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开放经济
- 格式:ppt
- 大小:750.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5章开放的经济5.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资本和产品的国际流动(1)净出口净出口也称贸易余额,一般用NX表示,是本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减去外国向本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反映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
用EX表示出口,用IM表示进口,则(EX IM-)就是净出口。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 C I G NX=+++改写为:()=-++NX Y C I G这个式子说明,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无须等于产品与服务产出。
如果产出大于国内支出,则净出口是正的;如果产出小于国内支出,则净出口是负的。
(2)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余额资本净流出也称国外净投资,是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 I-,反映国际间为资本积累融资的资金流动。
根据储蓄和投资重写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可以推导出:=+++Y C I G NX--=+Y C G I NX()()--+-=+Y C T T G I NX-=S I NX(3)结论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S I NX-表示资本净流出,NX表示净出口,表明-=,式中S I国外净投资总等于贸易余额,即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和国际间产品和服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2.小型开放经济模型(1)假设①资本完全流动;②利率r必定等于世界利率*r,即*=;r r③经济的产出由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固定,(),==;Y Y F K L④消费C与可支配收入()=-;C C Y T-正相关,消费函数为()Y T⑤投资I 与实际利率r 负相关,投资函数为()I I r =;⑥财政政策固定。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1. 模型简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是一种经济学建模方法,旨在分析经济体与国际经济关系的互动。
该模型基于一些假设,如贸易可以自由地进行,资本可以自由地流动,汇率可以自由决定等等。
该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政策对经济体的影响,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等。
2. 假设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的。
这些假设包括:- 人们会尽可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资本可以自由地流动- 货物可以自由地流动,不存在贸易壁垒- 市场具有完全竞争力- 汇率可以自由浮动这些假设可以使得模型更加简单和易于理解,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在现实世界中,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影响贸易流量和汇率的变化。
3. 模型中的变量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中包括一些重要的变量,如:- 国内生产总值(GDP)- 净出口(Net Exports)- 净资本流动(Net Capital Flows)-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 利率(Interest Rates)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比如,国内利率的上升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导致汇率的升值,从而影响净出口的变化。
4. 模型的应用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各种政策的影响,包括:- 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或税收来刺激或平衡经济增长。
-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来调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 贸易政策:通过贸易壁垒或贸易协定来调整国际贸易的流量。
在进行模型分析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性。
例如,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
5. 模型的应用实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该模型来分析某一经济体加入一项贸易协定的影响。
该模型可以考虑市场的逐渐适应性和调整性,分析贸易协定对于该经济体所在的各个产业的影响。
模型也可以用于分析货币政策的效力。
第五章开放的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五章开放的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五章开放宏观经济学一、简释下列概念1.出口/进口2.封闭经济3.贸易盈余4.贸易赤字5.资本净流出6.升值7.贬值8.净出口9.平衡贸易净外国投资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为购买力平价贸易政策资本外逃双赤字17.开放经济模型18.进口配额二、单项选择题1.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标准是(a)进口与GDP之比(c)净出口与GDP之比(b)出口与GDP之比(d)2.如果一国处于国内均衡,但国际收支有盈余的状况,这是最适宜采用下列()项宏观经济调节政策a、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c调高汇率d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3.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使()a、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了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C.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了对美国商品的进口4.如果德国在美国大量出售股票和债券,然后将资金用于购买本国商品,对美元所造成的短期影响是()a、美元汇率趋于下降,或美国黄金和外汇储备流出B.美元汇率趋于上升,或美国黄金和外汇储备增加C.对美元汇率没有影响d.对美元汇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5.在外汇市场,以下各方()是英镑的供应商A.购买美国股票的英国人B.前往英国的美国人c.进口英国商品的美国人d、将在美国获得的利润汇回英国的英国人6.在外汇市场中,下列各方中()是美元的需求者a.进口国外商品的美国厂商b、向美国慈善机构捐款的外国人C.出国旅行的美国人d.获得美国公司股息的外国人7.净资本流出是指()A国内居民购买外国资产减去外国居民购买国内资产b国内居民对国外资产的购买减去国内居民对国外产品和劳务的购买c国外居民对国内资产的购买减去国外居民对国内产品和劳务的购买d国外居民对国内资产的购买减去国内居民对国外资产的购买假设同一型号(或任何其他商品)的计算机在美国售价5000美元,在德国售价20000马克。
第5章开放的经济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名义汇率的变动都产生于物价变动,因此,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的国家,货币相对便宜。
()【答案】F【解析】由名义汇率的公式可知,名义汇率不仅和两国的物价水平有关,还和两国的实际汇率有关。
所以名义汇率的变动并不都取决于物价的变动。
但是后一句“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的国家货币相对便宜”是正确的。
2.当美国的进口大于出口时,它也必定向外国人购买了国内资产。
()【答案】F【解析】当美国的进口大于出口,则存在贸易逆差,此时的贸易余额小于0,由此可知,资本净流出小于0,也就是说,外国人购买的本国的资产大于本国人购买外国的资产。
此时,美国人并不一定向外国人购买了国内资产,但外国人必定向美国人购买了国内资产。
3.资本净流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名义汇率。
()【答案】F【解析】资本净流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实际利率。
4.在开放经济中,对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
()【答案】T【解析】储蓄=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可贷资金是国内产生的可用于资本积累的资源流量,无论是购买国内资本资产还是购买国外资本资产,这种购买都增加了可贷资金的需求。
5.如果一价定律不成立时,购买力平价就不存在。
()【答案】T【解析】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价定律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是一种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
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基础。
6.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使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答案】F【解析】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说明一美元可以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
第6章开放的经济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资本和产品的国际流动★★★★1.净出口净出口也称贸易余额,一般用NX表示,是本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减去外国向本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反映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
用X表示出口,用IM表示进口,则出口减去进口(X-IM)就是净出口。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可被写为:Y=C+I+G+NX对上式进行简单变形,得:NX=Y-(C+I+G)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这个式子说明,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无须等于产品与服务的产出。
如果产出大于国内支出,则净出口是正的;如果产出小于国内支出,则净出口是负的。
2.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余额(1)资本净流出资本净流出也称国外净投资,是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I,反映为资本积累融资的资金国际流动。
(2)资本净流出和贸易余额的关系根据储蓄和投资重写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可以推导出:Y=C+I+G+NXY-C-G=I+NX(Y-C-T)+(T-G)=I+NXS-I=NX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明,资本净流出总是等于贸易余额,即资本净流出=贸易余额。
这表明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国际流动和国际间产品和服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3)开放经济可能经历的三种结果(见表6-1)表6-1开放经济可能经历的三种结果3.双边贸易余额的无关紧要性双边贸易余额指一国与某一特定国家之间的贸易余额。
总体的贸易余额与一国的储蓄和投资密不可分,对双边贸易余额而言,情况却不是这样。
一国可能对特定贸易伙伴有巨额贸易赤字和盈余,而总体上保持贸易平衡。
双边贸易赤字在政治舞台上受到过多的关注。
这部分地是由于国际关系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然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一国与所有外国的总体贸易余额才是重要的。
考点二:小型开放经济★★★★★1.小型开放经济模型(1)假设①该经济对世界利率的影响微不足道;②资本完全流动,即该经济中的利率r必定等于世界利率r*(r=r*);③经济的产出由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固定,Y=_Y=F(_K,_L);④消费C与可支配收入(Y-T)正相关,消费函数为C=C(Y-T);⑤投资I与实际利率r负相关,投资函数为I=I(r);⑥财政政策固定。
第5章开放的经济一、名词解释1.浮动汇率制(东南大学2010研)答: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
其中,前者是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是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外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求,而任凭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而变动。
这意味着:(1)本币的汇率会自动地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调整到相一致的状态,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自动相等,这意味着国际收支能自动调节,实现平衡。
(2)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可任意确定货币供给。
因为此时中央银行不再负有干预外汇市场和确保汇率稳定的责任,所以在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之间不再存在固定汇率制下的那种联系,于是货币供给成了外生变量。
总之,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
所以,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名义汇率(东南大学2004研;上海大学2013研)答:名义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名义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而变动,它不能反映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
在间接标价法下,实际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物价水平的比率,P e Pε*=⨯。
可以把名义汇率写为:P e P ε*=⨯。
由此可见,名义汇率取决于实际汇率和两国的物价水平。
在实际汇率给定时,如果国内物价水平P 上升,那么名义汇率e 将会下降;如果国外物价水平P *上升,那么名义汇率e 将会上升。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的行为、性能和结构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总体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国家收入等。
宏观经济学家试图理解经济波动的原因,并寻找稳定经济、促进增长和减少失业的政策手段。
二、关键宏观经济指标1.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 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中无业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口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3. 通货膨胀率: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普遍上升速度。
4. 贸易平衡:一个国家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之间的差额。
5. 财政赤字/盈余:政府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差额。
三、总需求和总供给1. 总需求(AD):经济中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受消费者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影响。
2. 总供给(AS):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生产并提供给市场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四、宏观经济政策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2.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来影响经济。
3. 供给侧政策:旨在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潜在产出的政策,如减税、放松管制和提高劳动力技能。
五、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在时间序列上的波动,包括扩张、顶峰、衰退和谷底四个阶段。
宏观经济学试图解释这些波动的原因,并寻找减轻周期波动的方法。
六、失业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
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七、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
它可能由需求拉动(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和服务)或成本推动(生产成本上升)引起。
八、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潜力的持续增加。
它通常通过人均GDP的增长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动力包括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制度因素。
九、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考虑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GDP: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GDP平减指数: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美元数量的协议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自动调整。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向她的人民提供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提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
(库兹涅茨)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由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组成。
金融市场:是资金拥有者可以直接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劵资产组合的机构。
金融中介: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的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是联系储蓄者和借款者的地方。
贴现(利率):现在货币的数量与未来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
风险厌恶:得到与失去等量的货币,失去的效用更大。
多元化:通过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降低风险。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信息有效:以理性方式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的有关资产价格描述。
失业率:劳动力中失业者所占的百分比。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x100%自然失业率:经济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量,即在长期内也难以自行消除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失业者在寻找最适合于自己偏好和技能的工作岗位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种原因引起的失业叫做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某些劳动市场上,由于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所造成的劳动岗位的供给小于实际需求所引起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
第14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14.1复习笔记一、对外贸易与经济活动1.开放经济中的净出口和产出(1)净出口和产出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
进口是指由国外提供而在本国国内消费的商品和服务。
出口是指在国内生产而被别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减去进口的商品和服务的净值。
与净出口相应的一个概念是对外净投资,它表示一国在国外的净储蓄或投资,并且大致等于净出口的价值。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一国的支出可能会不同于其产出。
国内支出(有时称国内需求)等于消费加国内投资再加政府采购。
即:()C I G国内支出国内需求=++国内总产出(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内支出有两点不同。
第一,国内支出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外国生产的产品,即进口(Im)。
第二,国内产出的一部分将以出口形式(Ex)销往国外。
国内产出与国内支出之间的差额就等于出口减去进口,即净出口Im=-。
X Ex因此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产出数量或GDP,等于消费、国内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即:国内总产出GDP C I G X==+++(2)贸易和净出口的决定因素进口的数量和价值将受到本国产业以及本国和别国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
当本国GDP上升时,进口将增加;当本国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别国产品价格下降时,本国的进口将减少。
出口主要取决于其贸易伙伴的产出,以及本国的出口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的价格。
当其他国家的产出上升时,或者,当本币贬值时,出口量和出口额就趋于增长。
2.贸易对GDP的短期影响(1)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在开放经济下,总支出曲线由封闭经济下的C I G+++。
如图14-1++曲线变为C I G X所示,当C I G X+++线处于C I G++线的下方时,进口大于出口,净出口值为负;当++线上方时,该国有净出口或贸易盈余,国内产出量大于需求量。
+++线处于C I GC I G X均衡GDP出现于总支出线C I G X+++与45°线的交点。
宏观经济学包括哪些内容?宏观经济学包括哪些内容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扩展资料:释义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目标有哪些?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还偏高,投资增速快、规模大的问题还未能有效抑制,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
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加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全国不同地区之间、产业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了多种利益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各种矛盾交织,使宏观调控难度大大加大。
宏观经济学主要讲了什么?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