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新准则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934.00 KB
- 文档页数:132
资产减值专题培训培训目标:1. 了解资产减值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资产减值计提的方法和原则。
3. 学习如何评估和确定资产减值的风险因素。
4. 了解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培训内容:1. 资产减值概述-什么是资产减值?-资产减值的重要性和目的。
-资产减值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2. 资产减值计提的方法和原则-三个阶段法:识别、计量和反映资产减值。
-减值测试方法:单项减值测试和组合减值测试。
-公允价值模型和成本模型的应用。
3. 风险因素评估和确定-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
-特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和现金流量预测。
-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
4. 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的要求。
-相关法规对资产减值计提的规定。
-资产减值的披露要求和时间点。
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座形式,介绍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
2.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资产减值的计算和评估分析,加深理解。
3. 小组讨论:将学员分成小组,针对不同情境,进行资产减值计提决策的讨论和分享。
4. 案例演练:模拟真实场景,让学员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培训收益:1. 了解资产减值的概念和意义,提升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掌握资产减值计提的方法和原则,准确计量资产减值风险。
3. 能够评估和确定资产减值的风险因素,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4. 熟悉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保证准确的财务信息披露。
备注:请根据具体的公司或组织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并适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解和指导。
新会计准则培训内容根据新会计准则培训内容的要求,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培训大纲,包括了对新会计准则的介绍,与旧准则的对比和变化,以及如何应用新准则进行财务报告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1.1会计准则的定义和作用1.2为什么需要新的会计准则1.3新会计准则的发展背景与目的1.4新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和影响二、新旧会计准则对比和变化2.1旧会计准则的特点与局限性2.2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和原则2.3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和对企业的影响2.4如何适应和转换新会计准则三、新会计准则的应用3.1财务报表的准备与编制3.1.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和确认3.1.2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3.1.3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3.2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3.2.1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与后续计量3.2.2无形资产和商誉的识别和计量3.2.3投资性房地产和投资物业的会计处理3.3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3.3.1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确认3.3.2金融资产的计量与减值3.3.3金融负债的计量与减值3.4其他会计政策的变化与应用要点3.4.1合同、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3.4.2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要求3.4.3对企业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和解读四、新准则下的财务报告和分析4.1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2如何应用新准则进行财务报表分析4.3财务报表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方法4.4财务报表的解读和有效沟通五、案例分析和讨论5.1基于新准则的案例分析5.2案例讨论和解答参与者的问题5.3案例评价和总结通过以上培训内容,参与者可以全面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变化和应用,掌握财务报告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新准则进行财务报告和分析,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和决策。
资产减值专题培训(原创版)目录一、资产减值专题培训概述1.1 培训背景和目的1.2 培训内容二、非金融资产减值的三大方向2.1 存货减值的计提2.2 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2.3 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变更三、存货类资产的减值3.1 存货减值的计量处理3.2 符合正常商业贸易的情况3.3 不符合正常商业贸易的情况四、财政部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规范和指导4.1 印发减值相关具体会计准则4.2 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4.3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五、资产减值会计专题培训的意义5.1 加强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理解和应用5.2 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3 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正文一、资产减值专题培训概述1.1 培训背景和目的资产减值是会计处理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关系到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加强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理解和应用,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举办了资产减值专题培训。
1.2 培训内容本次培训主要针对非金融资产减值,包括存货减值的计提、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变更等内容。
二、非金融资产减值的三大方向2.1 存货减值的计提存货减值的计提是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资产负债表日计价原则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存货减值的计量分三种情形处理:(1)资产负债表日依照惯例对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做比较,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存货卖出后企业能获得正的收益,可能会得到正的现金流。
该情形下符合正常商业贸易,无需计提减值。
(2)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表明存货的市价低于其成本,企业需要对存货进行减值计提。
(3)存货的市价高于其成本,这种情况下,存货不需要计提减值。
2.2 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是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关键。
一般来说,资产减值迹象包括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资产使用率降低、资产收益下降等。
资产减值专题培训1. 引言资产减值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时需要进行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它涉及到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存在价值下降的风险。
在这个专题培训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资产减值的概念、原则、方法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
2. 资产减值概述2.1 资产减值定义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对其持有的各项资产进行评估,如发现其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或预期收益低于预计收益时,需要将其账面价值调整为实际价值或可回收金额。
2.2 资产减值原则•公允性原则:根据市场价格和市场预期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单位原则:对于构成单个现金流量生成单位的资产,应该独立考虑其价值。
•风险原则:应该考虑到风险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
•可回收性原则:应该确定资产能够通过出售或利用其未来现金流量来回收的金额。
2.3 资产减值方法•一次性减值法:当资产的价值下降无法恢复时,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减记至实际价值。
•分期减值法:根据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将资产账面价值分期减记至实际价值。
3.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要求3.1 国际会计准则(IAS)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以下要求:•对于每个报告期末的资产,应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可能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的迹象。
•如果存在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已经或可能已经因不可抗力事件而发生了损失,应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测试是通过估算未来现金流量、确定折现率和比较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来进行的。
3.2 中国会计准则(CAS)根据中国会计准则(CAS),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以下要求:•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测试应包括评估资产是否存在可能需要进行减值的迹象、估算资产可回收金额以及确定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的差异。
•对于已发生减值的资产,企业应当及时计提减值准备。
4. 资产减值案例分析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进行资产减值的分析和计算。
资产减值专题培训摘要:1.培训背景及目的2.培训内容2.1 存货减值的计提2.2 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2.3 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变更3.培训方式及对象4.培训意义及效果正文:一、培训背景及目的资产减值是会计准则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逐渐增多,如何准确判断资产减值、合理计提减值准备,成为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举办了资产减值专题培训,旨在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提升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二、培训内容1.存货减值的计提存货减值的计提主要涉及存货的净值计算和可变现净值的判断。
存货的净值是指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需要对存货的净值进行计算,并根据存货的净值和成本之间的差额计提存货减值准备。
2.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主要包括资产账面价值、市场价值、使用寿命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减值迹象,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3.长期资产减值中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变更资产组的认定是指将企业中的资产按照其性质、用途、来源等因素划分为若干组。
在资产减值测试中,企业需要对每个资产组进行单独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提减值准备。
在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变更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确保资产减值处理的准确性。
三、培训方式及对象本次培训采用线上方式进行,主要面向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等。
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在资产减值处理方面的专业水平。
四、培训意义及效果本次资产减值专题培训对于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规范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可以使财务人员更好地理解资产减值的判断和计提方法,从而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培训心得一、前言在上市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资产减值会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资产减值会计的正确运用可以帮助公司更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提升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我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探讨。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概念2.1 资产减值的定义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时,将资产价值进行调整的过程。
资产减值会计是一种根据实际情况对资产进行价值调整的会计方法。
2.2 资产减值的原因资产减值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下降:由于市场需求下降,某些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2.技术变革:某些资产由于技术变革而导致其使用价值下降,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3.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会导致资产的价值下降,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方法和原则3.1 资产减值准则资产减值准则是指在进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常见的资产减值准则包括: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资产减值处理应基于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不仅仅是账面价值。
2.谨慎性原则:在进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2 资产减值的方法资产减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法:根据资产的市场价值或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处理。
2.隐含减值法:根据资产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减值处理。
3.比较法:通过对比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处理。
四、资产减值会计的操作流程4.1 确定减值测试单位在进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之前,需要确定减值测试的单位。
通常情况下,减值测试的单位可以是资产组、现金生成单位或单独资产。
4.2 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是指对减值测试单位进行评估,确定其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差额。
根据差额的大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