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3
专题17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点01 动物的运动1.(2023·山西晋中·中考真题)观察如图所示蓝脚鲣(jian)鸟的形态,你推测其很可能善于()A.飞行和游泳B.飞行和爬行C.跳跃和游泳D.奔跑和爬行【答案】A【详解】蓝脚鲣鸟是一种大型的热带海鸟。
嘴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上下嘴缘均呈锯齿状,喉囊发达,有贮存作用。
翅狭窄,长而尖,羽毛防水,具有发达脚蹼。
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
主要以鱼类为食,特别是鲅鱼和鲛鱼,也吃乌贼和甲壳类等。
结合题图可知,蓝脚鲣鸟具有翅能够飞行,脚上有脚蹼,能够游泳。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建模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面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A.B.C.D.【答案】B【详解】A.关节面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的,此处是两个关节头,无关节窝,A错误。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正确。
C.两块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错误。
D.任何一个运动的形成至少需要两组肌群参与,只有一块骨骼肌,不能形成运动,D错误。
故选B。
3.(2023·北京·中考真题)下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关于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对应有误..的是()A.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B.关节腔——内有减少摩擦的滑液C.关节头和关节窝——适于肌肉附着D.关节软骨——起到缓冲作用【答案】C【详解】A.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使关节更加牢固,故A正确。
B.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灵活,故B正确。
C.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故C错误。
D.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故D 正确。
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一、复习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的结构1.人体的动运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骨骼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2.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
2. 骨的连结有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3种形式。
(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2)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关节囊: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4)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
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二、骨骼肌1.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类。
骨骼肌包括肌腱、肌腹两部分。
2.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织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
屈肘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收缩,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屈肘的动作。
伸肘时,肱二头肌肌群舒张,而肱三头肌肌群收缩。
三、动物行为的类型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解下,通过运动器官的参与,能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行为分类(1)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不同,动物行为可以分为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第周第课时总课时数:复习课: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梳理、归纳和概括相关的知识。
2、能运用有关运动系统的知识简单地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行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梳理、归纳和概括相关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包括“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识点。
其中较难的是“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这一知识点,中考时,通常都是结合实例进行考查。
而对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这一知识点,还会利用到图、表的形式来进行考查。
二、知识回顾:1、通过翻阅相关章节和完成复习提纲中的相关练习,回顾所学的知识。
三、知识归纳:1、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四、知识迁移:1、典型例题分析例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A.滑液B.关节软骨C.韧带D.关节囊【解析】关节软骨表面有滑液,所以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与关节的灵活性相适应。
除此之外关节软骨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还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答案】B2、完成相关的习题。
《中考总复习》P57-P61五、课后作业。
课前完成第第七主题(第19章)的练习。
课题: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和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上课时间:课型: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说明人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举例和判断动物的行为类型
3、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学重点】
1、说明人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举例和判断动物的行为类型
4、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学过程】
问题出示:
问题探究:
〖自主复习〗
一、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1、运动系统的组成:组成(206块骨)
2、骨的基本结构
:含有血管(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神经
和(骨的生长和再生)
骨密质(长骨骨干部分)
:骨髓腔、骨松质(红骨髓,终身具有造血)
3、——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4、骨骼肌:和组成。
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后,骨骼肌收缩、舒张,牵
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各种动作。
——运动动力。
如屈肘: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伸肘: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5、动物的行为(1)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分类:
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社群行为
2)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分类: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
如:母鸡孵小鸡;
动物的吮吸行为;蜘蛛织网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
为如:马戏团小狗会“算”算术。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叶片上
的是植物散失水分以及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蒸腾作用的器官是
意义: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有着重要作用。
蒸腾作用中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将大量的水分以的形
式送人大气,然后以的形式落到地面。
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3、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和的相对平衡。
()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微生物分解作用、燃料燃烧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场所),利用光能(条件),用和为原料。
合成释放(产物)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其实质是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问题解决:
组内同学之间说一说你对问题的看法,组内形成统一答案。
推荐小组代表到展台上展示答案
1、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一些枝叶,以提高成活率。
其原因是减少枝叶可以() A.降低蒸腾作用 B.增强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
2、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鹦鹉学舌 C.母鸡育雏
3、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骨骼、骨骼肌 B.骨、骨骼肌 C.骨骼、骨连结 D.骨、骨连结和骨骼肌2011年的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提出了“21世纪全球
平均温升不超过2℃”的奋斗目标,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下面是生物圈碳-氧平衡
的相关图解,据图回答第4~5题。
4、下列对图中①-④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
..的是()
A.①是分解作用 B.②是光合作用
C.③是蒸腾作用 D.④是呼吸作用
5、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十分重要,光合作用
的产物主要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 B.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C.有机物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水
6、黄鼠狼通过放臭气来逃避敌害,这种行为属于动物的()
A.觅食行为B.防御行为C.社群行为D.争斗行为
7、2011年2月,淮安市被批准为“江苏省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我们每个市
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生物中,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A、绿色植物
B、动物
C、真菌
8、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根
B、茎
C、叶
9、两只羚羊为争夺食物而生物争斗,这种行为属于动物的()
A、社群行为
B、争斗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