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渗透压监测与危重症A--刘长文
- 格式:ppt
- 大小:487.50 KB
- 文档页数:32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万汶预充对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姚洪林;任静华;孙宾;何常佑;刘小玲;吴远林【期刊名称】《西部医学》【年(卷),期】2011(023)005【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ydroxyethyl starch HES 130/0. 4 (Voluven) preparation on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f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children. Methods 50 cases of open heart surgical children und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from Voluven group were infused with 6%Volven (130/0.4)400 ml before cardiopulmonary bypass;patients form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fused with blood plasma 10 ml/kg befor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s (COP) at the beginning, 10 minutes, 30 minutes and the end of CPB and 6 hours and 24 hours after CPB were measured. The supportively ventilative time, chest tube drainage and urine volume after 24 hours were measured. The edema of conjunctiva or eyelid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Ps at 10 minutes, 30 minutes and the end of CPB and 6 hours after CPB of Volve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upportively ventilative time of Volve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atio of the edema of conjunctiva or eyelid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uclusion Hydroxyethyl starch infusion may keep the proper COP level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children.%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预充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对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将5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万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于体外循环中分别预充万汶400ml和血浆10 ml/kg.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开始后10 min、CPB 开始后30 min、CPB结束、术后6h及术后24h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变化、辅助呼吸时间、术后24小时胸液量和尿量及患儿眼球结膜、眼睑水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万汶组CPB开始后10、30 min、CPB结束、术后6h CO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万汶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较短,出现眼球结膜、眼睑水肿的比率较低.结论以万汶预充能够较好维持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患儿血浆胶体渗透压水平.【总页数】3页(P952-953,956)【作者】姚洪林;任静华;孙宾;何常佑;刘小玲;吴远林【作者单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宜宾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1;R541.1【相关文献】1.不同预充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胶体渗透压和肺功能的影响 [J], 张玮玮2.先心病患儿万汶急性血液稀释后年龄因素对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J], 张建中;王洪武;白泽虹;薛玉良3.体外循环无血浆预充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J], 任建立;张义和;刘虎;蔺亚莉4.体外循环预充贺斯对预充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J], 鲍升学;童建成;袁建国;杜中东;黄云峰;董玲5.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体外循环无血浆预充治疗的临床评价 [J], 胡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RDS的液体管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病医学科刘长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
ARDS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作为连续的病理过程,其早期阶段为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重度的ALI即ARDS。
ARDS晚期多诱发或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病情凶险,预后恶劣,病死率高达50%~60%。
现就其液体管理的若干进展做一简述补液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ARDS在这方面治疗的争论较大。
有主张ARDS治疗中限制液体入量、限制肺动脉楔压,这在一部分血容量正常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反的意见认为,ARDS患者应给予超生理量的容量支持,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供超生理剂量的氧运输。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ARDS患者呈现病理性氧供依赖,氧供和氧耗均远远超过生理剂量的患者,死亡病例显示了巨大的氧债,这种氧债可以通过增加氧供(可高达600 ml.min-1.m-2)、加大液体负荷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改善。
但是,氧供和氧耗的确切关系在ARDS患者中还不十分清楚,氧供值到底提高到多少合适也不清楚,超生理剂量的液体负荷及大量血管活性药物对某些患者还可能有害。
最佳的液体管理似乎应该是患者特异的,对某一特定患者的最适当的液体治疗应该考虑以下3个因素:①维持满意的氧合所需要的氧浓度和跨肺压;②维持器官灌注的血流动力学需求;③使用大量影响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人类可发生下列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亦称流体静力学或血流动力学肺水肿)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亦称通透性增高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cu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监测和干
预措施,以确保他们的生命体征得到及时监测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以下是ICU 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的详细描述:
1. 血流动力学监测:这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和动
脉压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液体平衡情况,以及是否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血容量扩充剂。
2. 呼吸监测:呼吸参数的监测对于呼吸功能紊乱的患者尤为重要。
这包括监测
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还可能通过监测肺动脉压力和腔静脉压力来评估肺血管的功能。
3. 体温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可以帮助发现感染、代谢异常和体温调节障
碍等问题。
通常使用无创体温监测装置,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4. 生命体征监测:除了上述内容,ICU患者还需要被监测的其他生命体征参数
包括神经功能、肌力、疼痛评估和尿量监测等。
这些参数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实验室检查:ICU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经常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代谢情况以及有无感染等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ICU中,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高度监测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异常,评估病情,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治疗。
这些监测内容的持续进行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结果,提高生存率和康复速度。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需要对这些监测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ISCCM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南导言: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患者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用于评估和指导治疗。
ISCCM(Indian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已经制定了一套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确保危重患者的有效监测和适当的干预。
本文将对ISCCM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南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指南内容:1.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和概念:-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循环系统的功能和组织灌注,以指导治疗和判断疗效。
-检测的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心排血量、压力指标(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氧输送和氧消耗等。
2.血压监测:-实时动态血压监测是判断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可通过无创血压监测和有创血压监测两种方法进行。
-无创血压监测适用于稳定患者,而有创血压监测适用于需要更精确监测和干预的患者。
3.中心静脉压(CVP)监测:-CVP是衡量右心室前负荷的指标,用于评估流体状态和心血管功能。
-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插管进行监测,但需谨慎考虑并发症风险。
4.肺动脉压(PA)监测:-PA监测可提供右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的信息,有助于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可通过肺动脉导管插管进行监测,但需谨慎考虑并发症风险。
5.心排血量(CO)监测:-CO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用于评估有效组织灌注和洗脏效果。
-可通过有创和无创方法进行监测。
6.氧输送和氧消耗监测:-氧输送(DO2)和氧消耗(VO2)是评估组织氧代谢和供需平衡的指标。
-可通过计算或通过有创监测方法进行评估。
7.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解读和干预:-医务人员应了解各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正常范围和生理意义,并根据患者状况进行解读和干预。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数据需综合临床状况和其他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8.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局限性和风险:-血流动力学监测可能存在局限性和风险,如操作错误、感染、出血等。
血浆渗透压监测在中、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易勇;唐文渊;田加坤【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05(7)4【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渗透压监测在中、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36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入院时GCS伤情评分、血浆渗透压及血电解质、血糖、肾功能等测定,并行GOS预后评定.结果脑伤越重,血浆渗透压越高(P<0.05); 入院时血浆渗透压水平与血钠、血糖、血尿素氮相关; 住院期间死亡者及随访植物生存者入院血浆渗透压水平(335.66±12.13)mmol/L均高于存活者(315.2±9.03)mmol/L,(P<0.05).结论血浆渗透压是评价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伤情、预后并指导治疗的可靠指标之一.【总页数】3页(P258-260)【作者】易勇;唐文渊;田加坤【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相关文献】1.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J], 周航2.脑电双频指数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意识评测和短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郑志忠; 吴寿坤; 伍荣乐; 王圳豪; 谭先念3.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J], 王志国4.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杨佳康;邱胜利;吴坤;韩斌;曹广辉;刘涛;王林;包爱军5.血浆渗透压监测在评判中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价值 [J], 余松祚;陆伟水;覃重桥;谭适;陆弘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的评估李乾锋;张迪;陈晓斌;吴京雷;段发亮【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5(44)12【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对脑损伤预后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心肺复苏后患者31例,其中预后不良组18例,预后良好组13例,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渗透压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P<0.05),而预后良好组则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浆渗透压异常率为15.38%,预后不良组血浆渗透压异常率为66.67%(P <0.05).血浆渗透压预测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75,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35.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34,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APACHEⅡ评分增大,预示脑功能预后不良,二者可以用来早期评估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预后.【总页数】3页(P139-141)【作者】李乾锋;张迪;陈晓斌;吴京雷;段发亮【作者单位】430022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430022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430022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430022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9【相关文献】1.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NSE早期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研究 [J], 关永佳;2.心肺复苏后NSE及S-100β蛋白早期变化对患者脑损伤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J], 郑增强3.EICU 心肺复苏后患者APACHE Ⅱ评分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 [J], 王微;陈文腾;杜育刚;刘裕芬;宋维4.APACHE Ⅱ、APACHEⅢ、MODS(2004)与、SOFA评分对ICU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比较 [J], 张牧城;郑绍鹏;程金霞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肺复苏后凝血功能变化及其脑损伤相关性研究 [J], 范利斌;刘彩霞;曹晓凯;杜卫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生长抑制及血管活性肠肽的测定吴光;柳明洙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1998(015)006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与脑出血的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2放免分析法动态观测了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浆和脑脊液SS、VIP含量变化。
结果血血急性期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的SS和V
IP含量均显著高于脑出血恢复期和对照组。
结论SS和VIP在脑出血的发生、发展趴有重要人艇。
【总页数】2页(P350-351)
【作者】吴光;柳明洙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延边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0.2
【相关文献】
1.急性脑硬死、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神经肽Y测定的价值 [J], 王文亮;包兴昌;左红霞
2.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含量测定及意义 [J], 吴志强
3.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血浆、脑脊液中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测定及意义 [J], 钟巨斌;唐兰芬;李鹏
4.脑出血患者血浆和颅内血肿液中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 [J], 李英杰;王振金;阎峰;
魏微;
5.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生长抑素放射免疫测定 [J], 姜美子;柳明洙;吴光;孙春兰;李天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渗透压测定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陈静;肖青;张希燕;崔红
【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
【年(卷),期】2008(7)12
【摘要】正常机体体液存在一定渗透压,渗透压是构成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除。
肾髓质外,几乎都有相等的渗透压环境。
当体液的渗透压平衡破坏时,可引起体液中水、电解质和有机物变化,导致机体的功能活动异常。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维持在280~310mmol/L,尿液渗透压维持在600~1000mmol/L,最大范围为40~1400mmol/L。
近年来渗透压测定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成为新的实验室技术指标,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渗透压测定在肾脏疾病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总页数】3页(P766-768)
【作者】陈静;肖青;张希燕;崔红
【作者单位】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255400,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渗透压测定在肾功能紊乱中的应用 [J], 戴稼禾
2.渗透压测定在肺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何薇
3.尿渗透压测定在初筛尿崩症中的意义 [J], 孟凡江
4.血浆渗透压测定在重症脑出血脱水治疗中的应用 [J], 田德峰;李银杰
5.渗透压测定在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J], 朱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性昏迷血浆有效渗透压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倪艳霞;曹恒云;等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信息》
【年(卷),期】1998(015)011
【摘要】本文报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6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4例。
观察其血钠及血浆有效渗透压与其预后的关系。
全部病例采用空腹静脉血测血糖、血钾、血钠、根据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计算血浆有效渗透压,并把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的血钠及血浆有效渗透压进行比较,结果病例与存活病例的血钠及血浆有效渗透压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
本文认为血钠在调节血浆渗透压中起重要作用,治疗糖尿病性昏迷效果好坏,血钠改变是一个关键性指标,血钠及渗透压越高,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
【总页数】2页(P2-3)
【作者】倪艳霞;曹恒云;等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08医院;解放军第208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血浆有效渗透压水平对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 [J], 黄岱坤;朱继红;李文娟;席小芳;赵育仁
2.急性加重期肺原性心脏病血浆有效渗透压降低的探讨 [J], 刘玉清;孙桂香
3.急性脑卒中患者与血浆渗透压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J], 黄澈; 庞莹; 赵光辉; 赵妍
4.Ⅱ型糖尿病病人血浆C肽水平与糖尿病性昏迷的相关性分析 [J], 向前;胡景铭;顾敏;周铁牛
5.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血浆有效渗透压的研究 [J], 穆亚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部分炎症因子水平的效率罗文利;刘继文;柳达;丁海峰;李诗洋【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在老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水平。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分院内科住院的>65岁的老年患者,动态血压明确诊断为老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为隐蔽性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住院健康体检60例非隐蔽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匹配,同期测定血浆Hcy、hs-CRP、IL-6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隐蔽性高血压组血Hcy水平为(17.64±7.94)mmol/L,对照组为(11.03±5.35)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隐蔽性高血压组hs-CRP、IL-6分别水平为(0.61±0.15)mg/L、(0.20±0.05)mg/L,对照组为(0.50±0.14)mg/L、(0.16±0.04)m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Hcy、hs-CRP、IL-6水平升高,但他们是否参与老年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待进一步研究。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plasma levels of homocysteine (Hcy),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interleukin-6 (IL-6)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masked hypertension.Methods A total of 60 elderlyin-patients (over 65 years old) with masked hypertension confirmed b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dmitted in our department andMidong District Branch from January 2012 to October 2013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as masked hypertension group. Another 60 elderly individuals without masked hypertension who took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same period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The gender and age well matched between two groups. Plasma levels of Hcy, hs-CRP and IL-6 were detected in all the patient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Results The plasma level of H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masked hypertens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17.64±7.94)vs (11.03±5.35)mmol/L,P<0.01]. The masked hypertension group also had obviously higher plasma hs-CRP [(0.61±0.15)mg/L and IL-6 levels(0.20±0.05)mg/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0.50±0.14)mg/L and(0.16±0.04)mg/L 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Plasma levels of Hcy, hs-CRP and IL-6 are higher in elderly mask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an in those without masked hypertension. Whether Hcy, hs-CRP and IL-6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elderly masked hypertension needs further study.【总页数】4页(P211-214)【作者】罗文利;刘继文;柳达;丁海峰;李诗洋【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石河子 8320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分院内科,乌鲁木齐 83002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石河子 832008;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石河子 832008;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石河子 832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592【相关文献】1.老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卢青;丁世芳;蒋桔泉;陈志楠;龚志刚;李志刚;王仁学2.老年隐蔽性高血压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 [J], 肖冬;张会珍;胡小亮;王辉;左希宏3.老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临床特点分析 [J], 胡小亮;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4.彩超与炎症因子水平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析 [J], 宋芳;范丹;王志华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相关性分析 [J], 申善良;黄婉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尿渗透压,纯水清除率,血肌酐检测论断小儿肾脏疾病的价值刘广惺;刘兰尊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1993(033)008
【摘要】测定了5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的血、尿渗透压,血肌酐,纯水清除率,并与正常组对照。
结果血肌酐、纯水清除率与健康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血、尿渗
透压,尿血渗比则有明显差异。
提示这几项检测可作为判断早期肾小管功能的指标。
【总页数】1页(P11)
【作者】刘广惺;刘兰尊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92
【相关文献】
1.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渗透压以及尿素、肌酐、尿酸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意义[J], 曾文祥;辛均莲
2.血,尿渗透压,纯水清除率,血肌酐在小儿肾脏疾病中的意义 [J], 刘广惺;刘兰尊
3.胱抑素C、血肌酐联合尿肌酐、尿素氮检测对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J], 钟凯丽
4.尿mAlb、血清Cys C、血BUN、血肌酐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肾病诊断中的价值[J], 吴舜
5.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蛋白联合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
床价值 [J], 刘艳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刘德水;王文峰;李召芳;王芹;杨文东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03(18)9
【摘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5 000~45 000的糖蛋白,其由两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7 000~22 000的相同亚单位经过二硫键形成二聚体[1].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肿瘤细胞均可分泌VEGF.
【总页数】2页(P516-517)
【作者】刘德水;王文峰;李召芳;王芹;杨文东
【作者单位】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利津,257447;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利津,257447;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利津,257447;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利津,257447;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利津,2574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
【相关文献】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发病时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J], 丁大朋;李士军
2.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复方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PO、cTnI水平
变化的影响 [J], 胡亚南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邢月利;杨文东;高乐俊;王艳春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PCI的临床疗效及血清MMP-9、PS水平变化 [J], 王方方;李文宇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PCI的临床疗效及血清NGF、COX-2水平变化[J], 刘学森;丁水印;李新春;王佩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