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3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功和机械能》是九年级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功的单位。
同时还将学习机械能的概念、转化和守恒等重要知识。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
一、功的概念:1.功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力乘路径的积。
2.如果物体沿着力的方向运动,则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正;如果物体与力的方向成锐角运动,则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正弦值与力乘路径的积;如果物体与力的方向垂直运动,则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
二、功的计算方法:1.物体沿着力的方向运动时,功等于力乘力的大小乘物体位移的大小。
2.物体与力的方向成锐角运动时,功等于力乘力的大小乘物体位移的大小的正弦值。
3.物体与力的方向垂直运动时,功等于零。
三、功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2. 常用的功的单位还有千焦耳(kJ)和千卡(kcal)。
四、机械能的概念:1.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3.势能是物体由于所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的增量成正比。
五、机械能的转化:1.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当物体从静止位置下落时,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当物体上升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是通过外力对物体做功来实现的。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没有外力做功以及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表示为:初机械能=末机械能。
七、示例题目:1.一个物体沿着平直路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下落,下落到原点时动能为0,则该物体下落的最大高度等于上升的高度。
2.一个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圆弧运动,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等于2R。
总结一下,《功和机械能》这一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机械能的概念、转化和守恒等知识点。
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够理解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或机械系统能够转换输入功的比例,是衡量机械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工程和生活中,提高机械效率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因此对于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机械效率的一些知识点整理。
一、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机械效率(η)是指机械设备或机械系统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即输出功(P输出)与输入功(P输入)之比:η=P输出/P输入其中,机械效率的数值一般在0到1之间,取决于机械设备的质量和使用情况。
二、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摩擦损失: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摩擦,摩擦会导致能量的转化效率降低。
因此,减小摩擦损失是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2.传动装置的质量:传动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对机械效率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传动装置应具有高强度、高精度和低摩擦特性。
3.能量损失:机械设备在传动和转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如声振、热量散失等,这些能量损失也会降低机械效率。
4.润滑状态:适当的润滑可以减小机械设备的摩擦,提高机械效率。
合理选择和使用润滑剂可以改善润滑状态。
5.使用环境:机械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如温度、湿度、气体和灰尘等因素的影响下,机械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三、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降低摩擦:可以采用润滑、改善工作表面质量、减小接触压力等方法,减小摩擦,提高机械效率。
2.优化设计:在机械设备的设计中,应注重减少能量损失和摩擦损失的因素,并采用合理的设计参数,使机械系统在工作时能够实现最小能耗。
3.定期维护: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以保证机械系统的正常工作和高效率。
4.选择合适的能源: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能源,如选择高效的电机、电源等,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四、机械效率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机械效率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来的重要概念。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设备在转化能量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等于能量的输入减去能量的输出。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机械能第一节、功1、功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和的乘积。
2、公式:3、单位:,1J= N·m,1J的物理含义是: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二。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第二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2、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的比值。
公式:注意:(1)W有用 W总,η1(填“<”、“>”或“=”)(2)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3、(1)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备用公式:(力的关系式),(距离的关系式)其中:F: G物: G动: n:S: h:(2)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其中:F: G物:S: h:4.实验:探究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 (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5.实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第三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
2、功率定义:。
3、公式:主单位:常用单位: 1 kw= w4、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第四节、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3)和统称为机械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例题与习题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例题与习题【例1】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图1),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分析】水平推箱子做的功W1,等于水平推力F和水平前进的距离s的乘积Fs。
匀速举箱子时用的力F′与箱子重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举箱子是F′克服重力(阻力)G使箱子在F′方向上升高h,所做的功W2=F′h=Gh,这种情况下,常常为了简便而说:克服阻力G做的功W2=Gh。
【解答】F=50N,s=10m,G=100N,h=1.5m。
W1=Fs=50N某10m=500J。
W2=Gh=100N某1.5m=150J。
答:他推箱子做功500J,举箱子做功150J。
【说明】题中给了两个力:50N、100N,也给了两个距离:10m、1.5m。
千万不要死记乱套公式,算出两个功:W1=100N某10m=1000J,W2=50N某1.5m=75J。
对于公式,务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运用。
W=Fs中的F是使物体在它的方向上通过距离s的力,s是物体在F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例2】重为100N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移动80m,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竖直方向上物体没有发生移动;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是由于物体有惯性,可以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作用力。
【解答】W=Gh=100某0=0【说明】力对物体做功,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如果有作用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发生移动,或者不受作用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都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例3】某人用100N顿的水平拉力,将500N顿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8m,拉力做了多少功?若他用100N顿的力竖直向上提此重物,他对物体做多少功?【分析】当他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8m,他对物体做的功应等于FS。
第11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总结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
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
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3.功的计算:(1)公式:一般式 W=Fs;常用式 W=Gh(克服重力做功)或W=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单位:焦耳(J)4.注意事项:(1)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2)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答案】A【解析】A.用手从地面向上提起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拉力做了功,故A正确;B.提着水桶水平前进时,在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而手的拉力沿竖直方向,所以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C.抛出去的铅球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球离开手以后推力已消失,故推力没有做功,故C 错误;D.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推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先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接着在方向不变大小为2F的推力作用下继续前进了相同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重力对物体做了功B.前一段距离物体所受力合力为零C.后一段距离物体仍匀速运动D.前、后两段距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相等【答案】B【解析】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位移在水平方向,重力做功为零,故A错误;B.物体在前一段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前一段距离物体所受力合力为零,故B正确;C.物体前一段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匀速前进,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摩擦阻力f 等于推力F;后一段在方向不变大小为2F的推力作用下时,推力大于摩擦阻力,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D.由于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九年级机械功机械能知识点机械功和机械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与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九年级学生所需了解的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进行探讨。
通过阐述这些概念,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机械力学,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机械功1. 机械功的概念:机械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所做的功,也可理解为力对物体的作用将能量传递给物体的过程。
机械功的计算公式为:机械功 = 力 ×距离× cosθ,其中力和位移的方向要和作用力方向一致,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 机械功与能量转化:机械功实际上是能量在物体间的转化。
当力对物体作用时,将能量从力的源头传递到物体上,从而使物体具有动能或势能。
机械功的正负值取决于力和位移方向的关系。
3. 机械功的单位:机械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N)乘以1米(m)。
4. 机械功的应用:机械功的理论和应用广泛,涉及到机械与能量转化、机械功率、机械效率等方面。
通过学习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机械运动和力的作用。
二、机械能1.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
动能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而势能则由物体所处的位置和形态决定。
2. 动能和势能的关系:动能和势能是互相转化的,当物体由静止状态向运动状态转化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相反,当物体由运动状态向静止状态转化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3.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机械能的总量在一个系统内是恒定的。
这一定律适用于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滑坡、摆动等。
4. 机械能的单位:机械能的单位同样是焦耳(J),它是动能和势能的单位之和。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机械功和机械能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它们在物理运动中的作用。
例如,当一个孩子骑自行车爬坡时,身体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克服了重力对自行车的拉扯。
病人第三方承诺书
本人(第三方承诺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作为病人(病人姓名)的(关系),在此郑重承诺如下:
一、知情同意
本人已充分了解病人(病人姓名)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并同意医院对
病人进行的医疗措施。
本人承诺将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安排,确保病
人能够接受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二、医疗费用承担
本人承诺将承担病人(病人姓名)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全部医疗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诊疗费、药费、住院费、手术费等。
若病人无力承担,
本人将无条件垫付,并在规定时间内结清所有费用。
三、医疗决策参与
在病人意识清醒并具备决策能力的情况下,本人将尊重病人的医疗决
策权。
若病人意识不清或无法表达意愿时,本人将根据病人的最佳利益,与医院协商做出医疗决策。
四、病人权益保护
本人承诺将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隐私权、知情权、选
择权等。
本人将确保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或不公正
对待。
五、法律责任
本人明白,若违反上述承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人将积极配
合医院和有关部门的调查,并接受相应的法律后果。
六、其他事项
(此处可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其他需要承诺的事项)
本承诺书一式两份,一份由医院留存,一份由本人保管。
承诺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注:以上内容为模板,具体承诺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功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功率 定
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
动的距离的乘积 定
义:做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比值
意义:表示做功的多少
意义:表示做工的快慢
单位:J (焦耳)
单位:W (瓦特)
公式:W=FS
公式、
常见的不做功现象
踢球,球飞出去
里不是持续施加在足球上
推箱子,没有移动
有力但不产生移动
提着水桶先前走
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
功的计算
拉力做功:W=Fs
重力做功:W=Gh
克服阻力做功:W=fs
动能
势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受到重力且有一定高度产生的能
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
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影响因素
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影响因素
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定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利用
风能
潮汐能
能力守恒 机
械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
能的总和不变 能
力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知识由一
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
相互之间可以转化。
2022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练习与解析-机械能及其转化31.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如图所示,是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图。
当卫星运行到近地点时,它的动能最___,势能___(填“大”或“小”)。
1.大;小2.请分析以下两个有关能量的问题。
(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强弩之末不能穿透薄薄的丝绸,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有关。
(2)旋转图中的吸管后,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罐就会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能。
2.(1)速度(2)弹性势解析:(1)“强弩之末”说明速度专门小,“不能穿透薄薄的丝绸”说明动能专门小,也确实是说速度专门小的弓箭的动能专门小,这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速度有关。
(2)旋转图中的吸管后,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放手后,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罐就会运动起来,这是橡皮筋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可乐罐的动能。
可见,罐会运动起来是因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弹性势能。
3.今年5月,为了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三峡大坝开闸放水,随着水位下降,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将,水的重力势能将(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变小;变小解析:依照p=ρgh可知,随着水位下降,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小;水位下降时,水的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变小。
4.“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具有杰出的机动性能,当它在空中加速向下俯冲时,动能____,重力势能______。
(选题“增大”、“不变”或“减小”)4.增大;减小解析:“加速”说明速度增大,动能也增大;“向下”说明高度降低,其重力势能减小。
5.今年在日本发生的海啸灾难让人们再次感受了海啸的汹猛,如图所示,从能量的角度看,形成海啸时迅速地增大了海水的______能和__________能。
5.动;重力势(填水能、机械能得1分)解析:形成海啸时,凶残的海浪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海浪上升的越来越高,因此形成海啸时迅速地增大了海水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第12章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学习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变化力的大小和方向。
2.结合实例认识。
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结合实例理解。
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
6.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7.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8.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9.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10.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重点
1.功的、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及测算。
2.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机械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
6. 功率 (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
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