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和做(臧克家)
- 格式:docx
- 大小:56.08 KB
- 文档页数:3
说和做课⽂原⽂臧克家说和做课⽂原⽂臧克家 臧克家的《闻⼀多先⽣的说和做》不是⼈物传记,却记叙了闻⼀多先⽣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品格,⾼度赞扬了他的⾰命精神。
《闻⼀多先⽣的说和做》 “⼈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家说了也不⼀定做,我是做了也不⼀定说。
” 作为学者和诗⼈的闻⼀多先⽣,在30年代国⽴青岛⼤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越⾼,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化史,炯炯⽬光,⼀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剂救济的⽂化药⽅。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不窥园,⾜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
杜甫晚年,疏懒得“⼀⽉不梳头”。
闻先⽣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暇及此的。
饭,⼏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阴、分阴。
深宵灯⽕是他的伴侣,因它⼤开光明之路,“漂⽩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声⽆闻。
⼀个⼜⼀个⼤的四⽅⽵纸本⼦,写满了密密⿇⿇的`⼩楷,如群蚁排衙。
⼏年⾟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也没有“说”。
他⼜由唐诗转到楚辞。
⼗年艰⾟,⼀部“校补”赫然⽽出。
别⼈在赞美,在惊叹,⽽闻⼀多先⽣个⼈呢,也没有“说”。
他⼜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贯注,⼼会神凝,成了“何妨⼀下楼”的主⼈。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多先⽣的⼀个⽅⾯,作为学者的⽅⾯。
闻⼀多先⽣还有另外⼀个⽅⾯,作为⾰命家的⽅⾯。
这个⽅⾯,情况就迥乎不同,⽽且⼀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青年运动的领导⼈,闻⼀多先⽣“说”了。
起先,⼩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越来越⼤,他向全国⼈民呼喊,叫⼈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别⽆长处,既然有⼀颗⼼,有⼀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臧克家(1905~2004),著名诗人。
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实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
抗战爆发后,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
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代表作《老马》《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有《烙印》《春风集》等。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8年出版的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是臧克家对闻一多精神的颂扬之作。
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
这是为了突出人物——闻一多先生,突出其在对待“说”和“做”的问题上的思想和态度。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二人相知很深。
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
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知识积累1.弥(mí)高:更高。
弥,更加。
2.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3.望闻问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
4.衰(shuāi)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5.目不窥(kuī)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
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
说和做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说和做》是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闻一多先生而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来展示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以表达对这位杰出学者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以下是《说和做》的章节划分:第一部分:说和做章节1: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展现他的学者形象和革命精神。
章节2:具体描述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的卓越表现,包括他的学术成果、政治态度和人格魅力等。
第二部分:学者的方面章节3:详细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卓越成就和学术贡献,突出他的学识渊博和严谨治学。
章节4:通过具体事例,展示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部分:革命家的方面章节5: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勇敢坚定和无私奉献,强调他对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章节6:通过闻一多先生的实际行动和言论,展示他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英勇斗争精神。
第四部分:说和做的统一章节7:总结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的统一,强调他的言行一致和表里如一。
章节8:通过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和怀念,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纪念之情。
二、文章赏析《说和做》这篇文章通过深入剖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展示了他的卓越品质、无私奉献精神和坚定信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杰出学者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入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不同领域的卓越表现。
在学术领域,他严谨治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在政治领域,他敢于直言不讳,勇于为正义事业发声,展现了他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这种“说”和“做”的统一,使闻一多先生成为了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杰出人物。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示闻一多先生的卓越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比如,他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他在革命斗争中坚定立场,英勇斗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些事例充分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为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臧克家(1905~2004),著名诗人。
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实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
抗战爆发后,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
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代表作《老马》《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有《烙印》《春风集》等。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8年出版的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是臧克家对闻一多精神的颂扬之作。
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
这是为了突出人物——闻一多先生,突出其在对待“说”和“做”的问题上的思想和态度。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二人相知很深。
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
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知识积累1.弥(mí)高:更高。
弥,更加。
2.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3.望闻问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
4.衰(shuāi)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5.目不窥(kuī)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
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升理解和使用语言的水平。
重点: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教学时间:二课时一、照片表现,标题导入1、照片表现:出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他是谁。
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闻一多。
他说:“很多以前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
(板书课题)2、标题导入: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
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1、诵读积累:①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②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2、整体感悟: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②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三、合作探究,人物性格1、合作探究整体结构:①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明确: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二、说和做(臧克家)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易读错的字
臧(zāng)克家地壳(qiào)弥(mí)高钻(zuān)研
窥(kuī)园闲暇(xiá)校(jiào)补独裁(cái)深宵(xiāo)硕(shuò)果赫(hè)然而出群蚁排衙(yá)
潜(qián)心贯注迥(jiǒng)乎不同信函(hán)警报迭(dié)起气冲斗(dǒu)牛澎湃(péngpài)抱歉(qiàn)慷慨(kāng kǎi)锲(qiè)而不舍目光炯炯(jiǒng)兀兀(wù)穷年沥(lì)尽心血
2、多音字
jiào (校补) zuān(钻探) jìn (起劲) dǒu (气冲斗牛)校钻劲斗
xiào(学校) zuàn(钻石) jìng(劲敌) dòu (斗争) xīng(兴奋) qiào(地壳) piǎo (漂白) chuán (传奇)兴壳漂 piāo(漂流)传
xìng(诗兴) ké(蛋壳) piào(漂亮) zhuàn (传记) dān (传单) huì(心会神凝)guān(传观) jì(救济)单会观济
shàn(单县) kuài(会计) guàn(道观) jǐ(济南) gěi (要给) pǔ(李公朴) pò(黄朴树) zàng (宝藏)给朴藏
jǐ(给予) piáo(姓朴) pō(朴刀) cáng (隐藏)3、形近字
稿gǎo (草稿)搞gǎo (搞活)qiè(锲而不舍)炯jiǒng(炯炯)
镐gǎo (铁镐)槁gǎo (枯槁)楔xiē(楔子)迥jiǒng(迥然)籍jí(典籍)窥kuī(窥园)瑕xiá(瑕疵)遐xiá(遐迩)
窍qiào(窍门)
藉jí(狼藉)窃qiè(盗窃)暇xiá(无暇)假jià(假期)懒lǎn (懒惰)裁cái (独裁)楷kǎi(楷书)膨péng (膨胀)
载zǎi (记载)(密密麻麻的小楷)
赖lài (无赖)栽zāi(栽树)揩kāi(揩油)澎péng (澎湃)漂piǎo(漂白)赫hè(赫然而出)慷kāng(慷慨)慨kǎi (慷慨)嫖piáo(嫖客)郝hǎo(姓郝)(慷慨淋漓)概gài (概括)膘biāo(肥膘)赧nǎn(羞赧)糠kāng(糟糠)溉gài (灌溉)漓lí(慷慨淋漓)绩jì(成绩)渍zì(污渍)稿gǎo (起稿)
镐gǎo (电镐)璃lí(玻璃)债zhài(还债)啧 zé(啧啧赞叹)搞gǎo (搞好)喊hǎn (呼喊)宵xiāo(深宵)歉qiàn (抱歉)梳shū(梳头)减jiǎn (减少)谦qiān (谦虚)琉liú(琉璃)碱jiǎn (面碱)霄xiāo(云霄)赚zhuàn(赚钱)硫liú(硫酸)
4、解词
弥高:更高。
弥:更加。
烈士: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函寄:用书信寄上。
独裁: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校补:校对补充。
文中指闻一多著的《楚辞校补》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志趣:行动或意志的趋向;志向和兴趣。
典籍:记载古代法令、制度的重要文献,泛指古代图书。
炯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硕果:大的果实,比喻巨大的成绩。
写照:画人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描写刻画。
传单:印成单张向外散发的宣传品。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高标:高的标准,文中的高标指超群、出众。
诗兴不作:意思是写诗的兴趣减少了。
警报迭起:这里指国民党当局蓄意杀害闻一多的信号多次出现。
迭:屡次、接连。
迭起:一次又一次的兴起,出现。
何妨一下楼: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工作的早期很少下楼,人们称他“何妨一下楼主人”。
古典新义:指闻一多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的研究。
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一书。
望闻问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人的气色。
5、成语
锲而不舍:不停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舍:停止。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群蚁排衙:这里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衙,衙门。
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聚合集中起来。
形容聚精会神。
一反既往:完全与已经过去的情况不同。
慷慨淋漓: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精力集中。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
比喻用尽心思和力量,付出了全部精力。
沥:滴。
无暇及此:没有空闲顾及这些。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还形容坚强不屈的精神。
昂:仰,抬起;挺:挺起来;挺胸:挺起胸膛。
拍案而起:案,桌子。
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
形容非常愤慨。
心会神凝: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而深(聚精会神)。
凝:凝聚,聚集。
“心”
和“神”在这里都作“精神”讲;“会”和“凝”都有“聚集”的意
思。
6、读一读,写一写
梳头抱歉秩序深宵伴侣小楷硕果卓越迭起澎湃大无畏锲而不舍目不窥园沥尽心血心不在焉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拍案而起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兀兀穷年昂首挺胸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7、辨析近义词
(1)独裁——独断——专断:【共同点】三个词都是贬义词,都有“不听取别人意见或不与他人商量,自作主张,任意行事”的意思。
【不同点】“独裁”指独自裁断,侧重专制统治。
例如:闻一多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
“独断”指不与他人商量,独自决定,侧重个人说了算。
例如:无论做什么事,身为领导都要集思广益,千万不要独断专行。
“专断”指不和大家商量独自做出决断,侧重不容许别人参与意见。
例如:尽管作为家族的掌权人,但是你也不能专断,漠视其他长老的忠告。
三个词相比较,“独裁”语义最重,“专断”次之,“独断”语义较轻。
(2)气冲斗牛——气冲霄汉:【相同点】两个词都可以形容人“勇敢无畏;极有气势”。
【不同点】“气冲斗牛”可以形容人生气,“气冲霄汉”则无此义。
例如:闻一多“说”了。
说的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霄汉”可表示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而“气冲斗牛”无此义。
例如:气冲霄汉的李兆麟将军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狼狈逃窜。
8、作家作品简介
(1)作品中的人物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2)作家作品
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山东省诸城人,诗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其成名作为《老马》,他的诗为广大读者熟知和喜爱,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以及长诗《李大钊》等。
9、主题
这篇叙事散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与做的光辉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贵品格,高度颂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无所畏惧,勇于献身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