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微生物学》期末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5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细胞的内含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类。
2、有生物活性的缺损病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 类。
3、在真核生物中,TCA循环的酶反应在______内进行,在原核生物中,则在______内进行,但______酶是一例外,它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或原核生物细胞中都是结合在______上的。
4、摇床振荡培养通常用来培养______微生物,享格特的厌氧操作方法通常用来培养______菌。
5、菌物界中的菌物是指一大群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6、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______界、______界、______界和______界。
7、描述指数期的三个重要参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益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等。
9、微生物菌种保藏有两个原则,一是在菌种方面必须选用______;二是设法创造一个优良的休眠条件,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0、抗原物质呈现其免疫原性的物质基础有三点,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细菌计数板每小格的体积是1/20000mm3。
()12、实验室做固体培养基时,常加1.8%的琼脂作凝固剂,做半固体培养基时,琼脂加入量通常是0.5%。
()13、原核生物呼吸链的P/O比一般较真核生物高。
()14、TMV衣壳是由许多衣壳粒所构成,衣壳粒是以逆时针方向螺旋排列在核心外围的。
()15、Mucor和Rhizopus的绝大多数有性生殖靠异宗配合形成接合孢子。
()16、国际微生物分类学界的权威著作《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 版)于1923年问世。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理论1999——2000,2002——2008自动控制理论(非控类)2004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1999——2000,2002——2008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2000——2002模拟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微机控制与应用技术2002——2008控制工程基础2003——2008物理光学2003——2004,2007——2008应用光学1999——2008,2010(2010为回忆版)波动光学2002大学物理2006——2008精密机械设计2003——2008(其中2003年称“精密机械基础”)激光原理1999——2001,2005——2008电子电路2003——2005,2007——2008电路分析基础1999——2000信号处理导论2003——2008信号与系统1996——2002半导体物理学1999——2008电磁场理论1999——2000,2002——2008微机原理及应用2004——2005电动力学2003——2004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生物化学1999——2008(注:2007年试卷共11页,缺P5-6页)生物化学(A)2005——2006,2008计算机专业基础(含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数据结构)2007计算机技术基础(含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2003——2006计算机原理(含操作系统)1999——2002程序设计1999——2000计算机系统结构基础(含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2004——2005 软件理论基础(含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1999——2005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04——2008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机电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1999——2000,2002——2008电子技术基础2007——2008自动控制理论1999——2000,2002——2008自动控制理论(非控类)2004电磁学2005——2008量子力学2005——2008运筹学2001——2008工程力学基础2007——2008流体力学基础2006工程流体力学2005数学物理方程2002——2006数学物理方法2000材料力学1997——1999,2002——2008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电动力学2003——2004微机控制与应用技术2002——2008控制工程基础2003——2008精密机械设计2003——2008(其中2003年称“精密机械基础”)应用光学1999——2008,2010(2010为回忆版)波动光学2002微机原理及应用2004——2005有机化学1997——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物理化学2003——2008高分子物理2005——2008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物理2003——2004安全系统工程2003——2005,2008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2003——2008爆炸与安全技术2005爆炸及其作用2006爆轰理论2003——2005化学2002——2005传感与测试技术2004——2005算法语言1998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传热学2000应用电子技术2004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1999——2000,2002——2008 电子技术基础2007——2008自动控制理论1999——2000,2002——2008自动控制理论(非控类)2004机械设计2001——2008机械设计原理2001机械制造工程基础2003——2008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微机控制与应用技术2002——2008应用光学1999——2008,2010(2010为回忆版)电路分析基础1999——2000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2000——2002模拟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精密机械设计2003——2008(其中2003年称“精密机械基础”)控制工程基础2003——2008微机原理及应用2004——2005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2003——2008物理化学2003——2008工程力学基础2007——2008流体力学基础2006工程流体力学2005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2005,2007——2008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处理20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化学(A)2008高分子物理2005——2008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物理2003——2004材料科学基础2003——2007材料力学1997——1999,2002——2008普通化学2008综合化学2008有机化学1997——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电化学原理2003——2006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化工与环境学院自动控制理论1999——2000,2002——2008自动控制理论(非控类)2004过程控制原理2000——2005,2007——2008化工原理2002——2008有机化学1997——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物理化学2003——2008电化学原理2003——2006环境微生物学2007——2008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2003——2008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化学1999——2008(注:2007年试卷共11页,缺P5-6页)生物化学(A)2005——2006,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细胞生物学2004——2006微生物学2005——2008分子生物学2007——2008有机化学1997——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药理学2007信号处理导论2003——2008信号与系统1996——2002电子电路2003——2005,2007——2008物理光学2003——2004,2007——2008应用光学1999——2008,2010(2010为回忆版)波动光学2002信号理论基础2007——2008计算机专业基础(含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数据结构)2007计算机技术基础((含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2003——2006计算机原理(含操作系统)1999——2002程序设计1999——2000计算机系统结构基础(含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2004——2005 软件理论基础(含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1999——2005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04——2008理学院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1999——2000,2002——2008大学物理2006——2008数学分析1995,1999——2000,2003——2008高等代数2003——2008电磁学2005——2008量子力学2005——2008电动力学2003——2004普通化学2008综合化学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物理化学(A)2008物理化学2003——2008有机化学1997——2008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材料力学1997——1999,2002——2008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2003——2008数学物理方程2002——2006数学物理方法2000电路分析基础1999——2000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2000——2002模拟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激光原理1999——2001,2005——2008微机控制与应用技术2002——2008爆炸与安全技术2005爆炸及其作用2006电化学原理2003——2006工程力学基础2007——2008流体力学基础2006工程流体力学2005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管理与经济学院宏微观经济学2008管理学2003——2008(2003,2004名称叫做“管理学基础”。
1.用光学显微镜时,染色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一般染色用阳离子染料?2.原核生物的主要形态是什么?画出你所列出的每种形态。
3.描述细菌与古生菌膜的化学区别。
4.为什么蔗糖能稳定细菌细胞,而不被溶菌酶裂解?5.溶菌酶和青霉素使细菌溶解,但机制不同,解释其机制。
6.为什么杆状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在不发生裂解的条件下,变成球形结构?7.肽聚糖结构的细胞壁坚硬性的化学原因是什么?8.列出3种膜蛋白质,请简单解释每种蛋白质的功能。
9.如何从结构、化学组成和抵抗极端环境条件的能力方面区分内生孢子和营养细胞?10.如何从组成及代谢作用上区分聚β-羟基丁酸(PHB)和磁小体?11.化能有机营养生物、化能无机营养生物、光养生物、自养生物、异养生物的定义是什么?12.为什么下面所列培养基不能认为是一种化学成分明确的培养基?葡萄糖5g;NH4CL 1g;KH2PO41g;MgSO40.5g;酵母膏5g;蒸馏水1L。
13.一种物质如葡萄糖在微生物体内既可作为能源又可作为构建细胞的原料,与这两种不同功能有关的代谢过程的名称叫什么?在能量产生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碳原子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列出3种由葡萄糖衍生所得的含碳化合物?14.解释下列现象:大肠杆菌在发酵葡萄糖时,在培养基中添加NO3-(产生NO2-),细胞生长得较快,而增大培养基通气量时,细胞生长得更快(已停止产生NO2-)。
15.为什么从一正在生长的微生物培养液中描绘出生长图形是非常有用的?通过整体计数与活菌计数作出生长图形怎么会有不同?16.一个微生物生长速率与传代代时的区别是什么?用g 、t和n表示二者的函数式?17.描述一种直接和一种间接测量微生物的方法,以确信你选用的方法与你下的定义相符合。
18.简述一个单细胞在琼脂平板上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过程,以这些简述为基础,描述活菌计数的方法与原理?19.在恒化器中,如果稀释率上升,生长速率是升高、降低还是不变?如果储存器中培养基中限制性营养物质的浓度升高,生长速率是升高、降低还是不变?群体细胞的密度是升高、降低还是不变?20.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为什么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更接近于最高极限温度,而不是最低极限温度?21.你会在热泉中发现一种活着的嗜冷微生物吗?为什么?经常可以在冷水环境中分离到嗜热微生物,解释这是怎么回事?22.从环境和细胞内部pH角度考虑,嗜酸微生物与嗜碱微生物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23.比较厌氧耐氧微生物与专性厌氧微生物在氧存在情况下,对氧敏感性和生长情况?厌氧耐氧微生物与微好氧微生物的区别是什么?24.请描述单一的一个噬菌体颗粒在长有细菌菌苔的琼脂平板上是如何形成嗜菌斑的。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5分,每题5分)1. 在实际效果上,鉴别性培养基也常兼有选择性培养基的特性,EMB培养基就是一例。
()答案:正确解析:2. 发酵工业中,包括基因工程菌株的发酵生产,逐级放大几乎是必由之路,但小试、中试和大试各阶段所采用的设备、仪器的差异都很大,例如:小试可用实验室的玻璃三角瓶,而中试的发酵罐都要求吨位级以上。
()答案:错误解析:3. 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因不能发酵乳糖,故在EMB培养基上会产生棕色的菌落。
()答案:错误解析: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因不能发酵乳糖,故在EMB培养基上菌落无色透明。
4. 所谓“模式菌株”通常是指一个细菌的种内最具代表性的菌株。
()答案:错误解析:5. 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相互传播称为水平传播,主要是经皮肤和黏膜传播。
()答案:正确解析:6. 我国规定1mL生活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数在3个以下。
()答案:错误解析:我国规定1mL生活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数在0个以下。
7. 菌株是在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答案:正确解析:8. 需要好氧反应的固定化细胞发酵,载体屏障造成的通气困难,往往严重影响发酵反应的速率,使发酵产量低下。
()答案:正确解析:9. 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答案:错误解析:光合磷酸化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这种能量转换方式主要存在于光合作用中。
氧化磷酸化又称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底物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NADH和FADH,可以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将电子传递给氧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一过程中偶联ATP的合成。
10. 在正常体液和组织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如溶菌酶、干扰素、白细胞等。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5分,每题5分)1. 碳酸盐呼吸是以CO2或重碳酸盐为呼吸链末端氢受体的有氧呼吸。
()答案:错误解析:碳酸盐呼吸是以CO2或重碳酸盐为呼吸链末端氢受体的无氧呼吸。
2. 真菌菌丝的宽和长通常用μm表示。
()答案:正确解析:3. 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度高于初次免疫应答,但潜伏期较长。
()答案:错误解析:4. 为了抵御干旱环境,某些原生动物产生芽孢。
()答案:错误解析: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休眠结构。
5. 当乳糖缺乏时,与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上的调节基因编码产生阻遏蛋白有关。
()答案:错误解析:6. 由于极端环境中的条件太苛刻,因而在极端环境中无微生物生存。
()答案:错误解析:7. 我国规定1mL生活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数在3个以下。
()答案:错误解析:我国规定1mL生活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数在0个以下。
8. MHC是高等生物免疫系统中识别“自身”或“异己”分子的重要分子基础。
()答案:正确解析:9. 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相互传播称为水平传播,主要是经皮肤和黏膜传播。
()答案:正确解析:10. IgM是一种五体结构,其分子量最大,抗原结合价最高,在血清中数量最多,且能透过胎盘。
()答案:错误解析:IgM在血清中数量占5~10,不能透过胎盘。
11. 细菌细胞膜与霉菌细胞膜一样,都是由蛋白质、磷脂组成,并含有固醇。
()答案:错误解析:12. 酚能破坏病毒的蛋白质衣壳。
()答案:正确解析:酚能破坏病毒蛋白质的衣壳,常用于分离有感染性的核酸。
低离子浓度(低渗缓冲溶液)的环境能使病毒蛋白质的衣壳发生细微变化,阻止病毒附着在宿主细胞上。
13. 在正常的人或高等动物的血清中所存在的抗体,都是多克隆抗体。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根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可将有鞭毛的细菌分为五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当宿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由于水解细胞膜的______ 和水解细胞壁的______等的作用,促进了细胞的裂解。
3、微生物生物氧化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4、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真核微生物执行运动功能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型鞭毛,它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6、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现处于______。
7、描述指数期的三个重要参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一般来说,在土壤中,各种微生物含量按递减顺序排列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检出营养缺陷型一般有四种方法: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和④ ______。
10、特异性免疫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根据微生物的系统进化原理,可把原核生物分成“三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共六个大类。
()12、水活度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十分重要,一般规律是,水生性较强的微生物适合在低水活度的基质中生长,而旱生微生物则宜在高水活度的基质中生长。
()13、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其肽尾的氨基酸残基数是恒定的。
()14、E.coli的P1噬菌体和P2噬菌体都是温和噬菌体。
()15、葡枝根霉和有性根霉的区别是:前者靠异宗配合产生接合孢子,后者靠同宗配合产生接合孢子。
()16、(G+C)mol%值的差别,可作为微生物系统分类工作中正确设置分类单元的可靠依据。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5分,每题5分)1.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却无法拍摄彩色照片。
()答案:正确解析:2. 我国传统的白酒生产,是利用酵母菌和乙酸菌等菌种对淀粉质原料作厌氧固态发酵后再经蒸馏而成的。
()答案:正确解析:3. 按抗体形成的克隆选择理论可知,当B细胞受到某一纯抗原刺激并分化成浆细胞后,就可在血清中取得单克隆抗体。
()答案:错误解析:4. 每种细菌的细胞表面,总会同时含有特异性抗原和共同抗原两类不同的抗原。
()答案:正确解析:5. B淋巴细胞表面的SmIg因其成分是IgM和IgD,故既具有抗体的功能,又有抗原的功能。
()答案:错误解析:6. 担子菌的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而来,次生菌丝由初生菌丝发育而来。
()答案:正确解析:7. 细菌芽孢最耐热,在加压蒸气灭菌条件下,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min才被杀死。
()答案:正确解析:8. 为促使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就要用活的病毒或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答案:错误解析:为促使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可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9. 吸器和假根都是营专性寄生吸收营养的菌丝的特殊形态。
()答案:错误解析:10. 真核微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细胞器。
()答案:正确解析:11. 进行异型乳酸发酵的细菌,因其完全缺乏EMP酶系,故葡萄糖的利用完全依赖于HMP途径。
()答案:正确解析:12.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传染病的死亡率仍是各种死因之首。
()答案:正确解析:13. 与其他电子显微镜相比,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技术上的最大突破是能对活样品进行观察。
()答案:正确解析:14. 为排尽加压蒸气灭菌锅内的空气,可将锅内蒸气引入深层冷水中,待只听到“噗噗”声而无气泡冒出时,证明锅内空气已除尽。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5分,每题5分)1. 产甲烷菌种类很多,它们都属于古生菌,而且都是典型的化能自养菌。
()答案:错误解析:产甲烷菌种类很多,它们都属于古生菌,而且都是的严格厌氧菌。
只有当产甲烷杆菌在利用H2和CO2还原剂以生产生物合成所需细胞物质,利用CO2作电子受体以产生ATP和CH4,利用NH4+作氮源,以及能自身合成生长因子时,它们才是化能自养菌,故只有少数产甲烷菌属于化能自养菌。
2. 若干厌氧梭菌利用Stickland反应消耗氨基酸产能,其产能效率很高。
()答案:错误解析:厌氧梭菌利用Stickland反应消耗氨基酸产能,其产能效率很低。
3. CO2固定的途径中,卡尔文循环途径存在于绿色植物、藻类、蓝细菌和几乎所有的自养型微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微生物中,而还原性三羧酸途径和乙酰辅酶A途径只存在于某些细菌中。
()答案:正确解析:4. 在无氧条件下,嗜盐菌的紫膜在质子驱动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正确解析:5.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对青霉素都有抗性。
()答案:错误解析:立克次氏体对青霉素敏感。
6. 病原菌的数量对敏感宿主是否患病关系极大,例如,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痢疾志贺氏菌和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感染剂量一般均需每一宿主108~109个。
()答案:错误解析:不同的病原菌有不同的致病剂量,例如: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伤寒症须摄入几亿至十亿个细菌;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症还要比它多许多倍;毒力完全的痢疾志贺氏菌只要7个菌即可致痢疾;而鼠疫耶尔森氏菌也只要几个细胞即可引起易感宿主患鼠疫。
7. 丙酸、盐酸都可用作防腐剂。
()答案:错误解析:8. 专性厌氧微生物(如产甲烷菌)生长的最适Eh值通常为-0.3~-0.4V。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5分,每题5分)1. 通过固体培养制成的曲,其用途就是用作“种子”。
()答案:错误解析:2. 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柯赫是细菌学的奠基人。
()答案:正确解析:3. 目前,种是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答案:正确解析:4. 现代厌氧菌实验室最常用的“三大件”装置和方法是厌氧罐技术、Hungate滚管技术和厌氧手套箱技术。
()答案:正确解析:5. 嗜碱微生物具有在碱性条件下生长能力的根本原因是其胞内物质及酶也是偏碱(嗜碱)的。
()答案:错误解析:6. 棉花塞塞入试管的长度应为棉塞全长的23。
()答案:正确解析:7. 微生物的学名等于属名加种名。
()答案:错误解析:学名表达的方法有双名法和三名法两种,前者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加词构成,后者则是由属名、种名加词和亚种或变种加词三部分组成。
8. 光能营养微生物的光合磷酸化没有水的光解,不产生氧气。
()答案:错误解析:光合磷酸化分为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不产氧,而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中,H2O经光解产生氧气。
9. 采用移液管接种时,移液管需采用火焰灼烧的方式进行彻底灭菌。
()答案:错误解析:移液管不能火焰灼烧。
10. 巴斯德是细菌学的奠基人。
()答案:错误解析:柯赫是细菌学的奠基人。
11. 增大数值孔径可以提高显微镜的性能。
()答案:正确解析:12. 一个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免疫球蛋白。
()答案:错误解析:13. 毛霉菌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称为孢囊孢子。
()答案:错误解析:毛霉菌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称为接合孢子。
14. 我国规定1mL生活饮用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在100个以下。
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微生物学》期末试题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微生物学》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8分)1、L型细菌2、菌落3、鉴别性培养基4、发酵5、基因突变6、BOD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繁殖是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
3、分生孢子梗状如扫帚是__________的重要分类特征。
4、病毒粒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5、烟草花叶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对称体制的典型代表。
6、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温和噬菌体的3种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游离态。
8、微生物的6大营养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
9、在营养物质运输中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照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作分类,培养基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1、筛选营养缺陷型的四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根据下图中五类对氧关系不同的微生物在半固体琼脂柱中的生长状态,依次写出它们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并改错(每题1分,共计5分,在括号内对的划“√”,错的划“×”)1、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教程》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230分,每题5分)1. 同步培养技术可实现利用群体材料来研究微生物个体各生长阶段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
()答案:正确解析:同步培养是一种细胞培养方法,它能使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以观察某阶段个体的生长情况。
2. 好氧性芽孢杆菌的菌体形态呈梭状,厌氧性芽孢杆菌的菌体形态呈杆状。
()答案:错误解析:芽孢杆菌属为好氧性芽孢杆菌,其菌体为杆状;梭菌属是厌氧性芽孢杆菌,其菌体呈梭状。
3. 与人和动物的病原微生物相似,在植物病原微生物中,最常见的也是病毒,其次是细菌,最少的是真菌。
()解析:物病原微生物以真菌和病毒居多,细菌相对较少。
4. 若某蛋白编码区上游DNA序列发生1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不会引起基因的移码突变,但有可能会导致该单细胞生物体表型的改变。
()[南开大学2011研]答案:正确解析:5. 用油镜镜检时应将聚光器升至最高。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答案:正确解析:油镜都是高数值孔径的100×物镜,其本身孔径较小,所以需要较强的光照,应将聚光器升至最高。
6. 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答案:错误解析:抗性突变是可以自发产生,即使是诱发产生,其所处的环境仅起到筛选的作用。
7. 应用大型发酵罐进行深层液体通气搅拌培养,是现代好氧菌发酵工业最典型的培养技术。
()解析:采用大型发酵罐进行深层液体通气搅拌培养,既可以提高微生物的培养数量,又可以使用通气的方法为好氧菌提供充足的氧气,是现代好氧菌发酵工业最典型的培养技术。
8. 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的细胞生物的总称。
()答案:错误解析: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和,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北京理工大学2004年《微生物学》期末试题年《微生物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共26分,每题2分)1. 自然界中微生物数量较多地地方是 A .河流 B .B.公园 C 。
土壤耕种层 D 。
海洋 2. 目镜(10X )和物镜(97X )的显微镜,其放大倍数是 A .107 X B 。
970X C 。
87X 4。
都不是3. 聚光镜在 A .目镜和物镜之间 B 。
反光镜和物镜之间 C 。
镜台上。
镜台上 D 。
都不是 4. 具有菌丝的原核生物是A.细菌 B 。
放线菌。
放线菌 C 。
酵母菌 D 。
霉菌 5. 病毒的繁殖方式为A.裂殖 B 。
复制 C 。
芽殖 D 。
接合6. 土壤中的泥腥气味是由()的代谢产物引起A.细菌 B 。
放线菌。
放线菌 C 。
酵母菌 D 。
霉菌 7. 微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A 。
蛋白质。
蛋白质B 。
核酸 C 。
水 D 。
无机盐 8. 用于培养寄生菌的培养基是A 。
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B 。
选择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C 。
活体培养基。
活体培养基D 。
加富培养基9. 微生物细胞中占干重50%左右的元素是 A .N B 。
C C 。
P D 。
O10. 下列方法中,属于直接计数的是A 。
平板计数 B 。
血球计数 C 。
比浊法 D 。
干重法11. 61.5℃/30min 是什么杀菌方法A.煮沸消毒 B 。
间歇灭菌 C 。
巴氏消毒 D 。
高压蒸汽灭菌12. 抗干燥能力最强的是A.酵母菌 B 。
青霉孢子 C 。
大肠杆菌 D 。
毛霉菌丝13、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多数是由( )产生的。
A 细菌 B B 放线菌 C 霉菌 D 酵母菌二、填空二、填空 (共21分,每空0.5分)1.微生物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源、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将培养基分为可将培养基分为. 固体、_______ _______三类,三类,它们可以由完全相同的营它们可以由完全相同的营养成分构成,唯一不同的是_______ 含量不同。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5分,每题5分)1. 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因不能发酵乳糖,故在EMB培养基上会产生棕色的菌落。
()答案:错误解析: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因不能发酵乳糖,故在EMB培养基上菌落无色透明。
2. 用免疫球蛋白基因探针可以分离鉴定T细胞受体。
()答案:错误解析:3. 次级代谢的生理意义不像初级代谢那样明确,但是某些次级代谢产物对于该微生物具有特殊的意义,如与孢子的启动形成有关。
()解析:4.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它们都是有关单糖以β1,4糖苷键相连接后的聚合物。
()答案:正确解析:5. 真核生物的基因与原核生物的基因有许多不同点,尤其在有无操纵子、内含子方面更为明显。
()答案:正确解析:6. 同种微生物菌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与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解析:7.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对青霉素都有抗性。
()解析:立克次氏体对青霉素敏感。
8. 立克次体是一类只能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答案:正确解析:9. EMP途径主要存在于好氧细菌中。
()答案:错误解析:10.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答案:错误解析:11. 厌氧菌需要生活在氧化还原势较高的培养基中。
()答案:错误解析:厌氧菌需要生活在氧化还原势较低的培养基中。
12.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传染病的死亡率仍是各种死因之首。
()答案:正确解析:13. 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相互传播称为水平传播,主要是经皮肤和黏膜传播。
()答案:正确解析:14. 基团移位是营养物从外界输入到细胞内的一种逆浓度梯度、要消耗能量并改变营养物分子基团的运送方法。
()答案:正确解析:15. 按抗体形成的克隆选择理论可知,当B细胞受到某一纯抗原刺激并分化成浆细胞后,就可在血清中取得单克隆抗体。
北京理工大学微生物期末考试复习题打星号的先不要看1.用光学显微镜时染色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一般染色用阳离子染料一般微生物菌体小而无色透明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体液及结构的折光率与其背景相差很小因此用压滴法或悬滴法进行观察时只能看到其大体形态和运动情况染色可以借助颜色的反衬作用提高观察样品不同部位的反差使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致形态和主要结构。
用光学显微镜一般用来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及排列方式而细菌的表面带负电荷阳离子染料可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或疏水键与细胞结合故用的最多的是美蓝、结晶蓝、石炭酸等阳离子染料。
2.原核生物的主要形态是什么画出你所列出的每种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3.描述细菌与古生菌膜的化学区别它们本质上都是由磷脂组成但古生菌比真细菌或真核生物的具有更明显的多样性①亲水头甘油与疏水尾烃链间是通过醚键而不是酯键连接的。
②组成疏水尾的长链烃是异戊二烯的重复单位如四聚体植烷、六聚体鲨烯等它与亲水头通过醚键连接成甘油二醚或二甘油四醚等而在真细菌或真核细胞中的疏水尾则是脂肪酸。
③古生菌的细胞质膜中存在着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而真细菌或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都是双分子层。
具体的说当磷脂为二甘油四醚时连接两端两个甘油分子间的两个植烷侧链间会发生共价结合形成了二植烷这时就形成了独特的单分子层膜。
目前发现单分子层膜多存在于嗜高温的古生菌中其原因可能是这种膜的机械强度要比双分子层膜更高。
④在甘油的3C分子上可连接多钟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细胞质膜上不同的基团如磷酸酯基、硫酸酯基以及多种糖基等。
⑤细胞质膜上含多种独特脂类。
仅嗜盐菌类即已发现有细菌红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视黄醛可与蛋白质结合成视紫红质和萘醌等。
4.为什么蔗糖能稳定细菌细胞而不被溶菌酶裂解细菌细胞壁的一个重要成分是肽聚糖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含量达90溶菌酶能通过诱导锲和的方式将其中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葡萄糖胞壁酸间的14-糖苷键水解削弱细胞壁然后水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最终破裂这个过程叫裂解。
微生物学试卷一、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大题分28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8分)1、为更好地理解小体积、大面积体制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请对一立方厘米体积的物体作十倍系列三维分割,直至形成1012个立方微米的小块后,其总比面值应比原来增加的倍数为:A.一千;B.一万;C.十万;D.一百万。
答:()2、与细菌相比,放线菌菌落的特征是:A.光滑、湿润、较大、透明、易挑取;B.光滑、干燥、较大、不透明、不易挑取;C.湿润、较小、皱褶、透明、不易挑取;D.干燥、紧密、较小、不透明、不易挑取等。
答:()3、根据培养基上呈现菌落颜色的不同而能鉴别大肠杆菌和肠杆菌属几种细菌的培养基是:A.Ashby无氮培养基;B.Martin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EMB培养基。
答:()4、为避免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而造成培养基pH值的变化,可采用的调节方法是:A.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或不溶性CaCO3。
B.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C.在配制培养基时降低或提高碳、氮源用量;改变碳氮比。
D.在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和通气量。
答:()5、生活在低营养环境下的微生物欲获得无机离子、有机离子和一些糖类等浓缩形式的营养物,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主动运输;B.基团移位;C.单纯扩散;D.促进扩散。
答:()6、在四条产能代谢途径中,有两条途径可形成NADPH+H+,它们是:A.EMP+EDB.EMP+TCAC.HMP+EDD.HMP+TCA 答:()7、磺胺类药物抑菌的机制在于:A.与细菌细胞内的PABA进行竞争性拮抗作用,合成无功能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生长;B.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碍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C.改变细菌四氢叶酸辅酶的催化性质;D.破坏细菌细胞质膜的完整性。
答:()8、对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常规加压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干热灭菌法D.加消毒剂。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5分,每题5分)1.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能时没有线粒体,一旦把它转移到有氧条件下,因呼吸产能的需要,就会形成大量的线粒体。
()答案:错误解析:2.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液氮保藏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微生物保藏方法,大多数专业的菌种保藏机构均采用这两种方法作为主要的微生物保存手段。
()答案:正确解析:3. 通过巴氏消毒法处理过的牛奶或果酒等应是无菌的。
()答案:错误解析:巴氏消毒法只能杀死物料中的无芽孢病原菌。
4. 荚膜的组成除了多糖外没有其他化学组分。
()答案:错误解析:5. 与其他电子显微镜相比,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技术上的最大突破是能对活样品进行观察。
()答案:正确解析:6. 巴斯德根据其著名的曲颈瓶试验结果,提出了医学上用石炭酸(苯酚)处理的外科消毒的理论。
()答案:错误解析:外科消毒理论是由李斯特提出的。
7. 在众多的真菌分类系统中,影响最大的是Ainsworth系统,特别是它的“两门五亚门”系统(1973,1983)。
()答案:正确8. 毛霉菌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称为孢囊孢子。
()答案:错误解析:毛霉菌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称为接合孢子。
9. 同一种微生物由于环境中的pH不同可能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
()答案:正确解析:10. 炎症引起发热、红肿、疼痛及功能障碍现象,是对机体有害的。
()答案:错误解析:11. 真核微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细胞器。
()答案:正确12. 细菌的个体形态通过油镜观察后,物镜需用乙醇擦洗。
()答案:错误解析:油镜观察完毕,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揩净,另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揩拭镜头,再用擦镜纸揩干。
13. 稀释平板测数时,无论是用混菌法,还是用涂抹法,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都是0.1ml。
北京理工大学2005年《微生物学》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8分)1、L型细菌2、菌落3、鉴别性培养基4、发酵5、基因突变6、BOD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繁殖是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
3、分生孢子梗状如扫帚是__________的重要分类特征。
4、病毒粒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5、烟草花叶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对称体制的典型代表。
6、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温和噬菌体的3种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游离态。
8、微生物的6大营养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
9、在营养物质运输中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照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作分类,培养基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1、筛选营养缺陷型的四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根据下图中五类对氧关系不同的微生物在半固体琼脂柱中的生长状态,依次写出它们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并改错(每题1分,共计5分,在括号内对的划“√”,错的划“×”)1、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2、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3、低剂量照射紫外线,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4、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5、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四、选择题(每题0.5分,共计5分)1、属于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部分为()A、细胞壁B、芽孢C、细胞膜D、原生质2、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并营专性寄生的是()A、苏云金杆菌B、蛭弧菌C、衣原体D、立克次氏体3、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A、50%B、75%C、30%D、95%4、G__细菌(如E.coli)的鞭毛基体包括4个环形结构:()环与细胞壁外膜相连,()环与肽聚糖层连接,()环处于壁膜间隙,()环处于细胞质膜上。
()A、L,P,S,MB、L,M,P,SC、L,S,P,MD、L,P,M,S5、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A、肽聚糖和甘露聚糖B、葡聚糖和脂多糖C、几丁质和纤维素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6、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A、巴氏消毒B、干热灭菌C、间歇灭菌D、高压蒸汽灭菌7、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A、细菌B、酵母菌C、霉菌D、病毒8、弗来明发现青霉素是由于观察到在产黄青霉菌菌落周围不见有革兰阳性细菌生长,而再深入研究创造奇迹的。
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微生物之间的()A、寄生关系B、捕食关系C、特异性拮抗关系D、非特异性拮抗关系9、土壤中三大类群体微生物以数量排序为()A、细菌>放线菌>真菌B、细菌>真菌>放线菌C、放线菌>细菌>真菌D、真菌>细菌>放线菌10、地衣是微生物间的()A、竞争关系B、共生关系C、互生关系D、寄生关系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5分)1、什么是质粒?其特点是什么?2、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有哪些?3、简述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步骤。
六、问答题(每题9 分,共计27 分)1、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机理。
2、比较四大类常见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菌体和菌落特征的异同点。
3、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有何特点、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答案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8分)1、L型细菌:严格地说,专指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的菌株。
2、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或内部,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时,该细胞就迅速生长繁殖。
结果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并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
3、鉴别性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4、发酵:广义的“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狭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
5、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包括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的缺失、插入或置换,而导致的遗传变化称为基因突变,其发生变化的范围很小,所以又称点突变或狭义的突变。
6、BOD5:即“生化需氧量”或“生物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
一般指在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有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的溶解氧毫克数(其单位为mg/L)。
BOD的测定条件一般规定在20℃下5昼夜,故常用BOD5符号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巴斯德2、孢子3、青霉属4、核衣壳。
5、螺旋对称。
6、吸附、侵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7、整合态、营养态。
8、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9、主动运送和基团移位。
10、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11、诱变剂处理、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
12、(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耐氧菌、(专性)厌氧菌、微好氧菌。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5分,在括号内对的划“√”,错的划“×”)1、×2、√3、×4、√5、×四、选择题(每题0.5分,共计5分)1、B2、C3、B4、A5、D6、A7、B8、C9、A10、B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5分)1、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
其特点:①绝大多数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所构成,分子量较细菌染色体小。
②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有很多个质粒。
③质粒可以从菌体内自行消失,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其消除或抑制;没有质粒的细菌,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从具有质粒的细菌中获得,但不能自发产生。
④质粒存在与否,无损于细菌生存。
但是,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如抗生素、色素等的产生、以至芽孢的形成,均受质粒的控制。
⑤质粒既能自我复制、稳定遗传,也可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携带的外源DNA片段共同复制增殖;它可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单独转移,也可携带着染色体片段一起转移。
质粒已成为遗传工程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之一。
2、①控制菌种传代次数;②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③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移种传代;④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⑤讲究菌种选育技术;⑥定期进行分离纯化。
3、配制培养基的原则:①目的明确;②营养协调;③理化适宜;④经济节约。
配制培养基的步骤:原料称量、溶解(加琼脂)→(过滤)→定容→调pH→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摆斜面)→无菌检查六、问答题(每题9分,共计27分)1、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红色染料复染4步;革兰氏染色的机制: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差异主要基于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分不同。
通过初染和媒染,在细菌细胞膜或原生质体上染上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
G+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交联紧密,故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层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再加上的G+细菌细胞壁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蓝紫色。
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层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将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
因此,通过乙醇脱色,细胞又呈现无色。
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获得了新的颜色——红色,而G+ 细菌则仍呈蓝紫色(实为紫中带红)。
2、3、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4个时期。
指数期的特点是:①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因而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代时(generation time,G,又称世代时间或增代时间)或原生质增加一倍所需的倍增时间最短;②细胞进行平衡生长,故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十分均匀;③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指数期的微生物具有整个群体的生理特性较一致、细胞各成分平衡增长和生长速率恒定等优点,是用作代谢、生理等研究的良好材料,是增殖噬菌体的最适宿主,也是发酵工业中用作种子的最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