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减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9.88 KB
- 文档页数:4
潘家口水库泥沙淤积及防治
孔令金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技术》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潘家口水库自1980年建库以来,平均年来水量为17.0亿m^3,平均年来沙量890万m^3,总淤积量13380万m^3,最大淤积厚度为21m,淤积主要集中在兴利库容范围内,已损失兴利库容10650万m^3,占兴利库容的5.5%,潘家口水库泥沙淤2积属于三角洲淤积形态,三种不同来沙情况下,未来50年水库淤积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淤积问题是不容乐观的。
因此,建议采取加强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加强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孔令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5
【相关文献】
1.水库泥沙淤积及其防治工作论述 [J], 苏文
2.潘家口水库泥沙淤积来源及淤积现状分析 [J], 孔令志;孙小东;吕艳
3.大迫子水库泥沙淤积分析计算及防治措施 [J], 于大海;于德万
4.团山子水库泥沙淤积分析计算及防治措施 [J], 丁曼;于德万
5.潘家口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研究 [J], 姜乃森;曹文洪;傅玲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变换的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时序多时间尺度分析牛军宜
【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0)002
【摘要】以1956-2003年间的潘家口入库径流时序为研究对象,采用S变换对该径流时序的演变特征进行了时频分析,得到了该水文时序频谱在时-频平面土的三维分布图,它清晰地显示了该时闻序列在不同时段内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然后再对得到的频谱图进行拓扑结构分析,总结了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时序的宏观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潘家口水库的年入库天然年径流近50年来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其演变过程中存在16年和多个10年以下的多重变化周期:时间尺度为16年的周期分量波动特征较为平稳;但是对该径流时序演变特征起主要作用的是3~10年的周期分量,并且3~10年的多个周期分量在不同时段内对该径流时序波动特征的贡献不同.【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牛军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6
【相关文献】
1.基于集对分析的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预测 [J], 刘玉晶;杨邦
2.钱塘江上游径流时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王翠柏;梁小俊;楼章华;屈国栋;
赵悦
3.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减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J], 郝杰
4.滦河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影响分析 [J], 冯璟;余澜轩;杨元园
5.基于EMD的官厅水库天然年径流量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 [J], 黄伟;杨志刚;丁志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措施小型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于水资源的调节和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中,常常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对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小型水库在运行管理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许多小型水库在管理上存在着水平不齐、管理混乱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这就容易导致水库的管理不当、工作不到位,进而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针对小型水库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和流程,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难题。
一些小型水库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着设计不合理、测量不准确、工程质量差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水库出现安全隐患。
加强对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是十分迫切的。
可以从完善工程建设和维护的程序和标准入手,严格控制工程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质量,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加强对水库结构和设备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升水库的安全性。
小型水库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一些小型水库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库水质下降,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在小型水库的管理中,需要更加注重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可以依托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保证水库的可持续利用。
小型水库在运行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经费不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对此,可以通过增加对小型水库的经费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
小型水库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增加经费投入等,从而确保小型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措施小型水库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灌溉农田、供应生活用水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小型水库在运行管理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管理问题分析:1. 水库水位管理不科学:水库水位管理如果不科学,容易导致水库过早进水或者过晚放水,影响农田的灌溉和水库的蓄水能力。
2. 运行管理团队不完善:一些小型水库由于经费有限,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团队,导致水库管理不到位,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
3. 水库设施老化严重:由于水库建设时间较早,一些小型水库设施老化严重,破损较多,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
4. 应急管理不足:水库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如暴雨、洪水等,应急管理措施不足,导致造成更大的灾害。
二、解决措施:1. 提高水位管理的科学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库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建立科学的水位管理模型,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合理调控水位,确保水库的正常运行。
2. 配备专业运行管理团队:加大对小型水库的管理投入,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组建专业的运行管理团队,确保水库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3. 加强水库设施维护与更新:对已经老化的水库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修复和更新,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使用寿命,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和稳定性。
4. 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水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流程,提高水库在突发事件中的抗灾能力。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解决,就能够确保小型水库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浅谈水库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水库运行管理是确保水库正常运转和提供可靠水源的关键。
然而,在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着水库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问题和对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问题1. 水库水位波动过大水库水位波动过大可能会影响到水库的安全性和正常供水。
导致这种问题的因素可能包括自然因素(如降雨、融雪等)和人为因素(如抽水、放水等)。
应对措施:针对自然因素,需要加强预警和监测系统,及时进行调整;针对人为因素,需要合理制定水库放水、抽水等策略,加强管控和监测,保障水库稳定运行。
问题2. 水库水质下降水库水质下降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这种问题的因素可能包括农业排放、工业污染、城市垃圾等。
应对措施:需要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强化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加强水库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污染。
问题3. 水库决口、溃坝水库决口、溃坝是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事件。
可能导致这种问题的因素包括水库工程结构问题、管理不当等。
应对措施:需要严格遵守有关水库建设和运维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测,及时排除隐患;建立预警系统,确保在危险出现前有充分的应对措施。
问题4. 水库管理不规范水库管理不规范可能会严重影响管理和供水效率。
可能导致这种问题的因素包括管理机构不完善、人员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水库管理机构和工作流程,确保工作责任人和工作标准明确;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管理规范性。
综合考虑以上问题,确保水库的安全和效能需要做好监测、治理、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只有采取合理、全面、科学的应对措施,才能保障水库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提供可靠的水源。
浅谈水库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储存和调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库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周边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及时解决水库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对于维护水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库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常见问题1.水库库容不足水库的库容是指水库能够储存的水量。
一旦水库库容不足,就会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能力。
在干旱季节或长期的少雨情况下,水库的库容不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2.水质问题水库的水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水库周边地区的用水安全。
长期的水域富营养化或者是水域污染,都可能导致水库水质下降。
3.防洪能力不足水库在防洪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功能之一。
如果水库的防洪能力不足,一旦发生洪水,就会对水库周边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4.设施老化水库的设施老化可能导致水库的渗漏、裂缝等问题,从而影响水库的安全。
特别是一些老旧的水库,设施老化问题更为突出。
5.管理不善水库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水库运行不稳定、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
二、应对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针对水库库容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以增加水库的库容。
2.加强水质保护对于水质问题,应该加强水库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水质安全。
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加固水库的大坝,增加泄洪设施等方式来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4.加强设施维护对于水库设施老化的问题,应该加强设施的维护和修缮工作,确保水库的设施处于良好的状态。
加强水库的科学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措施,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以上就是关于水库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的讨论。
水库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以确保水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希望有关部门和水利工程管理者能够重视水库管理工作,有效解决水库运行中的各种问题,确保水库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利设施,用于调节水源的蓄积、调剂和供水。
由于水库管理的不善,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讨论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水质污染。
由于污水排放和农药、化肥等农业活动的使用,水库经常遭受到废水和污染物的侵蚀。
造成水库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检测机制。
应加强对水源地、河流和水库周边区域的监测,制定严格的水质标准和排放限制,并加大惩罚力度,确保水库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水库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水资源的浪费。
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节水意识,许多水库经常出现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水库水量的监测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节水政策。
可以通过提高水价、推广节水设备和加强公众教育等手段,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水库的建设和管理,一些湿地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在水库建设之前,应进行充分的环境评估和生态修复工作;在水库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还应加强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水库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公众参与。
由于缺乏公众参与,许多水库管理决策与公众的需求和意见脱节,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发生。
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水库管理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还应建立起一套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水库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水库管理的科学和公正。
水库管理存在着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和缺乏公众参与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强监管和检测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库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1. 不合理的灌溉布局
不合理的灌溉布局容易导致灌溉效果低下,增加水资源的浪费。
应该在规划和设计阶段仔细考虑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和灌溉设施,保证水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2. 无法实现精准灌溉
精准灌溉是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的关键。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考虑使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比如利用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来测量土壤含水量、植物生长状态等参数,从而实现精准灌溉。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精准灌溉的认识和能力。
3. 缺乏合理的节水措施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该考虑采用合理的节水设施和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非必要的水量消耗。
同时,还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约用水的理念。
4. 水土流失控制不力
水土流失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容易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和水资源浪费。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该考虑采用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被覆盖、梁式排水等,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5. 管理不当
灌溉管理不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灌溉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该加强对农民和灌溉者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机制,维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存在多种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加以解决。
只有在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节水减排、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1. 水资源短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水资源变得稀缺。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包括:-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例如滴灌、微喷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的浪费。
- 引进节水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例如选择适合地区气候条件的耐旱、耐虫害的作物品种,优化农业灌溉水源。
2. 土壤水分管理不准确:水分管理不准确会导致灌溉不均匀,浪费水资源。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包括:- 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作物得到足够的水分。
- 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土壤水分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调整灌溉量,提高灌溉的准确性。
3. 灌溉用水与水污染:灌溉用水中的污染物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质量,甚至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包括:- 提高灌溉用水的水质:通过水质处理设施,去除或减少灌溉用水中的污染物,保证灌溉用水的质量。
- 推广环保灌溉技术:例如采用非污浊水源灌溉、循环利用灌溉水等措施,减少对地下水和水源的污染。
- 建立健全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灌溉用水的分配方案和使用原则,加强对灌区的监管,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
- 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灌溉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 缺乏科学决策依据:在节水灌溉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若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可能导致效果不佳。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包括:-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展相关研究,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水平和应用效果,为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政策支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土壤水分管理不准确、灌溉用水与水污染、灌区管理不完善以及缺乏科学决策依据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灌溉效果,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变化对潘家口水库控制流域径流影响王博威;李建柱;冯平【期刊名称】《水利学报》【年(卷),期】2018(049)003【摘要】以潘家口水库控制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70、1980、1995和201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SWAT模型从水文响应单元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减少,林地增加及草地、耕地减少,以及建设用地的扩张;2010年土地利用情景下研究区域中滦河、伊逊河、武烈河与老牛河4个子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平均减少6.36%.耕地及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导致产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加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单纯土地利用变化对潘家口入库径流影响并不大,上游中小水库、塘坝等工程的修建,及工农业和城市用水量的增加等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总页数】8页(P379-386)【作者】王博威;李建柱;冯平【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9【相关文献】1.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重现期洪水的影响——以奉化江皎口水库流域为例 [J], 雷超桂;许有鹏;张倩玉;王跃峰;李广2.土地利用变化对云龙水库流域径流的影响 [J], 刘磊;邹进;陈欣;李琳静;王大双3.滦河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影响分析 [J], 冯璟;余澜轩;杨元园4.改进SWAT模型水库模块及其在水库控制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J], 李蔚;陈晓宏;何艳虎;张力澜5.潘家口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分析 [J], 依热下提.卡米力;李建柱;冯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