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点梳理-岩石与地貌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合格考知识点梳理--岩石与地貌

教学目标:

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岩石的概念。

3.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转化过程。

4.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5.了解主要地貌类型(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

知识详解:

一、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的含义

整个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未定板块边界。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对地貌的影响举例形成边界的类型

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和海洋、

海岭

东非大裂谷、红

海、大西洋等

生长边界

←|→

板块相撞(相向移动)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

山系

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系

消亡边界

→|←

大陆板块与大

洋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因密度

较大、位置较低,便俯

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

里往往形成海沟(它是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

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

弧、安第斯山脉、台

湾山脉等

消亡边界

→|←

二、地震和火山

概念: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地面的震动现象,大部分地震和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地震

是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

弱程度。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震要素:震源(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相对应有地面上的点)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多倍。

分类: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主要地震区有: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

青藏高源和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的区别:

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

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一次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称极震区)的烈度。中国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

金星也有火山。

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 活火山: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史前喷发过,后来未喷发过。 休眠火山: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

我国火山分布: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白头山、五大连池)、台湾、海南

岛等地,最近年代(1951年)喷发的火山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

三、岩石与矿物

(1)概念: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成因)

①岩浆岩⎩

⎪⎨⎪⎧

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②沉积岩⎩⎪⎨⎪

概念:风化过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岁 月,沉积、固结为岩石

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③变质岩⎩⎪⎨⎪⎧

概念: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 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

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常见岩石: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四、地壳的物质循环 1.地质循环

(1)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的物质循环。 (2)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2.岩石的转化

火山

喷发

分类

(1)循环物质的名称:①岩浆岩;②沉积岩;③变质岩;④岩浆。

(2)岩石的形成过程

A为:岩浆上升(或侵入)冷却凝固;B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C为:变质作用;D为:重熔再生。

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

代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

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

五、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风化作用

温度变化、水及生物作用→地表或近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形成岩石碎块和砂粒

2.侵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