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杜斌)
- 格式:ppt
- 大小:4.54 MB
- 文档页数:96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背景脓毒症休克是指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是其病理生理学特点之一。
因此,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包括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等,但是这些监测方法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而PiCCO作为目前比较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提供连续和实时的心排血量关键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PiCCO技术原理PiCCO的全称是脉搏指示心排血量监测技术,是一种依据热代偿原理,利用热稀释法进行心排血量和血流量计算的监测技术。
它通过在中心静脉或股静脉内置入一根含有绝热膜的卡氏导管,并注入温度稳定的生理盐水溶液,在下端近肺动脉的位置测量脉搏指数,并且根据热物理学的原理,计算心排血量和血流量等参数。
PiCCO系统包括一个血流动力学分析软件、一根连续测量心输出量和血流量的导管,以及经晶体管夹挤的温测探头。
PiCCO技术应用广泛,作为PCV(血容量监测)和PPV(脉搏压变异度)的测量方式之一,具有获得连续的Cardiac Output(CO,心输出量)、血管外肺水含量(EVLP,过度水肿)、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的能力。
在低等级ICU (intensive care unit)中应用广泛,如患者的心血管病、肢断综合症、手术患者等。
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PiCCO技术与传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可以获取连续的血流动力学数据传统的监测方法只能获取离散的血流动力学数据,而PiCCO技术可以提供连续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血流动力学信息PiCCO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心排血量等关键参数,还可以计算肺血管阻力、肺静脉压等一系列相关参数,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PI c c o血流动力学监测得临床应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祖凌云P i CCO ( Pulse in d ic at or Co nt i n u ou s C ar diac Outpu t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就是一种非常简便、安全、快速,且能明确血流动力学得一种检测方法。
一、Pi C CO得主要测量参数(一)热稀释参数(单次测量)1、心输出量2。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3。
胸腔内血容积4、血管外肺水5。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脉搏轮廓参数(连续测量)二1 .脉搏连续心输出量2。
母搏量3。
动脉压4、全身血管阻力5。
每搏量变异_Pi C CO技术得原理、Pl CCO技术由两种技术(经肺热稀释技术与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组成,用于更有效地进行血流动力与容量治疗,使大多数病人可以不必使用肺动脉导管。
(一)经肺热稀释技术经肺热稀释测量只需要在中心静脉内注射冷(<8 o C )或室温(〈24 o C )生理盐水。
PP T7图片显示得就是中心静脉注射冰盐水后,动脉导管尖端热敏电阻测量得温度变化曲线、通过分析热稀释曲线,使用Stewart —Hami l to n 公式计算得出心输出量。
PP T8图片上得五个圆形分别代表右心房舒张末容积、右心室舒张末容积、肺血管得容积。
在中心肺血管容积外面有一部分容积代表血管外得肺水。
随后得两节显示得就是左心房得舒张末容积与左心室得舒张末容积、通过模拟图可以更好得理解,PiCCO与常规热稀释导管测量心输出量得异同。
可以瞧到P i CCO测量得心输出量涵盖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以及左心房与左心室、常规漂浮导管测定得心输出量更注重左心室得心功能、1、P iCCO容量参数通过对热稀释曲线得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这些容量参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胸腔内血容积、血管外肺水。
(1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 E D V )就是心脏4个腔室内得血容量。
(2)胸腔内血容积(I TB V )就是心脏4个腔室得容积 + 肺血管内得血液容量、(3 ) 血管外肺水血管外肺水(EVL W )就是肺内含有得水量。
PICCO监测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运用,PICCOPICCO是英文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或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的缩写,即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危重症,但是有些医护对它理解得仍不够透彻。
本文较全面的综述了PICCO的操作、护理、优点、缺点以及其参数的意义等等,以指导临床。
一.简介德国Pulsion医疗系统公司将肺热稀释法与动脉脉搏波形(pulse contour)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制造出PICCO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了CO连续监测功能和容量指标,并可监测血管阻力的变化。
经肺热稀释法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 CI、胸内容量指数ITBI、全舒张末容积指数 GEDI、血管外肺水指数 ELWI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
通过经肺热稀释法对动脉脉搏轮廓法初次校正后,可以连续监测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 ,PCCO 、心率HR、每搏输出量 SV 、平均动脉压MAP 、容量反应(每搏输出量变异性SVV,脉搏压力变异性 PPV)、系统性血管阻力指数SVRI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
临床参数及其意义:CI 3.5-5.5L/min/m2 CI低于2.50l/min/m2时可出现心衰,低于1.8l/min/m2并伴有微循环障碍时为心源性休克;ITBI 850-1000ml/ m2:小于低值为前负荷不足,大于高值为前负荷过重.GEDI 680-800ml/ m2:小于低值为前负荷不足,大于高值为前负荷过重.ELWI 3-7ml/kg :大于高值为肺水过多,将出现肺水肿.PVPI 1-3:反映右心室后负荷大小.SVV<=10%, PPV <=10%:反映液体复苏的反应性.SVRI 1200-2000dyn.s.cm-5.m2 : 反映左心室后负荷大小;体循环中小动脉病变,或因神经体液等因素所致的血管收缩与舒张状态,均可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