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4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元测试题: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物体都在运动,因此不存在静止的物体B. 在机械运动中,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C.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D.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2. 下列关于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速度是标量,没有方向C. 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 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3.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B. 加速度是标量,没有方向C.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D. 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变化成正比4.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的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D.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5.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平抛运动是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B. 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C. 平抛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D.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00m,所用时间为______s。
7. 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80s,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8.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运动了5s,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9.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运动了4s,速度为______m/s。
10.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为10m/s²,下落了2s,速度为______m/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它们的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5,时间之比是2∶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2∶5 B.1∶2 C.3∶5 D.1∶52.在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200cm.B.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一步的距离约为2mC.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D.一支新中华铅笔的长度约为17.5dm4.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5.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7.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汽车都向东行驶,甲车速度大于乙、丙两车的速度,而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均向东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C.以丙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丙车静止8.某同学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B.错误数据是 4.95cm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D.物体的长度应取 4.8225cm9.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min后到达距甲地400m的乙地,休息2.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5min才到达距乙地350m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A.60 m/min B.70m/min C.75m/min D.80m/min10.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v2 v2−v1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v1 v2−v1C.钢轨的长度为v1v2t v2−v1D.钢轨的长度为(v2﹣v1)t二、填空题1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速度为5m/s,则5m/s表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是对考试文具物理量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涂卡用的2B铅笔芯直径2.4dmB.答卷用的黑色中性签字笔长度15cmC.一张物理试卷纸张的厚度约为0.13mD.作图用的三角板分度值是1nm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3.2022年11月5日,开州汉丰湖水上欢乐季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在如图中,龙舟急速前进,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龙舟B.河水C.岸上的观众D.对岸上的标语栏4.我国自主生产的“运﹣20”加油机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战力倍增器”,如图所示的是“运﹣20”加油机在空中为战斗机加油的情景,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A.一定是静止的B.一定是运动的C.相对于战斗机是静止的D.相对于战斗机是运动的5.如图示,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男子百米半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好成绩,获得半决赛第一,并且打破亚洲纪录,一举创造历史——他成为第一位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选手,圆了无数中国田径迷的梦想。
他在3s时的速度为8.0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8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约是()A.8.0m/s B.9.4m/s C.10.2m/s D.10.8m/s 6.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B.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所以研究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这个物体本身也可以选为参照物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与运动路程,运动的时间无关D.平均速度表示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8.小明和小华在平直公路上进行骑自行车比赛,他们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明和小华在开赛后的4s内速度相同B.小明和小华都是由静止开始加速,后来速度相同C.开赛后4s内,小明和小华都在做加速直线运动,但按图示的速度,小华会输D.小明和小华后来都停止加速,但小华停止加速在先二、多选题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实验中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误差D.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10.观察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D.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左运动三、填空题11.测量在物理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要,只有正确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我们说卡车静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卡车B.联合收割机C.地面D.地面上的庄稼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5s时的速度为1m/s,则在前2s的速度是()A.0.5m/s B.0.4m/s C.1m/s D.2m/s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4.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 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错误造成的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地球自转不属于机械运动6.并列在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B.甲车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D.甲乙两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前进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8.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的平直跑道上作匀速直线跑步,他们同时经过MN线,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中分别作出了两人运动的s与t或v与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程第2s至第4s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10.如题图所示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创造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武大靖加速滑动时,他的惯性增大B.武大靖转弯时,处于平衡状态C.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武大靖是运动的D.当武大靖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1.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12.如图所示,人用水平向左的力推讲台,没有推动,则这个过程中()A.人对讲台的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B.讲台受到的惯性大于推力C.讲台的运动需要很大的力来维持D.讲台桌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结果用v1、v2表示).14.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3×105km/s,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56s接受到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_____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月球,由此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_____km;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就是16光年,“光年”是_____的单位(选填“时间”或“路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___.若小萌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 _m。
2.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的。
如图所示的s-t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m/s,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m。
3.百米比赛中,记时员记时是以看见枪冒烟为准,而不是以听见枪声为准。
这是因为如果以枪声为准,由于声音传播较慢,当声音传播到记时员耳朵时,已经慢了一段时间,这样记录的时间就会比实际时间偏__________。
(填“大“或“小“)2题图 4题图 5题图4.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二、选择题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运动5s所通过的路程不同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6.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1.6mB.物理书的长度为26cmC.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为9.1m/s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7.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4 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 m/sC.乙同学第4 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 m8.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9.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三、实验题11.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 、10:3B 、3:10C 、8:15D 、15:813 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30分)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2.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树木B.房屋C.电线杆D.车厢内的座椅3.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4.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5.小明连续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能减小误差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7.乘客乘竖直电梯下楼,下降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电梯做曲线运动B.0~20s电梯的速度越来越大C.0~5s电梯的平均速度大于5~10s的平均速度D.0~5s电梯的平均速度等于15~20s的平均速度8.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步长约为2m 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 D.步行3km用时15min9.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①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①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2)第I卷物理(选择题共39分)1.小明身高175 cm,质量65 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他的体积约为65 dm3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他的“1柞”约为40 cm(柞:念zha,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他的“1庹”约为3 m(庹:念tu6,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2.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 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 cm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 65 m B.1.75 mC.1. 85 m D.1.95 m4.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5.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6.如图是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7.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8.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A.2m/s B.1.3m/s D. 0.67m/s D.2.3m/s 9.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8cm=18cm÷100=0.18m B.18cm=18cmx1100m=18mC.18cm=18÷(100m)=0.18m D.18cm=18x1100m=0·18m10. 某物体第1S运动1m,第2秒运动2米,第3秒运动3米,则()A、物体做匀速运动B、物体作加速运动C、物体第2秒的速度是1.5米/秒D、物体3秒的速度是3米/秒11.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2.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A.B.C.D.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4.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4.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cm B.km C.m D.mm5.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B.没有猜想和假设,便不可能有科学的解释C.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方面偶然因素D.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6.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纽扣的直径分别是A.1cm,1.1cm B.1mm,3.1cmC.1cm,1.10cm D.1mm,1.10cm7.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值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多次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求平均值后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8.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写法是A.36.48cm36.481cm0.3648m=⨯=B.136.48cm36.48cm0.3648m100m=⨯=C.136.48cm36.48m0.3648m100=⨯=D.136.48cm36.48cm0.3648m100=⨯=9.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10.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由图像判断错误的是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C.经过6秒,两车相距0.6米D.通过3.6米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3秒二、多选题11.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乙读数比甲更精确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三、填空题12.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年人拇指指甲盖的宽度约为5mm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0.025mC.篮球篮板的高度约为290mmD.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2.一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而小明却说飞机是静止的,这是因为小明选的参照物是()A.飞行员B.地面C.大山D.房屋3.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
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A.1mm B.1cm C.1m D.1km4.2022年2月15日下午,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
比赛中,他在空中向前运动,如图所示,若认为苏翊鸣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场地的跳台B.现场的观众C.苏翊鸣的滑板D.天上的云朵5.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A.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的运行时间为1.40hB.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1025kmC.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为240km/h,则到达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13∶30D.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平均速度是246km/h7.如图所示,是描述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下列关于该小车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小车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B.小车在第三个10s内运动了300mC.小车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8.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C.测量准确可以做到没有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的9.小华家的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了2min,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B.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C.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下调D.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上调10.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试卷
及答案(11)
一:填空题
1、(2013.四川内江)在乎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
2.(2013山东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
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4、(2013山东青岛)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5.(2013山东日照)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
6. (2013山东日照)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时
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7(2013山东临沂).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
B.人的正常体温为39℃
C.初中学生体育测试投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
D. 晓雯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8、(2013兰州).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
10.(2分)(2013•泰州)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
11.(2013天津市)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图16所示的两个标志牌。
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
h。
(车长不计)
12、图9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
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为参照物,飞机风
(填“顺”或“逆”)时更容易起飞。
13.(2013山东烟台)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1O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_,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1O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14(2013山东临沂)、沂河某大桥全长约1.7km,晓军骑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s,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是的。
15.如图是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
从图中可以判断:小球在a、b位置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位置间的平均速度.
第16题第17题
16.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填“甲”或“乙”)。
三、实验与探究(34题3分,35、36题各4分,37题5分,共16分)
17.(2013湖北黄冈)图甲圆柱体直径为cm;
20题
四:计算题
18.(2013山东泰安)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
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A 5、D 6、A 7、D 8、C 9、B
二:10、变速 1.9 11、0.04 12、飞机逆13、80km/h 80km/h
14、170s 静止15、大于16、乙
三:17、 2.90
四:18、.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过桥时,由 2221t v S S =+得 m 6002221=-=S t v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