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7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
它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
无机物质包括所有化学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不过大部分的碳化合物除外。
(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碳酸盐等简单的碳化合物仍属无机物质外,其余均属于有机物质。
)无机物主要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单质又包括金属单质(如:铁、铜、锌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碳、硅等)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氧化铁、三氧化铁)、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无机盐(如:氯化钠、碳酸钙、硫酸钠)等。
有机化合物的现代定义为: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主要包括烃类及其衍生物。
烃类包括:主要包括烷烃(如:甲烷、乙烷、己烷)、烯烃(如:乙烯)、炔烃(如:乙炔)、芳香烃(如:苯、甲苯、蒽、萘)烃的衍生物包括:醇(如:甲醇、乙醇)、醚(如:乙醚)、醛(如:甲醛)、酮(如:丙酮)、羧酸(如:乙酸)、酯(如:乙酸乙酯)、胺(如:甲胺、苯胺)、酰胺(如:尿素)、杂环类(如:呋喃、糠醛)、核酸和核糖核酸。
玛纳斯:金信化工:硫酸、硫磺、二硫化碳;澳洋科技:液氯、硫酸、氢氧化钠、二硫化碳;澳洁:硫氢化钠舜泉化纤:液氯、硫酸、氢氧化钠、二硫化碳;呼图壁县:鸿新石化:凝析油、BTX(苯、甲苯、二甲苯);鑫联煤:高温煤焦油、萘、燃料油昌吉市:金茂化工:溶剂油、甲苯;海龙化工:甲醇;锐源通化工:甲醇、甲醛;丰达磷:硫酸;中粮屯河:酒精;焰山乙炔:电石、丙酮、乙炔;屯河聚酯:1、4—丁二醇,四氢呋喃(低闪点易燃液体),对苯二甲酸,阜康市:中泰矿业:电石、氧化钙;阜康冶炼厂:液氯、硫酸;吉木萨尔县:派犨型材:电石、氧化钙;庆华:粗苯。
自然界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自然界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世界,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其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两个基本的分类。
有机物指的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而无机物则是所有不含碳的物质。
本文将探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特征以及它们在生物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有机物的特征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其他元素(如氢、氧、氮、磷等)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有机物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碳元素的存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基础,且至少含有一个碳-碳键或碳-氢键。
2. 多样性:由于碳元素的结合能力和构建能力非常强大,有机物的种类非常多样,可以形成线性链、环状结构等多种形式。
3. 挥发性:许多有机物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这也使得它们在很多化学和生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无机物的特征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它们是自然界中丰富而广泛存在的物质。
无机物的特征如下所示。
1. 缺乏碳元素:无机物几乎不含有碳元素,其主要由其他元素如金属、非金属组成。
2. 简单性:相比于有机物,无机物的分子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离子或者具有简单分子结构的共价键化合物组成。
3. 稳定性:无机物通常比较稳定,能够在较高温度下保持形态和结构,而不易分解或变化。
三、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系统中的重要性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系统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有机物在生命过程中起到基本的能量和结构来源。
例如,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脂类和蛋白质则是构建和维护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无机物在生物体内担当着许多关键的功能。
例如,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对生物维持恒定的内部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无机盐和矿物质是组成骨骼、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
总结起来,有机物和无机物是自然界中两个基本的物质分类。
有机物以碳元素为基础,具有多样性和挥发性等特征;无机物则缺乏碳元素,相对简单和稳定。
在生物系统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命存在和生物活动所必需的元素。
高中化学无机物的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无机物是指除了碳氢氧氮这几种元素外的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
在无机物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种不同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无机物,我们可以将它们按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
一、金属物质金属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无机物,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比如导电、导热、延展性等。
金属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原子金属和金属化合物两类。
1. 原子金属:原子金属是由单质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通常是由金属原子组成的晶格结构。
常见的原子金属有铁、铜、铝、锌等,它们在化工、建筑、电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金属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或其他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有着多种不同的结构和性质,比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等。
例如氧化铁、氯化钠等都属于金属化合物。
二、非金属物质除了金属物质外,还有许多无机物是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
非金属物质通常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在化工、电子、医药等领域。
1. 硅、硼、氟等元素的化合物:非金属元素之间或与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这一类别。
例如二氧化硅、氟化氢等都是常见的非金属物质。
2. 非金属氧化物:氧和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非金属氧化物。
这类氧化物通常具有酸性,可以在酸碱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三、离子类物质离子类物质是指化合物中所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来自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这类物质通常具有离子键结构,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和导电性。
1. 金属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盐。
金属盐在实验室制备、药物生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2. 酸、碱:酸和碱是离子类物质中的重要代表,它们可以通过离子间的交换反应产生盐和水。
酸碱反应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四、氢化合物氢化合物是一类含有氢元素的无机物,通常与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结构。
初中化学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初中化学反应归类一、化合反应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如:MgO 2O Mg 22点燃+ 2Cu + O2 △ 2CuO 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如: 522O P 2O 5P 4点燃+ O H 2O H 2222点燃+ S + O 2 点燃 SO 2 C + O 2 点燃 CO 2 (氧气充足) 2C + O 2 点燃2CO (氧气不足)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如:NaCl 2Cl Na 22点燃+4、部分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如:22)OH (Ca O H CaO =+ Na 2O + H 2O =2NaOH K 2O + H 2O =2KOH BaO + H 2O ==== Ba (OH )2注意:只有BaO 、CaO O K O Na 22、、能与水反应,其他金属氧化物一般不跟水反应。
5、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含氧酸如:4223SO H O H SO =+ SO 2 + H 2O === H 2SO 3 CO 2 + H 2O === H 2CO 36、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如:32CaSiO SiO CaO 高温+ 7、氨气+酸→铵盐 如:Cl NH HCl NH 43=+8、其他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 2 高温 2CO (是吸热的反应)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反应规律小结:1、越是化学性质相对立的两物质越易通过反应化合在一起,并且反应的程度也越剧烈。
2、除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外,能引起燃烧的需“点燃”,其余均需“加热”或“高温”。
二、分解反应1、金属氧化物→金属+氧气 如:↑+∆2O Hg 2HgO 2(只有HgO 才能发生此反应)2、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气 如:↑+↑222O H 2O H 2通电(只有O H 2可以)3、含氧弱酸→对应的非金属氧化物+水 如:↑+∆2232CO O H CO H 4、难溶性碱→对应的金属氧化物+水 如:O H CuO )OH (Cu 22+∆ 5、可溶性含氧酸盐受热分解 如:↑++∆22424O MnO MnO K KMnO 2 2KClO 3加热2MnO 2KCl+3O 2↑6、难溶性碳酸盐受热分解 如:↑+23CO CaO CaCO 高温 7、其他 CuSO 4•5H 2O加热CuSO 4+5H 2O 2H 2O 2 MnO2 2H 2O+ O 2↑三、置换反应(一)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1、碳+金属氧化物→金属+二氧化碳 如:↑++2CO Cu 2CuO 2C 高温2、碳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 C + H 2O 高温H 2 + CO3、氢气+金属氧化物→金属+水 如:O H Cu CuOH 22+∆+★反应规律小结: 1、这类反应不能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依据去判断能否进行反应。
化学物质分类一、简介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化学物质分为不同的类别。
化学物质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特性和用途,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二、按化学性质分类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 1. 无机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碳键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常见金属有铁、铜、铝等。
- 非金属:不具有金属的特性,包括氢气、氧气、氯气等。
### 2. 有机物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具有较为复杂的分子结构。
- 烃类:含有碳氢键的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
- 醇类: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如甲醇、乙醇等。
-酮类: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如丙酮、戊酮等。
三、按分子结构分类化学物质也可以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进行分类。
### 1.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 2. 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由共用电子对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 3. 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合金等。
四、按用途分类化学物质还可以根据其用途和性质进行分类。
### 1. 化工原料化工原料是用于生产化学品的原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如乙烯、氢氧化钠等。
### 2. 医药化工医药化工是用于制备药物的化学物质,包括药物原料、中间体等。
### 3. 农药化工农药化工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等。
五、结语化学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通过对化学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及其重要性。
化学教案: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化学中常见的两个概念。
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和联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组成、性质、形态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重要概念,并认识到它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有机物的组成与特点1. 由碳原子构成:有机物主要由碳原子构成,通常还包含氢、氧、氮等元素,以及少量硫、磷、卤素等元素。
2. 多样性丰富:由于碳原子具有四个电子轨道,能够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因此可以形成复杂多样的结构,使得有机物种类繁多。
3. 可燃可溶:大部分有机物都是可燃的,并且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乙醚、醇类)。
4. 相对较低的熔沸点:由于大部分有机物分子间力较弱,其熔沸点相对较低。
5. 高度活泼性:由于含有活跃的化学键和自由电子对,使得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
二、无机物的组成与特点1. 由非碳原子构成:无机物主要由非碳原子构成,包括金属、非金属元素等。
2. 多为简单结构:无机物分子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离子、原子团或者分子间键所组成。
3. 不易燃不易溶:大多数的无机物都是不易燃,也不容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4. 相对较高的熔沸点:由于无机物中存在着较强的化学键和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其熔沸点相对较高。
5. 化学稳定性好:大部分无机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三、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区别1. 组成差异:有机物主要由碳原子构成,而无机物则主要由非碳原子构成。
2. 分类方法不同:根据碳原子是否直接连接到氢原子上可以将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3. 性质差异:有机物多为可燃、易挥发的液体或固体,而无机物多为不易燃、不挥发的固体或溶液。
4. 化学反应性不同:有机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容易发生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无机物则多数具有较低的化学反应活性,仅能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一些简单的化学变化。
5. 应用领域差异:由于有机物种类丰富、性质多样,因此在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而无机物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电子工程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1)概念: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等。
(2)组成和结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元素。
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仅可以和H,O,Cl,,N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也可以互相连接成链状或环状。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有机物的结构就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
(3)特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燃烧产物有CO2和水;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不易导电、熔点低。
(4)分类:①有机物小分子:相对分了质量较小,如乙醇,甲烷、葡萄糖等。
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
无机化合物:(1)概念: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 H2CO3,CaCO3等,不具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归在无机化合物中。
(2)分类:无机化合物根据元素组成及在水中离解成的粒子特点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氧化物,酸,碱,盐的比较:•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概念的理解:像NaCl、H2SO4和NaOH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而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和CaCO3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也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新高一生物无机物知识点一、无机物的概念与分类无机物是指没有碳-碳化合物键(C-C)的化合物,包括无机酸、无机盐和无机气体等。
在自然界中,无机物广泛存在于地壳、海洋和大气中。
二、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1. 无机酸:无机酸是指以氢作为阳离子的酸,如硫酸、盐酸等。
它们具有电离性和腐蚀性,常用于实验室化学分析、工业生产和草坪施肥等领域。
2. 无机盐:无机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钠等。
无机盐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肥料施用、医药制剂和水处理等方面。
3. 无机气体:无机气体指没有碳-碳键的气体,如氧气、氮气等。
这些气体在自然界中十分重要,氧气参与呼吸过程,氮气是生物体和植物的重要营养元素。
三、水和无机物的关系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无机物质。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 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对无机物和有机物均有良好的溶解性。
这一特性使得水成为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的基础。
2. 水的凝固与沸腾:水的凝固点为0℃,沸腾点为100℃,这一范围是地球上生物体生活的温度范围。
水的凝固与沸腾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3. 水的表面张力: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这使得一些生物在水面上能够行走或滑行,如昆虫的水面行走和水滴在叶片上的滑落。
四、常见无机物的循环与生态意义1. 碳循环:碳是生物体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其循环过程包括生物体的呼吸、光合作用和分解等。
碳循环对维持生物体的能量供应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 氮循环: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其循环包括氮的固定、氮的脱氮和氮的释放等过程。
氮循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肥力具有重要影响。
3. 氧循环:氧是许多生物体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通过水和气体的相互转换,氧可以在大气、海洋和生物体之间循环。
五、无机物对环境的影响1. 酸雨: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空气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和硝酸,从而形成酸雨。
高一化学无机物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其中无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高一的化学学习中,无机物的相关知识点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无机物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无机物的概念及分类无机物是指不包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无机酸、无机盐、无机氧化物等。
与有机物不同,无机物通常具有稳定性较高、结构较简单的特点。
根据性质和结构特点,无机物可以分为无机酸、无机盐、无机氧化物、无机酸盐等几类。
无机酸是指含有氢离子(H+)的化合物,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无机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无机氧化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氧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铁(Fe2O3)、氧化钙(CaO);无机酸盐是由无机酸和金属离子或氨基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钠(Na2SO4)、亚硫酸铜(CuSO3)。
二、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1. 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具有强酸性。
它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还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硫酸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
2. 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盐类,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盐。
氯化钠能够溶于水,具有一定的电解性,可以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解。
3. 氧化铝: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氧化物,具有高的熔点和良好的耐腐蚀性。
氧化铝在工业上广泛用作耐火材料和磨料等,同时也是电解铝的重要原料。
4. 碳酸钙:碳酸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无机酸盐。
它是大理石、石灰石等岩石的主要成分,也是蛋壳、贝壳等生物体内的重要成分。
三、无机物的化学反应无机物的化学反应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机物之间可以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置换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或团在化学反应中取代另一个元素或团的过程。
例如,铜可以取代银在硝酸银溶液中生成铜硝酸。
沉淀反应是指在反应中生成难溶沉淀产物的过程。
转载自百度知道回答【分类1】按照基本结构,有机物可分成3类:(1)开链化合物,又称脂肪族化合物,因为它最初是在油脂中发现的。
其结构特点是碳与碳间连接成不闭口的链。
(2)碳环化合物(含有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环),又可分成脂环族化合物(在结构上可看成是开链化合物关环而成的)和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两个亚类。
(3)杂环化合物(含有由碳原子和其他元素组成的环)。
【分类2】【同系列】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同系列中的各个成员称为同系物。
由于结构相似,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物理性质,常随分子量的增大而有规律性的变化。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通式相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如烷烃系列中的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互称为同系物。
【烃】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亦称“碳氢化合物”。
种类很多,按结构和性质,可以分类如下:【开链烃】分子中碳原子彼此结合成链状,而无环状结构的烃,称为开链烃。
根据分子中碳和氢的含量,链烃又可分为饱和链烃(烷烃)和不饱和链烃(烯烃、炔烃)。
【脂肪烃】亦称“链烃”。
因为脂肪是链烃的衍生物,故链烃又称为脂肪烃。
【饱和烃】饱和烃可分为链状饱和烃即烷烃(亦称石蜡烃)和另一类含有碳碳单键而呈环状的饱和烃即环烷烃(参见闭链烃)。
【烷烃】即饱和链烃,亦称石蜡烃。
通式为CnH2n+2(n≥1),烷烃中的含氢量已达到饱和。
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是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烷烃主要来源是石油、天然气和沼气。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为CH3Cl-----CH2Cl2-----CHCl3-----CCl4。
【不饱和烃】系分子中含有“C=C”或“C≡C”的烃。
这类烃也可分为不饱和链烃和不饱和环烃。
不饱和链烃所含氢原子数比对应的烷烃少,化学性质活动,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划分标准
1、根据物质组成元素中是否还有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中不同时含有碳、氢元素,而有机物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其余有些还有硫、氮、氧等元素。
2、有机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机物种类特别多,有几百万种。
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连接成链状,也可以连接成环状,碳原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俩个、三个等等,有些有机化合物甚至含有几十万个碳原子。
根据碳原子的数的不同,我们依次将有机物中最简单的烃类命名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等。
大部分有机物都可以燃烧,并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无机物,如水、硫酸、盐酸等基本上也都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盐等中。
值得注意的是,如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因为它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所以作为无机物来研究。
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无机物的分类
表1 无机物的分类表一
氢化物(由氢和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
非金属氢化
物
液态:水中性
气
态
碱性:NH3
酸性:HCl、HBr、HF、HI、H2S
中性:CH4、C2H4等
金属氢化物类盐固体氢化物,如NaH、CaH2等
氧化物(由氧元
一
般
按是否
成盐分
不成盐氧化
物
如NO、CO
盐强碱弱酸盐:如Na2CO3、KHCO 3等。
弱酸弱碱盐:如NH4Ac等。
表 2 无机物的分类表二
2、纯净物和混合物——分子
区别在于:分子是否相同,组成是否固定,性质是否一定。
混合物分子不同,组成不一,各成分保持原有化学性质。
混合时无能量变化,一般可用机械法分离,是不纯物。
如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
纯净物是相对纯的物质。
物质(根据物质的成分)
纯净物
[两同(由相同
的分子构成,由同
种物质组成)、两定
(具有固定的组成,
具有一定的性质,
如熔点、沸点)]
化合物
(由不同种
元素形成)
根据是否含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根据化学键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根据其水溶液能否
电离
非电解质(不电
离)
电解质(能电离)
单质
(由同种元素形成)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混合物
(无两同两定)
气态的:空气、天然气、爆呜气、水煤气、煤气、焦炉煤
气、裂解气、高炉煤气、NO2等。
液态的:溶液、石油及其产物中的燃料油和润滑油、煤焦
油、天然植物油、自来水、氯水、氨水、双氧水、王水、盐酸、
氢硫酸、福尔马林、二甲苯、水玻璃、玻尔多液,等等。
固态的:漂白粉、过磷酸钙、碱石灰、玻璃、水泥、钢铁、
合金、煤、天然脂肪、黑火药、铝热剂、高分子,等等。
表 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焦炉煤气(H2、CH4及少量的CO、CO2、C2H4、N2等)、裂解气(C2H4、C3H6、C4H6及CH4、C2H6、H2、H2S等)、高炉煤气(CO、N2、CO2)。
注意:(1) 不能认为混合物必定含有多种分子式。
其实,一种分子式(即相同组成)也能形成混合物,如同分异构体。
(2) 不能认为混合物必定是含有多种元素。
其实,一种元素也能形成混合物,如同素异形体。
如O2+O3,金刚石粉和石墨的混合物。
3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4空气是混合物,但组成基本一定。
5溶液的组成不固定,性质一样,组成均匀,但两种液体混合时常伴有体积、能量、颜色等的变化(物理化学变化),因而溶液是特殊的混合物。
(6) 高分子化合物是链节相同、聚合度不同,即组成相同,而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的混合物。
(7) 由于NO2与N2O4的平衡存在,故常说NO2的实际上是二者的混合物。
因此,要看题意来决定是否将它看成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8) 二甲苯有三种: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其中对二甲苯是固体,其它二者是
液体,由于很难将其分开,因此,平时所说的二甲苯实际上是三者的混合物。
题型:具体物质的判断;抽象问题;溶解问题,计算问题。
例1: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D )
A. CH2Cl2
B. C
C. C2H4O2
D. CsCl
解析:B是同素异形体,C是同分异构体。
例2:一瓶气体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那么这瓶气体 ( CD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不可能是化合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E. 一定是单质
例3:将3 g某种白色粉末溶于沸水中,冷却到t℃,析出溶质(不含结晶水)2 g;再将析出的2 g粉末溶于同样多的沸水中,冷却到t℃时又析出溶质(不含结晶水) g。
据此,可确定原
白色粉末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其理由是。
答:混合物。
若是纯净物,则在温度、溶剂相同条件下,前后两次所得饱和溶液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应相等。
例4:下列氮肥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C )
A. %尿素
B. 35%硝铵
C. %氯化铵
D. %碳铵
E. %(NH4)2SO4
3、单质和化合物:元素的存在形态。
单质化合物
形态元素处于游离态
元素处于化合态,各组成元素失去游离态时的
性质
组成
由同种元素组成(分
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
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构成)
性质
一般不发生分解反
应
一定条件下能分解(故化合物有热稳定性)
表 4 单质和化合物
4、盐、复盐和络盐
(1) 盐的分类与盐的酸碱性不一致
酸式盐(组成分类)与酸性盐(溶液的酸碱性)
正盐的酸碱性由水解所致,酸式盐的酸碱性由电离与水解的相对强弱来确定。
一般来说,大多数酸式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2) 金属氮化物、金属碳化物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M g3N2+6H2O=3Mg(OH)2+2NH3
C aC2+2H2O=Ca(OH)2+C2H2
5、七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为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
物质的相互关系即是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规律,要牢固掌握!!
表 5 物质反应的相互关系表
注:相互关系表有以下五个用途。
1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如何衍变成盐;
2表示16个基本反应规律;
3表示物质的性质;
4表示基本反应类型:①—⑦表示化合反应;⑧—⑩表示置换反应;—
表示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能逆向进行的就是分解反应;
5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
其它反应规律
①碳酸(氢)盐的分解
②碳酸(氢)盐+酸
③铜与浓、稀硝酸、浓硫酸的反应
④硝酸盐的分解
⑤铵盐与碱反应
⑥不溶性碱的热分解
⑦酸式盐与正盐的互变规律
⑧盐类水解规律
⑨非金属与强碱溶液生成两种盐与水
6、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反应。
注意:分解一定是复杂的变成简单的物质吗化合一定是几种简单的物质生成一种复杂的物质吗
4CuO2Cu2O+O2 CO2+C2CO 3HClO=2HCl+HClO3
另外,要注意下列两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4Fe(OH)2+O2+2H2O=4 Fe(OH)3, 2FeCl3+Fe=3FeCl2
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1) 金属+金属氧化物
2Al+Fe2O3Al2O3+2Fe 8Al+3Fe3O44Al2O3+9Fe
10Al+3V2O55Al2O3+6V Mn+FeO MnO+Fe
(2)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2Mg+CO22MgO+C 3Fe+4H2O Fe3O4+4H2
(3)非金属+金属氧化物
C+2CuO CO2+Cu H2+2CuO H2O+Cu
3H2+WO33H2O+Cu C+FeO CO+Fe Si+2FeO SiO2+2Fe
(4)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C+H2O CO+H2 2F2+2H2O=4HF+O2
7、反应规律的条件限制
(1) 强强易,弱弱难,不强不弱居中间。
①酸+碱
②氧化剂+还原剂
③酸+碱性氧化物
④碱+酸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⑥金属+非金属
(2) 溶易,不溶难。
①碱性氧化物+水
②酸性氧化物+水
(3) 弱弱易、强强难。
①盐类水解
②非金属+非金属
(4) 复分解反应
酸、碱强度不太弱,中和成水能发生。
两个界线:Al(OH)3+H2CO3≠,H3AlO3+NH3·H2O≠。
酸盐反应酸要溶,强代弱来稳代分;难挥发代易挥发,盐若沉淀也发生。
例外:CuSO4+H2S=CuS+H2SO4
A gCl+HNO3≠,BaSO4+HNO3≠,BaSO4+HCl≠,
盐盐、盐碱皆要溶,生成沉淀才发生。
盐(溶)+碱(溶)=盐+碱,或:盐(溶)+碱(溶)=盐+碱
盐(溶)+盐(溶)=盐+盐
(5) 置换反应溶或熔,活动顺序强代弱。
例:为了确认CH3COOH、H2CO3和H4SiO4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用下
图所示装置,一次达到目的(不能再选用其它酸性溶液)。
(1) 锥形瓶内装某可溶性正盐固体,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是
____________;
(2) 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B中所盛试剂
的作用是__________;
(3) 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 CH3COOH或乙酸或醋酸 (2)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A中生成的CO2中混有的杂质CH3COOH (3)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