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9春《土木工程实验(一)》实验报告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8
土木工程试验一试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并学习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基础试验方法,进一步深化对土木工程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习如何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推导。
二、实验器材与试验原理本次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土壤采样器、钢尺、天平、实验室搅拌器等。
实验的试验原理主要涉及土壤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等。
三、实验步骤1.采样与样品制备:首先,利用土壤采样器在实验场地随机采样一定深度的土样。
然后将采样得到的土样进行筛分,去除大颗粒杂质,并取得适量的土样待用。
2.测定土壤的湿度:将取得的土样放入天平上称重,记录质量。
随后将土样放入实验室搅拌器中进行充分混合。
然后再次放入天平上重新称重,记录湿重。
3.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将称重后的湿重土样放入烘干器中进行烘干。
待土样质量基本不再变化时,将土样从烘干器取出,放入天平上再次称重,记录干重。
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
4.测定土壤的容重:将已经烘干后的土样取出,进行压实。
首先将土样平铺在地面上,然后用钢尺进行量取。
根据公式可得到土壤的容重。
5.测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将取得的土样放入直径为5cm,高度为10cm 的剪贝器中。
然后施加一定的剪切力,并记录下剪切破坏的应力。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可以进行如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1.湿重、干重、含水量的计算: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湿重和干重,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
含水量的计算公式为:含水量=(湿重-干重)/干重*100%。
2.容重的计算:根据测量所得到的土样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容重。
容重的计算公式为:容重=质量/体积。
3.抗剪强度的计算:根据测量所得到的剪切破坏应力和土样的几何尺寸,可以计算出土壤的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为:抗剪强度=剪切破坏应力/土样的截面面积。
根据以上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结果的更准确的推导,并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特性及其力学性质。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一、引言土木工程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多个领域。
实验是培养土木工程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土木工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掌握相关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测量设备的认识:学习并掌握测量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包括刻度尺、测量文件等。
2. 抗压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抗压强度,了解不同材料在受力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3. 水泥试验:进行水泥的配比试验,测量水泥的凝固时间和强度,掌握水泥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4. 土壤力学实验:通过实验测定土壤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和数据采集。
3.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1. 抗压实验结果表明,材料A的抗压强度为xx MPa,材料B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2. 水泥试验结果显示,水泥的凝固时间为xx小时,强度为xxN/mm²。
3. 土壤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抗拉强度为xx kPa,抗压强度为xx kPa。
六、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掌握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实验结果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七、结论本次土木工程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性能的了解,还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致谢在此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感谢同组的同学们在实验中的配合和合作,共同完成了本次实验任务。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掌握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为今后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熟悉以下材料的测试方法:1. 水泥2. 砂3. 石子4. 混凝土二、实验原理1. 水泥性能测试:通过测定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等指标,评价水泥的质量。
2. 砂性能测试:通过测定砂的细度模数、筛分分析、含水率等指标,评价砂的级配和质量。
3. 石子性能测试:通过测定石子的级配、强度、压碎值等指标,评价石子的质量。
4. 混凝土性能测试: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坍落度等指标,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水泥净浆搅拌机- 水泥净浆搅拌锅- 水泥安定性测定仪- 水泥强度试验机- 砂筛分机- 石子压碎值试验仪- 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仪- 混凝土抗折试验机2. 实验材料:- 水泥- 砂- 石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四、实验步骤1. 水泥性能测试:- 水泥细度测试:将水泥样品过筛,记录筛余量。
- 水泥凝结时间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凝结时间测试。
- 水泥安定性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安定性测试。
- 水泥强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强度测试。
2. 砂性能测试:- 砂筛分分析:将砂样品过筛,记录各筛孔的筛余量。
- 砂含水率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含水率测试。
3. 石子性能测试:- 石子级配测试:将石子样品过筛,记录各筛孔的筛余量。
- 石子强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强度测试。
- 石子压碎值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压碎值测试。
4. 混凝土性能测试:-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坍落度测试。
-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 混凝土抗折强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性能测试:- 水泥细度:根据筛余量计算细度。
- 水泥凝结时间: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 水泥安定性: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安定性是否合格。
实验一:水泥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水泥性质的检验方法,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检验水泥是否合格。
二、实验内容: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实验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技术要求)、维卡仪、净浆标准稠度测定仪(借用法)、水泥凝结时间测定仪(符合技术要求)、圆台试模、初凝时间试针、终凝时间试针、水泥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天平(准确称量到1g)、量筒(分度值为,精度1%),小刀、小铲、秒表等。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1)实验原理:测出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量,水泥净浆对标准拭杆的沉入有一定的阻力,通过试验含有不同的水泥净浆对试杆阻力的不同。
(2)实验数据及结果、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实验原理: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
(2)实验数据及结果第2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1、实验依据:GB17671-1999水泥胶砂度检验方法(ISO法)2、实验仪器、设备:水泥抗压强度试验机、行星式胶砂搅拌机、试模、大小播科器、水泥抗压强度试验机、养护箱、养护池、专用抗压夹具、振实台、天平、水泥抗折强度试验机、量筒。
3、实验数据及结果水泥检验项目合格性评定:(1)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符合,从水泥的品种来判定,一般情况下,水泥的初凝时间应该不能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迟于600min。
(2)水泥胶砂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符合要求,根据GB17671-1999水泥胶砂度检验方法(ISO法)判定。
实验二:土的压缩试验一、实验目的: 通过土的压缩试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即压缩曲线-e~p 曲线,并以此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 1-2,判断土的压缩性,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1)试样初始孔隙比:1)1(000-+=ρρwS G w e(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 i h h e e ei ∆+-=000)1( (3)土的压缩系数: pep p e e a ∆∆-=--=-122121(4)土的压缩模量: 210121-+=-a e Es三、实验内容:1、实验仪器、设备: 加压设备(压力框架、杠杆、砝码、吊盘)固结容器(环刀、护环、导环、透水石、加压盖上的量表架等),变形量测(百分表)2、实验数据及结果3、实验成果整理(见下页表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中压缩性土。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范文(通用6篇)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范文(通用6篇)1本学期通过xx周的课堂知识的学习,为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第xx 周我们在学院老师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房屋建筑学的课程实习。
在大学生活中,实践是极为重要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强化和发展的源泉,也是大学生锻炼成熟的途径。
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
因此对于房屋建筑学的课程实习,也就是土木专业的认知实习我们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对这次实习的收获与感想做详细的总结,特此报告如下:一、实习目的通过参观典型建筑、施工工地、生产车间,使我们对所学《房屋建筑学》知识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同时进一步的扩大了本专业的知识涉及面,有助于我们对《房屋建筑学》所学知识与实际施工状况的认知结合,提高我们掌握巩固本专业知识的能力。
具体目的及任务是: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场地以及生产车间,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生产以及建筑结构实体的认识,同时将书本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与知识的融合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将所学房屋建筑的基本理论与在建工程进行现场比较,从而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实际施工过程方面的认知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4、通过实习,培养我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具体安排1、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
2、实习计划及进度:xx日(星期一)上午xx。
下午xx机械厂。
xx日(星期二)上午xx。
下午xx经济适用房。
xx日(星期四)上午xx。
下午xx。
三、实习期间主要的内容(一)建筑部分上。
注意观察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格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以及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二)构造部分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性。
2.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土的基本性质实验2. 水泥的基本性质实验3. 钢筋的基本性能实验4.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实验三、实验器材1. 土的基本性质实验:环刀、量筒、筛子、天平、水、烧杯等。
2. 水泥的基本性质实验:水泥、砂、水、量筒、天平、砂筛、搅拌器等。
3. 钢筋的基本性能实验:钢筋、拉力机、夹具、尺子等。
4.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实验:混凝土、量筒、搅拌器、砂、水泥、水、试模、脱模剂等。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 土的基本性质实验(1)实验步骤:1)称取土样,准确至0.01g。
2)将土样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用环刀取土样,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
4)将土样放入筛子中,筛除大于0.075mm的颗粒。
5)计算土样的含水率和密度。
(2)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中,土样的含水率为20%,密度为1.6g/cm³。
2. 水泥的基本性质实验(1)实验步骤:1)称取水泥样品,准确至0.01g。
2)将水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测量水泥浆的稠度。
4)将水泥浆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
5)计算水泥浆的稠度和体积。
(2)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中,水泥浆的稠度为20mm,体积为100cm³。
3. 钢筋的基本性能实验(1)实验步骤:1)将钢筋样品固定在拉力机上。
2)施加预应力,使钢筋产生一定的伸长。
3)逐渐增加拉力,直至钢筋断裂。
4)记录钢筋的断裂荷载和伸长量。
(2)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中,钢筋的断裂荷载为200kN,伸长量为2mm。
4.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实验(1)实验步骤:1)称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准确至0.01g。
2)将原材料放入搅拌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将混凝土倒入试模中,振动密实。
4)养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抗压试验。
5)记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引言在土木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工程性能,对土木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通过实验来研究和测试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十分必要。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特性,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和测试不同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包括强度、耐久性和变形特性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评估材料的适用性和性能。
实验材料和设备1.水泥:用于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
2.砂子:混凝土材料的主要填料之一。
3.石子:混凝土材料的主要骨料之一。
4.钢筋:用于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抗拉性能。
5.实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实验步骤1. 水泥浆密度测试1.准备一定比例的水泥和水,混合搅拌均匀。
2.手持密度计,将密度计针插入水泥浆中,读取密度计上的数值。
2.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1.准备一定比例的水泥、砂子和石子,混合搅拌均匀,制备混凝土试块。
2.将试块放入实验机中,逐渐施加压力,记录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3. 混凝土抗拉强度测试1.将钢筋嵌入混凝土试块中,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紧密结合。
2.放入实验机中,逐渐施加力,记录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
4. 材料的耐久性测试1.将材料置于模拟环境中,如盐雾、高温、低温等,模拟真实工程环境。
2.观察材料的表面变化、质量变化等,并记录下测试结果。
5. 材料的变形特性测试1.制备不同尺寸的试件,包括圆柱体、梁等,用以测试材料的变形特性。
2.将试件放入实验机中,施加力,记录下试件的变形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浆密度测试结果通过实验得到的水泥浆密度为xx kg/m^3。
这个结果可以作为评估水泥材料和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水泥的依据。
2.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结果经过测试,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这个测试结果可以用来评估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
3. 混凝土抗拉强度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得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xx MPa。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土木工程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深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施工工艺的效果,为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细度模数在 23 30 之间的中砂。
3、石子:粒径 5 2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4、钢筋:HRB400 级钢筋,直径分别为 12mm、16mm、20mm。
(二)实验设备1、万能试验机:用于测定材料的拉伸、压缩等力学性能。
2、压力试验机:用于测试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
3、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4、振动台:使混凝土拌合物密实成型。
5、电子秤:精度为 01g,用于材料的称量。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坍落度等指标。
2、计算初步配合比,通过试配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制作混凝土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
(二)钢筋拉伸实验1、截取一定长度的钢筋试样,标记原始标距。
2、将钢筋试样安装在万能试验机上,以规定的加载速度进行拉伸。
3、记录拉伸过程中的荷载和变形数据,直至钢筋断裂。
(三)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1、从养护室取出混凝土试块,擦干表面水分。
2、将试块放置在压力试验机的承压板中心,以均匀的加载速度进行加压。
3、记录试块破坏时的最大荷载,计算抗压强度。
四、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1、初步配合比计算结果:水泥:砂:石子:水= 1:x:y:z(具体比例根据实验数据得出)。
2、试配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 1:a:b:c (具体比例根据实验数据得出)。
(二)钢筋拉伸实验1、直径为 12mm 的钢筋,屈服荷载为_____kN,极限荷载为_____kN,屈服强度为_____MPa,抗拉强度为_____MPa。
2、直径为 16mm 的钢筋,屈服荷载为_____kN,极限荷载为_____kN,屈服强度为_____MPa,抗拉强度为_____MPa。
2019土木工程实习报告4篇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
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
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
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
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1 / 34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
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
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
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
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引言:土木工程是一门旨在设计、建造和维护人类所需的基础设施的学科。
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几个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实验,并探讨它们对于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实验一:混凝土强度测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混凝土配比的抗压强度。
我们将每个配比的混凝土样本放置在压力测试机中,并逐渐施加压力,直到样本破碎。
通过测试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我们可以确定最适合特定工程需求的配比,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实验二:钢筋抗弯测试钢筋是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材料。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抗弯性能。
我们将钢筋固定在两个支撑点上,并逐渐施加力量,直到钢筋发生弯曲。
通过测量弯曲前后钢筋的形变,我们可以确定最合适的钢筋直径来支撑桥梁、建筑及其他土木工程的负载。
实验三:土壤类型测试土壤是土木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采集了来自不同区域的土壤样本,并使用一系列测试技术来确定其类型。
通过评估土壤的质地、含水量和排水性能等指标,我们可以确定最适合建设特定工程的土壤类型,并选择相应的基础设计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实验四:振动测试振动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振动传感器测试了通过建筑物和桥梁传播的振动。
通过收集振动数据,我们可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振动,保护建筑物和桥梁的结构完整性。
结论:土木工程实验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混凝土强度测试,我们可以确定最适合的混凝土配比以支撑建筑物的结构。
钢筋抗弯测试则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钢筋直径,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土壤类型测试则为工程师提供了选择合适土壤类型的依据,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最后,振动测试帮助我们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振动,确保工程的完整性。
在土木工程的实践中,这些实验的结果对于设计师和工程师非常重要。
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材料选择能够提高土木工程的效果和持久性。
第一节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材要点全解1.什么是重力?(根据教材第42页概括)解答:重力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等,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2.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见教材第43页)解答: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小车提供动力,比如用手推或拉。
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需要对小车施加阻力,比如用手挡住小车。
3.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见教材第43页)解答:在相同条件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慢。
一、选择题1.如图,小车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
A.向上B.向右C.向下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重力的描述,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A.一楠:羽毛很轻,随风飘荡在空中,因此它不受重力的作用B.玉华:无论掷多高多远,铅球总会落到地上,这是由于重力的作用C.佳佳:雨点儿从空中落下来,树叶落到地面上,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3.做“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实验时,拉小车的绳子多长合适呢?()A.越短越好。
B.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C.越长越好。
二、判断题1.在做“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实验时,不必每次都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为马车提供动力的是马的拉力,为电动车提供动力的是电力。
()3.要使静止的足球运动起来,要给足球提供动力,动力越大,足球运动的速度越快;要让运动的足球静止,要对足球施加阻力。
()三、探究题1.洋洋为了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设计了如图实验(只改变垫圈个数,其他条件不变),下面是实验记录表,请完成相关练习。
(1)实验中,为小车提供拉力的力是________。
(2)观察实验记录表,当垫圈数量达到2个时,小车开始运动,请你在图中用箭头分别标出垫圈所受重力的方向和小车所受拉力的方向。
(3)实验中,刚开始逐个增加垫圈是为了________;后来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是为了________。
(4)实验中,垫圈个数的多少表示________。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 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
通过检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 方法。
、配合比信息:1 .基本设计指标(1)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强度等级 C30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砼坍落度 30-50mm2.原材料 (1)水泥:种类 复合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 C30 (2) 砂子:种类 河沙 细度模数 2.6 (3) 石子:种类 碎石粒级5-31.5mm(4) 水: 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3.配合比:kg/m 3)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1、 实验仪器、设备: 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 、 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 实验数据及结果第2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 X 150mm X 150 mm 、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土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C±2C, 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答:满足设计要求。
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塌落度为40mm,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是如何判定的?答:满足设计要求。
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1.7MPa 38.4MPa、38.7 MPa, 因31.7与38.4的差值大于38.4的15%,因此把最大值最小值一并舍除,取38.4 MPa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8.4 MPa大于38.2 MPa;因此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一、实验目的: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2、观察裂缝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茶载挠度曲线;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隔墙有耳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实验研究,掌握各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为土木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器材1.压力试验机2.万能试验机3.振动筛4.电子天平5.干燥箱三、实验内容1.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2.钢筋拉伸试验3.沥青软化点试验4.砂浆抗压强度试验5.骨料筛分试验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步骤:(1)将混凝土样品放入压力试验机中;(2)逐渐施加压力,直至样品破裂;(3)记录最大承载力和破坏形态。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我们可以得出该混凝土的最大承载力和破坏形态,从而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2.钢筋拉伸试验步骤:(1)将钢筋样品放入万能试验机中;(2)逐渐施加拉力,直至样品破裂;(3)记录最大承载力和破坏形态。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钢筋拉伸试验,我们可以得出该钢筋的最大承载力和破坏形态,从而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3.沥青软化点试验步骤:(1)将沥青样品放入振动筛中;(2)逐渐加热,直至样品开始流动;(3)记录软化点温度。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沥青软化点试验,我们可以得出该沥青的软化点温度,从而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4.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步骤:(1)将砂浆样品放入压力试验机中;(2)逐渐施加压力,直至样品破裂;(3)记录最大承载力和破坏形态。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我们可以得出该砂浆的最大承载力和破坏形态,从而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5.骨料筛分试验步骤:(1)将骨料样品放入振动筛中;(2)逐渐调整振动频率和振幅,使骨料分级;(3)记录各级别的骨料质量比例。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骨料筛分试验,我们可以得出各级别的骨料质量比例,从而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五、结论通过本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我们了解了混凝土、钢筋、沥青、砂浆和骨料等常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估。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土木工程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深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结构的受力特点以及施工工艺的影响,为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水泥: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砂,细度模数为 26。
石子:粒径 5 2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钢筋:HRB400 级钢筋,直径分别为 12mm、16mm、20mm。
2、实验设备万能试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性能。
压力试验机:测定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
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振动台:使混凝土成型密实。
电子秤:精确称量材料的质量。
三、实验内容1、水泥性能测试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通过调整用水量,使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的标准稠度,从而确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的测定:使用维卡仪测定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以评估水泥的凝结特性。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测试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计算出水泥、砂、石子和水的用量比例。
坍落度测定: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捣实后提起筒,测量混凝土坍落的高度,以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
抗压强度测试:制作标准尺寸的混凝土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然后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3、钢筋拉伸试验截取一定长度的钢筋试件,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记录拉伸过程中的荷载位移曲线,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四、实验步骤1、水泥性能测试步骤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1)准备好水泥净浆搅拌机和标准试杆。
(2)称取 500g 水泥,倒入搅拌锅内。
(3)按照预估的用水量,逐渐加入水,搅拌均匀。
(4)将搅拌好的净浆装入试模,用小刀插捣,刮去多余净浆,抹平。
(5)迅速将试模和试杆固定在维卡仪上,降低试杆,使其与净浆表面接触,然后放松试杆,让其自由沉入净浆中。
(6)调整用水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 6mm± 1mm 时,此时的用水量即为标准稠度用水量。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混凝土强度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试验,探究不同配比、水胶比和养护时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和养护方法。
实验原理:
1. 混凝土配制:按照不同的配比配制混凝土试块。
2. 试块制作:将混凝土倒入标准试块模具中,用手工捣实,保证试块内部没有空隙。
3. 养护:对试块进行水养护,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
4. 试验方法:在养护后的试块上施加负荷,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实验步骤:
1. 配制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配比将水泥、砂、骨料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
2. 制作试块:将混凝土倒入试块模具中,用捣棒捣实,充分填满模具。
3. 养护试块:将试块放入水槽中,保持试块表面湿润,尽量避免干燥。
4. 试验:在规定的养护时间后,将试块取出,擦净表面水份,并放入试验机的加载平台上。
5. 施加负荷:以逐渐增大的负荷施加在试块上,不断测量载荷下的变形,并记录。
6. 强度计算:根据载荷和试块的尺寸计算混凝土的强度值。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 根据试验得到的载荷-变形数据绘制载荷-变形曲线。
2. 计算试块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3. 根据不同配比、水胶比和养护时间的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和养护方法。
实验结论: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的试验,可以得出不同配比、水胶比和养护时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和养护方法,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五篇)第一篇: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实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得要求一、实验室得纪律要求1。
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得安排,不得大声说笑与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得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
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得室内其她仪器,不得随便乱动.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得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
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得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得卫生整理。
6。
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得要求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得科学态度、严格得作风、严密得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得问题,回答问题得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得一部分.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得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得整洁.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得时间上交。
实验一土木工程材料得基本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实验记录录(一)材料得表观密度测试试样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_ ______ :期日验实ﻩ__________气温/室温: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 1。
砂得表观密度:表表11—44砂表观密度测定结果试样编号烘干得砂试样质量 m0(g)砂试样、水、容量瓶质量m 1(g)水、容量瓶质量m2(g)α 表观密度(g/cm 3)平均表观密度(g/cm3)12.石子得表观密度:表表1——55石子表观密度测定结果试样编号烘干得石子试样质量 m0(g)石子试样、水、广口瓶、玻璃片总质量 m 1(g)水、广口瓶、玻璃片总质量m 2(g)表观密度(g/cm 3)平均表观密度(g/cm3)1(二)材料得堆积密度测试试样名称 : ___ __ _ _ _____ ___ ______ ﻩ_ ______ : 期日验实ﻩ_____________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度湿ﻩ_____________ 表表11——6 果结定测度密积堆ﻩ堆积密度测定结果试样容量筒得容积(m 3)容量筒容量筒试样得堆积试样得堆积编号玻璃板、容量筒得质量m ’ 1(g)玻璃板、容量筒与水得总质量m“ 2(g)得质量m 1(g)与试样得总质量 m 2(g)密度(kg/m3)密度平均值(kg/m3)松散堆积密度12紧密堆积密度 12(五)材料得吸水率测试试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日验实ﻩ___________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度湿ﻩﻩ________ 表表 1——77吸水性测定结果材料吸水率材料干燥时得质量m(g)1材料吸水饱与时得质量 m 1(g)2质量吸水率试样质量吸水率计算平均值体积吸水率试样体积吸水率计算平均值四、实验小结: 实验二水泥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实验记录录水泥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级等度强ﻩ_______产品及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日厂出ﻩ______(一)水泥细度测试实验日期:____________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湿度: ____________1.负压筛析法表表 2——11水泥细度记录表编号试样质量m(g)筛余量(g)筛余百分数(%)细度平均值(%)结果评定12.水筛法表表 2 —2水泥细度记录表编号试样质量m(g)筛余量(g)筛余百分数(%)细度平均值(%)结果评定 13.手工干筛法表表 2 —3水泥细度记录表编号试样质量 m(g)筛余量(g)筛余百分数(%)细度平均值(%)结果评定 13(二)水泥标准稠度测试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____________湿度:____________ 1.标准法表2—44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记录表水泥用量(g)拌与用水量(mL)试杆距底板高度(mm)标准调度用水量P(%)2.代用法(1)调整水量法表表 2—5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记录表水泥用量(g)拌与用水量(mL)试锥下沉深度(mm)标准调度用水量P(%)(2)不变水量法表表 2—6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记录表水泥用量(g)拌与用水量(mL)试锥下沉深度(mm)标准调度用水量 P(%)(三)水泥凝结时间测试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湿度: ____________表表 2 —7水泥凝结时间记录表标准稠度用水量 P(%)加水时刻 t 1(时:分)初凝时刻 t 2(时:分)初凝时间 t 2-t 1(min)终凝时刻t 3(时:分)终凝时间t3—t 1(min)结论:(四)水泥安定性测试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气温/室温:____________湿度:____________ 1.标准法(雷氏夹法)表表 2 —8水泥安定性记录表试样编号煮前指针距离mm 煮后指针距离mm 平均值结论 12。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业:
实验一:水泥实验
一、实验目的:学习水泥性质的检验方法,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检验水泥是否合格。
二、实验内容
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
1、实验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GB3350.8技术要求)、维卡仪、净
浆标准稠度测定仪(代用法)、水泥凝结时间测定仪(符合GB3350.8技术要求)、圆台试模、初凝时间试针、终凝时间试针、水泥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天平(准确称量至1g)、量筒(分度值为0.1mL,精度1%)、小刀、小铲、秒表等。
2、
2、实验材料:(1)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2)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实验条件:(1)实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2)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士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实验室一致。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数据及结果(从课件中读取)
5、水泥凝结时间测定实验数据及结果(从课件中读取)
第2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行星式胶砂搅拌机、振实台、水泥抗折强度试验机、抗压强度试验机、专用夹具、试模、大小播料器、金属刮平直尺、养护箱、养护池、天平(准确称量至1g)、量筒(精度1ml)等。
2、实验材料: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砂(ISO),洁净的淡水。
3、实验条件:(1)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保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2)试体带模养护的湿气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4、实验数据读取及处理(从课件中读取)
三、水泥检验项目合格性评定
(1)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判定依据: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对P·042.5水泥的技术要求:水泥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迟于600min;
(2)水泥胶砂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水泥胶砂强度: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不小于表1数据。
实验二:土的压缩试验
一、实验目的:通过土的压缩试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即压缩曲线—e~p曲线,并以此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1-2,判断土的压缩性,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
(1)试样初始孔隙比:
0s w
(1)
1
w G
e
ρ
ρ
+
=-
(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
(1)
i i
e
e e h
h
+
=-∆
(3)土的压缩系数:
12
1-2
21
-
=-
p-p p
e e e α
∆
=
∆
(4)土的压缩模量:
0 s1-2
1-2
1+e E
α
=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设备:(1)固结容器:环刀、护环、透水板、水槽、加压上盖。
环刀:内径为61.8mm,高度为20mm;护环:保证试样侧面不变形,即满足侧限条件;透水板:其渗透系数大于试样的渗透系数。
(2)加压设备:由压力框架、杠杆及砝码组成。
(3)变形量测设备:量程10mm,最小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
2、实验数据及结果(从课件中读取)
3、实验成果整理(见下页表格)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
根据a1-2大小,可将土分为以下几类:
121-221-=-p -p p e e e
α∆=
∆
本实验中,土的压缩系数(MPa-1)为0.2,故该土的压缩类别为中压缩性土。
实验三:水准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用S3BZ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通过得到的高差计算出测站点的高程。
本仪器每千米往返测高差偶然中误差不超过±3mm。
二、实验原理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两把尺上读取水准尺的读数,用所读取的数据计算出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工具:水准仪、水准脚架、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组成。
望远镜:物镜、目镜、十字丝(上丝、中丝以及下丝)。
水准器:圆水准器(整平)、水准管(精平)。
特征: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
水准尺: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尺垫:放在转点上,以防水准尺下沉。
2、水准仪的操作程序: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1)粗平
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2)瞄准
先用准星器粗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3)精平
本次实验运用是S3BZ型自动安平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不需要精平。
若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则需要精平。
(4)读数
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方法是:单位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分米,厘米数在尺面上的格数;毫米是估读。
规律是:读数在尺面上由小到大的方向读,若仪器成倒像,从上向下读;若成正像,则从下向上读。
3、实验数据及结果((从课件中读取)
水准测量记录表
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为: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结构与性能、各操作部件、螺旋的名称和作用;熟悉面版主要功能;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全站仪1套、反光镜1套、记录板1块。
三、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功能
全站仪的基本测量功能是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斜距,借助机内固化软件,组成多种测量功能,如计算并显示平距、高差以及镜站点的三维坐标,进行偏心测量、对边测量、悬高测量和面积测量计算等功能。
四、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从课件中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