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猪消毒药的选用
- 格式:docx
- 大小:16.59 KB
- 文档页数:5
猪场常用消毒药物及带猪消毒的方法1 常用消毒药物①碘酊:5%碘酊用于外科手术部位、外伤及注射部位的消毒。
用碘酊棉球涂抹局部。
本品对外伤虽有一时的疼痛,而杀菌能力强,用后不易发炎,并对组织毒性小,穿透力强,是每个猪场和养猪专业户必备的皮肤消毒药。
②酒精:市售酒精常为96%,用水配制为70%的酒精,消毒效果好。
70%酒精浸泡脱脂棉块,便制成了常用的酒精棉。
本品具有溶解皮脂、清洁皮肤、杀菌快、刺激性小的特点。
用于注射针头、体温计、皮肤、手指及手术器械的消毒,是必备的消毒药。
③龙胆紫(甲紫):常用1%溶液,对组织毒性小,无刺激性,有收敛拔干作用。
常用于皮肤和黏膜发炎感染、溃疡面及脓肿排出脓汁之后的消毒。
④来苏儿水(煤酚皂溶液):煤酚溶于肥皂溶液中所制成的50%煤酚皂溶液。
用时加水稀释成2%的来苏儿,用于洗手、皮肤和外伤的消毒。
3%-5%来苏儿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猪舍、饲槽的消毒。
也可用于内服治疗腹泻、便秘,猪一次内服2~3mL,加水100~150mL。
因为毒副作用小,可以带猪消毒。
⑤过氧化氢(双氧水):常用3%溶液,本品通有机物放出初生态氧,呈现杀菌作用。
主要用于化脓创口、深部组织创伤及坏死灶等的消毒。
⑥新洁尔灭(溴苄烷铵):本品是一种表面活性消毒剂,不能与肥皂同时用,因为抵消了消毒作用。
用0. 1%溶液消毒手指,浸泡消毒皮肤、外科手术器械和玻璃用具。
用0. 01%~0.05%溶液做阴道、膀胱粘膜及深部感染创伤的冲洗消毒等。
使用新洁尔灭时,不可与肥皂同用。
浸泡器械时,应加入0. 5%亚硝酸钠,以防生锈。
⑦高锰酸钾(过锰酸钾):本品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细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
0. 1%高锰酸钾溶液用于粘膜创伤、溃疡、深部化脓创伤的冲洗消毒,也可用于洗胃,氧化毒物以解救生物碱和氰化物中毒。
⑧火碱(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本品对病毒和细菌具有强的杀灭能力,3%溶液用于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等消毒,可放入消毒池内作为消毒液,并可用于传染病污染的场地、环境的消毒。
输精所必需的。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使用GnRH类似物(包括与烯丙孕素合用)达到定时输精,从而提高母猪受孕率和产仔数。
这也是批次化管理中的一部分,通过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做到批次母猪配种的同步。
一次输精就可以达到想要的配种效果,实际上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妊娠母猪的同期分娩,用到的是PGF2α(前列腺素)或其类似物。
PGF2α可以有效地控制母猪的分娩。
有报道称服用该药物后,90%的母猪可以在24h以内发动分娩。
诱导分娩也不是随意分娩,超过预产期3d就使用PGF2α可能会导致产程延长、活仔数降低的问题。
妊娠期第113天开始使用PGF2α,可以让绝大多数的母猪在36h内分娩。
解决了激素技术上的问题,最后要讨论的是非洲猪瘟疫情下批次化管理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激素的使用也不是越多越好,对于三元母猪我们可能更容易接受激素的程序化服用和注射。
除了烯丙孕素以外,大多数的激素都是需要注射的(GnRH类似物OvuGel 曲普瑞林也有阴道灌注的使用方法)。
这就考验猪场在对母猪进行注射时的生物安全防护(如1头猪1个针头)以及注射后出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批次化管理是系统的生产管理方案,与简单使用激素促进后备猪的发情达到定时输精有本质的区别。
这好比消毒药和消毒工作是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生物安全就是猪场做好消毒这么简单。
不能忽视母猪健康度对批次化管理的影响。
对于非洲猪瘟阳性猪来说(非洲猪瘟阳性场),应激因素导致的非洲猪瘟疫情反复,甚至是非法疫苗毒长期在猪场内的影响,都可能导致激素使用的失败。
而对于占全国猪场99%以上的蓝耳病阳性猪场来说,蓝耳病不稳定导致的繁殖障碍或者母猪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是影响批次化管理成功的重要隐患。
所以,要成功施行批次化管理,除了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激素使用方案以外,更重要的是保证母猪群的健康,消除蓝耳病等繁殖障碍疾病对猪群的影响,提高母猪的健康度和抗病力。
(参考文献略)文 ⊙ 朱中平 朱 敏 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PSY应用研究院猪场消毒是猪场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用于猪场中的消毒剂种类繁多、消毒效果不一。
猪场常用消毒剂种类有哪些?消毒剂已经成为猪场常用消毒药品,消毒剂市场由于生产和销售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消毒剂中鱼龙混杂,也给养猪生产者的选择带来困惑。
目前兽医用消毒剂按其成分可分为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氧化剂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挥发性烷化剂和复合型消毒剂等十类。
猪场用药,猪病用药猪消毒药消毒剂已经成为猪场常用消毒药品,消毒剂市场由于生产和销售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消毒剂中鱼龙混杂,也给养猪生产者的选择带来困惑。
目前兽医用消毒剂按其成分可分为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氧化剂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挥发性烷化剂和复合型消毒剂等十类。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及其使用状况一、对传统常用消毒剂的评价1.在传统使用的消毒剂中,酸类和碱类消毒剂能溶解蛋白质或水解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使其酶系统和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对病原微生物呈现强大的杀灭力,对病毒、细菌及其芽孢都具有极好的杀灭力。
但是由于酸类和碱类能腐蚀有机组织,对人和动物,对木材、金属也具有腐蚀力,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消毒剂的使用范围。
目前仅有少数猪场在外环境消毒中使用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中也只有极少数的有机酸的消毒剂产品有售。
2.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两种。
甲醛在猪场中使用的历史极其长久。
醛类消毒剂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能凝固蛋白和溶解类脂,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强大广谱杀菌作用。
对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
甲醛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气体,其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甲醛气体对猪群和人类均具有极强的毒性,不适合用于带猪消毒;同时甲醛在低温下或长期保存时易聚合为多聚甲醛,聚合物不溶于水,不具有杀菌活性。
因此醛类消毒剂在猪场中的使用已经日渐渐少。
戊二醛价格较高,水溶液不稳定,过去应用较少。
3.酚类消毒剂包括苯酚、煤酚(来苏尔)和复合酚等,酚类消毒剂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沉淀而呈现杀菌作用。
随着人们对过氧乙酸消毒剂优点的进一步认识,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养殖场把《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当作首选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特别是在猪场控制口蹄疫病流行时使用,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过氧乙酸作为酸性消毒剂,对非囊膜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及鸡法氏囊病毒)有着超强的杀灭能力。
但是养殖户对该消毒剂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以致在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当,降低了消毒的效果。
为了加深大家对过氧乙酸消毒剂特性,使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认识,现以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为例,对该消毒剂作以部分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和实验人员在使用中学习参考。
1、理化性质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强氧化剂,分子式为C2H4O3,分子量为76.06。
结构式为CH3-C(=O)-O-OH。
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
相对密度?(?15℃/4℃)?1.226,沸点105℃,凝固点+?0.1℃。
闪点40.56℃。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其过氧键极不稳定,溶于水后易分解,稀释度越大分解越快。
过氧乙酸在贮存过程中会自然分解,遇热、重金属离子、强碱、有机物等更易分解。
高浓度(大于45%)经剧烈碰撞或加热可爆炸。
目前兽药市场销售的过氧乙酸浓度多在?5~21%左右,一般无爆炸危险。
2、杀菌机理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后,发现不仅引起芽孢壳层、皮质等通透性屏障结构的破坏,而且还使芽孢核心破坏和溶解。
而次氯酸钠或盐酸等作用于芽孢时对核的破坏迟缓或不明显相比,《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对芽孢通透性屏障有较强的穿透力。
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大分子的漏出与减少情况,发现0.2%过氧乙酸作5min后,芽孢氨基酸、DNA与RNA等开始漏出,吡啶二羧酸亦有所减少,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漏出与减少的量与芽孢存活曲线相一致。
因此,芽孢的通透性屏障与核心的破坏与其死亡密切相关。
可以说,《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和酸性作用致微生物死亡的:(1)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进而破坏酶系统。
猪场消毒药物的选择以及具体消毒方案介绍-养猪技术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
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
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场消毒药物的选择以及消毒药物的选择方案。
1、消毒药物的选择猪场在进行药物选择的时候,要了解本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然后挑选出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2种或者是2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消毒药物。
另外还要注意,选择的药物应该生效快、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都比较小等特点以及价格等许多方面的因素。
将本地区猪群疫病的具体流行情况和疫病发展的可能趋势都要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挑选储备和使用2种或者是2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药物进行消毒。
尽量创造条件,定期开展对于消毒药物消毒效果的监测,然后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消毒效果,挑选出最合适的药物进行消毒。
目前,我国猪场常用的消毒剂及其种类有以下几个。
碘制剂,主要是“威力碘”(主要成分为碘和磷酸)、“百菌消-30”(主要成分为碘酸混合溶液)等;强碱类,主要指的是2%或3%苛性钠溶液、石灰粉或者是石粉乳。
其中苛性钠的消毒范围是空舍、场区以及外环境。
石灰粉不仅可以用作消毒药物,同时还具有防潮效果,通常是产房和仔猪培育舍比较适用;季铵盐类,常见如“百毒杀”(主要成分为癸甲溴氨溶液)等,新建猪场更加适用;醛类,如甲醛也称作福尔马林,浓度不同作用也不一样,通常可以用作手术消毒、环境熏蒸消毒,还可以做防腐剂使用;氯制剂,生产中常用的如漂白粉、“消毒威”(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等,其中喷雾消毒可以用“消毒威”,浓度为400~500倍溶液;酚类,常见的如“菌毒灭”(主要成分为戊二醛),生产中的常用使用浓度是1∶100~1∶300。
2018 年第 3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26科研◎畜牧兽医随着养猪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场消毒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采用正确的消毒程序和科学的消毒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一下猪舍消毒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1 消毒药品的选择选择消毒药,首先应选择对环境不构成污染,对人畜没有危害,对设备不造成破坏的消毒药品。
同时,根据所消毒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消毒药品和消毒方式。
如猪舍门前消毒垫的消毒,可用3%氢氧化钠溶液或0.5%过氧乙酸浸泡,并保持湿润;舍内的地面和墙壁的消毒可用用0.5%过氧乙酸或30OPPM 次氯化钠或40%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舍外及周边环境可用200PPM 次氯化钠或0.3%过氧乙酸喷洒消毒;金属器具可用火焰法喷烧或40%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粪便及污水可用5%氢氧化钠或0.5%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污水沟投放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一种消毒药品不能长时间使用,要定期更换,以免产生抗药性。
2 消毒程序消毒可分为日常保护性消毒和终末彻底消毒。
日常保护性消毒指饲养过程中的消毒,终末彻底消毒指空栏后进猪前的彻底消毒。
2.1 终末消毒2.1.1 机械性清除空栏后,彻底清除栏舍内的残料、垃圾、粪污以及墙面、顶棚、设备上的尘土。
对地面、设备、器具进行必要的冲洗,直至清洁为止。
2.1.2 猪舍消毒水洗后进行晾晒干燥,待干燥后要关闭门窗,可用速灭5号、过氧乙酸熏蒸或高锰酸钾与甲醛熏蒸消毒12小时以上。
2.1.3 设备器具的消毒可选用广谱消毒药,如氢氧化钠溶液、过氧乙酸、百毒杀等消毒液。
可先用2%~3%火碱液对猪栏、地面、粪尿沟等喷洒浸泡,一小时后低压冲洗,然后再用另外一种消毒液喷雾消毒,可选0.3%过氧乙酸、1∶300菌毒灭或1∶500消毒威等。
消毒时要注意药液的稀释度、药液用量和作用时间。
提高消毒液的温度的方法对消毒效果会更好一些。
消毒后畜舍保持通风、干燥,空置1周。
猪场消毒方式如何选择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消毒的方式切断传播途径,保障猪群健康是猪场生物安全的重中之重。
消毒的方式:1、根据媒介物污染情况分为: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
2、根据消毒对象分为:人员消毒、饮水消毒、车辆消毒、带猪消毒、场地消毒等3、根据消毒作用方式分为: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
A、物理消毒法猪场环境的清洁、通风、阳光照射和干燥,物品用具经火烧、烘烤、煮沸等称为物理消毒。
(1)高压蒸汽消毒法:通常采用蒸笼蒸煮或家用高压锅,待冒气盖阀后2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适合于针管、针头、手术器具等的消毒。
(2)煮沸消毒法:在水中煮沸20分钟以上,本法适合于、食具、护理用具及棉织品的消毒。
(3)阳光曝洒法:凡不能蒸煮的物品,则宜采用本法,一般曝晒6小时以上。
(4)焚烧法:病死猪、金属、污染区垃圾等均应焚烧掉,以达彻底消毒之目的。
B、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死的方法。
化学药品(消毒剂)种类分为:1、醛制剂(1)福尔马林为40%甲醛溶液,有较强大的杀菌作用。
因其穿透力差,刺激性大,故消毒物品应摊开,房屋须密闭。
2)戊二醛作用似甲醛。
有广谱、速效、低毒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杀灭细菌、芽孢和病毒消毒。
不宜用作皮肤、粘膜消毒。
2、凝固蛋白消毒剂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1)酚类主要有酚、来苏等。
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
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应用者较少。
苯酚(石炭酸):无色结晶,有特殊臭味,毒性较大,对皮肤有刺激性,具有恶臭,不能用于皮肤消毒。
来苏(煤酚皂液):红褐色,易溶于水,有去污作用,对芽孢效果较差。
(2)酸类对细菌繁殖体及芽孢均有杀灭作用。
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不用于室内消毒。
(3)醇类乙醇(酒精)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型,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真菌孢子有一定杀灭作用,对芽孢无作用。
猪场常用消毒药及使用方法福建鑫锦宏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卓宜恒一、消毒剂的分类1、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次氯酸钠、优氯净、有机汞类等。
2、中效消毒剂:醇类、酚类、碘制剂等。
3、低效消毒剂:季胺类(新洁尔灭)、洗泌泰等。
二、常用消毒剂1、卤素类消毒剂1.1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伏氯净)、三氯异氰尿酸钠(强氯精)等。
1.2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1.3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2、氧化剂类消毒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3、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2%戊二醛4、酚类消毒剂:2%来苏尔(煤酚皂溶液)、复合酚(菌毒敌、农福、消毒净、消毒灵、农乐)、鱼石脂、5%苯酚(石碳酸)、克辽林、菌球杀。
5、季铵盐类消毒剂:5%洁尔灭、5%新洁尔灭、双长链季铵盐消毒剂、20%洗必泰、0.1%-0.5%度米芬、0.05%-0.1%消毒净、10%百毒杀(葵甲溴铵溶剂)、0.2%菌毒清(辛氨乙甘酸溶液)。
6、醇类消毒剂:酒精7、酸类消毒剂:2%盐酸(加食盐15%)、0.5%硫酸、乳酸、醋酸、草酸等。
8、碱类消毒剂:氢氧化钠(烧碱)、氢氧化钾、生石灰、石灰乳、草木灰水、碳酸钠等。
9、新型高效消毒剂:喷雾灵、高氯灵、复合醛、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
三、常用消毒剂的浓度与使用1、猪场内外环境、猪舍、栏圈、通道、排污沟、车辆等的消毒。
0.5%强力消毒灵、0.3%过氧乙酸、2%-3%火碱溶液、1:800卫康、1:300百菌灭、1:100菌毒敌、1:1000百毒杀、1:200-1:600灭毒净、1:800消毒威、1:500全安、1:1200绿养宁、1:300消杀威、3%来苏尔、1:300碘酸、1:100速效碘、5%碘伏、5%石炭酸、1:200抗毒威等,均可有效的杀灭病毒与细菌等病原体。
2、猪场的供水设备、饮水器、水管及水箱等的消毒。
用含有效氯20%以上的漂白粉稀释成3%水溶液浸泡或冲洗消毒;也可于10升水中加百毒杀1毫升或每吨水中加消毒威15克,或于每升水中加4克抗毒威或于每吨水中加碘酸0.8千克消毒后,饮用。
猪舍消毒方案(一)机械消毒法:饲养动物的圈舍、运动场,运载动物的车、船,活动物交易场所,鲜肉市场,动物体表等采用清扫、冲洗、洗刷等手段将其粪便、垫草、饲料残渣清除干净。
清除的污物放入粪池或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物理消毒法日光消毒:运载动物的车辆等经机械消毒后可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
有条件的动物饲养圈舍也可用日光曝晒消毒。
夏季曝晒1小时以上。
紫外线消毒:动物疫病诊断室、无菌操作室、手术室等空间和物表用紫外线灯光消毒。
每次消毒30分钟以上。
干热消毒:诊断动物疫病所用玻璃器皿等放入干燥箱中,在150-160℃经1-2小时进行干燥消毒。
焚烧消毒:被动物疫病污染的垫草、粪便等污物和病死(扑杀)动物尸体采用焚烧消毒,以烧成灰烬为止。
煮沸消毒:被动物疫病污染的玻璃器皿、注射器、针头、金属器械、工作服等物品,用煮沸消毒。
煮沸时间为30分钟左右。
被动物疫病污染肉尸作高温熟制或化制消毒。
(三)化学消毒法喷洒消毒法:用化学消毒药物按规定比例稀释,装入喷雾器内,对动物圈舍四壁、地面、饲槽、圈舍周围地面、运动场,活动物市场,鲜肉市场,动物体表,运载动物的车、船等进行喷洒消毒。
喷洒消毒的药液应均匀喷湿为宜。
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5毫升,水12.5毫升,倒入盛有12.5克高锰酸钾的容器内,密封门窗16~24小时。
浸洗消毒法:用化学消毒药物按规定比例稀释,对注射局部皮肤进行擦拭或对被污染场所进行浸洗。
浸泡消毒法:将被消毒物品浸泡于规定的药物、规定的浓度溶液中,或将被病原感染的动物浸泡于规定药物、规定浓度的溶液中,按规定时间进行浸泡。
(四)生物消毒法坑(堆)发酵法:在坑(堆)底面垫一层稻草或其他秸杆,再堆入待消毒的粪便等污物,粪便过干可加适量水份(冬天加热水),堆好后表面加盖10厘米厚的湿泥浆,湿泥表面再盖一层塑料膜。
堆放1月(夏天)至3个月(冬天)后可作农肥。
沼气池发酵法:将粪便等污物倒入沼气池中进行生物发酵消毒。
在畜牧业生产中,场内环境、畜体表面以及设施、器具等随时可能受到病原体的污染,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消毒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消毒也是畜牧场环境管理和卫生防疫的重要内容。
三、畜牧场环境消毒方法1,畜舍带畜消毒在日常管理中,对畜舍应经常进行定期消毒。
消毒的步骤通常为清除污物、清扫地面、彻底清洗器具和用品、喷洒消毒液,有时在此基础上还需以喷雾、熏蒸等方法加强消毒效果。
可选用2%~4%的氢氧化钠、0.3%~1%的菌毒敌、0.2%~0.5%的过氧乙酸或0.2%的次氯酸钠、0.3%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喷雾消毒。
这种定期消毒一般带畜进行,每隔两周或二十天左右进行一次。
2,畜舍空舍消毒畜禽出栏后,应对畜舍进行彻底清扫,将可移动的设备、器具等搬出畜舍,在指定地点清洗、暴晒并用消毒液消毒。
用水或用4%的碳酸钠溶液或清洁剂等刷洗墙壁、地面、笼具等,干燥后再进行喷洒消毒并闲置两周以上。
在新一批畜禽进入畜舍前,可将所有洗净、消毒后的器具、设备及欲使用的垫草等移入舍内,以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熏蒸消毒,方法是取一个容积大于福尔马林用量数倍至十倍且耐高温的容器,先将高锰酸钾置于容器中(为了增加催化效果,可加等量的水使之溶解),然后倒入福尔马林,人员迅速撤离并关闭畜舍门窗。
福尔马林的用量一般为25ml ~ 40ml,与高锰酸钾的比例以5:3~2:1为宜。
该消毒法消毒时间一般为12小时~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3天~4天。
如需要尽快消除甲醛的刺激气味,可用氨水加热蒸发使之生成无刺激性的六甲烯胺。
此外,还可以用20%的乳酸溶液加热蒸发对畜舍进行熏蒸消毒。
如果发生了传染病,用具有特异性和消毒力强的消毒剂喷洒畜舍后再清扫畜舍,就可防止病原随尘土飞扬造成疾病在更大范围传播。
然后以大剂量特异性消毒剂反复进行喷洒、喷雾及熏蒸消毒。
一般每日一次,直至传染病被彻底扑灭,解除封锁为止。
3,饲养设备及用具的消毒应将可移动的设施、器具定期移出畜舍,清洁冲洗,置于太阳下暴晒。
带猪消毒药的选用
一、带体消毒药的选用原则
1、要有广谱的杀菌能力。
广谱消毒药对多种病原具有控制和杀灭作用。
2、要有较强的消毒能力。
所选用的消毒药应具有强大的杀菌和杀病毒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入侵养殖场的病原。
病原一旦侵入动物机体,消毒药将无能为力。
同时,消毒能力的强弱也体现在消毒药的穿透能力上。
消毒药要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杀灭病原的目的。
3、要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养殖场应尽可能地选择低价高效的消毒药。
消毒药的使用应尽可能的方便,以降低不必要的开支。
4、要性质稳定,便于贮存。
每个养殖场都贮备有一定数量的消毒药,且消毒药在使用以后还要求可长时间地保持杀菌能力。
这就要求消毒药本身性质稳定,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氧化和分解。
5、对畜禽机体毒性要小。
在杀灭病原的同时,不能造成工作人员和畜禽中毒。
6、要无腐蚀性。
目前,养殖业所使用的养殖设备大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以在选用消毒药时,特别要注意消毒药的腐蚀性,以免造成畜禽圈舍设备生锈。
同时也应避免消毒引起的工作人员衣物腐蚀、皮肤损伤。
7、要不受有机物的影响。
畜禽舍内脓汁、血液、机体的坏死组织、粪便和尿液等的存在,往往会降低消毒药物的消毒能力。
所以选择消毒药时,应尽可能选择那些不受有机物影响的消毒药。
8、要无色无味,对环境无污染。
有刺激性气味的消毒药易引起畜禽的应激反应,有色消毒药不利于圈舍的清洁卫生。
二、常用带体消毒药
1、百毒杀:广谱、速效、长效消毒剂,能杀死细菌、霉菌、病毒、芽孢和球虫等,效力可维持10~14天。
0.015%百毒杀用于日常预防带体消毒,0.025%百毒杀用于发病季节的带体消毒。
2、新洁尔灭:具有较强的除污和消毒作用,可在几分钟内杀死多数细菌。
0.1%新洁尔灭溶液用于带体消毒,使用时应避免与阳离子活性剂(如肥皂等)混合,否则会降低消毒效果。
3、过氧乙酸:广谱杀菌剂,消毒效果好,能杀死细菌、病毒、芽孢和真菌。
0.3%~0.5%溶液带体消毒,还可用于水果、蔬菜和食品表面消毒。
本品稀释后不能久贮,应现配现用,以免失效。
4、强力消毒灵:是一种强力、速效、广谱,对人畜无害、无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消毒剂,易于储运,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不使衣物着色是其最突出的优点。
它对细菌、病毒、霉菌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按比例配制的消毒液,不仅可用于畜禽带体消毒,还可进行浸泡、熏蒸消毒。
带体消毒浓度为0.5%~1%。
5、其它:爱迪伏、百菌毒净、1210消毒液、抗毒威等。
三、使用带体消毒药的注意事项
1、要正确配制消毒药物,严格按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与要求配制消毒溶液。
药量与水量的比例要准确,不可随意增高或降低药物浓度。
2、不得任意将两种不同的消毒药混合使用,两种消毒药合用时,常因物理、化学的配伍禁忌而失效。
3、根据不同消毒药物的作用、特性、成分、原理,按一定的时间交替使用,以防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4、畜禽接种疫苗前后3天内禁止带体消毒,同时也不能投服消毒灭菌药物,以防破坏免疫效果。
5、消毒药应现配现用,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次用完。
若配好的消毒药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药液浓度降低或完全失效。
6、严防应激反应发生。
可固定喷药时间,或在下午、晚上等时间,在暗光下进行喷雾消毒。
也可在消毒前12小时内给鸡群饮用0.1%维生素C或水溶性多维溶液。
7、严格操作规程,喷雾雾滴应细而均匀,不要喷得太多太湿。
8、消毒后应加强通风换气,便于畜禽体表和圈舍干燥。
四、带体消毒程序
1.消毒前的准备。
首先将畜禽圈舍、环境及畜禽体表彻底清扫干净,然后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然后用高压水枪对地面沉积物及污物进行彻底清洗。
2.消毒药的选择及配制。
针对不同畜禽场地,根据畜禽的日龄、体质状况、季节和传染病流行特点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带体消毒药,并参照说明书,准确用药。
配药最好选用深井水,含有杂质的水会降低药效。
还要根据畜禽的日龄和季节确定水温,低龄畜禽用温水,一般畜禽夏季用凉水,冬季用温水,水温一般控制在30~45℃之间。
在夏季,尤其是炎热的夏伏天,可选在最热的时候消毒,以便消毒的同时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3.消毒器的选择。
一般选用高压动力喷雾器、背负或手摇喷雾器,喷嘴直径以80~120μm为佳。
雾粒过大在空气中下降速度太快,起不到消毒空气的作用。
这会导致喷雾不均匀和圈舍潮湿;雾粒过细则易被畜禽吸入,引起肺水肿、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
有条件的还可选用电动喷雾器,压力为0.2~0.3kg/cm,可以随时调节雾粒大小及流量。
五、消毒方法
先将喷雾器清洗干净,配好药液,即可由畜禽圈舍一端开始消毒,边喷雾边向另一边慢慢移动。
喷雾时要将喷头举高,喷嘴向上喷出雾粒。
雾粒可在空气中缓缓下降,除与空气中的病
原微生物接触外,还可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起到杀菌、除尘、净化空气、减少臭味的作用。
地面、墙壁、顶棚都要喷上药液,以距畜体60~2000px喷雾为佳。
喷雾药量可按每立方米空间10~50ml计算,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