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02 菊花扦插
- 格式:pptx
- 大小:13.65 MB
- 文档页数:16
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重点: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技术教学难点:掌握菊花的养护方法教学准备:1.菊花幼苗和花盆2.制作多媒体课件3.收集关于菊花扦插和养护的知识信息学生准备:收集关于菊花扦插和养护的知识信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美丽的菊花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菊花的美丽和价值。
2.提问:你们是否喜欢菊花?你们是否知道如何扦插和养护菊花?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菊花扦插和养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扦插、养护菊花。
二、探究研究,搜集菊花扦插和养护的信息1.组织学生自主搜集菊花扦插和养护的信息。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信息。
3.教师补充和整理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探究研究,研究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技术1.出示菊花幼苗和花盆,介绍扦的方法和技术。
2.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扦。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四、探究研究,研究菊花的养护方法1.介绍菊花的养护方法,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2.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菊花的养护。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五、实践操作,分工合作1.各小组进行菊花的养护。
2.教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交流评议1.学生展示自己扦插和养护的菊花。
2.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
3.教师参与评价,了解菊花扦插和养护活动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搜集信息、自学、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掌握了菊花扦插和养护的方法和技术。
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合作、沟通和分享,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研究花卉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植物扦插生根的过程。
同时,培养学生对种植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劳动的快乐,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包括掌握菊花扦插和养护方法。
在研究菊花扦插和养护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劳动和技术素养。
为了准备好这节课,教师需要准备各种菊花造型的图片、扦插和养护菊花的录像片、实物投影仪以及菊花扦插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例如菊花枝条、瓦盆、剪刀、水壶和基质。
目录(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花卉,认识种植的工具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2)学习土培吊兰的方法,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种植技能和审美能力。
(3)学会安全使用劳动工具,了解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常见花卉图片和常见花卉种植工具,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多媒体课件,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2)学生准备: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四)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每年暑假,老师就会到不少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跟着老师的录像一起来参观两位同学的家。
(播放录像)教师:虽然两位同学家的布置不同,但是他们都用各种花卉装饰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生机。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
2.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的花卉提问:在刚才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学生交流。
教师:你还认识哪些常见花卉?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更多常见的花卉。
组织校园参观,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活动小结,组织评价各小组搜集花卉信息的情况。
3.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创设情景,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
教师:观察常见的花盆,说一说各类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学生回答。
4.探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提问:你认识这种花卉吗?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组织学生自学、思考:土培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自学)展示土培吊兰的材料和工具,交流操作步骤。
思考:在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
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
5.实践操作,分工合作各小组尝试种植吊兰,教师巡视指导。
6.成果展示,交流评议学生展示土培吊兰,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
教师参与评价,了解土培吊兰活动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
菊花扦插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菊花品种及其种植的相关知识。
2. 掌握扦插菊花的方法和技术,学会扦插一株菊花。
3. 了解扦插菊花的养护要点。
4. 提高种植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掌握扦插菊花的方法和技术。
2. 难点:菊花扦插后的养护。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菊花扦插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如菊花枝条、基质、花盆、剪刀、水壶等。
2. 学生准备:了解菊花扦插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4. 指导学生探究各步骤要领并用教学课件出示相对应的图片。
选枝要领:
(1)请学生说一说选枝要领。
(2)出示实物和教学课件图片并说明“选取有4个节以上长约10厘米老根萌发的枝条或当年新生的侧枝条”。
剪叶要领:
(1)请学生说一说剪叶要领并演
示。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剪去下端叶片和上端叶片的一半呢?
插条要领:
提问:
(1)插条时要注意什么?
(2)用手指戳个洞再插有什么好处?
压土要领:
提问:
(1)为什么要压紧周围土壤?
(2)怎样才是浇透水?。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2课《菊花扦插》教案一. 教材分析《菊花扦插》是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菊花的扦插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亲自动手的良好习惯。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菊花的扦插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扦插技术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菊花扦插的方法,学会如何正确进行扦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步骤。
2.难点:如何正确处理扦插材料,提高成活率。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菊花扦插的基本知识和步骤。
2.示范法:教师演示菊花扦插的全过程。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扦插实践。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扦插心得,分享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菊花植株、剪刀、水盆、土壤等。
2.教学工具:剪刀、盆栽、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菊花扦插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菊花植株,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生长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菊花扦插的步骤和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亲身体验扦插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扦插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操作,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5分钟)学生讨论如何提高菊花扦插的成活率,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菊花扦插的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菊花扦插,观察成活情况,并记录在日记中。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板书菊花扦插的步骤和方法。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XXX)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目录:1.家庭种植2.菊花扦插3.花圃管理4.种瓜、种豆5.插花艺术6.毕业纪念册7.创意小礼物家庭种植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花卉,了解种植工具的用途。
2.研究土培吊兰的方法,提高种植技能和审美能力。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养成良好的劳动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
2.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学准备:1.常见花卉图片和种植工具。
2.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
3.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
4.多媒体课件和花卉知识信息。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录像,介绍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
2.探究研究,认识常见的花卉。
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卉,分小组介绍。
3.探究研究,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
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比较不同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
学生回答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4.探究研究,研究土培吊兰。
教师展示吊兰,学生自学土培吊兰的材料和操作步骤。
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
5.实践操作,分工合作。
各小组种植吊兰,教师巡视指导。
6.成果展示,交流评议。
学生展示吊兰,进行评价和交流。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常见的花卉和种植工具,学会了土培吊兰的方法,提高了种植技能和审美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劳动惯。
学生展示他们种植的土培吊兰,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活动。
教师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土培吊兰活动中的真实体验、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的家庭种植第2课时。
教学目标包括研究水培豆芽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践体验提高种植技术,提高观察和探究能力,探索更多的种植技术。
教学重点是研究水培豆芽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水培豆芽。
为了准备好教学,教师需要准备花盆、浸泡24小时的绿豆、小石头、纱布、水培豆芽的录像片段、绿豆芽烹饪录像等。
学生则需要准备可乐瓶、浸泡24小时的绿豆、纱布、小石头、抹布等,并搜集绿豆芽的烹饪方法。
《菊花扦插》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菊花扦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掌握菊花扦插的技巧。
3.了解菊花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护植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勤劳、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菊花扦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掌握菊花扦插的技巧。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二节,学生年龄在11-12岁之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实践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细心和耐心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另外,学生对于植物的了解还比较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菊花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培养他们的爱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菊花的扦插方法和技巧。
首先,请大家看一些菊花的图片,仔细观察并描述一下菊花的特点。
(教师向学生展示菊花的图片)学生A:菊花有很多不同的颜色,花瓣形状也各不相同。
学生B:有的菊花的花瓣是细长的,有的是圆饼状的。
教师:很好,你们对菊花的观察非常细致。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菊花是如何繁殖的?如何让菊花生根长叶呢?二、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步骤教师:现在我向大家展示一些菊花扦插所需的材料。
请看这些菊花枝条、花盆和土壤等。
(教师向学生展示菊花扦插所需的材料)教师: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
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 准备好菊花枝条:选择健康的、生长良好的菊花枝条,长度约为10-15厘米,去掉枝条上的花朵和叶子,留下2-3片叶子。
2. 准备好花盆和土壤:选择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花盆,并在花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
3. 扦插菊花枝条:将菊花枝条插入土壤中,插入深度约为2-3厘米,插入后轻轻压实土壤。
江宁区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3课《菊花扦插》教案一. 教材分析《菊花扦插》是江宁区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菊花扦插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菊花品种进行扦插,掌握正确的扦插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菊花扦插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操作方面,可能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扦插材料、如何处理扦插材料、如何进行扦插等环节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菊花扦插的技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菊花品种进行扦插,掌握正确的扦插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菊花扦插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掌握菊花扦插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增强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菊花扦插的技术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菊花扦插的过程,并能够处理一些突发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菊花的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扦插材料等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菊花扦插的基本知识。
2.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菊花扦插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扦插的步骤和方法。
3.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菊花扦插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扦插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菊花植株、扦插工具等。
2.材料:菊花植株、扦插介质、标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菊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菊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激发学生对菊花扦插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菊花的生长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菊花的生长习性。
江宁区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3课《菊花扦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菊花扦插》是江宁区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3课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菊花扦插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菊花扦插的基本原理,掌握菊花扦插的操作步骤,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对于花卉种植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菊花扦插这一技术,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菊花扦插的技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菊花扦插的基本原理,掌握菊花扦插的操作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学会独立完成菊花扦插的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菊花扦插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选择扦插部位、处理扦插茎段以及扦插后的养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菊花扦插的技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菊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热爱花卉种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菊花扦插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让学生了解菊花扦插的过程。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探究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与讨论,分享彼此的扦插经验和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菊花扦插的要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菊花扦插原理–选择合适部位–处理扦插茎段2.菊花扦插步骤–准备工具和材料–斜切扦插茎段–插入湿润土壤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扦插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江宁区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3课《菊花扦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菊花扦插》是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教材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技巧。
本节课通过学习菊花扦插,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亲自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生长知识,对于扦插这一概念也有所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菊花扦插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演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菊花扦插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判断菊花扦插的适当时机,以及如何处理扦插材料。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菊花扦插的过程。
2.讲解法:教师对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菊花扦插的材料:菊花枝条、剪刀、水等。
2.准备教学场地:教室或户外花园。
3.准备教学工具:剪刀、水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长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菊花扦插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菊花扦插的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菊花扦插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扦插有更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根菊花枝条,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菊花扦插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扦插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体验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