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风险分级管控分析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3.40 KB
- 文档页数:119
饲料厂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1 目的风险评估是因那些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对人或产品所带来的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而进行评估评估。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2 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3.3 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 工作程序4.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2 危险源的辩识4.2.1 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4.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
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4.2.1.2 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4.2.1.3 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管理处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2.1.4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4.2.1.5 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1) 六种典型危害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饲料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表格单位名称:某饲料厂2020年X月目录第1章风险分析表 (3)1.1风险点分类标准 (3)1.2 风险评估表 (8)1.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9)1.4 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9)1.5 饲料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 (15)1.6 作业活动清单 (114)1.7 设备设施清单 (114)1.8 风险告知 (115)第1章风险分析表1.1风险点分类标准A.1 物的不安全状态A.1.1 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a) 设计不良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构成的材料不合适;其他。
b) 防护不良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
c) 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他。
A.1.2 物料a) 物理性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
b) 化学性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
c) 生物性致病微生物(细菌、XX、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因素。
A.1.3 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4 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5 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离辐射(X射线、γ离子、β离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此外线等)。
A.2 人的不安全行为A.2.1 不按规定的方法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他。
饲料生产安全风险20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饲料生产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可以帮助农户提高养殖效益,并确保畜禽的健康成长。
然而,饲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人畜健康和环境带来潜在危害。
本篇文章将围绕饲料生产安全风险展开讨论,具体分析20个饲料生产安全风险区划,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广大饲料生产从业者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对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饲料生产安全风险进行整体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将分析和划分20个饲料生产安全风险区域,详细阐述每个区域的特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结论部分将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给出对饲料生产安全的建议,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旨在促进饲料生产领域的安全管理和监管,保障饲料的质量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中获取到有益的知识和启示,进一步提高对饲料生产安全的重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环保的饲料生产环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分段布局。
文章结构的设计体现了作者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章节、分段落安排的思考和规划。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饲料生产安全风险20区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引发读者的兴趣,并提出文章的目的和内容。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饲料生产安全风险概述和20个饲料生产安全风险区划。
在饲料生产安全风险概述部分,我们将对饲料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详细描述,包括生产环节、原料选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风险。
这些风险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揭示饲料生产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在20个饲料生产安全风险区划部分,我们将对全国范围内的饲料生产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生产方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将饲料生产的安全风险划分为20个区域。
饲料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资料饲料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单位名称:某饲料厂2020年X月1目录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3)1.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1.2 危险、有害因素 (5)1.3 职业卫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3)1.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5)1.5 安全管理因素 (17)1.6 饲料厂危险源辨识表 (20)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对两者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因素的泄漏、散发。
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含缺陷)、人员操作失误和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
1.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采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进行辨识。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原因和识别原则,结合该项目的周边环境、生产工艺、装备特点和危险有害因素的表现形式,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主要从物料的特性、生产过程、工艺设备或装置等方面进行。
经过综合分析,并类比周边地区同类企业的事故发生原因等综合情况,该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分布情况,详见表3-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表3-1und mein Mikro-Blog-Account.Dieses Dokument ist nur für Online-Bürger zu lernen und nach dem Herunterladen zu arbeiten.Niemand sonst darf dieses Dokument wieder ins Internet hochladen.Verstöße müssen untersucht werden! Die letzten acht Nummern meines Diploms: null sechs null null null drei zwei neun;Zhen huan.通过辨识,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火灾爆炸、压力容器爆炸、锅炉爆炸、火灾、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噪声等。
附件]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风险评估报告企业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口品种所属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检验检疫机构:一.企业基本情况表评估容序填写说明二、工艺流程图及说明每种出口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及说明(应包括所有的生产活动,包括检验、运输、贮存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停滞等细节,每一工艺步骤应该包括相关工艺参数、)该工艺步骤的输入(原料、包装、水、化学物质等\输出(废料、半成品、副产品等1三、每种岀口产品的危害(风险因子)分析工作表单四.风险评估汇总表需要通过检测进行对风险因子控制效果验证的情况汇总填表说明:1、本评估报告由生产企业负责起草,检验检疫人员提供指导。
同一企业有不同产品的,需按产品进行风险评估。
2、风险评彳古报告完成后提交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人员审核并提出意见。
3、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主要参考HACCP管理体系的原理和要求,产品自身特性、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年度出口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安全风险监控技术推荐表》要求、出口国官方及客户要求等,结合企业原辅料来源、生产条件、生产工艺、质量体系、人力资源等因素,深入分析产品存在的安全风险因子,评估各风险因子的管控效果,容务必清楚翔实。
附件2岀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风险因子鉴定评价表填表说明:1、出□词料和词料添加剂安全风险因子包括影响词料和词料添加剂安全、卫生和质呈,进而影响动物和人休健康,危害生态环境的生物'、化学物质和转基因成分。
2、出口词料和饲料添加剂分为関料用活动物、加工水产动物蛋白、宠物食品、陆生动物蛋油脂、词草类、加工植物蛋白、添加剂及添加列预混合词料、配合词料八类。
3、检验检疫监管人员参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规走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年度出口饲料及词料添加剂」安全风险监控技术推荐表》要求,结合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具体实际情况、国外要求、对生产企业起草的风险分析报告中确走的风险因子进行审核;并最终会同企业参考本附件要求对产品中的风险因子的风险高低进行鉴走,如该风险因子涉及评价要点有6个或以上是肯走的,走义为高风险因子,3个至5个为肯走的为一般风险因子,2个及以下的为低风险因子。
XXXX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2020年5月28日目录第一章风险分析....................................................................................................................................- 3 -1.1公司概况...................................................................................................................................- 3 -1.2风险分析...................................................................................................................................- 3 -1.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特性...................................................................................- 3 -1.2.2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 -1.2.2.1自然条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 -1.2.2.2周边环境与建设项目相互影响分析.......................................................................- 5 -1.2.2.3总平面布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 -1.2.3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类型...............................................................................- 6 -1.2.4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6 -1.2.4.1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方面危险性分析.....................................................................- 16 -1.2.4.2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危险性分析.............................................................................- 17 -1.2.4.3事故应急方面危险性分析.....................................................................................- 18 -第二章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治理......................................................................................................- 19 -2.1风险评估方法.........................................................................................................................- 19 -2.1.1风险评估方法.............................................................................................................- 19 -2.1.2风险评价与分级.........................................................................................................- 19 -2.1.3风险管控措施.............................................................................................................- 24 -2.1.4风险分级管控.............................................................................................................- 25 -2.2隐患排查治理.........................................................................................................................- 26 -2.2.1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录入.............................................................................................- 26 -2.2.2风险点的隐患排查.....................................................................................................- 26 -2.2.3隐患治理.....................................................................................................................- 26 -第三章风险辨识..................................................................................................................................- 28 -3.1公司风险台账.........................................................................................................................- 28 -3.2生产部风险点台账.................................................................................................................- 35 -3.3品管部风险点台账.................................................................................................................- 40 -3.4营销部风险点台账.................................................................................................................- 41 -3.5财务部风险点台账.................................................................................................................- 41 -第四章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清单及控制措施..................................................................................- 42 -4.1设备设施风险矩阵分析法(LS)评价表.............................................................................- 42 -4.1.1原料的接收设备设施风险矩阵分析法(LS)评价表.............................................- 42 -4.1.2粉碎、配料混合工段设备设施风险矩阵分析法(LS)评价表 .............................- 42 -4.1.3调质制粒工段设备设施风险矩阵分析法(LS)评价表 .........................................- 44 -4.1.4成品包装工段设备设施风险矩阵分析法(LS)评价表 .........................................- 45 -4.1.5公用辅助系统设备设施风险矩阵分析法(LS)评价表 .........................................- 45 -4.2作业活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表...............................................................- 47 -4.2.1原料的接收作业活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表 ...............................- 47 -4.2.2粉碎、配料混合工段作业活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表 ...............- 47 -4.2.3成品包装工段作业活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表 ...........................- 48 -4.2.4公用辅助系统作业活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表 ...........................- 48 -4.2.5职业健康危害作业活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表 ...........................- 49 -4.2.6危险作业作业活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表 ...................................- 49 -4.2.7其他作业活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价表 ...........................................- 52 -4.3安全管理专家评议法评价表.................................................................................................- 52 -附件 .......................................................................................................................................................- 54 -第一章风险分析1.1公司概况X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公司坐落于XX县,厂区建筑物面积9000m2,生产车间、库房6400m2。
文件编号:AQSCBZH01受控状态:受控饲料加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汇编编制单位:XX咨询有限公司适用行业:饲料厂编制时间:2019年9月目录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6)1.1 分级管控目的 (6)1.2 分级管控的依据 (6)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6)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7)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7)1.4 名词解释 (8)1.4.1 风险 (8)1.4.2 可接受风险 (8)1.4.3 重大风险 (8)1.4.4 危险源 (8)1.4.5 风险点 (9)1.4.6 危险源辨识 (9)1.4.7 风险评价 (9)1.4.8 风险分级 (9)1.4.9 风险分级管控 (9)1.4.10 风险控制措施 (9)1.4.11 风险信息 (9)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1.5 企业概况 (10)1.6 职责 (10)1.6.1 总经理职责 (10)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0)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0)1.6.4 各存储区域 (11)1.7 工作程序和内容 (11)1.7.1 工作程序 (11)1.7.2 准备阶段 (12)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3)1.7.4 风险点确定 (15)1.7.5 危险源辨识 (16)1.7.6 风险评价 (18)1.7.7 风险控制措施 (22)1.7.8 风险分级管控 (24)1.8 文件管理 (26)1.9 绩效考核 (26)1.9.1 成果 (26)1.9.2 效果 (26)1.9.3 绩效考核 (27)1.10 持续改进 (27)1.10.1 评审 (27)1.10.2 更新 (27)1.10.3 沟通 (28)第2章安全总则 (29)2.1 编制目的 (29)2.2 编制依据 (30)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30)2.4 适用范围 (31)2.5 职责分工 (31)2.6 单位基本情况 (32)第3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34)3.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4)3.2 危险、有害因素 (42)3.3 重大危险源辨识 (52)3.4 职业卫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54)3.5 饲料厂危险源辨识表 (57)3.6 安全管理因素 (63)第4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66)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66)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66)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67)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68)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70)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73)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 (77)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79)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 (81)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 (84)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 (85)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87)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 (91)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 (94)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 (94)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94)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95)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17)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 (119)5.3 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154)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171)第6章风险告知卡 (192)第7章附表 (194)7.1 设备设施清单 (194)7.2 作业活动清单 (195)7.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196)7.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197)7.5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198)7.6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201)企业基本信息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1.1分级管控目的结合本饲料加工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饲料加工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饲料厂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1 目的风险评估是因那些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对人或产品所带来的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而进行评估评估。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 职责3。
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2 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3。
3 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 工作程序4.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2 危险源的辩识4。
2。
1 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4.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
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4。
2。
1.2 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4。
2.1.3 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管理处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
2。
1。
4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4。
2。
1。
5 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1) 六种典型危害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饲料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表格单位名称:某饲料厂2020年X月目录第1章风险分析表 (3)1.1风险点分类标准 (3)1.2 风险评估表 (8)1.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9)1.4 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9)1.5 饲料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 (15)1.6 作业活动清单 (114)1.7 设备设施清单 (114)1.8 风险告知 (115)第1章风险分析表1.1风险点分类标准A.1 物的不安全状态A.1.1 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a) 设计不良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构成的材料不合适;其他。
b) 防护不良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
c) 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他。
A.1.2 物料a) 物理性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
b) 化学性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
c) 生物性致病微生物(细菌、XX、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因素。
A.1.3 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4 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5 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离辐射(X射线、γ离子、β离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此外线等)。
A.2 人的不安全行为A.2.1 不按规定的方法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他。
A.2.2 不采取安全措施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没有信号就开车;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其他。
A.2.3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等;对带电设备;对加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物;其他。
A.2.4 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掉、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误;去掉其他防护物。
A.2.5 制造危险状态货物过载;组装中混有危险物;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其他。
A.2.6 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不使用保护用具;不穿安全服装;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
A.2.7 不安全放置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其他。
A.2.8 接近危险场所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接触吊货、接近货物下面;进入危险有害场所;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攀、坐不安全场所;其他。
A.2.9 某些不安全行为用手代替工具;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扔代替用手递;飞降、飞乘;不必要的奔跑;作弄人、恶作剧;其他。
A.2.10 误动作货物拿得过多;拿物体的方法有误;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其他。
A.2.11 其他不安全行动A.3 作业环境的缺陷A.3.1 作业场所没有确保通路;工作场所间隔不足;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物体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信号缺陷(没有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
A.3.2 环境因素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给排水不良;外部噪声;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野兽、地形等)。
A.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A.4.1 安全生产保障a) 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b) 没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c)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d) 违反法规、标准。
A.4.2 危险评价与控制a) 未充分识别生产活动中的隐患(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有关的隐患);b) 未正确评价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有关的危险);c) 对重要危险的控制措施不当。
A.4.3 作用与职责a) 职责划分不清;b) 职责分配相矛盾;c) 授权不清或不妥;d) 报告关系不明确或不正确。
A.4.4 培训与指导a) 没有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针对变化的培训);b) 培训计划设计有缺陷;c) 培训目的或目标不明确;d) 培训方法有缺陷(包括培训设备);e) 知识更新和再培训不够;f) 缺乏技术指导。
A.4.5 人员管理与工作安排a) 人员选择不当——无相应资质,技术水平不够;——生理、体力有问题;——心理、精神有问题。
b) 安全行为受责备,不安全行为被奖励;c) 没有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或设施;d) 工作安排不合理——没有安排或缺乏合适人选;——人力不足;——生产任务过重,劳动时间过长。
e) 未定期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
A.4.6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a) 没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缺陷(技术性错误,自相矛盾,混乱含糊,复盖不全,不实际等);c)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落实。
A.4.7 设备和工具a) 选择不当,或关于设备的标准不适当;b) 未验收或验收不当;c) 保养不当(保养计划、润滑、调节、装配、清洗等不当);d) 维修不当(信息传达,计划安排,部件检查、拆卸、更换等不当);e) 过度磨损(因超期服役、载荷过大、使用计划不当、使用者未经训练、错误使用等造成);f) 判废不当或废旧处理和再次利用不妥;g) 无设备档案或不完全。
A.4.8 物料(含零部件)a) 运输方式或运输线路不妥;b) 保管、储存的缺陷(包括存放超期);c) 包装的缺陷;d) 未能正确识别危险物品;e) 使用不当,或废弃物料处置不当;f) 缺乏关于安全卫生的资料(如MSDS)或资料使用不当。
A.4.9 设计a) 工艺、技术设计不当——所采用的标准、规范或设计思路不当;——设计输入不当(不正确,陈旧,不可用);——设计输出不当(不正确,不明确,不一致);——无独立的设计评估。
b) 设备设计不当,未考虑安全卫生问题;c) 作业场所设计不当(定置管理,物料堆放,安全通道,准入制度,照明、温湿度、气压、含氧量等环境参数等);d) 设计不符合人机工效学要求。
A.4.10 应急准备与响应a) 未制订必要的应急响应程序或预案;b) 未进行必要的应急培训和演习;c) 应急设施或物资不足;d) 应急预案有缺陷,未评审和修改。
A.4.11 相关方管理a) 对设计方、承包商、供应商未进行资格预审;b) 对承包商的管理——雇用了未经审核批准的承包商;——无工程监管或监管不力。
c) 对供应商的管理——收货项目与订购项目不符;(给供应商的产品标准不正确,订购书上资料有误,对可修改订单不能完全控制,对供应商擅自更换替代品失察等造成)——对产品运输、包装、安全卫生资料提供等监管欠妥;d) 对设计者的设计、承包商的工程、供应商的产品未严格履行验收手续。
A.4.12 监控机制a) 安全检查的频次、方法、内容、仪器等的缺陷;b) 安全检查记录的缺陷(记录格式、数据填写、保存等方面);c) 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原因分析、处理的缺陷;d) 整改措施未落实,未追踪验证;e) 未进行审核或管理评审,或开展不力;f) 无安全绩效考核和评估或欠妥。
A.4.13 沟通与协商a) 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同事、班组、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b) 与相关方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设计者、承包商、供应商、交叉作业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应急机构、邻居单位、公众等);(上两条的“信息”包括: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危险控制和应急措施,事故、不符合及整改,审核或管理评审的结果等。
)c) 最新的文件和资讯未及时送达所有重要岗位;d) 通讯方法和手段有缺陷;e) 员工权益保护未得到充分重视,全员参与机制缺乏。
1.2风险评估表根据得出的风险度,确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如表4所示1.3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1.4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1.基本准则风险(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2.后果严重性分级原则表1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级原则表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4.风险等级判定准则表3 风险等级(R)判断准则及控制措施六、工作危害分析(JHA)步骤1.划分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过程中为减少遗漏环节,应对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划分,并收集和登记必要的信息。
作业活动除了包括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必须包括不常见的、临时性的活动,例如:维修、异常处理等活动。
作业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厂房内外的各作业地点(场所);(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4)确定的任务。
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粗,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细,如每个作业步骤都作为单个作业活动。
任务类似、设备类似、工艺基本相同,且在同一车间内的作业活动可以统一考虑。
各评价小组人员应在仔细分析研究本部门(车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列出本部门(车间)的作业活动类型。
各项作业活动所需信息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1)作业场所;(2)通常(偶然)执行此任务的人员;(3)受到此项工作影响的其他人员(如访问者、承包方人员、公众);(4)已接受此任务的人员的培训;(5)为此任务准备好的书面工作制度和(或)持证上岗程序;(6)可能使用的装置和机械;(7)可能使用的电手动工具;(8)原材料须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9)所用的服务(如压缩空气);(10)工作期间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质;(11)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理形态的物质(如烟气、气体、蒸汽、液体、粉尘、粉末、固体);(12)与所进行的工作、所使用的装置和机械、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质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包括作业规程);(13)现有的控制措施;(14)过去发生过的危害性事件、事故和疾病的信息。
各评价小组人员应针对本部门(车间)的各项作业活动,通过现场实际调查或与现场作业人员访谈,了解各项作业活动的有关信息。
根据以上要求,填写《作业活动清单》2.危害辨识根据作业活动信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找出各项作业活动中的潜在危害性事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