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含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182.17 KB
- 文档页数:4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学习目标:1。
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1。
重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与认识。
2。
难点:对其他战败国和约主要内容的掌握;对国际联盟盟约中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教材整理1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含义:《凡尔赛和约》及其随后签订的对奥、匈、保、土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内容签约对象签约时间条约名称主要内容德国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德国奥地利1919年9月《圣日耳曼条约》疆界关系:确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规定邻国的疆界;德奥不得合并割让领土:将一些地区分别割让给意大利等国军备限制:军种、数量受限,废除普遍兵役制经济惩罚:支付战争赔款;财政由协约国监督保加利亚1919年11月《纳伊条约》重划疆界: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将部分地区划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军备限制:军种、数量受限,废除义务兵役制赔款规定:总额为22。
5亿金法郎,37年内还清匈牙1920年6《特里亚重申了对奥地利条约的主要条款利月农条约》领土:将部分地区划给南斯拉夫等国军事限制:废除普遍兵役制,限制军队数量和装备赔款:总额为22亿金法郎土耳其1920年8月《色佛尔条约》土耳其新政府接受其中部分条款:海峡地区的非军事化和国际共管,对西亚等地区的“委任统治"等安排1923年7月《洛桑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废除领事裁判权;财政不受外国监督,关税自主;取消赔款;维持了《色佛尔条约》的部分条款1.实质: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帝国主义大国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 奥地利《圣日耳曼条约》
2.匈牙利《特利亚农条约》
3.保加利亚《纳伊条约》
4.土耳其《色佛尔条约》,后签订《洛桑条约》
以上各条约,加上《凡尔赛和约》,共同构成凡尔赛体系
二.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1.体系含义:《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条约一起构成
2.标志:一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中东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3.不稳定性:受冲击与挑战
(1)对战败国极苛刻
(2)新国家,新民族矛盾
(3)未改殖民统治实质,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反帝爱国五四运动
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帝国主义之间根本矛盾没有消除
4.国际联盟的建立
(1)内容:
维护和平原则,各成员国军备裁减到最低限度
集体安全
对战败国殖民地委任统治
(2)国联盟约被列入凡尔赛体系的各个合约中,称为第一部分
(3)美国未参加(孤立主义),国联被英法控制。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学习目标]1.了解列强与德国以外的战败国签订的和约及其主要内容。
2.探究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并分析其性质。
4.分析美国拒绝加入国联的原因。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①1.概念:各战胜国与德国及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2.内容1.实质:一战结束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2.不稳定性(1)因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存在矛盾。
(2)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特别是战后德国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蔓延。
(3)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存在矛盾。
(4)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矛盾。
①“委任统治”形式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②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5)民族自决原则下诞生的新国家出现了新的民族矛盾,为以后德国等国冲破凡尔赛体系创造了条件。
3.总体认识(1)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
(2)列强对霸权的争夺,也在不断地削弱凡尔赛体系。
(3)各种矛盾的存在,该体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冲击与挑战。
三、国际联盟的建立┄┄┄┄┄┄┄┄③1.历史背景(1)建立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一项重要议题。
(2)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通过了国联盟约。
2.盟约内容(1)“维护和平”的原则。
(2)实行“集体安全”。
(3)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3.国联宗旨: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4.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总部设在日内瓦。
5.成员(1)成立时有23个,后来数量有所增加。
(2)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3)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被英法控制。
6.国联性质: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①[点拨]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的签订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课标要求] 1.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过程。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概念:《凡尔赛和约》及其随后签订的对奥、匈、保、土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内容(1)对德国的条约——《凡尔赛和约》。
(2)对奥地利条约:1919年9月11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
它包括:确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接受协约国规定的奥地利与这两个国家以及与保加利亚、希腊、波兰和罗马尼亚的疆界;德奥不得合并;将一些地区分别割让给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废除普遍兵役制;战争赔款总额由赔偿委员会决定;财政由协约国监督。
(3)对保加利亚条约: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伊条约》。
规定保加利亚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将部分地区划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废除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海军和空军,陆军不许超过两万人;赔款总额22.5亿金法郎,在37年内还清。
(4)对匈牙利条约:1920年6月4日,协约国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
条约重申了对奥地利条约的主要条款。
把部分地区划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废除普遍兵役制,只允许保留陆军3.5万人和少量巡逻艇。
赔款总额为22亿金法郎。
(5)对土耳其条约①1920年8月10日,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这一条约遭到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凯末尔等人的坚决反对。
经过长期斗争,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新政府打败了英国支持的素丹政府军和入侵的希腊军队。
②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集团与土耳其新政府另订《洛桑条约》。
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废除领事裁判权;土耳其财政不受外国监督,关税自主;取消赔款。
这一条约的签订,表明土耳其人民经过斗争,终于维护了国家独立;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和平体系形成了一次强烈冲击。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
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
秩序”是指( )。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解析 据材料中所提到的“巴黎”、“即将建立的秩序”,判断“新秩序”应
是C项。
答案 C
2.下列条约带有对凡尔赛体系调整性质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圣日尔曼和约》
C.《色佛尔条约》 D.《洛桑条约》
解析 战胜的协约国与土耳其前后订立了两大条约:《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
约》,其中后者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前者部分规定的前提下,有了重大调整,维
护了土耳其的国家独立,故选D。
答案 D
3.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
表
现有( )。
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承认
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 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
均衡基础上的 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影响的理解能力。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
上相互妥协达成共识,形成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秩序,也促使一些民族国家独
立,但这一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而成立的国际联
盟实质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答案 C
4.下列现象或事件对凡尔赛体系形成冲击的有( )。
①德国从要求修改到不履行直到撕毁《凡尔赛和约》 ②新兴国家的新的民
族矛盾 ③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④列强对霸权的
争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凡尔赛体系内部存在各种矛盾,所以
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冲击与挑战,题目所给四个选项都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
矛盾,所以都使凡尔赛体系受到冲击。
答案 D
5.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
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
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
解析 一战期间,日本趁机扩充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实力,对英美构成威胁;巴
黎和会后,限制日本扩张,成为英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答案 B
6.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交战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
国际组织
B.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C.被英法控制
D.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
了一定作用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识记能力和综合认识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国
际联盟是由战胜国建立的。故选A项。
答案 A
7.对国联主要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维护协约国利益
C.维护英法两国利益 D.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国联的认识。国联是协约国战胜国成立的一个国际组
织,它的使命是维护协约国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统治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答案 D
8.国联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实质上国联
( )。
A.被资本主义列强控制
B.没有起到任何维护和平的作用
C.因美国未参加而背离了其进步性质
D.更多地体现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意志
解析 A项是国联的特点之一,但并不是实质性问题,B、C两项叙述错误。
答案 D
9.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是( )。
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 ②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③国联盟约未
能满足美国的要求 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相关原因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因
为②④不符合史实,所以A、C、D三项应排除。美国未参加国联,是因为国
联为英法所操纵,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
答案 B
能力提升(1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前形势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
主义联系在一起,把它的资源、智能、巨大的组织能力,置于梦想以武力为布
尔什维主义征服世界的革命狂热者的摆布下。这种危险并不纯粹是虚构的。
……如果我们是明智的,我们将向德国提供一项和约,这项和约既是公正的,
也是明察大义的人会选择它而不去选择布尔什维主义的。因此,我愿在和平
的最前线,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尤其是赔款条款,我们就应在与我们平
等的地位上对德国开放世界原料和市场,并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民重新恢
复生机。绝不能让德国瘫痪,以期望得到它的赔款。
——劳合·乔治《和约真相》
材料二 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
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正因为如此,靠凡尔
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主张怎样处置德国?其理由是什么?(5分)
(2)上述材料中揭示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几类矛盾?这些矛盾对该体系的瓦
解作用如何?并由此分析归纳凡尔赛体系的局限性。(9分)
解析 材料一、二分别透视出凡尔赛体系下的三种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
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帝国主义
与苏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决定了凡尔赛体系的不稳
定性。
答案 (1)要求德国接受起码的条约,特别是赔款条款,既削弱但又不过分
削弱德国。理由是防止德国瘫痪(经济崩溃或国家分裂),并依靠德国制约苏
俄。
(2)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德国强烈不满,力图复仇,德国法西斯上
台后发动侵略战争最终瓦解了该体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战胜
国的矛盾,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战胜国帝国主义与苏俄社会主
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局限性:脆弱性、不稳定性,内部矛盾重重,不能长久
维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