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改性常用助剂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6
沙索蜡化学结构: 较短侧链的长链脂肪族烃,与石蜡或微晶蜡的结构完全类似。
生产工艺: 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分馏,溶剂抽提和漂白。
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最终产品的分子量大小,从而可以得到从类似液体石蜡的单体烃到类似聚乙烯蜡的高熔点蜡,有其它天然蜡或其它合成蜡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能。
性质:具有比石蜡更好的电性能,更高的熔点和硬度, 更窄的馏分。
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最终产品的分子量大小,从而可以得到从类似液体石蜡的单体烃到类似聚乙烯蜡的高熔点蜡,有其它天然蜡或其它合成蜡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能。
主要用途:在光泽方面可取代巴西棕榈蜡。
各种塑料的内、外润滑剂用于生产杜洛克松蜡,开发更广泛的用途。
聚乙烯蜡低分子量聚乙烯蜡420P 低分子量聚乙烯蜡420P 是由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采用聚合工艺法生产的产品,是专用于生产色母、分散颜料等工艺要求的高效分散剂。
420P 低分子量聚乙烯蜡,作为优良的分散剂,在生产色母、分散颜料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有效分子量集中:分子量分布窄、集中,有助于提高分散效果和着色力。
相对而言,在一定的分散要求下,可减少添加量。
2.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
3.具有熔点和黏度匹配适中,有助于剪切力的特点:熔点为113 ℃,黏度高为650CP/140 ℃。
在生产色母粒中不仅有良好的相溶性和流动性,而且黏度适中,增加了剪切力,提高了分散性。
420P 聚乙烯蜡作为颜料分散剂,具有和各种颜料良好的可湿润性,尤其在配制高浓度色母以及较难分散的颜料,显示出420P 蜡优良的分散性能。
产品介绍聚乙烯蜡(PE蜡PE-WAX)1 .主要特点:具有粘度低,软化点高,硬度好等性能,无毒,热稳定性好,高温挥发性低,对颜料的分散性,既有极优的外部润滑性,又有较强的内部润滑作用,可提高塑料加工的生产效率,在常温下抗湿性能好,耐化学药品能力强,电性能优良, 可改善成品的外观。
2 .适用范围:2 .1 由于具有十分优异的外部润滑作用和较强的内部润滑作用,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树脂相溶性好的特点,可作为其在挤出、压延、注射加工中的润滑剂。
常用塑料助剂英文缩写英文简称中文全称作用AC 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CR 丙烯酸酯加工助剂兼抗冲改性剂BaSt 硬脂酸钡热稳定剂B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增塑剂BPBG丁基邻苯二甲酰基甘醇酸丁酯增塑剂BR丁二烯橡胶BS硬脂酸正丁酯增塑剂CaCO3碳酸钙填充剂CaSt硬脂酸钙热稳定剂CdSt硬脂酸镉热稳定剂CPCB双季戊四醇己二酯增塑剂CR氯丁橡胶DA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增塑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DBS癸二酸二丁酯增塑剂DBTL月桂酸二丁基锡稳定剂DCP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增塑剂DCP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剂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增塑剂DHP邻苯二甲酸二庚酯增塑剂DIBA己二酸二异丁酯增塑剂DIBS癸二酸二异丁酯增塑剂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增塑剂DIHP邻苯二甲酸二酯增塑剂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增塑剂DIOA己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DI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增塑剂DIOS癸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DIOZ壬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DLTP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辅助抗氧剂DMEP邻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增塑剂DM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增塑剂DNO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增塑剂DNP邻苯二甲酸2,3-二甲基己酯增塑剂DNP苯基对苯二胺抗氧剂DOA己二酸二辛酯增塑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DOS癸二酸二辛酯增塑剂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DOZ壬二酸二辛酯增塑剂DPOP磷酸二苯异辛酯增塑剂DSTP硫代二丙烯二硬脂基酯辅助抗氧剂DTBP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交联剂DTDP邻苯二甲酸二(十三)酯增塑剂ED3环氧脂肪氧酸辛酯增塑剂兼稳定剂ELO环氧亚麻籽油增塑剂EPDM乙烯-丙烯-二烯类三元共聚物(三元乙丙胶)抗冲改性剂EPM 二元乙丙胶EPR 乙丙橡胶ESO 环氧大豆油增塑剂兼稳定剂HSt 硬脂酸润滑剂IIR 丁基橡胶K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抗冲改性剂M-50 烷基磺酸苯酯增塑剂MPCS 五氯硬脂酸甲酯增塑剂NBR 丁睛橡胶抗冲改性剂NR 天然橡胶ODP 磷酸二苯-辛酯增塑剂PbSt 硬脂酸铅热稳定剂PCL 氯化石蜡增塑剂兼阻燃剂PCP 五氯苯酚防霉剂PDOP 亚磷酸苯二异辛酯螯合剂SBR 丁苯橡胶Sb2O3 三氧化二锑阻燃剂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SiO2 二氧化硅(白碳黑)填充剂兼增强剂T-50 烷基磺酸苯酯辅助增塑剂TBP 磷酸三丁酯增塑剂TCEP 磷酸三(乙-氯乙)酯增塑剂TCP 磷酸三甲苯酯增塑剂TEP 磷酸三乙酯增塑剂TiO2 二氧化钛(钛白粉)着色剂兼光稳定剂TNP 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抗氧剂TOP 磷酸三辛酯增塑剂TOTM 偏苯三酸三辛酯增塑剂TPP 磷酸三苯酯增塑剂TPR 热塑性橡胶TVS8813,8831 有机锡稳定剂热稳定剂TXP 磷酸三(二甲苯)酯增塑剂UV-9,531,327 抗紫外线剂光稳定剂WAX 石蜡润滑剂ZnO 氧化锌光稳定剂ZnSt 硬脂酸锌热稳定剂。
如何选对改性剂一篇文章告知你近年来,随着塑料行业的进展,很多伙伴已经从传统的塑料加工转型为塑料改性。
而改性配方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这就要我们在选择塑料助剂时慎之又慎,那么如何获得更高性能、低成本、易加工的配方,今日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为您介绍助剂的选择。
(一)按目的选择助剂增韧:选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和刚性增韧材料。
加强:选玻璃纤维、碳纤维、晶须和有机纤维。
阻燃:溴类(一般溴系和环保溴系)、磷类、氮类、氮/磷复合类膨胀型阻燃剂、三氧化二锑、水合金属氢氧化物。
抗静电:各类抗静电剂。
导电:碳类(炭黑、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纤维和金属粉、金属氧化物。
磁性:铁氧体磁粉、稀土磁粉包括钐钴类、钕铁硼类(NdFeB)、钐铁氮类、铝镍;导热:金属纤维和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碳类材料如炭黑、碳纤维、石墨和碳纳米管;半导体材料如硅、硼。
耐热:玻璃纤维、无机填料、耐热剂如取代马来酰亚胺类和晶型成核剂。
透亮:成核剂,对PP而言晶型成核剂的山梨醇系列效果最好。
耐磨:石墨、二硫化钼、铜粉等钴类磁粉三大类。
绝缘:煅烧高岭土。
隔绝:云母、蒙脱土、石英等。
(二)助剂对树脂具有选择性红磷阻燃剂对PA、PBT、PET有效;氮系阻燃剂对含氧类有效,如PA、PBT、PET等;玻璃纤维耐热改性对结晶性塑料效果好,对非晶型塑料效果差;炭黑填充导电塑料,在结晶性树脂中效果好;成核剂对共聚聚丙烯效果好。
(三)形态不同作用不同助剂的形状:纤维状助剂的加强效果好。
助剂的纤维化程度可用长径比表示,L/D越大、加强效果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加玻璃纤维要从排气孔加入。
熔融状态比粉末状有利于保持长径比,减小断纤几率。
圆球状助剂的增韧效果好、光亮度高。
硫酸钡为典型的圆球状助剂,因此高光泽PP的填充选用硫酸钡,小幅度刚性增韧也可用硫酸钡。
助剂的粒度:助剂粒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粒度越小,对填充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越有益。
助剂粒度对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剂的粒度越小,阻燃效果就越好。
聚碳酸酯的改性有哪些聚碳酸酯(PC)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和提高其性能,人们对聚碳酸酯进行了多种改性处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聚碳酸酯改性方法及其效果。
共聚合物改性:将聚碳酸酯与其他合适的共聚合物混合,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醚醚酮(PEEK)等,可以改善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加工性能。
共聚物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PC的韧性和耐热性,提高其抗冲击性和耐蚀性。
增强填料改性:通过向聚碳酸酯中添加玻璃纤维、碳纤维、纳米材料等填料,可以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如强度、刚度和耐热性。
填料的加入不仅可以增强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还可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改善尺寸稳定性。
增塑剂改性:增塑剂是一类广泛用于塑料加工中的助剂,可以提高聚碳酸酯的塑料化和成型性能。
常用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环氧脂类等。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使PC树脂更易加工成型,降低成型温度和压力,提高表面光洁度和透明度。
抗氧化剂改性:由于聚碳酸酯易受热氧化影响而使其性能下降,因此添加抗氧化剂是一种常见的改性方法。
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延长PC的使用寿命,提高其耐候性和热稳定性,降低因热氧化而产生的氧化物对聚碳酸酯性能的影响。
增韧剂改性:使用增韧剂如碳酸酯-聚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以及改性的聚碳酸酯共混物等,可显著提高聚碳酸酯的韧性。
增韧剂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PC的冲击强度,还可以改善其抗裂纹扩展性,提高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对聚碳酸酯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其机械性能、热性能、加工性能和耐化学性。
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或组合使用,以获得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聚碳酸酯材料。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聚碳酸酯的改性方法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为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1。
塑料制品加工中的主要助剂及其应用塑料助剂或塑胶助剂又叫塑料增添剂,是聚合物(合成树脂)停止成型加工时为改良其加工性能或为改良树脂自己性能所缺少而必需增添的一些化合物。
比如,为了降低聚氯乙烯树脂的成型温度,使制品柔嫩而增添的增塑剂;又如为了制备质量轻、抗振、隔热、隔音的泡沫塑料而要增添发泡剂;有些塑料的热合成温度与成型加工温度十分靠近,不参加热稳固剂就没法成型。
所以,塑料助剂或塑胶助剂在塑料成型加工中据有特别重要的地点。
增塑剂和热稳固剂增塑剂是现代塑料工业最大的助剂种类,对促使塑料工业特别是聚氯乙烯工业的展开起着决策性作用。
凡能和树脂均混淆,混淆时不发生化学变化,但能降低物料的玻璃化温度和塑料成型加工时的熔体黏度,且自己坚持不变,或虽起化学变化但能长久保留在塑料制品中并能变动树脂的某些物理性质,拥有这些性能的液体有机化合物或低熔点的固体,均称为增塑剂。
增塑剂是一类增添聚合物树脂的塑性,给予制品柔嫩性的助剂,也是迄今为止产耗量最大的塑料助剂或塑胶助剂类型。
增塑剂主要用于PVC软制品,同时在纤维素等极性塑猜中亦有广泛的应用。
增塑剂所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大概包含邻苯二甲酸酯、脂肪二羧酸酯、偏苯三酸酯、聚酯、环氧酯、烷基磺酸苯酯、磷酸酯和氯化白腊等,尤以邻苯二甲酸酯类最为重要。
聚酯增塑剂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过缩合反应制得,品种主要有己二酸类聚酯和苯酐聚酯等。
聚酯增塑剂与普往常用的增塑剂最大的不一样在于拥有较大的分子量。
聚酯增塑剂的分子量能够与PVC相当,因此与PVC拥有更好的相容性。
更因为其挥发性低,耐油及耐脂肪族或芬芳族碳氢化合物的抽出,在油漆与橡胶中耐迁徙,且耐老化性能优异,与低分子量增塑剂对比,聚酯增塑剂拥有耐抽出、耐高平和迁徙性小等性能超群的特征,使它享有“永久性增塑剂”之称,是展开较快的一类增塑剂。
若是不加说明,热稳固剂专指聚氯乙烯及氯乙烯共聚物加工所运用的稳固剂。
聚氯乙烯及氯乙烯共聚物属热敏性树脂,它们在受热加工时极易开释氯化氢,从而引起热老化降解反应。
1.硫酸钙(石膏CaSO4) 亚硫酸钙用于聚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等降低成本,提高制件尺寸稳定性、耐磨性2.二硫化钼石墨(C)用于尼龙浇铸制件等提高表面硬度,降低摩擦系数、热膨胀系数,提高耐磨性3.聚四氟乙烯粉 (或纤维)用于聚氯乙烯、聚烯烃及各种热塑性工程塑料提高制件的耐磨性、润滑性4.增塑剂增塑剂的作用:提高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降低熔融温度,改善熔体的流动性。
加入它可加大分子间的距离,削弱大分子间的作用力。
常用的增塑剂是一些不易挥发的高沸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或低熔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
理想的增塑剂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能与合成树脂很好地相溶,并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光、不燃及无毒的性能。
缺点:增塑剂的加入会降低塑料的稳定性、介电性能和机械强度,因此在塑料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增塑剂的含量。
5.稳定剂作用:抑制和防止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受热、光及氧等作用而分解变质,使加工顺利进行,保证塑件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提高热分解温度)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抗御剂等。
光稳定剂是抑制或减缓由于光氧化作用而使高分子材料发生降解的助剂。
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紫外线吸收剂(UVA)、猝灭剂(又称能量转移剂)、自由基捕获剂、光屏蔽剂。
如在聚氯乙烯中加入硬脂酸盐,可防止热成型时的分解;在塑料中加入炭黑作紫外线吸收剂,可提高其耐光辐射的能力。
对稳定剂的要求是,除对聚合物的稳定效果好外,还应能耐水、耐油、耐化学药品,并能与树脂相溶,在成型过程中不分解、挥发小、无色。
常用的稳定剂有硬脂酸盐、铅的化合物及环氧化合物等。
稳定剂用量一般为塑料的0.3%~0.5%。
6.润滑剂作用:润滑剂对塑料表面起润滑作用,防止塑料在成型加工过程中粘附在模具上。
同时,添加润滑剂还可以提高塑料的流动性,便于成型加工,并使塑料表面更加光滑。
常用的润滑剂为硬脂酸及其盐类,其加入量通常小于1%。
需加入润滑剂的常用塑料:聚烯烃、PS、醋酸纤维素、PA、ABS、PVC,硬质PVC更突出。
改性工程塑料原辅材料介绍
要求包含:
一、改性工程塑料原辅材料种类
1.基体材料:基体材料是改性工程塑料的重要构成部件,包括聚酯、
聚酰胺、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乙烯-醋酸乳液、乙烯基树脂、丁
苯橡胶等。
2.助剂:助剂是改性工程塑料的必不可少的原辅材料,用来调节塑料
的性能和外观,助剂常用的有稳定剂、增塑剂、抗老化剂、着色剂等等。
3.填充剂:填充剂是改性工程塑料中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来改变塑料
的性能和特性,主要有矿物填料,如石英砂、石墨粉、硅砂等,还有聚合
物填料,如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氟乙烯、硅酮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4.助焊剂:助焊剂是改性工程塑料中的重要原料,它能够改变塑料的
焊接性能,消除焊点的收缩裂纹,并能有效地抑制热量收缩,同时增强焊
点的耐久性和附着力,常见的助焊剂有氯乙烯树脂、粘合剂、硅树脂等。
5.增容剂:增容剂是改性工程塑料中的重要原料,它能够改变塑料的
特性,增加塑料的容量以及改变塑料的物理性能,常见的增容剂有氧化铝、三氧化镁、碳酸钙、碳酸氢钠等。
常用的塑料着色剂着色剂是改性塑料中最常用到的一种助剂,不仅可以给塑料上色,实现绚丽的色彩,还可以起到提高耐候性、提高力学性能、改进光学性能等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常用的塑料着色剂。
一、PVC用着色剂PVC是一类重要的通用热塑型材料,用途广泛,包括常用的低档以及高档特殊性能要求的领域如建筑材料、汽车、门窗等,由于其加工成型温度较低,可选用多种类型有机颜料进行着色,但仍应依据加工条件、着色产品的最终用途等对着色剂进行特定的选择。
当然,要避免PVC着色时产生喷霜的现象。
PVC着色时的喷霜现象可以认为是作为着色剂的有机颜料在加工温度下部分溶解并且在室温下产生颜料的再结晶作用而引起的,此现象在其他聚烯烃塑料中也同样存在,尤其对软质PVC材料,因添加的增塑剂增加了着色剂在其中的溶解度,使得更易产生喷霜现象,而且随着加工温度的提高,起霜现象也越加严重。
再者,由于颜料与PVC之间的相容性不够理想,尤其在含有某些添加剂时,这样会导致颜料的过饱和而产生表面析出现象,因此对于PVC的着色可按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档次的有机颜料品种:①通用着色剂,具有好的经济性,但耐久性一般(黄、橙和红色)品种有:C.I.颜料黄61、C.I.颜料黄168、C.I.颜料橙13、C.I.颜料橙34、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48:2、C.I.颜料红48:3、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57:2。
②性能优良的着色剂(黄、橙和红色):品种有C.I.颜料黄139、C.I.颜料黄183、C.I.颜料黄191、C.I.颜料橙43、Graphtol Fast Orange 5GL、C.I.颜料红151、C.I.颜料红214、C.I.颜料红242。
③适用于户外着色制品的着色剂品种有:C.I.颜料黄24、C.I.颜料黄110、C.I.颜料棕23、C.I.颜料棕25、C.I.颜料红122、C.I.颜料蓝15、C.I.颜料蓝60、C.I.颜料绿7、C.I.颜料紫23。
功能性助剂也称改性助剂,能改善胶黏剂的原有性能,并可赋予新的功能。
功能助剂在胶黏剂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所占助剂的比例最大。
具体包括增韧剂、增黏剂、增强剂、增塑剂、阻燃剂、偶联剂、填充剂、促进剂、软化剂、导电剂、发泡剂、着色剂、消色剂、抗静电剂、螯合剂、除味剂等。
功能助剂的改进与完善作用,可使胶黏剂的品质锦上添花,将对胶黏剂性能的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最为常用的功能性助剂:GSY PA-90适用于汽车内饰、家私海绵等海绵制品,也可直接添加到聚醚多元醇等里面使用,GSY PA-90W主要适用于水性聚氨酯。
经过大量的在CTI、GST、谱尼、SGS等第三方测试机构的“袋式法、VDA278”测试结果显示,添加GSY PA-90除醛剂千分之五左右可有效消除泡沫种醛类含量80%以上,此外本品对苯类物质亦有一定的消除效果,为各汽车内饰件企业通过各种测试标准提供了有利保证。
产品优势:1.除醛效果显著;2.不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3.使用方法简便,液体容易混合均匀;4.相容性好,不影响终泡绵制品使用性能。
产品目录:应根据产品气味大小,添加量为: 0.1-0.5%, 跟原料拌5分钟左右即可安排加工,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加工出来的产品要放凉,气味才慢慢开始消失。
涂料,油漆,油墨,直接加入即可海绵防霉剂M-8简介:应用于水基材料,要达到优异的防霉效果,防霉剂M-8是必不可少的。
在易发霉地区长期暴晒实验表明,防霉剂M-8较之传统含汞或不含汞的防霉剂有着无可比拟的防霉效果。
M-8在已干漆膜中有异常优越的稳定性,在过去二十年中,美国市场上加有M-8的数百万加仑的涂料从未出现诸如发黄、脱色、灰化、开裂等不良现象。
防霉剂M-8有其它防霉剂无可比拟的性能,下面将其较显著优点稍作说明:有效杀菌—防霉剂M-8对霉菌有极强的杀灭能力,活性范围广,且有效用量较一般防霉剂低。
通用性强—防霉剂M-8几乎可用于所有漆中:丙烯酸类、聚醋酸乙烯酯类及其它乳液中;溶剂型油漆及醇酸漆中。
塑料改性助剂介绍1.增塑剂:增塑剂是一种添加到塑料中的辅助剂,可以改善塑料的柔韧性、延展性和可加工性。
增塑剂可以分为可食用级和非食用级两类。
可食用级增塑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疗用具中,而非食用级增塑剂则主要应用于建材、电线电缆、汽车、交通工具等领域。
2.阻燃剂:塑料在受热作用下容易燃烧,因此需要添加阻燃剂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
阻燃剂能够抑制塑料的燃烧和火焰扩散,提高塑料的耐火性能。
常见的阻燃剂有无卤素磷酸盐、溴化物和无机氢氧化物等。
3.增强剂:增强剂可以增加塑料的强度和刚性,使塑料更加耐磨、耐撞击和耐老化。
常见的增强剂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硅酸盐等。
这些微细颗粒或纤维能够增加塑料的机械性能。
4.稳定剂:稳定剂是一种可以提高塑料耐热性和耐光性的助剂。
塑料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受到高温、紫外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劣化和变质。
稳定剂的添加可以延长塑料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稳定剂有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等。
5.润滑剂:塑料加工过程中,塑料颗粒之间会产生摩擦和粘结,对塑料加工带来麻烦。
添加润滑剂可以减少塑料颗粒之间的摩擦,提高塑料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常见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酰胺、蜡等。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以上的改性助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使用,以获得满足特定需求的塑料产品。
例如,在制备PVC管道时,会添加增塑剂和稳定剂来提高其柔韧性和耐化学性;在制备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时,会添加增强剂和稳定剂来提高其强度和耐候性。
总之,塑料改性助剂在塑料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塑料的性能、加工性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新型塑料改性助剂的研发和应用也将日益增多,以满足市场对于高性能和环保塑料的需求。
塑料成型添加剂塑料成型加工添加剂一大类助剂,包括增塑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阻燃剂、发泡剂、抗静电剂、防霉剂、着色剂和增白剂(见颜料)、填充剂、偶联剂、润滑剂、脱模剂等。
其中着色剂、增白剂和填充剂不是塑料专用化学品,而是泛用的协作材料。
塑料助剂是在聚氯乙烯工业化以后渐渐进展起来的。
20 世纪60 年月以后,由于石油化工的兴起,塑料工业进展甚快,塑料助剂已成为重要的化工行业。
依据各国塑料品种构成和塑料用途上的差异,塑料助剂消费量约为塑料产量的8%~10%。
目前,增塑剂、阻燃剂和填充剂是用量最大的塑料助剂。
增塑剂一类可以在确定程度上与聚合物混溶的低挥发性有机物,它们能够降低聚合物熔体的粘度以及产物的玻璃化温度和弹性模量。
其作用机理是基于增塑剂分子对聚合物分子链间引力的减弱。
增塑剂是最早使用的塑料助剂。
19 世纪下半叶,就曾承受樟脑和邻苯二甲酸酯作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
1935 年聚氯乙烯工业化后,增塑剂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约80%用于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其余用于纤维素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自然和合成橡胶。
软质聚氯乙烯平均外加45%~50%(质量,下同)增塑剂。
由于不需或仅少量添加增塑剂的硬质聚氯乙烯的快速进展,增塑剂在很多工业兴盛国家的增长率已低于聚氯乙烯。
中国聚氯乙烯软质制品仍占很大比例,故增塑剂仍将有较快的进展。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增塑剂的主体,其产量约占增塑剂总产量的80%左右,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是最重要的品种。
生产规模较小的增塑剂有:己二酸和癸二酸的酯类〔具有良好耐寒性〕,磷酸酯类〔具有阻燃作用〕,环氧油和环氧酯类(与热稳定剂有协同作用),偏苯三酸酯和季戊四醇酯〔耐热性较好〕,氯化石蜡(关心增塑剂和阻燃增塑剂),烷基磺酸苯酯〔关心增塑剂〕。
热稳定剂主要功能是防止加工时的热降解,也有防止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老化的作用。
用量较大的是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的热稳定剂。
3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添加剂3 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添加剂有些塑料,如聚氯乙烯,由于玻璃化温度(Tg)较高,要使其成为流动性好的熔体去进行加工,需要较高的加工温度,而在这种温度下往往会发生物料的分解、焦化及粘壁等一系列现象,使加工无法进行。
为了便于加工,在配方中需要加入一些能够改变熔体流变性能,如降低玻璃化温度(Tg)、熔体粘度,避免受热分解的添加剂。
这类添加剂包括增塑剂、热稳定剂、润滑剂、脱模剂及加工助剂。
增充剂由于与增塑剂并用,也归入此章中。
改善加工性能用的添加剂,最先用于聚氯乙烯,现在已逐步扩展到其他塑料,特别是一些工程塑料中。
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助剂同样影响到塑料的物理性能。
如,加入增塑剂后的制品(软质PVC)就与不加或少加增塑剂的制品(硬质PVC)性能差别很大。
3.1 增塑剂和增量剂增塑剂是目前各种塑料添加剂中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作用是增加聚合物体系中的塑性,主要用于则制品中,在软质刚中的用量可达到PVC 质量的30%―50%。
此外,在氯乙烯的共聚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ABS中也有应用。
近来,还用于氯化聚醚、聚酰胺等塑料中。
增塑剂的作用除改善PVC等的加工性能外,还有一个主要作用,是改变PVC塑料的物化性质。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其纳入第3章中。
3.1.1增塑剂的作用当塑料温度超过它的玻璃化温度(Tg),施加于其上的力超过它的弹性极限时,它就像粘性液体―样地流动,塑料的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凡能与塑料互溶,在加进塑料后能使其玻璃化温度下降,并在使用温度内具有一定的柔软性的添加物质称为增塑剂。
增塑剂的加入量愈大,塑料的玻璃化温度下降的幅度也愈大(见图3―1)。
不言而喻、不同品种的增塑剂效果是不一样的。
对于PVC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增塑剂是必须使用的添加剂。
在制造硬PVC制品时,加入增塑剂的主要目的是使塑化温度高的PVC的塑化温度降低,便于加工。
在制造软质PVC制品时,还起着改变PVC物性目的作用。
降低聚丙烯物料熔点的助剂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加工性能。
然而,聚丙烯的熔点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定领域的应用。
为了降低聚丙烯的熔点,可以使用助剂来进行改性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降低聚丙烯熔点的助剂。
1. 熔体流动剂:熔体流动剂是一类可在聚丙烯中添加的添加剂,可以降低聚丙烯的熔点,并提高熔体的流动性。
常见的熔体流动剂包括聚烯烃共聚物、氧化聚烯烃等。
这些添加剂在熔融过程中与聚丙烯发生相容作用,改变其分子链的排列方式,降低了分子间作用力,从而降低了聚丙烯的熔点。
2. 去交联剂:交联是形成聚丙烯高熔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聚丙烯发生交联反应后,分子链之间形成了较强的交联结构,导致熔点升高。
因此,通过添加去交联剂可以破坏聚丙烯分子链的交联结构,将其熔点降低。
常用的去交联剂有过氧化物、有机酸等。
3. 同质共混剂:聚丙烯与其他低熔点材料形成的同质共混体系可以有效降低聚丙烯的熔点。
这是因为低熔点组分的存在降低了聚丙烯分子链之间的分子间力,从而降低了熔点。
常用的同质共混剂有塑料增塑剂、烷基酯类、矿物油等。
4. 润滑剂:添加润滑剂可以改善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并降低其熔点。
润滑剂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聚丙烯的黏滞度,提高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
常用的润滑剂有脂肪酸酰胺、多元醇酸酯等。
5. 导热剂:导热剂的添加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导热性,从而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和散发,降低聚丙烯的熔点。
常用的导热剂有金属粉末、氧化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助剂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方设计和添加剂用量的控制。
同时,助剂对聚丙烯的其他性能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助剂时需要综合考虑。
塑料耐热性及改性方法简介:一.塑料的填充耐热改性: 在所有填料中,除有机料外,大部分无机矿物填料都可明显提高塑料的耐热温度.常用的耐热填料有:碳酸钙、滑石粉、硅灰石、云母、锻烧陶土、铝矾土及石棉等. 且填料的粒度越小,改性效果越好 ...一.塑料的填充耐热改性:在所有填料中,除有机料外,大部分无机矿物填料都可明显提高塑料的耐热温度.常用的耐热填料有:碳酸钙、滑石粉、硅灰石、云母、锻烧陶土、铝矾土及石棉等. 且填料的粒度越小,改性效果越好.a.纳米级填料:PA6填充5%纳米蒙脱土,其热变形温度可由70度提高到150度PA6填充10%纳米硅灰石,其热变形温度可由70度提高到160度PA6填充5%合成云母,其热变形温度可由70度提高到145度b.常规填料:PBT填充30%滑石粉,其热变形温度可由55度提高到150度PBT填充30%云母,其热变形温度可由55度提高到162度二.塑料的增强耐热改性用增强改性的方法提高塑料的耐热性效果比填充还好,常用的耐热纤维主要有:石棉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晶须1.结晶型树脂经30%玻璃纤维增强耐热改性.PBT的热变形温度由66度提高到210度.PET的热变形温度由98度提高到238度.PA的热变形温度由102度提高到149度.HDPE的热变形温度由49度提高到127度.PA6的热变形温度由70度提高到215度.PA66的热变形温度由71度提高到255度.POM的热变形温度由110度提高到163度.PEEK的热变形温度由230度提高到310度.2.非结晶树脂经30%玻璃纤维增强耐热改性.PS的热变形温度由93度提高到104度.PC的热变形温度由132度提高到143度.AS的热变形温度由90度提高到105度.ABS的热变形温度由83度提高到110度.PSF的热变形温度由174度提高到182度.MPPO的热变形温度由130度提高到155度.三.塑料共混耐热改性塑料共混提高耐热性即在低热树脂中混入高耐热性树脂从而提高其耐热性. 这种方法虽然耐热性提高幅度不如添加耐热改性高,但其优点是在提高耐热性同时基本不影响其原有其他性能.如:ABS/PC 热变形温度可由93度提高到125度ABS/PSF(20%) 热变形温度可达115度HDPE/PC(20%) 维卡软化点可由124度提高到146度.PP/CaCo3/EP 热变形温度可由102度提高到150度.四.塑料交联耐热改性塑料交联提高耐热性常用于耐热管材和电缆方面.如: 1.HDPE经过硅烷交联处理后,其热变形温度可由原来的70度增加到90~110度. 2.PVC经过交联后,其热变形温度可由原来的65度增加到105度.PC改性助剂专业生产厂家铨盛化工与您共享信息。
增强剂增强剂是一种增加塑料制品力学性能的材料,一般增强剂主要是纤维类材料,常用的是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等。
塑料中添加了各种纤维类材料后,各种力学性能,尤其是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会很快提高,这种改性是塑料的增强改性。
还有一种是提高塑料的韧性,提高制品的冲击强度,一般采用橡胶弹性体,如PP为了提高其韧性冲击强度,常在其中添加POE 和三元乙丙共聚橡胶,为了提高PP同POE和EPOM弹性体的亲和性,可以添加马来酸酐接技PP作为相容剂,如PP-G-MAH,上海日之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这种相容剂。
一、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按原料组成可分为:无碱玻纤(E型),指其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在2%以下;低碱玻纤,碱金属氧化物在6%~12%;无碱无硼玻纤,指三氧化二硼只占10%左右;特种玻纤是由纯镁、铝、硅三种元素组成的高强度玻纤;石英玻纤指SiO2含量在99.95%;耐化学玻纤是由镁、铝、硅、钙元素组成;含铅玻纤指玻纤中含有铅等。
玻纤组成不同,强度也不同,直径为5μm的无碱玻纤和中碱玻纤,其强度可分别达到2000MPa和1600MPa。
玻纤愈细,其拉伸强度越大,当玻纤细度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其长度越短,拉伸强度越大,例如直径为13μm时长度分别为5mm、20mm、90mm,而强度分别为1500MPa、1200MPa和760MPa。
二、碳纤维碳纤维是将有机纤维在惰性环境中碳化、煅烧而成。
其原料有沥青、聚丙烯腈、人造丝、芳香族聚酰胺、聚乙烯醇等。
根据原料不同选用不同的制法,制得的碳纤维性能也不相同。
碳纤维具有高温稳定性能,可分为低弹性模量、中弹性模量、高弹性模量几种等级。
碳纤维按结构可分为石墨纤维和无定型纤维。
石墨基本上是由碳组成。
石墨晶体高度定向排列,碳原子层与纤维轴平行,有较高的模量和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无定形碳纤维中,碳的重量占一半以上,纤维中没有能形成较长的点向结构的石墨结晶,而是由结构比较紊乱的微细颗粒组成。
助剂
偶联剂
定义:在塑料配混中,改善合成树脂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的界面性能的一种塑料添加剂。
又称表面改性剂。
它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可降低合成树脂熔体的粘度,改善填充剂的分散度以提高加工性能,进而使制品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及机械、热和电性能。
其用量一般为填充剂用量的0.5~2%。
偶联剂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亲无机基团,可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作用;另一部分是亲有机基团,可与合成树脂作用。
主要牌号及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牌号
生产厂家
硅烷偶联剂
南京曙光KH550 南京翔飞KH550 杭州化工KH-550
杭州化工KH-560 杭州沸点KH-792 北京化工大学r-c
湖北武大有机硅新材料,偶联剂 WD-50
山西偶联剂 华傲塑业
填料处理剂
南京金来旺塑胶,GF02X
图1. KH550结构式
图2. KH-792结构式
相容剂
主要牌号及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牌号生产厂家
PP-g-MAH
上海泽明NG2002
上海日之升9801
上海日之升CMG9805(POE-g-MAH)
宁波能之光
美国杜邦353D
接枝PP 1001,以色列(上海壮景化工厦门沃伯格化工,PP相容剂/GMC9801
LLDPE-g-MAH
上海泽明NG1201
乙烯共聚物LOTADER4700,广州合诚化学
EPDM-g-MAH 上海泽明NG8003
POE-g-MAH
上海泽明NG7002
宁波能之光,N-408
增韧剂Fusabond/N493D,美国杜邦
SAN 韩国锦湖,310TR 韩国锦湖,320
MBS
韩国LG,EM500 韩国LG/EM-500A 韩国LG/SIM-100
台塑M-51
罗门哈斯,2602
罗门哈斯2608
菲利普斯,K胶/KR03 三菱丽阳, C-223A
日本中渊,M521
SMA
上海石化院M14
上海石化院M25
苏州高正MA含量>18%
上海石化院,218
上海华雯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SMA-800
硅油AK-1000 有机硅油,德国威凯(宁波市江北今化)201#有机硅油,佛山市矽美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泰昌石油化工贸易有限公司,500S
PC、PA相容剂
美国科聚亚,X-240
PA增韧相容剂/HS2-012(B),广州市合诚化学
ABS类相容剂日本宇部,UMG-S601N
图3. PP-g-MAH结构式
定义:相容剂又称增容剂,是指借助于分子间的键合力,促使不相容的两种聚合物结合在一体,进而得到稳定的共混物的助剂,这里是指高分子增容剂。
PE-g-ST、PP-g-ST、ABS-g-MAH、PE-g-MAH、PP-g-MAH等,应用在塑料改性中,得到性能很好的共混性材料。
耐刮擦剂
机理:爽滑剂分子的的表面张力比较小,在成型过程中,迁
移到试样表面形成爽滑剂分子薄层,该薄层降低了表面刮擦系数和刮擦可见度。
主要牌号及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牌号生产厂家
4042(液体)德固赛
AS100 德固赛
SR100 巴斯夫
ER840(固体)佛山沅胜化工
TCP-8008 广州天赐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分散剂
定义: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
可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药剂。
主要牌号及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牌号生产厂家
EB-FF 日本花王
PE520 科莱恩
硅酮粉韩国CHEMKO(SL-150)
润滑剂
定义:润滑剂是为了改善塑料,特别是热塑性塑料在加工成型过程时的流动性和脱模性而添加的,其主要作用是在加工过程中降低塑料材料与加工机械之间和塑料材料内部分子之间,从而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并提高制品的性能。
主要牌号及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牌号
生产厂家
硬脂酸钙
百利合BS-3818 浙江化工 杭州光明
广州环绮GSP-501 广东信诚达,SG-318 汉维新材料科技 安徽天目
硬脂酸锌
杭州化工 溧阳富民化工 硬脂酸钡 杭州化工
百利合BS-5818 百利合BS-6818 TAF
苏州兴泰国光 PE 蜡
北京化工大学PE-01
茂名A 蜡
霍尼韦尔AC6A (Honey Well )
青岛邦尼,BN-500
420P 蜡粉,佛山市富利美化工有限公司
EV A 蜡 巴斯夫EV A-3
美国霍尼韦尔(宁波市海曙凯勒贸易有限公司) 芥酸酰胺 上海汇普工业化学品有限公司UNISLIP 1753
PEG 美国/陶氏8000 TAS-2A
苏州兴泰国光
典型润滑剂结构
N,N’-乙撑双硬脂酰胺(EBS)
油酸酰胺(Oleam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