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成本管理计算题
- 格式:docx
- 大小:493.83 KB
- 文档页数:13
计算题分析题1、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件可变成本为150元,产品零售价为180元。
试求其盈亏平衡点时产量和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
如果企业产销量达到22万件,该企业的实际利润(或亏损)是多少?答:盈亏平衡点产量=6000000/(180-150)=200000(件)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6000000+300000)/(180-150)=210000(件)产量为22万件时企业利润=220000×180-(6000000+220000×150)=60(万元)(4分)2、结合所学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有关知识,试分析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14分)解答要点:所谓核心能力是一种将知识、技能、资产和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
它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其与企业的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等资源或能力的交互作用,最终生成能够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
(4分)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
它包括员工个人知识技能的培育,也包括企业整体素质和各种资源的积累。
(2)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是指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装备和技术规范等组成的有机系统。
企业技术系统通常以关键技术为核心,识别、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核心技术,并围绕之形成别具一格的技术体系和核心产品,常常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有效的管理是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
(4)加快培育企业信息系统。
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及时获取有关科学技术和市场变化的信息,并在企业内部迅速传递成为企业正确决策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方面。
(2分)(5)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无形因素,它如同一柄双刃剑,积极的企业文化对内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则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
成本管理会计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应列入企业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主要有()。
A、报销差旅费B、支付违约金C、购建生产用设备D、对外投资支出正确答案:A2、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A、保本作业率B、贡献毛益C、保本量D、保本额正确答案:A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流入量的是()。
A、营业收入B、固定资产投资C、固定资产残值D、流动资金回收正确答案:B4、在简化的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A、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B、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C、只是在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D、只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正确答案:A5、当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选择生产新产品,而且每种新产品都没有专属成本时,应以()作为选择标准。
A、产销量B、成本C、销售价格D、贡献毛益总额正确答案:D6、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
A、只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直接费用B、不登记任何费用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D、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正确答案:D7、在采用评价指标分析长期投资决策项目财务上的可行性时,如(),投资项目一般可以接受。
A、净现值小于零B、净现值率小于零C、设定的折现率大于内含报酬率D、设定的折现率小于内含报酬率正确答案:D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流入的是()A、流动资金回收B、固定资产残值C、营业收入D、固定资产投资正确答案:D9、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各步骤期末在产品是指()。
A、库存半成品B、广义在产品C、自制半成品D、狭义在产品正确答案:D10、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A、沉没成本B、增量成本C、专属固定成本D、机会成本正确答案:A11、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历史资料分析法中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散布图法B、高低点法C、回归直线法D、直接分析法正确答案:B12、半成品立即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一般可将继续加工后预期可增加的收入与进一步加工需追加的成本进行比较,若前者()后者,说明进一步加工的方案较优。
案例:明泰公司本月生产A包装物400件,耗用某种材料3500kg,材料实际单元价为0.50元/kg;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用量标准为6.2kg,每kg材料标准价格为0.40元。
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以及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3500kg×(0.50-0.40)元/kg=350元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3500-400×6.2)kg×0.40元/kg=408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3500kg×0.5 元/kg-400件×6.2kg/件×0.4元/kg=1750元-992元=758元案例:本月包装A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1000h,支付工资6000元;包装单位产品的人工标准成本是12元/件,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4h,即标准工资率为5元/h。
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6000/1000-5)×1000=1000元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000-2.4 ×400 )×5=200元习题(作业):本月包装A产品400件,发生机械费用1600元,实际工时1000h;企业预算包装能量为500件,即1200h,每件产品包装机械费用标准成本2.4元/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4h,即标准分配率为1元/h。
耗费差异= 1600-1 200× 1 = 400(元)能量差异= 1200×1-400×2.4×1 = 240(元)包装机械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包装机械费用-标准包装机械费用=1600-400×2.4=640(元)耗费差异=实际固定成本-预算固定成本= 业务量* 实际工时* 实际分配率–预算业务量* 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能量差异=预算固定成本-标准固定成本闲置差异=(预算业务量* 标准工时–实际业务量* 实际工时) * 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异= 实际业务量*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1、假设某企业2004年1月份包装甲产品100件,实际耗用A材料11千克/件,A材料实际单价为48元/千克。
成本管理会计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净现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净现值的计算剋考虑投资的风险性B、净现值大于0,项目可行;净现值小于0,项目不可行。
C、净现值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流量现值的代数和D、净现值反映投资的效率正确答案:D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B、车间的办公费用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办公费D、产品广告费用正确答案:C3、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单件成批生产B、小批单件生产C、大量大批生产D、大量小批生产正确答案:B4、如果同一车间生产若干产品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则对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宜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A、生产工时比例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正确答案:C5、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
A、企业内部管理者B、企业外部关系人C、有关政府部门D、企业的投资人和债权人正确答案:A6、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表示两个方案()。
A、单位成本不相等B、总成本相等C、总成本不相等D、单位成本相等正确答案:B7、进行成本还原,应以还原分配率分别乘以()。
A、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B、本月所耗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C、本月所耗该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D、上月所产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正确答案:A8、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A、专属固定成本B、沉没成本C、增量成本D、机会成本正确答案:B9、现值指数小于1时意味着()。
A、内含报酬率等于预定的贴现率B、内含报酬率小于预定的贴现率C、内含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D、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大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正确答案:B10、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
A、生产工时比例法B、定额成本计价法C、产品产量比例法D、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正确答案:A11、企业购入一台生产设备,成本为20万元,年折旧率为10%,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净利润 1.5万元。
第13章产品成本计算——单元测试.xls一、单选题(共9题,49.5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制造成本的是( )。
A、直接材料 B直接参与生产产品的员工的薪酬 C、间接材料成本 D、销售费用正确答案: D2、企业在生产中为生产工人发放的手套所产生的费用,应计入( )。
A、直接材料B、管理费用C、直接人工D、制造费用正确答案: D3、甲公司A、B产品都需要使用某种直接材料,已知领用该种材料2415千克,单价10元,A产品生产300件,B产品生产250件。
A产品消耗定额2千克,B产品消耗定额2.2千克,按照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则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为( )元。
A、 10000B、 11550C、 12600D、 12800 正确答案: C4、某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劳务较多,则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两种方法都可以D、两种方法都不可以5、海星制造厂以X材料为主要材料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
2018年6月份,三种产品的产量分别是甲产品2000件、乙产品5000件、丙产品3000件,共同消耗X材料5000千克,单价为每千克18元。
已知甲、乙、丙三种产品的X材料单位定额消耗量分别为1.5千克/件、0.6千克/件、0.4千克/件。
按照定额比例法计算甲产品应负担的X材料费用为( )元。
A、 18000B、 15000C、 37500D、 36000 正确答案: C6、某企业甲产品由两道工序加工而成,直接材料随加工进度在各个工序陆续投入,但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本月完工产品1200件,月末在产品90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400件,第二道工序500件。
每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是160千克,其中第一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是120千克,第二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是40千克,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是4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是60%。
历年试题4、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它条件不变。
要求:预计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
解:本年销量=84000÷6=14000(单位)本年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单价=210000÷14000=15(元)固定成本=(15-6)×14000-18000=108000(元)保本销量=108000÷(15-6)=12000(单位)保本额=12000×15=180000(元)3.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
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
该月完工产品140件。
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3(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第一工序 70%×50%=35%第二工序 70%+30%×50%=85%(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工序 300×35%=105(件)第二工序 300×85%=255(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元)复习资料1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价为2000元,销售量为3000件,税率为10%,成本利润率为20%。
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成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第一工序70%×50%=35% 第二工序70%+30%*50%=85%(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工序300×35%=105件第二工序300×85%=255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2、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费用的资料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要求:根据上述材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分析对象:2956=-43200元计划材料费用=200×30×500=3000000第一次替代=220×30×500=3300000 第二次替代=220×28×500=3080000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956800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300=300000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080=-220000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956=-123200元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有的影响程度=300000-220000-123200=-43200元3、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C )。
A.成本B.产品成本C.生产费用D.经营费用分析:选项A范围过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有成本耗费,选项A未明确是何种成本耗费;选项B产品成本是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产品成本要与具体的产品相连;选项D经营费用属于企业在管理销售方面的耗费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无关。
选项C 生产费用与本题内容相符,经营费用是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2.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称为()。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考核分析:本题主要考核学员对成本管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成本管理具体内容不要混淆。
选项A成本预测是对本期以后的某一个期间的成本所作的估计,是在生产之前所作的工作;选项B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判断,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成本决策也是发生在生产之前。
选项D成本考核是将企业所制定的成本计划、成本目标等指标,分解成企业内部的各种成本考核指标从而进行考核的过程选项C与本题相符成本核算是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
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B.制造费用C.工资费用D.折旧费用分析:选择B。
产品生产成本项目是指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的项目,必须明确产品生产成本项目是要计入产品成本的。
选项A、B、C均包括不计入产品成本的部分,该三选项中有经营管理部门的耗费,所以A、B、C三项与本题不符。
选项B制造费用是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我们复习一下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构成内容有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4.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本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计算产品成本B. 制定产品价格C. 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直接成本?A. 原材料费用B. 直接人工费用C. 租金D. 制造费用答案:C3. 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中,哪一项不是关键因素?A. 成本B. 销售量C. 利润D. 存货周转率答案:D4.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主要用于:A. 产品定价B. 成本控制C. 财务报告D. 市场分析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变动成本的特点?A. 与生产量成正比B. 与生产量成反比C. 与生产量无关D.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答案: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分析。
通过成本管理会计,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解释什么是固定成本,并举例说明。
答案: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论生产量或销售量如何变化,其总额都不会改变的成本。
例如,企业的租金、折旧费用等,这些成本在短期内不会随着生产量的增减而变化。
三、计算题1. 假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标准成本为每单位50元,包括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5元和制造费用15元。
本月实际生产了10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为每单位55元,包括直接材料22元、直接人工16元和制造费用17元。
计算本月的成本差异。
答案:本月的成本差异为:- 直接材料差异:(22 - 20) * 1000 = 2000元- 直接人工差异:(16 - 15) * 1000 = 1000元- 制造费用差异:(17 - 15) * 1000 = 2000元总成本差异:2000 + 1000 + 2000 = 5000元四、论述题1. 论述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性。
答案: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本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其次,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识别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优化资源配置;再次,成本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评估不同投资方案的成本效益;最后,成本管理会计还能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通过成本预测和控制,降低经营风险。
成本管理练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依据是(D )。
A、成本计算对象B生产组织特点C成本计算是否简便D对于计算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2、使用同种原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是(C )。
A联产品B副产品C等级产品D主产品3、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A )之间进行的。
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4、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结转,应按废品(C )结转。
A标准成本B制造费用C所耗定额费用D计划成本5、下列帐户中,不属于与“待摊费用”帐户贷方对应的帐户是(B )oA “管理费用”B “废品损失”C “制造费用”D “辅助生产成本”6、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 )oA定额成本法B计划成本分配法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D机器工时分配法7、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B )指标的影响。
A产品总成本B产品单位成本C产品产量D产品总成本和产品产量8、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A )o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B成本计算期C生产组织特点D成本管理要求9、各项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在(B )中列支。
A基本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营业费用10、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划分(C )。
A管理费用与营业费用的界限B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C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D各种产品费用的界限11、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 )oA与生产类型直接相关B与生产类型无关C适应于大量生产D适应于小批生产12、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 )。
A废品损失B管理费用C营业费用D财务费用13、在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情况下,如果管理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 )。
A分批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定额成本法14、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G )。
1、【单选题】(2014)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工作的起点是()。
A.成本规划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分析2、【多选题】(2013)下列各项指标中,与保本点呈同向变化关系的有()。
A.单位售价B.预计销量C.固定成本总额D.单位变动成本3、【计算题】(2012)A电子企业只生产销售甲产品。
2011年甲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均为10 000件,单位售价为300元/件,全年变动成本为1 500 000元,固定成本为500 000元。
预计2012年产销量将会增加到12 000件,总成本将会达到2 300 000元。
假定单位售价与成本性态不变。
要求:(1)计算A企业2012年下列指标:①息税前利润;②单位变动成本;③变动成本率;④固定成本。
(2)若目标息税前利润为1 750 000元,计算A企业2012年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4、【判断题】(2014)理想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5、【单选题】(2013)在标准成本管理中,成本总差异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
其计算公式是()。
A.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B.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预算产量下实际成本C.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预算产量下标准成本D.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产量下的标准成本6、【单选题】(2011年)某公司月成本考核例会上,各部门经理正在讨论、认定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责任部门。
根据你的判断,该责任部门应是()。
A.生产部门B.销售部门C.供应部门D.管理部门7、【计算题】(2014)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
月标准总工时为23 400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 240元。
工时标准为2.2小时/件。
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M产品7 5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15 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7 000元。
要求:(1)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成本管理[单项选择题]1、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A.实际成本计价原则B.成本分期原则C.合法性原则D.重要性原则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当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
A.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B.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C.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D.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3、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A.68%B.69%C.70%D.71%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时,应采用()。
A.综合结转法B.分项结转法C.按计划成本结转法D.平行结转法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5、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A.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C.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D.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参考答案:B[多项选择题]6、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
A.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全部支出D.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E.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总和参考答案:A,B,D[多项选择题]7、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
A.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B.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C.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D.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E.分清本企业产品成本和其他企业产品成本的界线参考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8、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成本管理例题解答[例2-1]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只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 种原材料,原材料的耗用量无法直接划分到两种产品中。
甲产品投产100套,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套;乙产品投产200台,原材料消耗定额为4千克/台。
A 种原材料计划单价10元/千克,本月实际消耗量为1800千克。
求:(1)甲、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的分配率;(3)甲、乙产品各耗用原材料的数量;(4)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对原材料的消耗进行账务处理。
[例2-1]解:(1)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0⨯100=1000(千克)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4⨯200=800(千克)(2)分配率:180010001800=+(3)甲产品耗用原材料:1000⨯1=1000(千克)乙产品耗用原材料:800⨯1=800(千克)(4)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1000⨯10=10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800⨯10=8000(元) (5)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000 —乙产品 8000 贷:原材料 18000[例2-2]企业一般在月末根据工资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记录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然后汇编“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
“工资费用分配表”的格式内容如下:工资费用分配表要求:(1)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做相应的账务处理;(2)按照14%的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并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解:(1)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00000—B产品 60000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8000—锅炉车间22000制造费用 18000管理费用 25000营业费用 1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58000(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4000—B产品 8400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520—锅炉车间 3080制造费用 2520管理费用 3500营业费用 210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36120[例2-3]某企业设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供水、供电劳务。
成本管理》试题及答案《成本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A. 直接分配法 B .交互分配法C. 顺序分配法 D .代数分配法2.采用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是(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C.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D .在产品已接近完工3.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B .分批法C. 逐步结转分步法 D .平行结转分步法4.决策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以利润作为最终评价指标的决策方法是( )A.总额分析法C. 线性规划法B .差量损益分析法D .边际分析法5.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的指标是 ( )6.成本还原对象是 ( ) A. 产成品成本 B .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费用 C. 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D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7.下列属于鉴定成本的项目是 ( ) A .检测实验费 B .质量培训费C. 质量改进措施费D. 产品评审费8.如果采用功能成本预测, 成本改进的标志是 ( ) A. 价值系数大于 1 B .价值系数小于 1 C ,价值系数趋近于 1D .价值系数等于 19.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目标成本预测方法的是 ( ) A .倒扣测算法B .选择测算法 C. 直接测算法 D .比价法10.产品成本属于 ( )A. 专属成本 B .机会成本 C. 历史成本D .相关成本参考答案:6.B 7 .A 8 .B 9 .D 10 .CA .销售收入成本率C. 成本降低额B .成本降低率 D .责任成本差异率1.D 2,D 3.C 4.A 5.D二、多项选择题11.在进行成本考核时,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主要有( )A. 责任成本差异率 B .标准责任成本总额C. 责任成本降低率 D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E.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12.下列各项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主营业务成本B.生产成本C. 制造费用D.财务费用E.营业费用13.在进行可L 匕产品成本分析时,需要计算的各项指标包括( )A.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B.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C.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D.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E.可比产品成本上年度降低额和降低率14.事前成本审计主要是( )A. 本预测的可靠性B.成本决策的先进性C. 成本计划的先进性D.成本计算的准确性E. 成本分析的可靠准确性15.预测新产品设计成本时,可以采用的预测方法有( )A.直接法B.概算法C. 比价法D.指数平滑法E.价值分析参考答案:11.AC 12 .ABC 13 .ABCD14 .ABC 15 .ABCE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6.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里采用,不能在其他类型的企业中采用。
案例1:品种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20×7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成本。
甲、乙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见表9-1。
表9-1 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2.本月生产数量。
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实际生产工时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
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表9-2。
表9-2 发出材料汇总表备注: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按甲、乙两种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的比例进行分配。
(2)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及职工福利费用计算表(简化格式),见表9-3。
表9-3 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3)本月以现金支付的费用为2 5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办公费250元,市内交通费65元;供电车间负担的市内交通费145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外部加工费48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1 360元,材料市内运输费200元。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为14 7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办公费1 000元,水费2 000元,差旅费1 400元,设计制图费2 600元;供电车间负担的水费500元,外部修理费1 800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办公费40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3 000元,水费1 200元,招待费200元,市话费600元。
(5)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2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10 000元,供电车间折旧2 000元,机修车间折旧4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6 000元。
(6)根据“待摊费用”账户记录,本月应分摊财产保险费3 195元,其中供电车间负担800元,机修车间负担600元,基本生产车间负担1 195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600元。
成本管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成本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成本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销售收入B. 成本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市场份额C. 成本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水平D. 成本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员工福利答案:C. 成本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水平2.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产品质量B. 降低产品价格C. 控制和降低成本D. 扩大市场份额答案:C. 控制和降低成本3. 成本控制是指:A. 在实际生产中获取和使用成本信息B. 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生产活动来控制成本C. 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D. 通过市场竞争来控制成本答案:B. 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生产活动来控制成本4. 成本预测是指:A. 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未来产品成本B. 根据销售预测计算产品成本C. 根据员工工资预算计算产品成本D. 根据市场份额预测产品成本答案:A. 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未来产品成本5. 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成本进行分类管理。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成本分类方法?A. 按照功能进行分类B. 按照产品进行分类C. 按照地域进行分类D. 按照时间进行分类答案:C. 按照地域进行分类二、问答题1. 简要介绍成本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成本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成本控制:通过成本管理,企业能够对生产活动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全面的掌控和监控,从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 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合理的成本管理,企业能够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优化资源配置: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和组织生产活动,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支持经营决策:成本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帮助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 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有什么区别?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生产活动来控制成本,保持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并防止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一、资料:设某商品经销商店,1995年10月份的各项资料如下:(1)当月销售该商品840台,平均进货成本172元/台,售价为250元/台。
(2)管理费用,职工工资每月4 400元,办公设备折旧费每月120元;办公费每月120元.(3)推销费用,每台运费8元,每台保险费4元;推销佣金以售价的5%计算;每月支付广告费150元,水电费90元,推销设备折旧费240元。
要求:分别采用传统职能式和贡献式编制该商店1995年度10月份的损益表.一、解:职能式损益表贡献式损益表1995年10月设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的单位售价为2。
40元。
每个年度的正常的生产和销售量为100 000件,以年正常生产量为基础确定的产品单位成本为2元,其具体组成如下:总成本单位成本变动成本150 000 1。
50固定成本50 000 0.50合计200 000 2.00假定生产中没有发生成本差异,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1993年至1995年各年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如下:1993年,生产100 000件,销售100 000件1994年,生产110 000件,销售94 000件1995年,生产88 000件,销售104 000件要求:1。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计算和变动成本计算,具体确定1993年至1995年各年度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所确定的1993年和1994年、1994年和1995年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3。
具体说明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所确定的1993年和1994年、1994年和1995年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二、解:1.分别采用完全成本计算和变动成本计算确定1993年~1995年的税前利润:损益表(按完全成本计算法编制)损益表(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编制)2.说明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三个年度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1994年税前利润比1993年税前利润大,增加了1 872.73元(41 872。
1.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例:领用某种原材料2106千克,单价2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42120元,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
甲产品消耗定额1.2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1.1千克,计算甲、乙产品分别应分配材料费用。
解:分配率= 42120/(400*1.2+300*1.1)=42120/(480+330)=5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480*52 = 2496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330*52 = 17160(元)2、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例:假设某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生产工时为56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2000小时,本月发生制造费用36080元。
要求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 36080/(56000+32000)=0.41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6000*0.41 = 2296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2000*0.41 = 13120(元)表4-1 制造费用分配表3、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例:某产品本月完工26件,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发生生产费用共3000元。
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计算结果:分配率= 3000/(26+10*40%)=100(元/件)完工产品成本= 26*100 = 2600(元)在产品成本= 10*40%*100 = 400(元)4、作业题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600件,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原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甲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费用共计70 700元,直接人工费用39 650元,燃料动力费用85 475元,制造费用29 250元。
(因为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作比例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计算结果:(1)直接材料费的计算: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 70700/(600+100)*600 = 60600(元)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 70700/(600+100)*100 = 10100(元)其他费用均按约当产量作比例分配,在产品100件折合约当产量50件(100*50%)(2)直接人工的计算: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 39650/(600+50)*600 = 36600(元)在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 39650/(600+50)*50 = 3050(元)(3)燃料和动力费用的计算:完工产品负担的燃料和动力费用= 85475/(600+50)*600 = 78900(元)在产品负担的燃料和动力费用= 85475/(600+50)*50 = 6575(元)(4)制造费用的计算: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29250/(600+50)*600 = 27000(元)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29250/(600+50)*50= 2250(元)汇总: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60600+36600+78900+27000=203100(元)甲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10100+3050+6575+2250=21975(元)5、计算基准比率的计算公式:人数比率= 物流部门人数/全公司人数面积比率= 物流部门设施面积/全公司面积物流费用比率= (1~8)项物流费/ (1~8)项费用6、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上:A实行大批量、低频率的物流服务,B产品实行多频率、小额配送服务。
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的物流成本,所涉及的主要作业有7种:订单处理、挑选包装、包装设备调整、运输装卸、质量检验。
其他资料如下:(1)本月该企业共销售A产品5批,共计20 000件;B产品140批,共1400件;(2)订单处理作业全月有能力处理1008份订单。
本月实际处理订单800份,其中A 产品500份,B产品300份;(3)包装机共4台全月总共可利用640机器小时,每包装一批产品,需要调整一次,并且同一批产品数达到1000时也需要调整一次,需要24分钟。
包装A产品需1.5分/件,包装B产品需2分/件;(4)运输装卸作业能提供840工作小时的能力,其中A每批需120小时;B每批需0.4小时;(5)质量检验:全月能检验800件产品。
其中A每批需抽样10件,B每批需抽样3件;(6)A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5元,B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8元第二步:确认各种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第三步:确认各资源动因,将各资源耗费分配至各各作业表2 工资资源分Array配一览表将上述各项费用分配结果汇总其中:包装机调整时间=160*24/60=64小时,占包装机总机器时间的10%表9 A、B两种产品物流成本计算单7、习题:某物资要从A1、A2、A3运往B1、B2、B3,B5,平衡表和运价如表,如何调运使总运费最低?编制初始调运方案时,用最小元素法,就是按通常习惯,运费最小的优先供应的原则8、第六章9、计算结果: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0%=48(万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40%=28.8(万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72-28.8)*40%=17.28(万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43.2-17.28-120*4%)=21.12(万元)10、例:某企业仓库采用定期盘存制,在某年6月末,该仓库库存量为0,7月1日仓库进了30件产品,每件计价10元。
3日又入库10个,这次的单价为15元。
5日又入库了20个,这次单价为20元入库,7月5日进行盘点,库存数量为25个。
计算库存结存价值。
1、算术平均价格:(10+15+20)/3=15元最终的库存结存价值为:15*25=375元2、该期间的加权平均价格:[10*30+15*10+20*20]/(30+10+20)=14.2元最终的库存结存价值为:14.2*25=353元11、课本上247页作业12、13、第八章要求: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实际指标体系:2200×7×6 = 92400(元)基期指标体系:2000×8×5 = 80000(元)分析对象是:92400 80000 = + 12400(元)基期指标体系:2000×8×5 = 80000(元) 8000替代第一因素:2200×8×5 = 88000(元)替代第二因素:2200×7×5 = 77000(元) -11000替代第三因素:2200×7×6 = 92400(元) 15400最后检验分析结果:+8000 11000 +15400 =12400(元)14、设某企业2014年1~12月份的物流成本如表-1所示。
试用趋势平均法预测2015年月份物流成本五期平均基期的趋势值三期趋势平均数16626837471.646876+4.458282.4+6.4 4.868886+3.6 5.0710091.2+5.2 4.489295.6+4.4 3.3399496+0.4 2.261010498+2.011901211015、是否停产甲产品?甲产品能提供1800-(1200+200)=400的贡献毛益,因此,如果停产,不但不会增加300利润,还会减少400元结果16、量本利分析实例:某运输公司依据历史数据分析,确定单位变动成本150元/千吨公里,固定成本总额为20万元,营业税率为3%,下月预计货物周转量5000千吨公里,单位运价为200元/千吨公里。
请分析:在该单位运价下,赢亏为多少?如果预测下月业务量只有4000千吨公里,则单位运价至少为多少才能保本? 为确保下月盈利30000元,在成本和单价不变情况下,业务量要达到多少? 计算:1、 P 净=[px (1-tR )- (a+bx)]=[200*5000 * (1-3%)-(200,000+150*5000)] =20000(元) 2、p2=(a+bx)/x=(200,000+150*4000)/4000=200(元) 3、x3=(a+TP)/(p-b)=(200,000+30,000)/(200-150) =4600(千吨公里)17、某企业生产和销售某产品A ,某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000件,产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固定成本80000元,所得税率30%。
(1)计算该企业的保本点和安全边际率; (2)计算企业该年的净利润;(3)若该企业的年度计划目标利润为70000元,确定该企业要达到的业务量?企业是否完成计划?(4)在目标利润下,若其他要素不变,则企业的单价水平? 计算:1、 X= a/(p-b)=80 000/(80-40)=2000件MSR=(x1-x0)/x1*100%=(4000-2000)/4000100%=50% 2、TTP=TP *(1-tR)=(px-a-bx)*(1-tR)=56000元 3、x3=(a+TP)/(p-b)=(80 000+70 000)/(80-40) =3750件4、p=(TP+bx+a)/x=77.5元18、某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单价为70元,某年有关数据如下: 直接材料25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ax b p P bx a px P --=+-=)()(间接成本:固定成本80 000元/年,变动成本6元/件;销售成本:固定成本40 000元/年,变动7元/件。
请回答:(1)如今年的目标利润为70 000元,该企业物流服务的业务量必须达到多少?(2)如该企业最大物流处理量为5 000件/年,利润最多为多少?(3)如该企业最大物流处理量为5 000件/年,且今年必须要完成70 000元的目标利润,那么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至少要降低多少?19、实例: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确定20、实例: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月工资制)21、物流服务的间接=单位物流服务*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分配率= 间接费用预算/ 产量标准(工时数)22、标准成本的制定23、某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与A产品有关的成本资料如表9-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