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对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 说服解释工作。
4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 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 卡和接种证上记录。
2014.3.25
接种前问诊告知
1 、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 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 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
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每年将预防接种信 息系统中满7周岁儿童的接种信息打印成纸质版装订成 册保存,保管期限不少于15年。
2014.3.25
2014.3.25
相关考核指标
常住儿童建卡及时率:出生后1个月内(包括1个月)建 卡为及时,接种证和EPI系统建卡时间一致。
常住儿童建卡合格率:接种证上填写家长姓名(至少一 位家长)、儿童姓名、出生时间(阳历)、性别、现住 址与事实及EPI系统一致、联系电话、发证时间、发证 单位盖章。
2014.3.25
注意事项:
8、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第2剂 和第3剂分别在首剂接种后1个月和6个月(5-8月龄)接种第 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
9、A群流脑疫苗注射4剂,第1、2剂为6-18月龄基础免疫,2剂 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第3、4剂次为加强免疫,3岁时接 种第3剂,6岁时接种第4剂。 如使用A+C群流脑多糖疫苗时 ,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 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与A群的时间 间隔不少于3个月;已接种过2剂或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 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
2014.3.25
(二)预防接种的实施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 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 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目的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 达到预防和控制疫苗相关传染病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