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20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附录1-6 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
- 格式:xlsx
- 大小:16.90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20个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因此,明确国际经济格局和本国的国际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选取了反映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10个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后,首先,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世界20个主要国家进行分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世界20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排序。
实证结果表明,将世界20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分为4类,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但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美国、日本和中国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体。
标签:世界主要国家;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综合评价1模型设计1.1系统聚类法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首先,把每个变量(每个样品)看作一类,并规定变量间的相似性测度换算成的距离(d2ij=1-c2ij,其中,表示变量i和变量j之间的相关系数,或样品i和样品j之间的相似系数)(或样品之间的距离)看作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成新的一类,每次减少一类,重新计算新类和其他各类的距离,重复进行最近类的合并,直至所有的变量(或样品)合并成一类。
1.2因子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
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因子”,能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
原始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而因子一般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
2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2.1指标选取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综合水平的指标很多很复杂,本文依据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兼顾统计年鉴所能提供的统计资料,选取了比较主要和常见的10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从树状图可见,可以将20个国家分为4类:第一类:美国,是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强国,而且还是科技和军事强国。
40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
2020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
202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
全年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
其中,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下降0.4%;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下降2.7%。
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072元,比上年增长2.8%。
外贸正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9.4%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
进出口相抵,顺差为37096亿元。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占出口总额的59.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8%。
全国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名义下降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名义增长2.9%。
房地产开发投资14.1万亿元,同比增长7%2020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名词解释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C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内容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既包括第一、二产业,也包括第三产业。
工业增加值: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
目前常用的是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其统计范围是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的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财政总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总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2)专项收入。
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
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单位投资、城乡集体所有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和其他经济类型投资。
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性质又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也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
按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分为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
利用外资额:指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