生向病人和家属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沟通的内容包括:手术的名称,为什么要进行PICC置管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意外,如果不进行PICC置管术的后果。
5、病人的评估评估病人的病情:皮肤情况、年龄、疾病状况(如骨髓炎、肺炎、心内膜炎、艾滋病等),压力、营养不良、心理因素,受教育情况以及病人身体状况及疾病有可能复杂输液治疗。
PICC管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PICC(全称: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经皮静脉中心插管,是一种中长期静脉置管,常用于静脉输液、营养支持和静脉药物给予等治疗过程中。
为了确保PICC的正常使用,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在 PICC管留置期间需要进行管护理。
本文将介绍PICC管护理的操作流程,并详细介绍如何根据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估。
一、PICC管护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PICC管护理之前,护士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主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双手,佩戴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确认患者的身份,检查医嘱和相关文书。
2. 患者沟通和准备在进行PICC管的留置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解释该操作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取得患者的同意,并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操作。
然后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并清洁插管部位。
3. 管道穿刺根据预定的插管部位,护士准备好所需的穿刺器具,确保其无菌状态。
然后,护士将穿刺针以适当的角度插入皮肤,并沿着穿刺导管导向进入静脉。
4. 引管和固定引入导向线后,护士用适当的方式将导管跟随引入静脉。
完成引入后,护士会留下一段导管在体外,以便后续使用。
接下来,护士会使用透明半透膜固定导管,避免其脱落。
5. 管道评估和清洗在管道固定完成后,护士需要进行管道的评估和清洗。
评估包括检查导管插管深度和站立性褪色指数(STASIS),以确保导管位置正确。
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导管清洗,以确保导管通畅。
6. 导管连接和泵设定完成管道清洗后,护士将连接导管至输液设备或其他静脉通路,确保其正确连接且无漏气。
然后,根据医嘱设置输液设备,设定液体流速和泵的相关参数。
7. 导管皮肤固定和敷料将导管连接到泵设备后,护士需要注意固定导管与患者皮肤的连接,以确保导管不会被拉扯或移位。
然后,使用透明透气敷料覆盖插入点,以保持皮肤干燥和减少感染风险。
picc置管前评估内容1. 患者的血管状况: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包括有无狭窄、血栓形成、静脉炎症等情况。
这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进行评估。
2. 患者的皮肤状况: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有无红肿、破损、感染等情况。
这可以通过视觉检查和触觉检查进行评估。
3. 患者的疼痛水平: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包括有无疼痛或不适感。
可以使用疼痛量表,如数字评分量表或面部表情评分量表来评估疼痛水平。
4. 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包括有无免疫功能低下、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药物等情况。
这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来评估。
5. 患者的血流需求:评估患者的血流需求,包括有无液体输注需求、药物输注需求等。
这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当前情况和医嘱进行评估。
6. 患者的预期使用期限:评估患者的预期使用期限,包括有无长期置管需求或短期置管需求。
这可以通过与医疗团队和患者进行讨论来确定。
7. 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水平: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水平,包括有无需求进行常规活动或特殊活动。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和观察来评估。
8. 患者的个人偏好和需求:评估患者的个人偏好和需求,包括有无对置管的偏好、对置管位置的偏好、对置管固定方式的偏好等。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讨论来确定。
9. 患者的应急情况处理能力:评估患者的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包括有无需要教育和指导的情况。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和观察来评估。
10. 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有无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状况。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和使用相应评估工具来评估。
涿州市医院护理部基础技术规范(9) 2016年6月25日第三次修订PICC置管术操作标准一、【目得】1、提供中长期得静脉治疗。
2。
减少频繁得静脉穿刺痛苦,以保护病人外周血管、二、【操作前准备】1。
评估: (1)核对医嘱,进行评估,评估患者得病情、年龄、血管条件、意识状态、治疗需求、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向病人解释操作目得,详细讲解置管得过程需要配合得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得心理,以取得配合。
签署PICC知情同意书、(2)阅读病历:了解患者得病情,治疗方案,疗程。
查瞧血常规、血凝、乙肝、艾滋病、梅毒、淋病、肝肾功能、D2聚体。
了解既往静脉穿刺史、化疗史、放疗史、有无相应静脉得损伤及穿刺侧肢体功能状况。
(3)评估就是否需要借助影像技术帮助辨认与选择血管。
(4)了解过敏史、用药史及就是否安装起搏器。
2、患者准备:取舒适卧位,暴露穿刺部位。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圆帽。
4、物品准备:PICC穿刺包(1个)、PICC导管(1个)、一次性垫巾(1个)、无菌手套(1付)、3M贴膜(1个)、输液接头(1个)、无菌纱布(5块)、碘伏(1瓶)、75%酒精(1瓶)、250ML生理盐水(1袋)、肝素钠注射液(1支)、20ML注射器(2个)、弹力绷带(1个)、输液贴(1个)、皮尺、止血带、(B超引导下得PICC置管准备彩色多普勒超声机、专用PICC穿刺包,B超引导下得PICC导管1套)5.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或有足够得照明,必要时屏风或拉帘遮挡。
三、【操作步骤】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根据患者病情摆舒适体位,暴露穿刺区域,给患者戴口罩,女性戴帽子。
2、在穿刺肢体下铺治疗巾,扎止血带,评估并选择静脉: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为序选择,首选右侧。
确定穿刺点,松开止血带。
3、测量置入导管长度,上肢外展90度,第一种方法:预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向下至第三肋间。
第二种方法: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后,根据身高加5、6、7、8厘米。
picc置管前评估内容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输液、输血、化疗等治疗过程中。
然而,在进行PICC置管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置管的顺利进行。
进行PICC置管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
血管的直径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置管的成功率和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评估血管的直径可以通过超声技术进行测量,一般来说,血管直径在3mm 以上较为适合进行PICC置管。
此外,还需要评估血管的健康情况,如有无血栓、狭窄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到置管的顺利进行。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
PICC置管需要经过皮肤,因此,评估皮肤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需要检查皮肤是否有感染、炎症等问题,如有发现,需要及时处理。
此外,还需要评估皮肤的弹性和适合置管的部位,一般来说,静脉丰富、皮肤光滑的部位较为适合进行PICC置管。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状况、过敏史等。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PICC置管。
如患者有明显的全身疾病、感染等问题,可能会增加置管的风险,需要谨慎评估。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血液检查指标。
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判断患者的出血风险。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增加置管后的出血风险,需要谨慎评估。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配合程度。
PICC置管需要患者的配合和合作,因此,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配合程度对置管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影响。
如患者有明显的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置管的进行,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
PICC置管前的评估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对血管、皮肤、全身情况、血液检查指标以及心理状况和配合程度的评估,可以确保置管的顺利进行,并减少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
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置管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PICC置管前评估的研究进展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广泛应用在长期静脉营养、化疗、抗生素治疗等领域,为患者静脉输液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道[1-2]。
PICC置管属于侵入性的有创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全面、系统的规范评估是预防风险的必要条件[2-3]。
本文阐述了 PICC置管前评估意义及内容,展示PICC置管前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国内的评估现状,以期为PICC置管的临床实践提供信息。
PICC置管前评估意义及内容1.置管前评估的意义PICC置管前评估作为PICC留置的第一步关系到后续穿刺、置管、使用和维护等多个环节[4]。
置管前评估的意义首先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放置PICC; 其次对于适合放置PICC 的患者,决定选择何种PICC 导管、选择何处进行穿刺、是否需要借助超声辅助设备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而且还可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规避因评估不全导致的相关并发症[5]。
2.置管前评估内容2.1禁忌证和适应症的评估王建荣主编[6]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明确了PICC置管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通过评估患者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是否符合适应证。
置管前对患者是否存禁忌证进行准确地评估,能够筛查不合适位置管的患者,并给予正确处置,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7]。
2.2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因素的评估是对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支持系统、患者的意愿、认知与配合、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置管通路、导管材料、麻醉药是否过敏等[6-10]。
美国INS的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关于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在中心血管装置置入前,护士应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10]。
PICC置管前评估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国内的评估现状1.国外置管前评估的研究状况国外有成熟的临床实践指南,美国 INS 在循证研究基础上,听取多学科权威的意见,制定了PICC实践标准。
该标准全国统一,定期改版,不断更新[11] 。
PICC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PICC置管的目的: 导管可以长时间留置在体内,提供长期静脉给药的通道. 避免重复穿刺静脉.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评估患者:询间、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
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情况。
3、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置管后的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导管,避免感染和导管损伤:平素穿长袖衬衫以保护导管免受外力撞击、摩擦和利器损坏。
病人置管的上肢勿负重(举重、提重物、用力),避免剧烈运动,限制病人浸泡于水中的活动(游泳、水上作业等)避免导管与水直接接触,淋浴时应用薄膜敷料或胶套包扎好使口与水隔绝,勿湿伤口敷料,弄湿了要及时更换。
2.每周采用以10ml 以上的注射器吸生理盐水以脉冲式动作冲管,确保导管通畅。
3.携带PICC患者应每周定时至医院进行一次冲管,一次换贴膜,一次换肝素帽等专业护理,不得擅自自行处理。
出汗较多、沐浴等因素导致贴膜褶皱、滑落等现象,请及时至医院更换贴膜。
保持穿刺处皮肤的清洁干燥。
4.当做CT和MRI检查时,应提醒医务人员禁止在这根导管上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而影响到正常使用。
如果到外地或到其他医院就诊(输液、维护时),应提醒护士使用10—20ml 注射器。
5.请注意不要在置管侧手臂上方扎止血带、测血压,以防血液返流造成导管堵塞; 衣服的袖口不宜过紧,尤其在冬天穿脱衣服时,应防止把导管带出,由于PICC 导管有外露接头容易钩住衣服,为防止这一现象可用干净的女士无跟袜或透明袜子剪去袜头和松紧带,套在外露的PICC导管外,这样可以巧妙的起到保护导管的作用。
6、如发现以下情况请及时来医院就诊:(1)如遇透明敷料污染、卷边、潮湿等导致不完全脱落时,应及时到医院更换敷料.(2)如发现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瘙痒、皮疹、红肿、肿胀、疼痛、有分泌物活动障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至医院就诊;(3)如遇输液时疼痛、输液停滴、缓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至医院就诊.(4)如发现导管内有血液返流,外露导管打折、脱落、漏水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PICC的置管前的评估及维护PICC的置管前的评估及维护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外周静脉置⼊导管,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法。
(⼀)PICC适应症、并发症及优越性适应症: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连续7天以上)的患者2、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倾向的患者3、有锁⾻下或颈内静脉插管禁忌症的患者4、需要输注⾼渗或⾼浓度药液(如TPN、脂肪乳、氨基酸等)5、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等患者6、20-30周的早产⼉(极低体重⼉⼩于1.5KG)营养⽀持治疗7、需要反复输⾎或⾎制品,或反复采⾎的患者8、家庭病床的患者禁忌症:1、双上臂已知有⾎栓形成、梗阻、畸形者2、患者有明显上腔静脉压迫症者3、有严重的出⾎及全⾝感染(败⾎症、菌⾎症)4、预置管⾎管有放疗史、⾻折史、⾎管外科⼿术史者5、近期患侧乳腺患者切除术后,上臂肿胀者6、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材料或消毒剂过敏7、肘部外周静脉⾎管⾛向不清或⾎管未触及者(⽆超声技术辅助时)8、病⼈的顺应性差优越性:1、极⼤地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2、导管不易脱出、液体流速不受患者体位影响。
3、避免刺激性药物对静脉的影响和破坏。
4、保留时间长:推荐时间为⼀年。
5、操作相对简单,可由护⼠床旁插管。
6、相⽐其他中⼼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率低。
(⼆)置管前评估评估重要性:确保置管成功率;降低护理纠纷;保证良好的依从性。
?评估的内容:治疗⽅案的评估;病⼈情况的评估;输液治疗的最佳实践。
1、治疗评估:治疗性质、⽬的、速度、药液性质等(1)化疗药物对外周⾎管的副作⽤:刺激性⼤,可致化学性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药液外漏可致组织损伤、坏死。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表现:渗漏部位⽪肤红、肿、⽪下硬结、疼痛,重者出现⽪肤及⽪下组织坏死,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甚⾄侵及肌腱。
化疗外渗常见刺激性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阿昔洛韦、苯丙巴⽐妥、多巴胺、氯化钾、⽢露醇、脂肪乳等。
picc置管前评估picc置管前评估是指在给患者进行外周静脉插管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工作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关于picc置管前评估的700字的例子:picc置管前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可以确保患者在外周静脉插管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进行picc置管前评估时,首先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
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本疾病情况、基础病情及接受的治疗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预测他们的术后恢复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
这包括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状况等常规生命体征的评估。
还要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看看是否有水肿、破损、红肿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患者是否具备进行外周静脉插管的适应症。
再次,我们需要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
这包括观察患者外周静脉是否清晰可见,是否有血栓形成、狭窄等问题。
我们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血液流量,这可以通过观察和触摸患者皮肤上的血管得出。
此外,如果患者有其他形式的血管通路,如中心静脉导管等,我们还需要评估这些通路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
这包括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血栓、感染等潜在的风险因素。
最后,我们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意愿和合作程度。
外周静脉插管是一个需要患者积极合作的过程,否则可能会增加插管的困难和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和患者沟通,了解他们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和愿意参与的程度。
综上所述,picc置管前评估是确保外周静脉插管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身体情况、血管状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意愿和合作程度,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术前风险,并作出相应的准备和处理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