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陆源碎屑岩的特征-成分
- 格式:ppt
- 大小:5.28 MB
- 文档页数:37
简述陆源碎屑岩的组成。
陆源碎屑岩是指由陆地上的碎屑物质在风化、侵蚀、运移等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颗粒状矿物、碎屑和胶结物等。
颗粒状矿物是陆源碎屑岩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其种类、粒径和形状等特征对岩石的性质和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石英是最常见的颗粒状矿物,其含量可达到50%以上。
其他常见的矿物包括长石、云母、角闪石、绿泥石等。
碎屑是指由风化、侵蚀等作用下形成的不同大小的颗粒状物质。
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可以将碎屑分为粗砾、中砾、细砂、粉砂等不同的级别。
碎屑的种类和含量也对岩石的性质和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胶结物是指由水、矿物质等物质形成的充填和胶结岩石颗粒的物质。
其中,水是形成胶结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可以使岩石颗粒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增加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
矿物质也可以在胶结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石英、长石等矿物质可以充填岩石颗粒之间的空隙,使岩石更加紧密。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组成成分外,陆源碎屑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和其他杂质。
有机物质一般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遗体和排泄物等,其含量较低。
而其他杂质包括沉积岩中的颗粒状矿物和化学物质等,其含量和种类与地质环境有关。
总体来说,陆源碎屑岩的组成十分复杂,其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十分复杂。
通过对其组成成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陆地地质环境的演化和岩石形成的过程。
《沉积岩岩石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沉积岩岩石学概念1.1 沉积岩的定义和特征沉积岩是由母岩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破碎、搬运、沉积并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以下特征:- 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等碎屑物质组成,也可含有有机质、碳酸盐等自生矿物。
- 结构:沉积岩具有独特的结构,如层理、波痕、泥裂等,反映了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 构造:沉积岩的构造多样,包括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是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重要标志。
- 成岩作用: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压实、胶结、重结晶等成岩作用,影响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1.2 沉积岩的分类根据沉积岩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碎屑岩:由母岩破碎、搬运、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砾岩等。
- 泥质岩:由细粒沉积物经长时间沉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如泥岩、页岩等。
- 化学岩: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 生物岩:由生物残骸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礁灰岩、贝壳灰岩等。
1.3 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的重要性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层划分: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和化石,是地质年代划分和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 资源矿产:许多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都赋存于沉积岩中。
- 环境记录:沉积岩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古气候、古地理、生物演化等信息,对了解地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工程地质:沉积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工程建设和地基处理,对工程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4 沉积岩研究方法研究沉积岩的方法主要包括:- 宏观观察:通过野外考察、露头观测等手段,研究沉积岩的宏观特征,如颜色、层理、构造等。
- 显微镜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沉积岩的微观特征,如矿物成分、结构、成岩作用等。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对沉积岩样品进行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研究其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岩过程。
碎屑岩的一般特征及类型
岩石机械风化后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又称陆源碎屑岩。
碎屑岩的基本类型:
1.碎屑颗粒大小: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2.物质来源可分为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
3.成因类型及分布:冲积扇砂砾岩体碎屑岩。
冲积扇是指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山间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进入平原,在出山口处因流速变小,能量降低,而使碎屑物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锥积体。
冲积扇中的砂砾岩体称为冲积扇砂砾岩体。
特征:
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粒径又分为集块岩(>64毫米)、火山角砾岩(64~2毫米)和凝灰岩(<2毫米)。
陆源碎屑岩按碎屑的粒径,可分砾岩(角砾岩)、砂岩和粉砂岩。
砾岩有棱角者称角砾岩,按砾石大小又可细分为巨砾岩(>256毫米)、粗砾岩(256~64毫米)、中砾岩(64~4毫米)、细砾岩(4~2毫米)。
砂岩按砂粒大小可细分为巨粒砂岩(2~1毫米),粗粒砂岩(1~0.5毫米)、中粒砂岩(0.5~0.25毫米)、细粒砂岩(0.25~0.1毫米)、微粒砂岩(0.1~0.0625毫米)。
粉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毫米),细粉砂岩
(0.0312~0.0039毫米)。
碎屑岩主要由碎屑物质和胶结物质两部分组成。
简述陆源碎屑岩的组成。
陆源碎屑岩是由岩石颗粒、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等陆源物质在风化、侵蚀、运移、沉积和成岩作用等多个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岩石。
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四类:矿物、岩屑、有机质和水泥质。
1. 矿物:陆源碎屑岩中最常见的矿物是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硅
铝酸盐矿物,它们通常形成了岩石颗粒或者是其他更小的矿物颗粒的基本框架。
2. 岩屑:岩屑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分解、磨碎等过程后
形成的碎片,包括砂、泥、卵石等,它们是构成陆源碎屑岩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有机质:陆源碎屑岩中也含有来自植物和动物遗体的有机质,例如木材、叶子、骨头等,这些有机质在经过深埋和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油、气等烃类物质,形成油气藏。
4. 水泥质:水泥质是指在沉积后,附着在颗粒表面或充填在颗
粒之间的矿物物质,包括碳酸盐、黏土、硅质等。
水泥质可以使岩屑紧密结合,在成岩过程中起到胶结作用,从而形成固体的岩石结构。
以上就是陆源碎屑岩的主要组成成分。
不同种类的陆源碎屑岩由于其成因和组成的不同,在性质和特征上也有所区别。
目录1、沉积岩21.1沉积岩总体描述顺序:21.2陆源碎屑岩的成分2〔一〕碎屑成分2〔二〕填隙物成分31.3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31.4 陆源碎屑岩的构造31.5 陆源碎屑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4粗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实例4砂岩的观察描述要求与描述实例6粉砂岩的观察描述要求与描述实例71.6 泥质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81.7 碳酸盐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10 1.8 火山碎屑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12 1.9 自生沉积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13硅质岩13磷质岩132、变质岩152.1 变质岩的成分152.2 变质岩的结构172.3 变质岩的构造192.3 变质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格式要求〕202.4变质岩中常见18类变质岩根本名称的主要特征222.5 变质岩的分类253、岩浆岩253.1 岩浆岩的分类251、沉积岩1.1沉积岩总体描述顺序:1.颜色;2.结构特征;3.构造特征;4.碎屑成分、特征与含量;5.填隙物类型、成分、特征与含量;包括杂基和胶结物6.支撑类型与胶结类型;7,定名;由于不同类别沉积岩粒度,成分等不同,因此描述不同沉积岩时,亦有不同之处,现分别详述。
陆源碎屑岩:碎屑成分主要是来源于陆源区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沉积岩泥岩碳酸盐岩自生沉积岩〔硅质岩,磷质岩等〕1.2陆源碎屑岩的成分陆源碎屑岩主要由碎屑和填隙物组成。
填隙物包括杂基和胶结物。
〔一〕碎屑成分碎屑成分主要是来源于陆源区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它包括了火成岩、变质岩与早先形成的沉积岩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
矿物稳定性由高到低顺序:石英>白云母>钾长石>中酸性斜长石>黑云母>拉倍长石>角闪石>辉石>钙长石>橄榄石最常见的碎屑物质有:1.石英碎屑:石英是碎屑岩中出现最多的矿物,且多集中于砂岩和粉砂岩中。
2.长石碎屑:是碎屑岩中含量仅次于石英的另一重要组分,长石碎屑中常见的是钾长石,尤其是微斜长石更为多见,其次是酸性斜长石,而中基性斜长石那么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