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46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快乐宝贝第一课时课题:《快乐宝贝》教学目标: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重点难点:1、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为歌曲创编律动。
课前准备:《快乐宝贝》歌片、歌曲磁带。
教学过程:一、律动1、初听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跟着乐曲的节奏打拍子。
生:听音乐活动。
2、复听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这一遍我们再听的时候,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律动。
师生活动: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1、范唱师:同学们的动作非常优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遍(师范唱)。
2、接龙游戏师:这一遍,我请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唱的部分老师来完成,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师:请同学们看着歌片,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生:自学歌曲。
4、指导纠正(1)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
(2)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
(3)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师:请同学领唱(1~2名)。
生: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1、谈话师:歌曲中唱到的快乐宝贝是谁呀?生:是我们。
师:谁来说说你的快乐,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生:……2、创编律动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展现我们快乐的生活吧!生: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课题:《对鲜花》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电影《刘三姐》片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反复记号》教案一. 教材分析《反复记号》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反复记号的作用和用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反复记号的概念和用法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反复记号的作用和用法。
2.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记号的概念和用法。
2.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动画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反复记号标识:红色圆点、绿色圆点等。
4.教学录音机:用于播放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带有反复记号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反复记号的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为什么会在这里重复?这样唱有什么好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反复记号的相关图片和标识,讲解反复记号的作用和用法。
让学生举例说明其他歌曲中是否出现过反复记号,并尝试分析其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反复记号》,注意指导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让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反复记号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带有反复记号的歌曲,可以是一个小节,也可以是一个乐段。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学习。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反复记号的作用和用法。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唱歌、欣赏、表演、游戏、创作等,使学生在多种情境中全面发展音乐能力。
3、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5、注重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提高研究效果。
6、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将音乐与语文、美术、体育等学科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7、注重情感教育,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丰富情感体验,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2、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形成“研究——实践——反思”的良性循环。
此外,教师还需进行教学研究,特别是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和研究教法与学法。
同时,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并根据本年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在教学研究方面,教师应注重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并研究教法与学法。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效果。
4、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并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教师需要按照全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具体来说,第一单元包括《美丽的大自然》的三节课,第二单元包括《可爱的家》的四节课,第三单元包括《音乐中的故事》的六节课,第四单元包括《小小音乐剧》的六节课,第五单元包括《七彩的生活》的六节课,第六单元包括《五十六朵花》的七节课,最后在第二十周进行期末测试。
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在第一节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同时,教师还希望学生能够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出来了》,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
教学重点是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教学难点是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进行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三声部练曲。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关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单元童趣第一课《快乐宝贝》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快乐”教学准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有的说“快乐!”有的说:“不快乐,家长让他们学习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快乐?!”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再接着说:“想快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快乐宝贝。
板书————快乐宝贝(二)展开新课: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学生练习:A、教师读领唱部分的歌词,学生读齐部分的歌词,让他们学着配合。
B、学生之间互相练习。
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A、分句教唱。
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小结: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第二课时《对鲜花》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内容: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听——黄梅戏《对花》创编活动——对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歌唱二小放牛郎》课件1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九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目标:1、掌握歌曲的旋律;2、会完整的唱歌谱;3、采用不同的速度用“lu”音哼唱曲谱。
教学重点、难点:1、哼唱曲子;2、掌握两个节奏型。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让我们一起来看吧!(播放视频)同学们,看了这段影片,你的心情怎么样?是啊,影片把我们带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年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踏上红色之旅去寻找一位小英雄的足迹。
一路上山风呼曳、鸟儿嘤鸣,让我们轻轻地《歌唱二小放牛郎》。
(播放音乐)二、新课(一)、导语: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二小的家乡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可是,有一天……(二)分段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1、欣赏第一段师:二小到哪儿去了呢?让我们再熟悉的旋律中听听他的伙伴是怎么说的?2、欣赏第二、三段师:谁能告诉老师,二小他干什么去了?生:(被敌人抓去带路了)3、让我们一起走进1942年9月16日的那天早上,请看故事的第一部分,“敌人进村”、“二小被抓”,歌曲演唱到这里,气氛紧张起来了,演唱的速度和力度是怎样变化的呢?4、欣赏第四段师: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去带路的话,你会怎么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小又是怎样做的?(播放影片片段)师:二小用机智和勇敢把敌人带进了我们八路军的埋伏圈,四周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真是大快人心啊!5、创作声响歌曲中的场面非常的激烈,你们看到这一幕,想不想来模仿一下当时的场面?那就让我们来创作声响,来模仿当时的场面吧!请看这两组节奏,第一组我们来模仿二小走路,请同学们起立。
X X | X X | X X | X X |看第二组节奏,先听老师读一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导言: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我们从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的娱乐活动之一。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
在这里,我们提供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为儿童们开展音乐教育。
一. 教案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共分为30个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乐理、唱歌、打击乐、舞蹈四个方面。
其中,乐理部分包括乐谱、节奏和音高等基本概念的研究;唱歌部分包括儿歌、流行歌曲、戏曲等的唱法和技巧的研究;打击乐部分包括木鱼、铃鼓等打击乐器的演奏;舞蹈部分包括舞蹈动作和舞蹈基本理论的研究。
二.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基本乐理概念;
2. 研究多种类型的歌曲和唱法,提高儿童音乐技巧;
3. 研究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4. 研究基本舞蹈理论与动作。
三. 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的合作研究、示范和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研究的欢乐,在实践中掌握乐器演奏和舞蹈技巧。
四. 教学重点:
1. 研究基本乐理概念,如乐谱、音高和节奏等;
2. 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歌曲,如儿歌、流行歌曲、戏曲等;
3. 研究基本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4. 研究基本舞蹈理论以及舞蹈动作。
五. 总结:
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技巧和健康素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为老师们提供了详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工作,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教学内容:唱歌太阳出来了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认识反复记号.3、能够创编动作与音乐表现.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分组讨论,为下面的歌谣实际节奏并读一读.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青蛙唱起歌,燕子飞上天.蝴蝶花间飞,小羊跑出了家,一群小娃娃呀田野笑哈哈.2、初步感受音乐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听一听录音中是怎样读这段歌谣的.2学生跟着录音按节奏读一读这段歌谣.3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学生再次看谱聆听录音,了解歌曲的演唱顺序.3、认识反复记号‖::‖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反复记号.4、学唱歌曲1学生仔细观察歌谱,想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教师范唱,学生学唱.3按节奏读歌词.4注意反复记号部分.5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兔子清楚.小结.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唱歌美丽的黄昏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三部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巩固已初步掌握的合唱技能,要求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较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2、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去表演歌曲.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听辨乐器音色的能力,了解器乐曲塑造音乐形象的特点,感受乐曲的形象.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2、教学难点:唱好三部轮唱.教材分析: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三部轮唱曲,3/4拍,全曲只有三个乐句,一、二乐句构成美妙的三度和声,第三乐句连续的“do”音进行实际是主音的持续,在轮唱过程中实际形成了三部合唱曲“叮咚叮咚”描写平静的教堂钟声,使全曲显得宁静而美妙.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1、节奏练习:xxx|xxx|xxxx|x0|tttatttattttta2、视唱练习、出示旋律:p22、练习一声部视唱.3、练习三部轮唱.二、感受歌曲1、观赏画面“黄昏情景”,同学们,这幅画中你看出了什么能说一说吗如我们用歌声表达的话那就更美了,请听------.2、听范唱美丽的黄昏,体会歌曲的速度、情绪.3、学唱歌曲.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2、根据歌曲的情绪,给三个乐句加上渐强、渐弱记号,再唱一唱.3、用不同速度演唱这首歌曲,说说表现的情绪和意境有什么不同.4、第一遍齐唱,第二遍分三组轮唱.甲组先开始,唱至第二行时,乙组从头开始;乙组唱第二行时,丙组从头开始.4、完整演唱歌曲.三、综合练习1、歌曲美丽的黄昏轮唱时,可用动作或队形变换来配合.2、动作: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3、队形:按轮唱声部进入的顺序,用不同的队形,边走边唱.四、欣赏朝景1、初步听赏全曲.2、试哼唱书上旋律,它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3、选择乐曲与小伙伴合作表演.五、小结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可爱的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教学过程1导人.听歌曲小小的船“弯弯的用儿,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导语:小小的船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小船,听一听歌中的小船指的什么歌曲演唱的什么内容2、学唱歌曲小船.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1提问: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民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3再次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随之做微小的律动,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动作提示:见教材图示或音乐材料分析提供的动作.2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1可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2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3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解决方式:可采用示范对比法,或是教师以动作引导学生演唱准确.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2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3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演唱.4学生演唱歌词.提问: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父母关爱后对爸爸妈妈的爱的.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这样的关心爱护你呢你感觉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对爸爸妈妈的爱呢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全体演唱、小组演唱、个别演唱、领唱与齐唱齐,互相倾听和进行评价,并再次演唱. 3教师提问:你还会唱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4.课后小结.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2、能否准确而有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能否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可爱的家教学目标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并用口风琴吹奏旋律片段.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教学过程1.音乐游戏:七色迷宫1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规则同上节课2音乐游戏:节奏、视唱.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歌曲小船表现了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我们来听一听.4、学习歌曲可爱的家.1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学生直接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曲谱.第三至六句学生小组形式学习曲谱,以口风琴畏助演唱.2学习歌词.1、教师简述歌曲可爱的家词、曲作家的小故事.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声音来演唱2、学生朗诵第一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并跟琴小声演唱第一段歌词.提问: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谁为帮助他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演唱.全体演唱第一段歌词.分两组互相倾听和演唱,并且师生共同作出点评.3、学生朗读和演唱二、三段歌词.4、演唱整首歌曲.3竖笛吹奏歌曲.学生自己伴奏和演唱歌曲可爱的家.5、课后小结.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2、是否能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3、是否能用竖笛吹奏歌曲等旋律片段.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内依巴河教学目标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教学过程1、音乐游戏:我来唱----“七色迷宫”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线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演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为小组加分.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次机会,看哪组唱得准找得快.为小组打分.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歌曲汇报展示活动,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每组打分.3、欣赏歌曲内依巴河.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歌曲情绪.提问:歌曲是几拍子的表现的什么情绪2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现内容、演唱形式.看歌篇心里默唱歌词、欣赏歌曲录提示: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几种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交流老师的问题.教师介绍词曲作者及哥伦比亚的简况,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师生朗诵歌词.学生轻声跟歌曲录音演唱歌曲.2编配打击乐伴奏.学生分小组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4、课后小结.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2、学生在游戏中的视唱和听音能力是否有提高.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歌曲的分析是否准确恰当.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音乐中的故事教学内容:1.唱共产儿童团歌2.律动3.欣赏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饱满的气息,具有力点的声音演唱共产儿童团歌.2.用整齐、神气的踏步来表现儿童团员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3.通过回忆、欣赏,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歌曲的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录像今天这节音乐课上,老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短片.你在短片中看到了什么2.你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些小朋友是谁呢共产儿童团:同学们,你们其实都是共产儿童团的成员.共产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在解放前的名字.共产儿童团里的成员们的任务是站岗、放哨等.他们的口号是:准备着,时时刻刻准备着.3.引出歌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刚才那部电影的插曲,名字叫共产儿童团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二.学习歌曲1.请大家看黑板:××.×××|/×.××××—|⑴用划拍的方式打节奏⑵这两种节奏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2.可以把歌词有节奏地读一下吗3.请大家一起跟着钢琴来学唱这首歌曲.2遍,难点模唱4.歌词中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怎样的愿望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曲坚定有力的5.老师请男、女同学来比一比谁的声音更有力.6.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里的小朋友一起来唱,你能唱得和他们一样好听吗让老师听听你们的声音.三.大军鼓、小军鼓1.在黑板上有两种节奏,我们一起用手拍一拍.×××××××0×02.在鼓号队中有大军鼓和小军鼓,你觉得这两种节奏分别代表什么3.现在有两种声音,你听听,分别代表什么4.分别练习大军鼓、小军鼓的节奏有力的/轻快的分声部练后再合奏5.老师来弹旋律,请大家伴奏.6.你能边敲边唱吗我们来试试看.提醒:小军鼓节奏中没有附点,唱的歌词节奏里却有附点,要特别注意区别学生分两边,间奏时交换任务四.口琴1.你能把歌谱马上唱出来吗2.我们用口琴来吹一吹.3.请大家跟着钢琴来吹.五.走一走1.刚才录像中的小朋友拿到枪了吗他们接下来做了些什么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回答:他们的心情怎样在做什么我们能不能也来学一学要求:听好音乐的节奏,边走边唱,声音响亮,步伐整齐.每段最后一句歌词家一个吹号的动作.先学一学这个动作六.欣赏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儿童团员的歌曲呢歌唱二小放牛郎2.谁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3.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另外一首歌曲只怕不抵抗.4.你能跟着歌曲唱歌词吗5.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歌词中的动作.七.下课:边走边唱,走出教室.第六课卖报歌教学内容:一、唱卖报歌二、听码头工人歌飞花歌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2.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3.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重点难点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一个降号调各音位置.重点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坐姿.二、发声练习1=F2/45544|3322|1-|10|yiyayiyayiya一、简介聂耳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放录音:聂耳的耳朵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四、学唱卖报歌曲谱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2、简介报童“小毛头”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4、出示歌曲名称.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remisolla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6、.难点训练:A、53532|132|B、332|612|不能唱成332·1|612|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五、课堂小结,下课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教案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亲切、自然、欢快、质朴、感情真切,真实地反映了动物世界中蜗牛与黄鹂鸟和谐生活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动物世界的欢乐情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学习他人优点的思想感情,蜗牛与黄鹂鸟教案.歌曲的创作具有浓浓的台湾校园歌曲风格,旋律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全曲音域不宽,亲切自然.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学习带休止符的节奏,并为歌曲伴奏.二、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同学们懂得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三、能力目标:通过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和探究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听到的音乐,从而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教学难点对比节奏:o x o x|o x x‖xxxxx|xxxx x‖学会用o x o x|o x x‖的节奏型,唱出歌曲的强弱.教学准备多媒体、蜗牛和黄鹂鸟的头饰教学方法听唱法、情境法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感受音乐学生听音乐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走进音乐教室.二、谜语激趣导入1、猜一猜师:老师这有一个小谜语让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小动物行得慢,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是什么动物生:蜗牛.可见出示蜗牛它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学学蜗牛爬行的样子,师:瞧森林里的黄鹂鸟也来了课件出示2、师:可真热闹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可是老师要用唱的方式告诉你们这个故事.教师播放FLASN蜗牛与黄鹂鸟师:谁能把刚才老师唱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看看谁说得最棒.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三、学习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师:这么有趣的歌曲让我们为它伴奏相信会更好听的.1、课件出示两条节奏型①o x o x|o x x‖②xxxxx|xxxx x‖老师示范拍节奏2、师:你们觉得哪条节奏型更像小蜗牛在爬的样子呢我们就用它为歌曲伴奏学生讨论并回答.3、练习节奏第一步:学生按节奏怕手为歌曲伴奏第二步:用自己喜欢的并能发出声响的方式按节奏为歌曲伴奏.四、学唱歌曲师:这么有趣的歌你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1、听一听:播放电脑课件完整聆听蜗牛与黄鹂鸟,感受歌曲.2、哼一哼:教师弹奏学生用“la”轻声模唱歌曲.3、念一念:按节奏念歌词,教师要提示念歌词时第一拍要念得强一些.4、拍一拍:结合念歌词,一拍双手分开,二拍拍手掌.5、唱一唱:随着教师伴奏轻声高位置演唱歌曲.分析歌曲的情感:小蜗牛凭着毅力努力的爬着,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吃到那甜滋滋的葡萄,你们说它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向往憧憬愉悦的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唱一唱这支歌.四、创造性表演1、师:这么好听的你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它呢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进行选择我喜欢这样去表现:⑴敲一敲⑵演一演⑶唱一唱⑷画一画方法:敲一敲:选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演一演:喜欢表演的同学找几个同学一起分角色为这首歌曲设计动作,一起创编这首歌曲的情境,可以扮葡萄树、黄鹂鸟、蜗牛几个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唱一唱:喜欢唱歌的同学也可以找几个好朋友分角色进行演唱.画一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根据歌曲内容来作画.老师巡视,1、鼓励同学们参与活动,尽可能让大家都参与活动.2、对学生进行指导.3、同时播放歌曲.2、成果展示①全体一起表演,画画的同学继续作画.②各组选代表上来表演.分角色表演、演唱的同学戴上蜗牛和黄鹂鸟的头饰.③小画家们展示自己的画.表演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评价,说说对方好在哪里,还有难里做的不够好.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五、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小蜗牛和黄鹂鸟你们更喜欢谁呢为什么黄鹂鸟为什么不受大家的欢迎我们要向谁学习学生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渗透德育教育: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小蜗牛不畏艰难,执着的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的顽强精神.不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六、拓展作业师:黄鹂鸟听到了我们的批评它后它知道自己错了,于是来到葡萄树下,你们说它这次会对蜗牛说什么呢小组合作创编第三段歌词.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做蜗牛或黄鹂鸟的动作离开教室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七彩的生活采山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感受音乐情绪及节奏,通过音乐律动及歌曲聆听感受体会劳动辛苦,引导学生要珍惜粮食、乐于劳动.2、能够用轻快又活泼的情绪,朝气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并能通过音乐实践创造活动,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为歌曲伴奏.3、认识十六分音符,能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十六分音符的特点,并能准确掌握.教学重点:1、能用朝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2、认识并能掌握十六分音符教学难点:1、准确地用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2、歌曲伴奏的创编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小乐器双响筒、碰铃、串铃、三角铁、十六音符节奏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1、课前律动郊游2、引出音乐小精灵出示图片师:小朋友,今天的音乐上,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嘛她就是音乐小精灵,看,她跟我们小朋友打招呼了小精灵: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可爱的音乐小精灵.在今天上课之前,我要送给大家一件礼物,瞧,就是这只漂亮的小篮子.希望你们能在这节音乐课上收获到许多有趣而有用的音乐知识.你们能做到吗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过渡:小朋友们回答的真是有精神.音乐的世界真美妙,接下来,我就请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吧1、观看图片展示丰收的田野.观后回答:音乐小精灵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呀生:丰收的田野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呀生:田野、稻谷、拾稻穗的小朋友.2、初听歌曲,听前要求:在美妙的歌声中,音乐小精灵邀请大家一起随音乐轻轻摇动你的身体.老师会跟大家一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美好的歌曲.从歌曲中,这位拾稻穗的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爱劳动、珍惜粮食3、师介绍拾稻穗.从而引导学生要珍惜粮食.4、再听歌曲,并随师简单的歌曲律动,感受歌曲节奏及情绪.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提起我们的小篮子,一起走进田野,参加拾稻穗的活动吧.请你带上轻快的步伐,轻松的心情,跟我一起来三、学唱采山过渡:听采山的伴奏音乐,师:小朋友们,快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音乐小精灵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呢图片出示:森林1、认识十六分音符师:在这神秘的大森林中,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你们想要把这些好吃的好玩的装进你们的小篮子吗师:那么你们就得去听听音乐小精灵送我们的神秘声音.A、用钢琴弹奏一个短而快的音,请生听这神秘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引导生回答出这个音短而快的特点.B、师敲奏示范十六分音符,生用短而快的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试奏C、师:十六分音符,是个特别团结的好孩子,他经常有许多好伙伴.比如说:两个十六分音符在一起组成了XX请生试着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敲击双响筒表示.比如:四个十六分音符小伙伴在一起玩,就组成了XXXX请生试着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敲击双响筒表示.2、难点十六分音符解决师:我们的音乐小精灵,要在十六分音符上加上他的小魔语了.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把它念准确,唱准确.A、XXXXX0采呀采蘑菇采呀采木耳B、XXXXX0花呀花满篮果呀果满篮D、加旋律后的十六分音符演唱过渡:小朋友们把音乐小精灵的魔语学的太好了,音乐小精灵非常喜欢大家,接下来,他要为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3、初听歌曲设问:音乐小精灵的歌声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来到美丽的大森林里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4、复听歌曲,请生随音乐有节奏的拍手感受歌曲情绪与节奏.师:音乐小精灵的歌声这样美妙,她希望大家用热情的掌声为她加油,并化作轻轻的有节奏的伴奏.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好.5、师在每一乐句的最后空拍部分加入乐器双响筒师:音乐小精灵的歌声太美妙了,我也忍不住想加入了.看看老师在歌曲的哪里加入了表演.6、请生仔细看乐谱.师带领生在每一乐句的最后空拍部分加入乐器双响筒,生拍手表示.师:接下来,老师邀请小朋友们大家一起来试试看.注意看谱听音乐.7、练唱歌曲,解决难点.师:刚才大家的表现太棒了,小精灵非常高兴,她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唱她的歌曲.你们能完成地比她好吗。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二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欣赏乐曲《赛马》,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
3、试用“5 —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教学重点: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编写曲调;创造性地设计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二胡等。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摇船调》。
2、猜谜活动交流。
教学目标:1、学唱并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
2、通过收集谜语,把谜语修改创编成《摇船调》的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嘹亮歌声》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嘹亮歌声》。
2.在演唱的过程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情绪。
3.完成活动与练习(一)。
第五课《牧童之歌》(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牧童短笛》2、表演《剪羊毛》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牧童短笛》和表演《剪羊毛》,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初步了解作曲家贺绿汀。
3、能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2、表演《剪羊毛》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和《剪羊毛》,进一步感知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2、在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难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第二课时第七课《老师的歌》(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学习,体现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基础。
3、采访自己的老师并互相交流,感受老师的辛苦,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热情。
教材组合:第一课时:1、学唱《每当我过走过老师窗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音乐实践-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乐器的发声原理和演奏方式;2.认识简谱,掌握使用简谱演奏歌曲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探秘竹笛》•目标:了解竹笛的发声原理和演奏方式;•内容:1.简介竹笛的历史和种类;2.简述竹笛的发声原理;3.示范演奏竹笛,并让学生跟唱。
第二课《小星星》•目标:认识简谱,掌握使用简谱演奏歌曲的方法;•内容:1.介绍简谱的基本知识,如简谱的符号、表示方法等;2.引入歌曲《小星星》,用简谱演奏,并让学生跟唱;3.教学《小星星》的歌词,让学生在唱歌的基础上加入舞蹈动作。
第三课《童话镇》•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内容:1.引入歌曲《童话镇》,播放MV,并让学生观看;2.解释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3.让学生跟唱《童话镇》,并在唱歌时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演奏乐器、演唱歌曲等形式将乐器演奏和歌曲演唱技巧传授给学生;2.互动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唱歌、跟唱等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3.情感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歌曲背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评价1.学生理解乐器发声原理和演奏方式的情况;2.学生熟练掌握简谱的符号和表示方法;3.学生能够使用简谱演奏歌曲;4.学生能够体会歌曲背后的情感。
总结通过本教学计划,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发声原理和演奏方式,认识简谱,掌握使用简谱演奏歌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上注重了示范法、互动法和情感法的运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童趣)第一课《快乐宝贝》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快乐”教学准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有的说“快乐!”有的说:“不快乐,家长让他们学习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快乐?!”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再接着说:“想快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快乐宝贝。
板书----快乐宝贝(二)展开新课: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学生练习:A、教师读领唱部分的歌词,学生读齐部分的歌词,让他们学着配合。
B、学生之间互相练习。
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A、分句教唱。
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小结: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第二课时《对鲜花》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内容: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听——黄梅戏《对花》创编活动——对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导入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2、交流师:春天到了,百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哪些花儿呢?请说出花名。
(学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什么花开在水里呢?(荷花、水仙)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水仙)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3、听赏歌曲《对鲜花》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录音《对鲜花》B、听完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师问:什么呢│开花儿│在水│里─│生答:菱.角│开花儿│在水│里─│师问:什么呢│开花儿│像木│耳─│生答:凤.仙│开花儿│在水│里─│师问:什么呢│开花儿│红满│山─│生答:山.茶│开花儿│在水│里─│师问:什么呢│开花儿│满干│刺─│生答:蔷.薇│开花儿│在水│里─│C、出示花卉图片(凤仙、山茶),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其外形特征。
出示玫瑰花,介绍属于蔷薇科,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学1、揭题师: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民歌《对鲜花》。
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2、学唱歌曲A、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借助卡片)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B、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C、着重练习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D、分句教唱歌词,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比如第三乐句。
3、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师: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歌词中多了双引号,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几个呢?(两个)它表示什么意思?(两个人唱)师:对了,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
下面我们来用对唱的形式把歌词的第2、3、4段练习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础上,演唱歌词的其他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三、创编歌词师:我们还可以继续编歌词,比如(唱)“什么呢开花儿白有香?”(生唱着答出来:茉莉、栀子)学生自由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师:其实这种对花的形式不仅在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非常精彩。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黄梅戏里的《对花》,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揭示欣赏题目,播放录音。
第三课时《在钟表店里》教学内容:聆听《在钟表店里》(管弦乐曲)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为音乐即兴编创动作,3.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教学重点:体验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景象,丰富想象力。
教学难点: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设计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自制的各种钟表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阶段目标:创设学习氛围、建立师生的情感沟通)教师:播放音乐《小天使》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六个人一组,四个小组围成圆圈做律动二.导入(阶段目标:激发兴趣、引导参与)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仍然采取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的最积极,看哪个组同学得分高。
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设问:见过这么多钟表吗?在哪里见过?学生:见过,在表店里。
教师:出示课题《在钟表店里》的课题,设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要求:每个组说一种答案,不许和其他组重复。
小组内商量一下,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1:各式各样的钟表学生2:有布谷叫声的表学生3:我想到在一家表店里,钟表特别多学生4:我想知道表店里的工人是怎样工作的?教师:太棒了,同学们从钟表联想到在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欣赏这首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让我们到音乐中去寻找答案吧。
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完整的听音乐三.分段赏析(阶段目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1.初步了解音乐内容教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什么了?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不能重复。
学生1:我听到了各种钟表的声音学生2:我听到有布谷钟的声音学生3:我觉得音乐写的在那里的人们生活的特别快乐学生4:我还听到中间的音乐好象很慢,特别抒情教师:请大家看画面,(播放画面)带着神秘的语气对同学们说,钟表店里的主人是个老爷爷,他每天都快活的工作着,他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钟表别提有多自豪了。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听听这部分音乐描写了什么?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轻松、活泼的气氛。
2.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教师:这段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学生1:轻松的、愉快的学生2:特别高兴、舒畅的教师: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各种钟表,是那些带着愉快情绪工作着的人们。
我们一起来听这部分音乐的主题,(播放音乐的主题)学生:聆听音乐主题,加深印象教师:想想你会怎样来表现这个主题?各组开始商量一下。
(播放主题音乐作为背景)学生:小组开始活动教师:请一组来说学生1:介绍自己组的方法,我们用拍手、拍腿的方法进行。
教师:那好,其他组跟着做一做(播放音乐)教师:这个组的方法非常简单而且有效果,其他组呢?学生2:我们用打击乐来表现(用双响筒来表现)听音乐伴奏学生3:我们用舞步来表现,听音乐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活动教师:看了大家的展示,说明同学们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方法,下面,请注意这个主题还要不断的出现,当你再听到这个主题时,能不能还用你们刚才的方式表现呢?学生:能教师:完整的播放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学生:各组同学聆听音乐并表现。
教师:大家做的真棒,谁注意到主题音乐到底出现了几次?学生:三次教师:作曲家为什么要安排出现三次呢?出现一次就得了,想想,为什么?学生1:音乐要告诉我们他们生活的特别快乐。
学生2:使人们能记住这些曲调。
教师: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再来感受一遍作品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学生:边听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教师:这样勤奋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各种钟表都准时了教师:音乐用各种钟表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成果,你们听(播放钟表发出的响声)学生:边听边模仿教师:这就是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的第二部分将把我们带进哪里呢?3.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教师:播放音乐的第二部分学生: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教师:这段音乐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工人们在休息教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1:音乐很抒情学生2:好象在工人们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果实学生3:速度变慢了学生4:情绪抒情、优美了教师:我们一起用擦汗的动作来表现一下,把你刚才体会到的融进我们的动作里?(播放音乐课件并带着学生做律动)学生:听音乐做律动体验音乐的美教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接下去的音乐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播放音乐的第三部分课件)学生:聆听第三部分音乐4.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教师:这部分音乐我们熟悉吗?学生:熟悉,就是我们听过的第一部分教师:但是音乐的结尾好象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为什么?你感觉音乐有哪些变化?每组一名同学说,不要重复。
学生1:音乐变快了学生2:音乐更加强烈了学生3:好象更加有力量了学生4:情绪更加热烈了教师:我们各组商量一下怎样表现这段音乐?商量好了要展示。
学生:分组商量教师: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学生:一组展示(大家评价)教师:如果感觉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关系,请准备好的组进行展示。
学生:二组展示(大家评价)四.完整欣赏表现音乐(阶段目标:再次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轻松、愉快的情绪)教师:我们一起赏析了各段音乐,结实了一群在那里愉快工作的人们,老师从一间钟表店里拍了一些资料片,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精美的钟表以及它的精良的制作过程。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音乐完整的课件)学生:观看影音资料片五.小结(阶段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欣赏了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感受吗?学生1:我们知道了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特别高兴。
学生2:我觉得钟表特别多、特别好看。
学生3:我喜欢音乐中安静的部分。
学生4: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愉快的学习。
教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我们一起体验了这么轻松愉快的音乐,我真佩服这个作曲家,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第四课时《打秋千》【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伙伴打秋千的亲切咏唱,使学生领悟“仡佬族”儿童的快乐生活。
2、指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的表现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歌唱。
教学重点:1、运用正确的感情来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全面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1、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
2、准确掌握结束句的唱法。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唱法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电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