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格式:ppt
- 大小:420.50 KB
- 文档页数:7
河南理工大学生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大奖日前,2022年国际数学建模竞赛(MCM)获奖情况揭晓,河南理工大学首次组队参赛的杨宗龙、周会鸽、袁银龙3位同学喜获二等奖。
据悉,今年共有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球各地著名学府的3000多支代表队参赛,是赛事举办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年。
据理解,国际数学建模竞赛(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简称(MCM),始于1985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数学会、美国运筹与管理学会及其应用结合会共同举办,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也是影响范围最大的大学生学术竞赛和评价大学本科教育程度的重要参照。
“竞赛题目来自于消费、管理、科研等社会生活实际,内容涉及经济、能源、人口、生物等众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背景。
解题不仅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机技术及其他相关知识,还需要队员们之间亲密合作,发挥他们集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才能。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获奖学生周会鸽说,“竞赛不仅是一次智慧和意志的考验,更是一次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检验。
比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是一场创作力和想象力的大比拼。
〞据介绍,参赛队须在4天4夜〔96小时〕内独立完成竞赛题目,并将解决问题的最正确方案用英文写成科技论文,寄往美国参加评审,经国际专家严谨的评审后,对所有队伍的答题情况做出评定。
比赛设置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s);提名奖〔Finalist Winners〕;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s);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s)和成功参赛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s)等5个奖项。
“作为一项国际范围内的高程度赛事,国际数模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河南理工大学参赛指导组负责人、数信学院副院长邓继恩说,“竞赛通过查阅文献、分析题目、建立模型、检验求解、结果分析及提交英文论文等多个环节,不但开拓了学生眼界,扩大了其知识面,而且是他们综合素质、创新才能、理论才能及合作意识的一次大提升。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MCMICM)介绍创新工程办公室编总第13期 2021年第1期 2021年5月3日我校在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获得大奖(证书)数学建模竞赛是锻炼大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合作精神、顽强意志和综合素质具有显著作用和效果。
近年来,我校特别重视该项赛事的组织指导工作,学校领导亲自过问,给以指导,教务处、创新办、理学院及其它相关院系及单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积极配合,做好竞赛的组织、指导、宣传及动员工作。
同时,学习借鉴省内外高校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强化对参赛学生的培训与指导,积极参与各种建模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建模水平与能力。
2021年,我校首次精选两支代表队参加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经过指导教师悉心指导,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协同作战,终于在3000多支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全部获奖,其中由理学院史加荣老师指导,信控学院自动化0802班宋君毅、计算机0802班宋亚鹏、环境学院环工0901班姚青三名同学组队的参赛小组荣获二等奖一项;由理学院王玉英老师指导,土木学院土木0908班卢俊凡、土木0906班孙泓毅、土木0907班刘敏三名同学组队的参赛小组荣获鼓励奖一项,取得较为优异成绩。
我们将以本次获奖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培养,不断扩大数学建模在学生中的影响,促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品味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三方面迅速成长的同时,使我校的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取得新的突破。
附件: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主题词: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竞赛组织指导抄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各位校领导、校长办公室各院(系)、有关处室、校教学督导组共印100份承办科室:创新工程办公室电话:82205351附件: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级的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客观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它的数学形式,用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强调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数学得以进入了科研工作的各个领域。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诸如化学、生物、医药、地质、管理、社会科学等传统领域中,不是没有数学的用武之地,而是由于计算手段的不足而影响到数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进入这些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手段。
这不仅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数学本身提出了众多新的课题。
“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很早就在美国的科技界得到了共识。
传统的数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对未来科技人才需求。
基于这种前瞻性考虑,1985年美国数学教育界出现了一个名为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in Modeling(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种通讯竞赛活动。
其目的就是以赛促教。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项活动很快发展为一项国际性的竞赛。
我国的部分高校于1989年参加了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活动,1992年举行了首届全国联赛。
1994年教育部高教司正式发文,要求在全国普通高校陆续开展数学建模、机械设计、电子设计等三大竞赛。
自此,在一些社会单位的资助下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在全国迅猛发展起来。
大多数的本科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
据统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队由1993年的420个发展到2008年的12836个,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1022所院校。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都来自各个领域的实际问题,如:“钻井布局”、“节水洗衣机”;有些还是来自当今前沿领域中的问题,如:“投资的收益和风险”、“DNA序列分类”。
与一般的竞赛活动不同,竞赛题目本身有些没有固定的答案。
评价建模工作看重的是建模的合理性、创造性、和使用的数学方法、算法等。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分甲、乙两组,甲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乙组竞赛只有大专生可以参加)。
第1教案数学建模及竞赛知识介绍目的要求:1. 了解数学建模的基础知识、相关的基本概念;2. 了解数学模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3. 掌握数学建模的具体过程和步骤,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体会如何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体会如何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创新点:应用和创新是数学建模的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不论用数学方法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他学科想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先的和关键的一步是用数学的语言表述所研究的对象,即建立数学模型。
在高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和建模正成为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1.1 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本节先讨论原型和模型,特别是数学模型的关系,再介绍数学模型的意义。
原型和模型原型(prototype)和模型(model)是一对对偶体。
原型指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关心、研究或者从事生产、管理的实际对象。
在科技领域通常使用系统(system)、过程(process)等词汇,如机械系统、电力系统、生态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又如钢铁冶炼过程、导弹飞行过程、化学反应过程、污染扩散过程、生产销售过程、计划决策过程等。
本书所述的现实对象、研究对象、实际问题等均指原型。
模型则是指为某个特定目的将原型的某一部分信息减缩、提炼而构成的原型替代物。
特别强调构造模型的目的性。
模型不是原形原封不动的复制品,原型有各个方面和各种层次的特征,而模型只要求反映与某种目的有关的那些方面和层次。
一个原型,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模型,模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构造模型的目的决定的。
例如:展厅里的飞机模型:外形上逼真,但是不一定会飞;航模竞赛的模型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在外观上不必苛求;飞机设计、试制过程中用大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要求在数量规律上真实反映飞机的飞行动态特征,毫不涉及飞机的实体。
数学建模国赛奖项设置摘要:一、数学建模国赛简介1.赛事背景2.赛事目的二、奖项设置概述1.等级及数量2.评选标准三、具体奖项介绍1.特等奖2.一等奖3.二等奖4.三等奖四、获奖意义及对参赛者的激励1.对个人能力的肯定2.对未来发展的帮助3.对团队协作的认可正文:一、数学建模国赛简介数学建模国赛,全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我国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数学竞赛之一。
该赛事始于1992 年,由教育部主管,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奖项设置概述数学建模国赛设有多项奖项,以表彰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团队。
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等级,具体数量根据每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而定。
评选标准主要根据参赛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完整性以及建模过程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具体奖项介绍1.特等奖:特等奖是数学建模国赛中最高的荣誉,一般设立1-2 个名额。
获得特等奖的团队需要具备出色的创新能力,对问题有深刻理解,建模过程清晰、严谨,论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一等奖:一等奖是数学建模国赛中较高层次的奖项,一般设立10 个左右的名额。
获得一等奖的团队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实用性,建模过程较为严谨,论文质量较高。
3.二等奖:二等奖是数学建模国赛中层次较高的奖项,一般设立30 个左右的名额。
获得二等奖的团队需要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用性,建模过程较为完整,论文质量较好。
4.三等奖:三等奖是数学建模国赛中层次较低的奖项,一般设立80 个左右的名额。
获得三等奖的团队需要具备基本创新能力,建模过程较为完整,论文质量尚可。
四、获奖意义及对参赛者的激励数学建模国赛获奖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团队协作的认可。
对于获奖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助力。
首先,获奖者可以在求职、升学等方面获得一定优势,增加竞争力。
其次,获奖者在比赛中锻炼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实际操作等能力将对未来的科研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数学建模国赛奖项设置摘要:一、数学建模国赛概述二、数学建模国赛奖项设置1.国家奖2.省级奖三、获奖比例及等级分布四、评奖标准及流程五、参赛建议与展望正文:一、数学建模国赛概述数学建模竞赛作为一项面向全球高校大学生的竞技活动,旨在通过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建模及求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我国,数学建模竞赛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赛事,每年吸引了大量高校积极参与。
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数学建模国赛”)是我国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二、数学建模国赛奖项设置数学建模国赛奖项主要分为国家奖和省级奖两个层次。
1.国家奖国家奖是数学建模国赛的最高奖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
其中,一等奖比例约为参赛队伍的1%,二等奖比例约为参赛队伍的5%,三等奖比例约为参赛队伍的20%。
国家奖的获奖证书由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统一颁发,具有很高的荣誉性和权威性。
2.省级奖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各省份的竞赛水平,数学建模国赛还设置了省级奖。
省级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具体获奖比例由各省份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省级奖的获奖证书由各省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机构颁发。
三、获奖比例及等级分布数学建模国赛的获奖比例及等级分布如下:- 一等奖:约1%- 二等奖:约5%- 三等奖:约20%省级奖的获奖比例及等级分布由各省份自行确定,但总体而言,获奖比例较国家奖有所提高,旨在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
四、评奖标准及流程数学建模国赛的评奖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解决能力:参赛队伍能否对题目进行准确、深入的分析,以及能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建模水平:参赛队伍在建模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
3.论文质量:参赛队伍提交的论文是否结构清晰、论述严谨、数据可靠、图表美观。
评奖流程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关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管理办法一、赛事背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以下简称美赛),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
美赛始于1985年,由COMAP(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得到了SIAM,NSA,INFORMS 等多个组织的赞助。
MCM/ICM 着重强调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
竞赛以三人(本科生)为一组,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的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
竞赛每年都吸引大量著名高校参赛。
20XX 年MCM/ICM 有超过7700支队伍参加,遍及五大洲。
MCM/ICM 已经成为最著名的国际大学生竞赛之一。
同济大学于20XX年首次组织学生参加该项赛事。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关心指导下,在数学系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的努力下,我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提高了同济大学的国际知名度,更为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推动数学学科教学改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了更好的组织和管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制定本办法。
二、组织参赛美赛由同济大学教务处主办,数学系承办以及负责具体指导工作,设立组织工作委员会和组委会秘书处,并指导数学建模协会工作。
三、竞赛奖励和学分认定1. 奖项设置美赛奖项设置如下:●Outstanding Winner 美赛特等奖(国内称法)●Finalist 美赛特等奖提名(国内称法)●Meritorious Winner 美赛一等奖(国内称法)●Honorable Mention 美赛二等奖(国内称法)●Successful Participant 成功参赛奖(国内称法)●Unsuccessful 不成功没有奖注:Finalist奖励给进入特等奖角逐未得到特等奖的队伍;Finalist 与Outstanding Winner全球一共约20支队伍。
数模竞赛的利与弊第一次接触到数学建模,是在大一的时候,只是感觉好高深啊。
当时C++还没学到数组,高数也才学到不定积分,看到“通风换气与保温”的题目,唯一得出的结论就是,这需要热力学的知识。
囧……后来,参加了几次数模竞赛,才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刚过去的高教杯、电工杯,时常有学弟学妹向我了解数学建模的技巧,每次我都在犹豫要不要说真话,每次却都不由自主或多或少地说了些真话。
今天将我个人对数学建模竞赛偏激的见解写下来。
如果你是大一大二的,建议不要读完本文,读到前半部分就可以了;如果你已经出国or保研or就业,不妨花点儿时间看看交流一下,欢迎指正。
要做数学建模竞赛,首先要把两个词语区分开:“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工业、科研、经济等等诸多领域的实际问题,舍弃无关的细节,抽象出本质,使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问题,得出答案,从而解决了原始的实际问题。
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很多理论研究中也广泛应用,例如理论力学中的质点、刚体,材料力学中的连续性假设等等,甚至在马哲中也有对应的:“抓主要矛盾”(本人马哲学得不好,还曾经挂科,不记得原话是怎么说的了)。
用两个词来概括数学建模,就是“简化”、“抽象”。
数学建模竞赛,本质上而言是一门考试。
准备考试,就要知道考试范围,掌握那些在不会做的情况仍然能得高分的技巧,还要准备好作弊用的小抄。
具体到数学建模竞赛而言,就要搞清哪些数学模型很可能出现,哪些数学模型不太可能考,也要搞清楚评分标准,尽力向推测中的国标靠拢,竞赛前要准备齐全各种算法的程序,各种数学模型的论文模块,比赛时一合并就成了。
竞赛中还要注重和指导老师的交流,也要注意网上或本校其他同学的做法和结果。
相信大家都是考试的天才,本人就不班门弄斧了。
郑重提示:如果你是大一大二的,希望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来保研的,就不要再往下看了,以上的内容算是数模竞赛简明扼要的技巧。
有位前辈总结数模竞赛说道“经验第一,运气第二,实力第三”,所谓的经验,便是应试的技巧,好好准备技巧,相信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1数学建模美赛题目(原创实用版)目录1.2021 数学建模美赛简介2.2021 数学建模美赛 A 题概述3.真菌与木质纤维分解的关系4.2021 数学建模美赛比赛时间及报名方式5.2021 年比赛的变化与注意事项6.比赛结果公布时间及形式7.总结正文【2021 数学建模美赛简介】2021 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美赛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主办,最高等级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
该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旨在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验参赛者的分析、推理、计算及创新能力。
【2021 数学建模美赛 A 题概述】2021 年数学建模美赛 A 题的主题为“真菌与木质纤维分解”,要求参赛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真菌与木质纤维分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真菌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分解植物材料和木质纤维,将碳元素重新释放到生态系统中,从而促进碳循环。
【真菌与木质纤维分解的关系】最新的研究表明,真菌的性状与木质纤维分解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生长缓慢的真菌更易于在湿度、温度变化的环境下生存,因此它们在分解木质纤维时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通过对真菌性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木质纤维分解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林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2021 数学建模美赛比赛时间及报名方式】2021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报名截止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2021 年 2 月 4 日下午 3 点(北京时间 2021 年 2 月 5 日凌晨 4 点)。
比赛开始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 2021 年 2 月 4 日下午 5 点(北京时间 2021 年 2 月 5 日凌晨 6 点),比赛结束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2021 年 2 月 8 日下午 8 点(北京时间 2021 年 2 月 9 日凌晨 9 点)。
参赛团队需在比赛开始前完成报名,并按照规定时间提交解决方案文档。
数学建模比赛汇总数学建模竞赛是一种以数学建模为核心内容的学术竞赛活动,旨在提高参赛者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建模比赛:1. ICM/ICM: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和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数学建模竞赛之一。
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给定的实际问题,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2. CUMCM: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hina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是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的最高水平竞赛,比赛内容多涵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SIAM:国际应用数学与工业数学学会(The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SIAM)举办了一系列数学建模比赛,包括SIAM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SIAM官方合作的一些数学建模竞赛。
这些比赛旨在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和解决方法的研究。
4. COMAP:国际数学竞赛与建模联合会(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COMAP)举办了COMAP数学建模竞赛。
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数学建模竞赛,鼓励参赛者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5. MCM/ICM: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和国际数学建模竞赛(International Contest in Modeling)是由美国数学会举办的数学建模竞赛。
类似于ICM/ICM竞赛,这个比赛也要求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针对给定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解决。
2011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中英文对照MCM: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数学建模竞赛)ICM: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交叉学科建模竞赛)Contest Rules, Registration and Instructions(比赛规则,比赛注册和指导)(All rules and instructions apply to both ICM and MCM contests,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所有MCM的说明和规则除特别说明以外都适用于ICM)To participate in a contest, each team must be sponsored by a faculty advisor from its institution.(每个MCM的参赛队需有一名所在单位的指导教师负责。
)Team Advisors: Please read these instructions carefully. It i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make sure that teams are correctly registered and that all of the following steps required for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test are completed:(指导老师:请认真阅读这些说明,确保完成了所有相关的步骤。
每位指导教师的责任包括确保每个参赛队正确注册并正确完成参加MCM/ ICM所要求的相关步骤。
)Please print a copy of these contest instructions for referenc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contest. Click here for the printer friendly version. (请在比赛前做一份《竞赛注册和指导》的拷贝,以便在竞赛时和结束后作为参考。
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励细则(2015年3月修订)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MathorCup & CAA)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校苑数模承办的面向全球大学生的科技竞赛活动。
根据《MathorCup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和竞赛的宗旨,为了切实提供有价值的奖励政策,鼓励广大师生(特别是计算机、自动控制、数学、电子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此次竞赛中,特制订本规则。
1、MathorCup & CAA将设立“Mathor Cup”、“CAA Cup”、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胜奖,比例如表1所示,表1 获奖等级以及比例获奖等级证书奖金比例备注“CAA Cup”特等奖证书、“CAACup”奖杯1000元1支队来自C题和D题“Mathor Cup”特等奖证书、“MathorCup”奖杯1000元1支队来自A题和B题一等奖一等奖证书600元 1.5% 无二等奖二等奖证书200元 6.5% 无三等奖三等奖证书无10% 无优胜奖优胜奖证书无30% 无此次比赛不设置成功参赛奖,上述所有获奖证书均有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校苑数模、MathorCup组委会盖章。
2、竞赛成绩优异者(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根据个人意愿可以被推荐成为中国自动化学会预备会员,并且免除注册费用。
3、自动化相关专业并且取得优异竞赛成绩的参赛者,可参加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中国自动化大会,MathorCup组委会承担参赛者的会议注册费以及差旅费。
4、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优先从C题和D题的获奖者中选拔2015年夏令营成员,并且免除网申过程,但是夏令营费用正常缴纳。
夏令营中设有推免生面试环节。
通过面试,并且取得免推资格的学生可以到自动化所继续深造。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应该了解与参与的六大赛事1.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ACM/ICPC)是由国际计算机学界著名的ACM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 machinery)主办的,此项赛事自1970年开始举行,其宗旨是使大学生能通过计算机充分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CM/ICPC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计算机赛事,历届ACM/ICPC云集了计算机界的“希望之星”,其获奖证书也为各大著名计算机厂商、学校所认可。
此竞赛采用现场竞赛形式,每年举办一届。
参赛对象为在校本科和硕士研究生。
相关网站:2.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MCM)是由美国举办的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大学生学科竞赛。
角逐这项竞赛,要求学员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包括数学建模知识、人文社科知识等)、较强的综合能力(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以及英文翻译能力等)、良好的全面素质(如:团结协作的精神、顽强的工作作风、坚毅的意志品质等)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等。
本竞赛为通讯赛形式,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赛题后寄往美国参加评审,此赛事每年举办一届。
参赛对象为在校本专科生。
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四项面向大学生的学科竞赛之一,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
竞赛采用“半封闭”的通讯赛组织形式,每年举办一届。
参赛对象为在校本专科生。
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四项面向大学生的学科竞赛之一,它与电子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紧密结合,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竞赛内容既有理论答卷、方案设计,又有实际制作、整机调试,是着重考察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一项综合性的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