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化学复习资料:物质的量计算高考真题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61.01 KB
- 文档页数:5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根据题意计算填空。
(1)在标准状况下,8.5g某气体占有的体积为5.6L,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
(2)在标准状况下,0.01mol某气体的质量为0.28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该气体的密度为__g·L−1。
(3)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L,质量为12g,此混合物中CO 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C和O原子个数比是__,CO的质量分数是__。
(4)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若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mol;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个;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L;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1L溶液(该气体不与水反应),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1。
【答案】34g/mol 28 1.25 1:3 4:7 17.5% mMA2mNM22.4mMmM【解析】【详解】(1)该气体的摩尔质量8.5g=34g/mol5.6L22.4L/mol,故答案为:34g/mol;(2)0.01mol某气体的质量为0.28g,摩尔质量为0.28g=28g/mol0.01mol,故相对分子质量为28;标况下体积是0.224L,故密度为0.28g=1.25g/L 0.224L,答案为:28;1.25;(3)设CO的物质的量为xmol,2CO的物质的量为ymol,标准状况下总体积6.72L,即总物质的量为0.3mol,故x+y=0.3,总质量为12g,故28x+44y=12,解得x=0.075,y=0.225,故CO和2CO物质的量之比是为1:3,C和O原子个数比是4:7,CO的质量分数为0.07528=17.5%12,故答案为:1:3;4:7;17.5%;(4)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Mmol;因为该气体为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总数为A2mNM个;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ML;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Mmol·L-1,故答案为:mM;A2mNM;22.4mM;mM。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
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5.95 g.②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5.0 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 mL.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55 g.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码。
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摩尔体积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②①③偏小0.012522.38 L/mol【解析】【分析】【详解】(1)往广口瓶中装满水,使装置左侧形成密闭体系,通过捂热试管看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反应:Fe2O3+2Al Al2O3+2Fe,则①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
②在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__(填“升高”或“降低”),该元素的原子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③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
(2)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中:①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
②若生成71gCl2,则消耗的HCl是__g,被氧化的HCl是__g。
【答案】置换反应降低得到 Al Fe2O3 Cl Mn 116.8 73【解析】【分析】(1)①反应符合基本反应类型的AB+C=AC+B。
②反应中,Fe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③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①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②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1)①反应符合基本反应类型的AB+C=AC+B,属于置换反应。
②反应中,Fe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③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则Al发生氧化反应;Fe2O3发生还原反应。
(2)①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则Cl被氧化,Mn被还原;②若生成71gCl2,即1mol,需消耗3.2molHCl,即3.2×36.5=116.8g;化合价升高的HCl为2mol,即73g。
【点睛】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6molHCl参加反应,其中有10molHCl发生了氧化反应,产生了5molCl2,6molHCl价态没变,生成了盐,体现了其酸性的性质。
2.为了将可称量的物质与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之间联系起来,国际上采用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据此完成下列试题:(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质量比为___。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在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
(2)将3.22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__g。
(3)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的_______。
(4)100mL 0.3mol/L Na2SO4(密度为d1 g/cm3)和50mL 0.2mol/L Al2(SO4)3(密度为d2 g/cm3)混合,所得密度为d3 g/cm3的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___________。
(用含d1,d2, d3的式子表示)(5)已知两种碱AOH和BOH的摩尔质量之比为5:7,现将7mol AOH与5mol BOH混合后,从中取出5.6g,恰好可以中和100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则AOH的摩尔质量为_____。
(6)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HCl气体后制得浓度为1.0mol/L,密度为1.0365g/cm-3的盐酸。
请计算1体积水吸收_______体积的HCl可制得上述氨水。
【答案】6:3:2 34.2 56(或83.3%) 6d3/(10 d1+5 d2)mol/L 40g/mol 22.4【解析】【详解】(1)设NaC1、MgCl2、A1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由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相等,x=y×2=z×3,解得x:y:z=6:3:2,因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所以浓度之比为6:3:2;故答案是:6:3:2;(2)3.22g芒硝的物质的量为3.22/322=0.01mol,所以溶液中n(Na+)=2n(Na2SO4·10H2O)=0.01×2=0.02mol,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所以n(H2O)=100n(Na+)=2mol,0.01mol Na2SO4·10H2O 中含有水的物质的量为0.01×10=0.1mol,所以需要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0.1=1.9mol,所以需要水的质量为1.9mol×18g/mol=34.2g;故答案是:34.2;(3)用排气法收集氨气后,收集到的氨气气体不纯,含有空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9.5×2=19;设烧瓶的容积为V L,氨气的体积为xL,空气的体积为(V-x)L,则有:[17x/V m+(29×(V-x)/V m)]÷(V/V m)=19,解之得:x=56V;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进入烧瓶的液体体积为氨气体积,即56V,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为:(56V)/V=56(或83.3%);故答案是:56(或83.3%);(4)混合液的质量为(100d1+50d2)g,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100d1+50d2)÷d3]mL=[(100d1+50d2)÷d3]×10-3L;溶液混合后n(SO42-)=(0.1×0.3×1+0.05×0.2×3)=0.06mol;根据c=n/V可知,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0.06÷[(100d1+50d2)÷d3]×10-3=60 d3/(100d1+50d2)mol/L=6d3/(10d1+5d2)mol/L故答案是:6d3/(10d1+5d2)mol/L;(5)设AOH和BOH的摩尔质量分别为5x g/mol和7x g/mol,n(HCl)=n(OH-)=0.1×1.2=0.12mol;7mol AOH与5mol BOH混合物中含有n(OH-)=7+5=12,根据题意可知,5.6g混合碱中含有n(OH-)=0.12mol,则含有n(OH-)=12mol时,混合碱的质量为560g;根据7mol×5x g/mol+5mol×7x g/mol=560g可知,x=8,所以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故答案是:40g/mol;(6)假设溶液体积为1.00L,1.00L盐酸中含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L×1mol/L=1mol,V(HCl)=1×22.4=22.4L;1.00L盐酸中含水的质量为:m(H2O)=1×1.0365×103-1×36.5=1000g,V(H2O)=1L;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吸收氯化氢的体积为V=[V(HCl)/ V(H2O)]×1L=22.4L;故答案是:22.4。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配制100mL1.0mol·L-1稀硫酸,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备用:A.100mL量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请回答:(1)通过计算,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2)实验时选用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使用容量瓶时第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3)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4)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溶解④恢复至室温⑤转移、洗涤⑥定容、摇匀⑦装瓶贴标签。
其中,第⑤步中“洗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4 CFGEH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①减少溶质损失,减小实验误差【解析】【分析】⑴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
⑵配制溶液时需要用到100mL容量瓶、玻璃棒、10mL量筒、胶头滴管、50mL烧杯,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漏。
⑶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溶度偏高;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与结果无影响;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⑷溶质黏在烧杯内壁或玻璃棒上,要洗涤。
【详解】⑴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0mol·L-1稀硫酸,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到18.4 mol·L−1 ×V= 1.0 mol·L−1×0.1 L,V=0.0054L =5.4mL,因此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故答案为:5.4。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1)写出下列各项操作的名称,并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B: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C: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2)配制100ml、3.00mol/L NaCl溶液。
①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g。
②根据计算结果,用托盘天平称称量NaCl固体__________g。
③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④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2~3次,__________也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均。
⑤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⑥贮存溶液。
(3)实验中所用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漏斗蒸发蒸发皿蒸馏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萃取分液分液漏斗 17.55 17.6 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液 1-2cm 胶头滴管 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烧杯内壁粘有NaCl浓溶液,洗涤后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保证NaCl完全转入容量瓶,否则所配溶液偏低。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按要求填空,已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1)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质量为____;有__个氯原子。
(2)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
(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CO32﹣质量之比为51:300,则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4)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
(5)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体积为___;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6)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R元素名称是___。
(7)将10mL 1.00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__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8)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9)已知CO、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1.6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___;CO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10)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
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___。
【答案】7.1g 0.2N A或1.204×1023 0.6mol 3:5 SO2 4.48L 6.72 14 氮 1mol/L0.02mol baN A或6.02×1023ba2.8g 4.48L 3:13【解析】【分析】(1)先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氯气的质量和氯原子个数;(2)由化学式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3)由两种离子的质量比结合摩尔质量计算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4)由n=mM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5)先计算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气体体积和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后依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硫化氢的体积;(6)由R2O5的质量和所含氧原子个数建立关系式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7)将10mL 1.00 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Na+和Cl-的物质的量不变;(8)先计算a个X原子的物质的量,再依据质量计算X的摩尔质量;(9)依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建立求解关系式求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分别计算一氧化碳质量和二氧化碳体积;(10)先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据公式计算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 +,则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 。
(2)在标准状况下,4.48 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500 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1.7 g 氨气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___L ,与_____mol H 2S 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4)7.8 g Na 2X 中含Na + 0.2 mol ,则X 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需要0.3 mol•L -1硫酸溶液480 mL 。
①配制过程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
②需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 -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 。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0.25 0.4 mo•L -1 2.24 0.15 32 g•mol -1 500mL 容量瓶 8.2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解析】【分析】(1)硫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1molNa 2SO 4电离产生2molNa +和1molSO 42-; (2)依据m V n V =计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依据n c V =计算溶液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3)依据m V m n==V M结合氨气与硫化氢分子构成计算解答; (4)由钠离子物质的量计算Na 2X 的物质的量,根据mM=n 计算Na 2X 的摩尔质量,进而计算X 的相对原子质量;(5)①依据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需要的容量瓶;②依据1000c Mw ρ=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③依据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解答,注意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稀释产生大量的热。
高考化学考点复习《物质的量》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3年黑龙江省春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关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使用正确的是 A .1mol 钠原子B .1mol 香蕉C .1mol 铅笔D .1mol 大米 【答案】A【解析】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的数目多少的物理量;香蕉、铅笔、大米均为宏观物质,不能使用物质的量描述;1mol 钠原子化学用语使用正确;故选A 。
2.(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N 2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氮原子的质量为28 gB .1 mol 氮气的质量为28 gC .1个氮分子的质量为28 gD .1 g 氮气的物质的量为28 mol 【答案】B【解析】A .N 2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 −1,1 mol 氮气中由2mol 氮原子,1 mol 氮原子的质量为-1228 g mol 1mol ⋅⨯=14g ,A 错误;B .N 2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 −1,说明1 mol 氮气的质量为28 g ,B 正确;C .1 mol 氮气含有N A 个分子,1个氮分子的质量为A 28g N ,C 错误; D .1 g 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28 g mo l l 1g 1mo 28=⋅,D 错误; 故答案为:B 。
3.(2022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为“摩尔(mol)”的是A .质量B .物质的量C .时间D .温度 【答案】B【解析】A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千克”,故不选A ;B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故选B ;C .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秒”,故不选C ;D .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开尔文”,故不选D ;选B 。
4.(2022年夏季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2H O 和22H 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原子数之比为1:2 B .原子总数之比为3:4C .分子数之比为1:1D .质量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A .相同物质的量的2H O 和22H O ,分子数比为1:1,所以氧原子数之比为1:2,故A 正确; B .相同物质的量的2H O 和22H O ,分子数比为1:1,所以原子总数之比为3:4,故B 正确;C .相同物质的量的2H O 和22H O ,分子数比为1:1,故C 正确;D .相同物质的量的2H O 和22H O ,假设物质的量都是1mol ,1molH 2O 的质量为18g ,1molH 2O 2的质量为34g ,质量之比为9:17,故D 错误;选D 。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1.以下涉及的物质中A 、B 、C 都是化合物;请注意各小题之间可能有的联系。
(1)一定条件下,9.80g NH 4Br 跟3.60g 的某钙盐A 恰好反应,生成了4.48L (标准状况)气态产物B 和固体产物C 。
标准状况下,B 气体的密度为0.76g/L ,氮的质量分数为82.35%,其余是氢。
试求B 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
(2)25℃、101.3KPa 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 该状况下,1体积水(密度为1g/cm 3)吸收560体积B 气体得到密度为0.91 g/cm 3的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溶液中的溶质以B 计量;保留2位小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mol /L (保留2位小数)。
(3)在催化剂作用下,B 可和NO 、NO 2混合气体反应生成液态水和一种单质气体D (可不考虑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的液态水之间的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将密度一定的NO 、NO 2混合气体和B 在不同体积比时进行了四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则原NO 、NO 2混合气体中NO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第四次实验所得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
(4)将9.80g NH 4Br 跟过量的氧化鈣共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水、1.70gB 气体和固体产物C ,则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试根据有关数据,求钙盐A 的化学式_______ 。
【答案】NH 3 27.98 14.98 20 22.76 CaBr 2 Ca(NH 2)2或CaN 2H 4【解析】【分析】(1)根据M=ρ⨯Vm 计算B 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氮的质量分数为82.35%计算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继而确定B 的分子式;(2)根据溶液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n V公式进行计算,结和已知信息寻找相应的量进行求解;(3)根据体积比不同混合气体和密度,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4)根据质量守恒和原子守恒确定相应物质的分子式。
2004——2018物质的量计算高考试题
1.(2004上海卷)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郎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3、(2018年广东)下列于化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为负极
B.0.1molN2与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2molNH3。
C. 1mol/LAlCl3溶液中,铝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D.18gH2O中含1mol氧原子
4、(2018年全国)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 + 2Y = 2Q + R 中,当1.6 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Q的质量之比为
A、46:9
B、32:9
C、23:9
D、16:9
5.(2018年广东)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6.(2018年江苏)配制100 mL 1.0 mol/LNa2C0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人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7.(18广东卷)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D.Al2O3
8.(16分)(2004全国) O
‖
抗击“非典”期间,过氧乙酸(CH3C—O—OH)是广为使用的消毒剂。
它可由H2O2和冰醋酸反应制取,所以在过氧乙酸中常含有残留的H2O2。
测定产品中过氧乙酸浓度c0。
涉及下列反应:
①□MnO4+□H2O2+□H+ □Mn2++□O2十□H2O
② H2O2+2-I+2H+ I2+2H2O
O
‖
③ CH3C—O—OH+2-I+2H+ CH3COOH+I2+H2O
请回答以下问题:
(l)配平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配平系数填人以下方框内):
□MnO4+□H2O2+□H+ □Mn2++□O2十□H2O
(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反应④)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b 0 mL 待测液,用硫酸使溶液酸化,再用浓度为a 1 mol ·1L -的KmnO 4标准溶液
滴定其中的H 2O 2,耗用的KMnO 4体积为b 1 mL (反应①,滴定过程中KmnO 4不
与过氧乙酸反应)。
另取b 0 mL 待测液,加入过量的KI ,并用硫酸使溶液酸化,此时过氧乙酸和残留的H 2O 2都能跟 KI 反应生成 I 2(反应②和③)。
再用浓度为a 2 mol ·1L -的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 2,耗用Na 2S 2O 3溶液体积为b 2 mL 。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过氧乙酸的浓度(用含a 1、a 2、b 0、b 1、b 2的代数式表示)。
c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计算待测液中过氧乙酸的浓度c 0,加入的KI 的质量已过量但没有准确称量,是
否影响测定结果 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9、(2018年上海)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通常还含有部分CaO 。
(1)称取0.542g 过氧化钙样品,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2CaO 2·XH 2O →△ 2CaO + O 2↑ + 2XH 2O ,得到的O 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mL ,该样品中CaO 2的物质的量为 。
(2)另取同一样品0.542g ,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 2CO 3溶液,将溶液中Ca 2+全部转化
为CaCO 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 3 0.70g 。
① 试计算样品中CaO 的质量。
② 试计算样品中CaO 2·XH 2O 的X 值。
10、(2018年天津)取0.1000 g 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SO 2气体与足量‘Fe 2(SO 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 mol /L 的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 2Cr 2O 7溶液25.00 mL 。
已知:SO 2 + 2Fe 3+ + 2H 2O == SO 42- + 2Fe 2+ + 4H +
Cr 2O 27- + 6 Fe 2+ + 14 H + == 2 Cr 3+ + 6 Fe 3+ + 7 H 2O ⑴.样品中FeS 2的质量分数是(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________________。
⑵.若灼烧6 g FeS 2产生的SO 2全部转化为SO 3气体时放出9.83 kJ 热量,产生的SO 3与水全部化合生成H 2SO 4 ,放出13.03 kJ 热量,写出SO 3气体转化为H 2SO 4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煅烧10 t 上述黄铁矿,理论上产生SO 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____L ,制得98%的硫酸质量为__________ t ,SO 2全部转化为H 2SO 4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 kJ 。
11.(2018年江苏(10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 4)2SO 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 4++6HCHO=3H ++6H 2O+(CH 2)6N 4H + [滴定时,1 mol(CH 2)6N 4H +与 l mol H +相当],
然后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g 。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mL 样品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 5 min 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色变成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12.(2018年江苏(8分)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
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 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 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180mol·L-1
(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