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特殊功能模块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954.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一节模拟量输入模块FX2N-4AD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一节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FX2N FX2N FX2N--4ADFX2N-4AD的线路连线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 -4AD的技术指标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AD的线路连线W W W .P L CWOR L D .C 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AD 模拟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WWW.PL CWORL D.C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AD缓冲寄存器BFM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编程举例WWW.PL CWORL D.C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二节模拟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FX2N FX2N FX2N--4DAFX2N-4DA的线路连线FX2N-4DA的模拟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FX2N-4DA缓冲寄存器BFM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的技术指标。
FX2N-4DA模拟量输出模块的技术指标如表8-4所示。
输出的模拟电压范围为-10~10V时,分辨率为5mV。
电流范围为0~20mA时,分辨率为20uA。
WWW.PL CWO RL D.C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的线路连线W W W .P L CWO RL D .C 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的模拟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WWW.PL CWORL D.C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缓冲寄存器BFM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编程举例W W W .P L CWO RL D .C N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第三节温度传感器的模拟量输入模块FX2N-4DA-TC的线路接线A/D转换的关系FX2N-4DA-TC的缓冲寄存器BFM第八章FX2N FX2N系列系列系列PLC PLC PLC的特殊扩展模块的特殊扩展模块FX2N-4DA-TC性能指标FX2N-4DA-TC性能指标如表8-6,它可以测量温度最大范围-100~+1200℃或-148~+2192F,数字量输出16位二进制,利用光隔离及用DC/DC转换器使输入和PLC电源间隔离,模拟量电源DC24,60mA。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变频器概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的概念、作用和分类2.掌握变频器的基本构成和原理3.了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1.变频器的概念和作用2.变频器的分类及特点3.变频器的基本构成4.变频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概念、作用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基本构成和原理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1 教学目标1.掌握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变频器的主要性能参数3.熟悉变频器的调速原理1.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变频器的主要性能参数3.变频器的调速原理2.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的调速原理2.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性能参数和调速原理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变频器的安装与调试3.1 教学目标1.熟悉变频器的安装流程2.掌握变频器的调试方法3.了解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2 教学内容1.变频器的安装流程2.变频器的调试方法3.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的安装流程和调试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安装流程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调试方法和故障处理的了解程度第四章: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作用2.掌握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的方法3.熟悉变频器与电机的连接方式4.2 教学内容1.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作用2.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的方法3.变频器与电机的连接方式4.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2.通过实验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变频器控制电机的方法4.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在电机控制中作用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和调速方法的熟悉程度第五章:变频器在工业应用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1.了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应用案例2.掌握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3.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1.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应用案例2.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5.3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典型案例2.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析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特点5.4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典型案例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应用特点的理解程度第六章:变频器的保护功能6.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的基本保护功能2. 掌握变频器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机制3. 学习如何设置和调整变频器的保护参数6.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的主要保护功能及其作用2. 变频器的保护机制和工作原理3. 保护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方法6.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保护功能及其作用2. 通过模拟实验演示保护机制的运作3. 指导学生进行参数设置和调整的实践操作6.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保护功能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设置和调整保护参数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七章:变频器的节能原理与应用7.1 教学目标1. 认识变频器节能的原理2. 掌握变频器在节能应用中的技术要点3. 了解变频器节能实例和效果评估7.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节能的基本原理2. 变频器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3. 节能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技巧7.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解释变频器节能原理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节能应用3. 开展小组讨论,评估节能效果7.4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变频器节能原理的理解2. 评估学生对节能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八章:变频器的通信与控制8.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通信的基本概念2. 掌握变频器与上位机通信的协议和方式3. 学习变频器的控制指令及其编程8.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协议2. 变频器与上位机的通信案例3. 变频器控制指令的编程和应用8.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通信原理和协议2.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通信过程3. 指导学生编程实现控制指令8.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通信原理的理解2. 考查学生编程实现控制指令的能力第九章: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构成2. 掌握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作用3. 学习变频器在协调multiple devices 中的配置和调试9.2 教学内容1.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构成和运作原理2. 变频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3. 多设备协调中的变频器配置和调试方法9.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概念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在生产线中的应用3. 指导学生进行多设备协调的配置和调试实践9.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自动化生产线构成和运作原理的理解2. 考查学生进行变频器配置和调试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章:变频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0.1 教学目标1. 熟悉变频器的日常维护流程2. 掌握变频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3. 学习变频器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10.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的日常维护操作2. 变频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3. 变频器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和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日常维护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2. 通过模拟故障处理演示故障诊断和处理流程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故障处理案例10.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日常维护操作的掌握程度2. 考查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一章: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11.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特殊应用2. 掌握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优化配置3. 学习特定行业中变频器应用的案例分析11.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案例2. 特定行业中变频器的优化配置方法3. 案例分析: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11.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的优化配置3. 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11.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在特定行业中应用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第十二章:变频器的编程与功能扩展12.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编程的基本概念2. 掌握变频器常用编程指令和功能模块3. 学习如何进行变频器的功能扩展12.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指令集2. 变频器常用功能模块及其应用3. 变频器功能扩展的方法和策略12.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编程的基本概念2. 通过编程实践演示变频器功能的实现3. 指导学生进行功能扩展的实践操作12.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编程原理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实现变频器功能模块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十三章:变频器的安全标准和规范13.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标准2. 掌握变频器安全操作的基本规范3. 学习变频器安全维护的注意事项13.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安全标准的基本要求2. 变频器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3. 变频器安全维护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3.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安全标准和规范2. 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安全操作和应急预案3. 指导学生进行安全维护的实际操作13.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安全标准和规范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执行安全操作和应急预案的实际能力第十四章:变频器的环保与认证14.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环保的意义和现状2. 掌握变频器环保认证的基本要求3. 学习变频器环保设计的策略14.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要求2. 变频器环保认证的标准和流程3. 变频器环保设计的实践案例14.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讲解变频器环保的意义和要求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环保认证的实践3. 指导学生进行环保设计的思考和讨论14.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环保意识和认证要求的了解程度2. 考查学生提出和实施环保设计方案的实际能力第十五章:变频器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教学目标1. 理解变频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2. 掌握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3. 学习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展望15.2 教学内容1. 变频器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2. 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案例3. 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5.3 教学方法1. 使用讲授法介绍变频器技术的最新发展2.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变频器在新兴领域的应用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变频器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15.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变频器技术最新发展的理解程度2. 考查学生分析并预测变频器技术未来趋势的实际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教案,内容包括变频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构成、原理、安装、调试、保护功能、节能原理、通信与控制、应用案例、维护与故障诊断、特定行业中的应用、编程与功能扩展、安全标准和规范、环保与认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医疗设备操作手册第一章:设备概述 (3)1.1 设备简介 (3)1.1.1 设备主体:采用(材质、工艺等)制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3)1.1.2 显示屏:高清液晶显示屏,提供清晰的图像和文字信息,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和操作。
(3)1.1.3 操作面板:触摸式操作面板,便于医护人员快速设置参数和调整设备状态。
(3)1.1.4 功能模块:根据设备类型,具备(具体功能,如测量、监测、报警等)功能。
41.1.5 通讯接口:支持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其他医疗设备等互联互通,便于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
(4)1.2 技术参数 (4)1.2.1 电源:输入电压(具体数值),频率(具体数值),功耗(具体数值)。
(4)1.2.2 尺寸:设备尺寸为(长×宽×高,单位:毫米)。
(4)1.2.3 重量:设备净重(具体数值,单位:千克)。
(4)1.2.4 工作温度:(具体数值)范围内正常工作。
(4)1.2.5 相对湿度:%(具体数值)范围内正常工作。
(4)1.2.6 环境适应性:适应海拔(具体数值)以下的环境。
(4)1.2.7 抗干扰能力:符合(具体标准)的抗干扰要求。
(4)1.2.8 安全功能:符合(具体标准)的安全功能要求。
(4)1.2.9 其他参数:根据设备类型,具备以下特点: (4)第二章:设备安装与调试 (4)2.1 设备安装 (4)2.1.1 安装准备 (4)2.1.2 安装步骤 (4)2.1.3 安装注意事项 (5)2.2 设备调试 (5)2.2.1 调试准备 (5)2.2.2 调试步骤 (5)2.2.3 调试注意事项 (5)第三章:设备操作流程 (6)3.1 开机准备 (6)3.1.1 确认设备电源 (6)3.1.2 检查设备配件 (6)3.1.3 设备预热 (6)3.1.4 设置设备参数 (6)3.2 设备操作 (6)3.2.1 设备启动 (6)3.2.2 执行操作 (6)3.2.3 注意事项 (6)3.3 关机流程 (6)3.3.1 保存数据 (6)3.3.2 关闭设备 (7)3.3.4 记录操作日志 (7)第四章:功能与操作指南 (7)4.1 功能介绍 (7)4.1.1 设备概述 (7)4.2 操作指南 (7)4.2.1 设备启动与自检 (7)4.2.2 功能操作 (8)4.2.3 注意事项 (8)第五章:设备维护与保养 (8)5.1 日常维护 (8)5.1.1 清洁 (8)5.1.2 检查 (9)5.1.3 充电与放电 (9)5.2 定期保养 (9)5.2.1 检查周期 (9)5.2.2 保养内容 (9)5.2.3 保养记录 (10)第六章:故障排查与处理 (10)6.1 常见故障 (10)6.1.1 设备启动故障 (10)6.1.2 设备运行故障 (11)6.1.3 设备显示故障 (11)6.2 故障处理方法 (11)6.2.1 设备启动故障处理方法 (11)6.2.2 设备运行故障处理方法 (11)6.2.3 设备显示故障处理方法 (11)6.2.4 软件故障处理方法 (11)6.2.5 硬件故障处理方法 (12)第七章:设备安全与防护 (12)7.1 安全操作 (12)7.1.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2)7.1.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2)7.1.3 操作后的收尾工作 (12)7.2 防护措施 (13)7.2.1 防护设备的配置 (13)7.2.2 防护措施的实施 (13)7.2.3 应急处理 (13)第八章:设备软件使用 (13)8.1 软件安装 (13)8.1.1 准备工作 (13)8.1.2 安装步骤 (14)8.1.3 验证安装 (14)8.2 软件操作 (14)8.2.2 功能模块 (14)8.2.3 操作流程 (14)8.2.4 注意事项 (15)第九章:设备配件更换 (15)9.1 配件介绍 (15)9.1.1 配件种类 (15)9.1.2 配件功能要求 (15)9.2 更换方法 (15)9.2.1 传感器更换方法 (15)9.2.2 传输线更换方法 (15)9.2.3 电源线更换方法 (16)9.2.4 显示屏更换方法 (16)9.2.5 主机更换方法 (16)9.2.6 外设更换方法 (16)第十章:设备报废与更新 (16)10.1 报废标准 (16)10.1.1 设备报废的基本原则 (16)10.1.2 设备报废的具体标准 (17)10.2 更新流程 (17)10.2.1 更新计划的制定 (17)10.2.2 设备选型及采购 (17)10.2.3 设备安装与调试 (17)10.2.4 设备验收与投入使用 (18)第一章:设备概述1.1 设备简介本医疗设备是一款专门用于(具体应用场景,如诊断、治疗、监测等)的高科技产品。
JAND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留仙三路鸿威工业区A栋2楼电话:*************26502268传真:*************E-mail:*******************前言本手册的所有内容,著作财产权归深圳市杰美康机电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深圳市杰美康机电有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仿制、拷贝、撰抄。
本手册无任何形式的担保、立场表达或其它暗示。
如有本手册所提到的产品的信息,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料流出,导致利益损失后果,深圳市杰美康机电有限公司与所属员工不承担任何责任。
除此以外,本手册提到的产品及其资料仅供参考,内容如有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深圳市杰美康机电有限公司版本编写核准V1.0研发部研发部1目录前言 (1)目录 (2)第一章安全注意事项 (6)1.1接收及安装注意事项 (6)1.2配线注意事项 (6)1.3操作及运行注意事项 (7)1.4维护及检查注意事项 (7)第二章产品介绍 (8)2.1伺服驱动器 (8)2.1.1概述 (8)2.1.2主要特点 (8)2.1.3驱动器规格 (9)2.1.4伺服驱动器型号说明及铭牌内容 (11)2.2伺服电机 (12)2.2.1概述 (12)2.2.2主要特点 (12)2.2.3伺服电机型号说明及铭牌内容 (13)2.3伺服控制系统与主电源回路连接 (15)2.3.1伺服控制系统配线图 (15)2.3.2主电源回路连接 (16)第三章端口说明及配线 (17)3.1伺服驱动器各端口分布 (17)3.2伺服驱动器CN1控制端口说明 (18)3.2.1CN1控制端口定义 (18)3.2.2CN1控制端口连接说明 (20)3.2.3抱闸控制连接示意图 (22)3.3驱动器CN2编码器端口说明 (23)3.3.11394-6P编码器接头说明 (23)23.4驱动器CN3/CN4端口说明 (24)3.5驱动器CN5端口说明 (24)3.6电源及电机动力线端口说明 (25)第四章安装说明 (26)4.1安装尺寸 (26)4.2安装使用环境 (28)第五章面板显示说明及设置 (29)5.1面板各部分功能介绍 (29)5.2操作模式的切换流程 (30)5.3状态显示 (31)5.4参数设置写入及保存方法 (32)第六章控制方式及设定 (33)6.1位置控制 (33)6.1.1位置控制接线图 (33)6.1.2位置控制接线示意图 (34)6.1.3位置控制模式参数说明 (35)6.1.4电子齿轮比计算举例 (36)6.2速度控制 (39)6.2.1速度控制接线图 (39)6.2.2速度控制模式参数说明 (39)6.3转矩控制 (41)6.3.1转矩控制接线图 (41)6.3.2转矩控制模式参数说明 (42)第七章试运行及参数调整 (43)7.1试运行 (43)7.1.1运行前检测 (43)7.1.2空载试运行测试 (44)7.2参数调整 (46)7.3手动增益调整 (48)37.3.1基本参数 (48)7.3.2增益切换 (50)7.3.3前馈功能 (51)7.3.4扰动观测器 (52)7.3.5共振抑制 (53)第八章参数与功能 (57)8.1参数一览表 (57)8.2参数说明 (65)8.2.1P00-xx电机及驱动器参数 (65)8.2.2P01-xx主控制参数 (68)8.2.3P02-xx增益类参数 (71)8.2.4P03-xx位置参数 (75)8.2.5P04-xx速度参数 (78)8.2.6P05-xx转矩参数 (80)8.2.7P06-xx I/O参数 (81)8.2.8P08-xx高级功能参数 (84)8.3监控项目一览表 (86)8.4辅助功能 (88)第九章故障分析及处理 (91)9.1故障报警信息表 (91)9.2故障报警原因与处置 (93)第十章通讯 (100)10.1Modbus通讯参数设定 (100)10.2Modbus通讯支持读写参数设定 (101)10.3Modbus通讯协议总概 (103)10.3.1引言 (103)10.3.2通信包 (103)10.3.3从地址和发送请求 (103)10.4功能号 (104)410.4.1功能号03:读保持寄存器 (104)10.4.2功能号06:调整单个寄存器 (104)10.4.3功能号10:调整寄存器 (105)10.4.4数据起始地址 (106)10.5死区时间 (107)10.6例外程序的响应 (107)第十一章特殊功能使用说明 (108)11.1原点复归功能 (108)11.1.1功能描述 (108)11.1.2伺服基本设置与说明 (108)11.1.3原点复归使用注意事项 (109)11.2绝对式编码器使用 (110)11.2.1功能描述 (110)11.2.2基于MODBUS通讯伺服基本设置与说明 (110)11.2.3基于MODBUS通讯绝对数据地址 (111)11.2.4绝对式编码器相关报警处理 (111)11.2.5绝对式编码器电池更换 (111)56第一章安全注意事项为防止危害人身及财产安全,请务必遵守以下注意事项,特做以下标记以示区分:危险表示极有可能引发死亡或重大伤害注意表示极有可能引发轻伤或危害财产安全表示禁止实施项1.1接收及安装注意事项危险:1、请依照指定的方式搭配驱动器及电机使用,否则会引起设备损害或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