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部分摘要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5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著名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的研究为后来形成的共产主义思潮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读物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收录了他的部分著作和文章,主要包括《1871年的巴黎公社》、《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自然辩证法》和《日耳曼意识形态》等篇章。
其中,他较为重要和典型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和阶级斗争。
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前进的。
所有历史上的进步和革命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即政治制度和由这些制度所赖以存在的一切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的发展、直到民主共和国的出现、实质上是由阶级斗争的发展及其结果所决定的”。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使劳动者变成了商品,使社会变得非常不平等和不公正。
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冲突和革命的。
他在《资本论》一书中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他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第一个可以领导整个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级。
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特殊的阶级”,因为它“一旦取得统治,就立刻把自己所统治的条件给废除了”。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观点。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基于对物质世界内部矛盾性的认识而形成的哲学理论。
他认为,自然界的发展进程也是矛盾着的,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需要从矛盾中寻找规律,从而推进科学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的思想理论对深入理解当今世界和实现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摘抄1. “必然只有在他没有被理解时才是盲目的。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他们互相分开。
因此,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能力。
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他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他的不自由,证明他被正好应该由他支配的对象所支配。
因此,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他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2. 当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这些摘抄对于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以及他们对社会和历史的看法非常重要。
他们强调了自由和必然性的关系,以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他们认为自由是建立在认识和理解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摆脱这些规律的独立性。
他们还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不再被限制在特定的活动范围内,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为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写的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
文集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所收的著作按编年和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的方式编排:第一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3年至1848年期间的著作;第二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9年期间的著作;第三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64年至1883年期间的著作;第四卷收入恩格斯在1884年至1895年期间的著作;第五、六、七卷为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第八卷为《资本论》手稿选编;第九卷收入恩格斯的两部专著《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第十卷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选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所收著作的译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和第二版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
为了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课题组根据最权威、最可靠的外文版本对全部译文重新作了审核和修订。
校订所依据的外文版本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马怂级鞲袼谷 返挛陌?柏林)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莫斯科、伦敦、纽约)。
部分文献还参照了国外有关机构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编辑出版的专题文集和单行本。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各卷均附有注释、人名索引、文献索引和名目索引,第十卷还附有《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大事年表》。
课题组对原有的各类资料作了审核和修订,力求资料更翔实、考证更严谨。
在注释部分,重新编写了全部著作的题注,增加了对各篇著作主要理论观点的介绍,以便读者把握这些著作的要义。
在对各篇著作的写作和出版流传情况的介绍中,增加了对重要著作中译本出版情况的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和研究这些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第一卷说明第一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48年的著作,系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杜林的哲学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以下是一些摘抄:
1. "一切社会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
2.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使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
4. "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的,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的必然结果。
"
5. "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力军,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专政。
"
6.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
"
7.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石,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
8.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解放。
"
9.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
文章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出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摘要内容:1.关于费尔巴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去理解。
因此,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
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肯定。
2.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3.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文章名:《反杜林论》出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摘要内容:1.思维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2.平等的要求已经不再限于政治权利方面,它也应当扩大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方面;必须加以消灭的不仅是阶级特权,而且是阶级差别本身。
禁欲主义,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这是这种新学说的第一个表现形式。
后来出现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这三个的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但是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
他们和启蒙学着一样,并不是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解放全人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英文:Selected Works of Marx and Engels)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集合,包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
以下是一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经典论述: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无产者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只有锁链要解除。
"("The proletarians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their chains.")马克思的《资本论》(Das Kapital):•"资本是死劳动,活劳动的吸血鬼,吸取活劳动的血液,从而也是活劳动的僵尸。
"("Capital is dead labor, which,vampire-like, lives only by sucking living labor, andlives the more, the more labor it sucks.")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家庭的消亡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The dissolution of the family and ofthe hitherto existing property relations under the oldconditions of society was not at all a necessaryconsequence of the general dissolution of society.")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国家》(Socialism: Utopian and Scientific):•"国家在社会主义下将逐渐凋零。
卷1说明1-18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16恩格斯:英国状况十八世纪17-3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39-53[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39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4-61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62-135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62[Ⅰ]62一、费尔巴哈64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64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66[Ⅰ]74[Ⅰ]98[Ⅰ]103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131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节选)136-195第二章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136第一节方法136第一个说明137第二个说明141第三个说明142第四个说明143第五个说明145第六个说明147第七个即最后一个说明151第二节分工和机器156第三节竞争和垄断170第四节所有权或租177第五节罢工和工人同盟188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196-214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1848年1月9日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召开的公众大会上215-229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230-247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48-3071872年德文版序言2481882年俄文版序言2501883年德文版序言2521888年英文版序言2541890年德文版序言260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266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268共产党宣言271一、资产者和无产者272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285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2951.反动的社会主义295(甲)封建的社会主义295(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297(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298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01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02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305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1847年11月29日在伦敦举行的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十七周年的国际大会上308-311马克思的演说308恩格斯的演说309马克思:危机和反革命312-315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316-320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321-363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321雇佣劳动与资本33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年3月364-375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376-481一1848年的六月失败377二1849年6月13日401三1849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433四1850年普选权的废除467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482-578[一革命前夕的德国]482[二普鲁士邦]491[三德国其他各邦]500[四奥地利]504[五维也纳起义]510[六柏林起义]514[七法兰克福国民议会]518[八波兰人、捷克人和德意志人]522[九泛斯拉夫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著节选学生摘抄内容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我们知道什么是一小时或一米,但是不知道什么是时间和空间!仿佛时间不是实实在在的小时而是其他某种东西,仿佛空间不是实实在在的立方米而是其他某种东西!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仅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的确,据说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物质和运动!当然不知道,因为物质本身和运动本身还没有人看到过或在其他场合下体验过;只有现实地存在着的各种物和运动形式才能看到或体验到。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运动无非是一切感官可感知的运动形式的总和;“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因此,不研究个别的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就根本不能认识物质和运动,并且通过认识个别的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相应地认识物质和运动本身。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56-55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
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
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17-21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3、恩格斯:《反杜林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版4卷目录汇总(5篇)第一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版4卷目录汇总卷1 说明1-18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16 恩格斯:英国状况十八世纪17-3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39-53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3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4-61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62-135 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62 [Ⅰ]62一、费尔巴哈64 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64 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66 [Ⅱ]74 [Ⅲ]98 [Ⅳ]103 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131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节选)136-195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136 第一节方法136 第一个说明137 第二个说明141 第三个说明142 第四个说明143 第五个说明145 第六个说明147 第七个即最后一个说明151 第二节分工和机器156 第三节竞争和垄断170 第四节所有权或租177 第五节罢工和工人同盟188 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196-214 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1848年1月9日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召开的公众大会上215-229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230-247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48-307 1872年德文版序言248 1882年俄文版序言250 1883年德文版序言252 1888年英文版序言254 1890年德文版序言260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266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268 共产党宣言271一、资产者和无产者272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285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295 1.反动的社会主义295(甲)封建的社会主义295(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297(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298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01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02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305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1847年11月29日在伦敦举行的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十七周年的国际大会上308-311 马克思的演说308 恩格斯的演说309 马克思:危机和反革命312-315 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316-320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321-363 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321 雇佣劳动与资本33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年3月364-375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376-481 一1848年的六月失败377 二1849年6月13日401 三1849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433 四1850年普选权的废除467 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482-578 [一革命前夕的德国]482 [二普鲁士邦]491 [三德国其他各邦]500 [四奥地利]504 [五维也纳起义]510 [六柏林起义]514 [七法兰克福国民议会]518 [八波兰人、捷克人和德意志人]522 [九泛斯拉夫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内容简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全部采用新译文,并根据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注释、索引等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保持原有四卷本结构的基础上,对篇目作了适当调整,还撰写了新的出版说明和各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共135.5印张,357万字,国际32开精装,定价335元。
在明确市场定位、最大限度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保持了一流的编校水平和精良的印制质量,并实行超常规的公益性定价,于2012年9月中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本卷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1843-1859年的著作,以及后来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揭示了德国封建专制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首次明确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系统研究和批判的最初成果。
在手稿中,他论述了劳动对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意义,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造成劳动的异化,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因此工人阶级必须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
手稿围绕这一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它深刻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选录了马克思恩格斯1858-1871年间的著作和三卷本《资本论》(节选)。
《<政治经济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为他在1858年11月-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摘抄引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本集中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和思想的集合。
这些选集中包括了许多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等重要概念的论述。
本文将通过摘录选集中的一些重要段落,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人类历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1. 社会形态的演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这些社会形态包括原始共产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些社会形态中,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社会主义作为下一个历史形态的到来,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不平等问题。
2. 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将导致阶级斗争的爆发,并最终推动社会主义的到来。
他们认为,无产阶级作为受压迫和剥削的阶级,应该通过组织和团结,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阶级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学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包括生产力工具和劳动力,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关系的矛盾将限制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变革。
2. 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剥削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剥削的分析是其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基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他们所获得的工资。
这种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占有,用于扩大资本积累。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劳动者的解放。
3. 增长的矛盾与危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矛盾与危机。
资本主义的扩张导致了生产力的迅速增长和市场的扩大,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周期性危机是这种矛盾的必然体现,而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解决这些矛盾与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39 卷概述1.出版背景2.内容简介3.收载内容4.结构和研究价值5.编辑和出版情况正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39 卷概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39 卷是一部收录了马克思在1863-1867 年间撰写的经济学手稿的著作。
这一时期,马克思致力于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从而为写作《资本论》奠定了基础。
这一卷与已经出版的第38 卷属于同一单元,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学研究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39 卷收载了马克思的《资本论(1863—1865 年手稿)》三册手稿,分别为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态》。
这三册手稿按照写作时间顺序排列,展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入研究。
在结构上,这三册手稿分别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总过程的各种形态。
其中,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则着重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而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态》则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了综合和总结。
这三册手稿的写作标志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研究和阐述方法的形成。
在研究价值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39 卷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通过对这一时期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过程,进而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这一卷手稿也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在编辑和出版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39 卷由我国相关学术机构进行编辑和出版。
这一卷手稿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一卷手稿的出版也为广大学者和读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便利。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科学摘录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对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观点进行了摘录和笔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马克思恩格斯自然科学摘录笔记:
1. 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探索规律要基于对事物发展的整体把握,并通过对事物矛盾的分析来推动科学的前进。
2. 关于物质和运动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既有实体又有运动的。
他认为物质的运动是多样的,包括物质内部的有机的和无机的运动,也包括物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3. 对自然界中矛盾和运动规律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存在和斗争,并通过分析矛盾的性质和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4. 对生命周期和演化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生物体的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等。
他强调了物种的演化和生物的适应能力对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5. 有关人类历史和社会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联系起来,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他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强调
了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决定作用。
这些摘录和笔记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自然科学的深刻思考和对于自然界规律的探索。
这些思想对于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