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课时练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88.00 KB
- 文档页数:9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同步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课本中为了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做了“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情况”的实验,该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所控制的变量中不正确的是( )A.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B.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C.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D.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或加热相同时间2.元宵节吃元宵有团圆美满之意,如图所示.下列与元宵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煮元宵时冒的腾腾热气是升华现象B. 油能把元宵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C. 蒸元宵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元宵的内能D. 露出馅的元宵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间有力的作用3. 2019·南通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 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 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 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5.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 )A.试管变热的过程B.水变热的过程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6.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7.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的是(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8. 如图所示过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9.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10.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很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很大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能增加C.物体的内能为零时,机械能可以不为零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可以不为零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4.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5.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6.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D.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8.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9.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前,水分子是不停运动的B.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水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木塞的内能10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块会在酒面上飘来飘去。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4.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 . 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 ,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 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 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5.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冰内能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7.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都是非晶体B .第6min 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 .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 .在0~8min 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8.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 m m =甲乙丙>,当其吸收热量情况如图所示时,升高的温度关系为t t t ∆<∆=∆甲乙丙,则关于这三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最小B.甲、乙的比热容相等C.甲、乙的末温一定相等D.若三个物体的温度都降低1℃,丙放出的热量最少9.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10℃的冰块没有内能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11.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第2节内能学习目标:①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②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
③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
④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学习重点: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难点:对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内能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分子具有___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__,它们的动能越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能。
3、物质内部____分子热运动的____能与分子____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___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
4、铁水具有____,冰块也具有____,一切物体,不论____都具有内能。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和分子间的____有关,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一种形式的能。
自学指导二:内能的改变1、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使____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____物体温度升高,____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作热传递。
物体间存在____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一直进行到物体的温度____为止。
3、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____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即是____的转移。
4、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____,因此,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____。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____,这是因为________,使______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_______,使棉花燃烧。
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第2节内能1.冬天睡觉前打盆热水泡脚,能使脚舒适暖和,这样做可使脚的内能(B)A.不变 B.增加C.减少 D.无法判断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不具有内能C.机械能大的物体,它的内能也大D.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3.如图所示a、b、c三杯水中,b、c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比较它们的温度后,可知:__c__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大的,__a__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小的.a b c4.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5.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_降低_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减小__(填“增大”或“减小”).6.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增加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做功__方式改变的;筒内的硝化棉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硝化棉的内能是通过__热传递__方式改变的.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8.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越大,温度一定越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9.甲、乙两个物体放在一起,甲物体吸收热量,乙物体放出热量,这是因为甲物体的(C)A.表面积小 B.内能小C.温度低 D.热量小10.(南通中考)如图,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则高压空气膨胀过程中(C)A.对外做功,内能增加B.分子热运动加剧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向外界传递热量11.“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1)盛夏,我们感到很热.__温度__(2)液化气燃烧时放热.__热量__(3)雪融化成水时要吸热.__热量__(4)摩擦生热.__内能__12.如图为晶体熔化过程图象,物体t3时刻的内能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时刻的内能,理由是__熔化要吸收热量__.13.在做功改变内能的实验中,老师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__增加__(填“增加”或“减少”),温度__升高__(填“升高”或“降低”).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内能__减少__,温度__降低__,水蒸气__液化__成小液滴.14.如图所示,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是:活塞将向__右__(填“左”或“右”)运动;温度计的示数将__降低__(填“升高”或“降低”).15.(绵阳中考)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8.5 t重的天宫一号,在100 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进入大气层.其中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最后大约1.5 t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C)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16.(广州中考)甲、乙两杯水温度分别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17.(锦州中考)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18.(潍坊中考改编)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60 ℃的水一定比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没有吸热,温度一定不变。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13.2内能》课时练一、单选题1.内能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C的水不具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C.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2.关于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温度为0℃时,它可能没有内能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变化D.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小芳迅速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内密封的气体温度降低,如图所示。
此过程密封气体的()A.内能增加B.分子动能增大C.分子热运动速度减小D.活塞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内能5.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是因为()A.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B.水含有的热量减少C.玻璃杯增加了内能D.当它们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6.物体M和N是同种物质,已知M的温度为0℃,N的温度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内能为0B.M和N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M的分子运动比N更剧烈D.M的内能一定大于N的内能7.在下面事例中,由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阳光照射下,海边的沙子温度升高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C.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D.食物放入冰箱内温度逐渐降低8.用铁锤连续敲打铁块,铁锤和铁块的温度都升高了,这是因为()A.铁锤对铁块做功,铁块传递热量给铁锤B.铁块对铁锤做功,铁锤传递热量给铁块C.它们互相传递热量D.它们互相做功9.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
如左下图所示小丽用热水杯取暖,小卓用搓手取暖。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卓改变手的内能的途径分别是()A.热传递、做功B.做功、做功C.做功、热传递D.热传递、热传递10.桌面上有一个电热杯,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热杯的内能减小的是()A.往电热杯里装热水B.往电热杯里装冰块C.用纸反复摩擦电热杯D.把电热杯通电加热二、填空题11.煎鸡蛋时,能闻到鸡蛋的香味儿,这是_____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时练第十三章内能13.2内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水的沸点一定为100℃C.松香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D.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可以采用酒精温度计(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为-117℃,沸点为78℃)2.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据此判断该物质在温度()A.t1时,肯定处在固态B.t2时,肯定处在液态C.t1时,内能始终不变D.t2时的内能小于t1时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增大内能的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用冰冷却饮料是利用冰熔化吸热,饮料的内能减小D.用力挤压空矿泉水瓶,瓶盖猛烈冲出后,瓶内气体内能增大4.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发生,沸腾只在沸点时才发生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B中反应比A中快,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B.乙:根据混合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C.丙:来回拉动绳子,胶塞被冲出,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丁: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拿到山顶后,玻璃管内液柱会升高6.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8.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摄氏度的物体,它一定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改变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多的物体将内能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D.物体内能增加,它可能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了功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在大玻璃瓶与小玻璃瓶内各装入适量的水,将小瓶瓶口向下放入大瓶,使小瓶恰好悬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13章第2节-内能-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拓展练习】1.写出下列物理现象说明的物理原理:①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______________-③墙角的煤堆长了后墙角会变黑_________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3.试着和同学讨论扩散现象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煮饭时,米粒翻滚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炒菜时,满屋飘香E.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 F.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G.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H.甲型H1 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I.细雨濛濛 U.桂花飘香 P.雪花飞舞 Y.树叶凋落5.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6.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7.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8.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尘土飞扬 B.烟雾缭绕 C.花香扑鼻 D.余音绕梁9.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屋里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方式失去水分的。
第2节内能学校:姓名: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低于0 °C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 如图所示,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铁锅热得烫手B. 暖风机开了,房间温度升高了C. 棉被被晒得热乎乎的D. 冬天,男孩通过搓手使双手变暖3. 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A.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热量上是等效的B. 热量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C.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D. 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4. 下列情景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5. 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在这个过程中( )A. 工件的内能增大,冷水的内能减小B. 冷水的内能增大,工件的内能减小C. 工件和冷水的内能都增大D. 工件和冷水的内能都减小6. 若A、B两物体之间没有热传递,正确的解释是( )A. 两物体所包含的热量相等B. 两物体的内能相等C. 两物体的温度相等D. 两物体没有接触,且都处在真空中7. 如果物体的温度没有改变,则( )A. 物体的内能一定没有改变B. 物体的内能可能产生改变C. 物体一定没有吸热D. 物体与外界都一定没有做功8. 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眺起来,如图所示,则 ( )A. 拉动绳子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不变C.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D.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塞子的内能9. 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D. 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10.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没有打着火),忘记将其关闭,过一会整个屋里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现象;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方式给轮胎降温.12. 一块500 g的0 ℃的冰具有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熔化成0 ℃的水时的内能,这表明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所处的状态(填“有关”或“无关”). 13. 冰箱冷冻室内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北极圈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可拒寒风于门外,由于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室内外之间几乎不能发生,同样冰屋内不允许生火取暖,否则冰屋就会成水.14. 请你根据内能的定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在图中,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1)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2)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15. 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能、能,还具有能,子弹落地静止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能。
16. 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7(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图7(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17. 简单机械、机械功及机械能的知识与人体很多的活动联系紧密。
(1)冬天天冷时,我们通过双手相互摩擦、跺脚等动作使身体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2)人通过曲臂使手臂转动来拿起重物,此时人的手臂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填“省力杠杆”或“费力杠杆”)。
(3)初中生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 W,则你在考试的80分钟内,心脏做功约为________J。
18.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填空。
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
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能是指所包含的总能量。
(2)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的能会变化。
(3)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的能发生变化。
(4)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能发生变化。
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19. 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图16)有何不同。
图16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A B.利用该信息和你具有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该实验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A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B.B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C.A和B两种品牌的保温效果相同D.保温杯在水温较低时能自动加热(2)保温杯周围环境的气温是℃.(3)测试过程热水降温的快慢是不同的,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参考答案1. 【答案】B【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与物体温度、机械能无关,故选项A、C错误;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两者相互独立,可以同时具有,故选项B正确;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其做了功,故选项D错误。
2. 【答案】D【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但两者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3. 【答案】C【解析】做功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非热量,并且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热量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故A、B、C选项正确;温度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并不是热量越多,故D选项错误.4. 【答案】B 【解析】根据分子运动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说春天花香四溢,这是扩散现象,A正确;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所以说“-200 ℃液态空气, 它是没有内能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B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水沸腾壶盖跳动,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正确;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下滑时有灼热感觉,做功改变物体内能,D正确。
5. 【答案】B6. 【答案】C【解析】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故选C。
7. 【答案】B【解析】由Q=cmΔt可知,物体内能可能改变;而物体是否吸热、是否做功不确定。
故选B。
8. 【答案】C【解析】拉动绳子时,绳子与金属管相互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项A错误;拉动绳子过程中金属管温度升高,将热量传递给酒精,酒精的温度会升高,故选项B错误;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对塞子做功,将气体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管内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9. 【答案】C【解析】内能增加,主要靠热传递实现.10. 【答案】D【解析】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不变,这时物体内能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分子势能的增加,所以A、C选项不正确;造成物体温度升高的原因有两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和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所以B选项不正确;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剧烈,分子动能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分子势能也会增大,故内能增加,即D正确。
14.(1) 【答案】丁;丁杯水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2) 【答案】甲、乙;甲杯水的质量小,温度高,乙杯水的质量大,温度低.17.(1) 【答案】做功【解析】摩擦双手、跺脚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2) 【答案】费力杠杆【解析】人的手臂在拿东西时,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费力杠杆;(3) 【答案】7 200【解析】心脏做功W=Pt=1.5 W×80×60 s=7 200 J。
18.(1) 【答案】物体内部所有分子【解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包含的总能量为物体内能;(2) 【答案】分子势【解析】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因此分子势能变小;(3) 【答案】分子动【解析】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温度会升高,由于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因此分子动能变大;(4) 【答案】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解析】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的温度和体积都发生变化,因此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都会随着发生变化。
19. 【答案】“哈气”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20.(1)(2) 【答案】20(3) 【答案】快【解析】本题是研究多因素之间关系,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水的初温和质量是相同的,这样可以直接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保温材料的性能情况;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品牌A作保温材料时,水降温慢,因此A材料保温效果好;当温度降到20 ℃时,温度不再变化,可见室温为20 ℃;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快.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