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国有农场基本情况(仅全国指标,便于2002-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 格式:xls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6
农业统计年报及统计基点调查和定期报表主要指标解释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是指全年各季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总和。
现行农业统计制度规定,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是指应该在本日历年度内收获的农产品的作物的播种面积之和。
其计算公式为:本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上年秋冬播种面积+本年春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收作物播种面积+本年秋收作物播种面积。
2、农作物产量:指本年度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农产品的产量,不论计划内外,数量多少,耕地上与非耕地上的农作物产量,都应统计在内。
各种主要作物产量按国家的统一规定计算。
作为粮食的薯类产量按五斤折一斤计算。
3、谷物:指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和其他谷物,不包括薯类和大豆。
早稻是指从播种到成熟约在120天以内,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80天。
其他谷物指除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梁以外的一些子实主要用作粮食的作物,包括大麦、元麦(青稞)、莜麦、荞麦、糜子、黍子等。
硬粒小麦:指具有较高营养品质和良好(食品)加工品质的强筋小麦。
软粒小麦:指具有较高营养品质和良好(食品)加工品质的弱筋小麦4、园林水果:指在专业性果园、林地及零星种植果树上生产的水果(老口径水果)。
不包括瓜果类。
5、年末果园面积:指年末专业性果园面积,不包括果用瓜种植面积。
6、全年水果总产量:指包括园林水果(老统计口径水果)产量与瓜果类产量之和。
7、花卉种植面积:指在大田种植的花卉面积。
不包括设施及盆栽花卉。
8、蔬菜大棚:指由塑料膜覆盖,人能在内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大棚,按占地面积计算。
9、猪、牛、羊出栏数:指育肥出售和自食的头数。
包括淘汰的和因伤死亡的耕牛、肉牛、奶牛和羊。
猪出售数包括个别地区习惯吃的“烤小猪”或出口的“乳猪”。
10、禽、兔出栏数:指统计期内出栏供屠宰的家禽和家兔。
不包括出卖的雏禽和幼兔。
11、屠宰数:指在本辖区内实际屠宰的出栏畜禽数量,包括由辖区外购进在本辖区内屠宰的数量。
年度农业统计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要求,我们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工作,并将详细情况如实报告如下:一、农业总体生产情况本年度,本地区农业生产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了XXX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XX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蔬菜种植面积XXX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农作物总产量达到了XXX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在畜牧业方面,全区畜禽存栏量也有了不错的增长,达到了XXX头(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1. 粮食作物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良好。
水稻播种面积XXX万亩,产量XXX吨,小麦播种面积XXX万亩,产量XXX吨,玉米播种面积XXX万亩,产量XXX吨。
全区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了XXX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在农业收成的基础上,政府还对部分农民进行了粮食直补,并加大了对粮食作物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力度,确保了粮食的丰收和质量。
2. 经济作物本年度,本地区经济作物的生产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特别是茶叶和油茶生产,全区的生产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茶叶和油茶的生产面积分别为XXX万亩和XXX万亩,产量分别为XXX吨和XXX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和X.X%。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茶叶的出口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了XXX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为地区农产品出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蔬菜生产蔬菜生产一直是本地区的重点产业之一,本年度蔬菜生产情况也非常令人满意。
全区蔬菜的生产面积达到了XXX万亩,产量XXX吨,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X.X%和X.X%,其中以青菜、西红柿、黄瓜和大葱的产量居高不下。
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区市场需求,也有相当部分的产量出口到了本国其他地区,甚至出口到了国外。
三、畜牧业生产情况本年度,本地区畜牧业生产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全区畜牧业存栏量达到了XXX头(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其中,猪、牛、羊的存栏量分别为XXX头(只)、XXX头(只)、XXX头(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X.X%和X.X%。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1日)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
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
全国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700万人,填报普查表近5亿张。
通过普查,掌握了我国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国务院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采用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选了2万多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从每个省抽选100个普查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差错进行全面检查。
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农业普查应登记户的净漏报率为0.20%,原始数据差错率0.14%。
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40656个乡级行政单位,其中乡15365个,镇19391个;656026个村级组织,其中637011个村;22592万个住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22108万个。
一、农业基本状况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6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
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
二、主要农业机械2006年末,全国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40万台,小型拖拉机255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47万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509万台,联合收割机55万台。
农业统计指标解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
农、林、牧、渔业的统计范围是:(1)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业和其他农业。
农作物种植业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棉、油料、糖料、麻类、烟叶、蔬菜、药材、瓜类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以及茶园、桑园、果园的生产经营。
其他农业包括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纤维、树胶、树脂、油料以及柴草、野生药材、菌类等及农民家庭兼营的商品性工业。
(2)林业包括林木的栽培(不包括茶园、桑园和果园的栽培、管理和收获等活动)、林产品的采集和村及村以下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竹木采伐。
(3)牧业包括除渔业养殖以外的一切动物饲养和放牧以及野生动物的捕猎和饲养。
(4)渔业包括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植物的养殖和捕捞。
从所有制看,包括国有经济的各种专业农(农、林、牧、渔)场以及国家各级机关团体学校、科研机构、部队经营的农业;集体所有制的乡镇村各级办农场;农村各种经济组织经营的农、林、牧、渔业以及工矿企业家属集体经营的农业;农民家庭自营的农林牧渔业及兼营商品性工业等。
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相加即为农业总产值。
1957年以前的农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
1958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费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
1980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
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办工业产值划归工业。
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
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