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赖性与LCD
- 格式:docx
- 大小:236.59 KB
- 文档页数:13
都有,而且几乎清一色为真彩色显示模块。
除了TFT类LCD外,一般小型LCD都内置控制器(控制器的概念相当于显示卡上的主控芯片),直接提供MPU接口;而大中型LCD,要想控制其显示,都需要外加控制器,电路非常复杂。
三.不同类型的LCD产品LCD、LCM终端 LCD就是指已经封装好液晶材料和引出电极的液晶玻璃面板,不包括LCD驱动器和控制器,它是所有LCD产品的最原始状态。
市场上面向直接用户的玻璃产品仅限于低密度的位段型产品。
LCM(LCDModule)即液晶显示模块,是指将玻璃和LCD驱动器集成到一起的LCD显示产品,它提供用户一个标准的LCD显示驱动接口(有4位、8位、VGA等不同类型),用户按照接口要求进行操作来控制LCD正确显示。
LCM相比较玻璃是一种更高集成度的LCD产品,对小尺寸LCD 显示,LCM可以比较方便的与各种微控制器(比如单片机)连接;但是,对于大尺寸或彩色的LCD 显示,一般会占用控制系统相当大部分的资源或根本无法实现控制,比如320×240 256色的彩色LC M,以20场/秒(即1秒钟全屏刷新显示20次)显示,一秒钟仅传输的数据量就高达:320×240×8×2 0=11.71875Mb或1.465MB,如果让标准MCS51系列单片机处理,假设重复使用MOVX指令连续传输这些数据,考虑地址计算时间,至少需要接421.875MHz的时钟才能完成数据的传输,可见处理数据量的巨大。
LCD终端是指将LCD显示相关的所有器件或功能模组集成到一起的LCD显示产品,由于绝大部分显示和控制工作在终端内部完成,所以它仅需要提供用户一个低速的标准串行接口就可以方便的实现各种显示功能。
由于LCD产品,尤其是大规模LCM产品,需要处理信息量大,软件、硬件设计复杂,对一般的工程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LCD终端将用户从烦琐的LCM研发、调试中解放出来,大大加快了产品的研发进度,并且由于专业分工,确保了整个产品的稳定性,生产、维护都比较方便。
液晶屏的分类知识摘要:介绍LCD的分类、选型、背光及一些指标,详细讨论触屏的类别和具体实现。
关键词:LCD;触摸屏一、概述液晶的发现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88年被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
它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既不同于固态、液态,又不同于气态的特殊物质态。
既具有晶体所具有的各向异性造成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所特有的流动性。
一般可分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类。
显示应用领域使用的是热致液晶,温度低了,出现结晶,温度高了,就变成液体。
液晶显示器件(LCD)所标注的存储温度指的就是呈现液晶态的温度范围。
液晶由于它的各向异性而具有电光效应,尤其是具有扭曲向列效应和超扭曲效应,因此,可以制造出不同类型的显示器件,可直接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便携显示功能的产品。
液晶显示器件诞生至今不过二十多年,产品已经更新了四代。
目前扭曲向列型液晶(TN)即将被淘汰,超扭曲向列型(STN)和有源矩阵型(TFT)已经成熟普及。
铁电型(FELCD)和多稳态型液晶显示(MLCD)开始出现,其产品寿命大约为10,000至15,000个小时。
二、常用液晶屏分类液晶显示器件有以下特点:①低压微功耗;②平板型结构;③被动显示(不怕光冲刷、无眩光,不刺激人眼);④显示信息量大(像素小);⑤易于彩色化(一般使用滤色法和干涉法,使其在色谱上得到准确的复现);⑥无电磁辐射和X射线(利于信息保密,对人体安全);⑦长寿命(液晶背光寿命有限,不过可更换背光部分)。
几种常见液晶类型的原理。
(1) TN(Twist Nematic)即扭曲向列型液晶。
将涂有透明导电层的两片玻璃基板间夹上一层正介电异向性液晶,液晶分子沿玻璃表面平行排列,排列方向在上下玻璃之间连续扭转90°。
然后上下各加一偏光片,底面加上反光片,基本就构成了TN 型液晶。
(2) STN(Super TN)型液晶,跟TN型结构大体相同,只不过液晶分子扭曲180°,还可以扭曲210°或270°等,特点是电光响应曲线更好,可以适应更多的行列驱动。
靠得住性测试陈述【1 】版本:A0
1.测试.实验项目
1.1机能测试.实验项目:
1.5其它实验:
5测试.实验陈述(存储性测试)
10 测试.实验陈述(恒定湿热工作)
点和隐患.
2.实验装备:无,跌落地面为水泥地板.
3.测试.实验前提和办法:将经由初始磨练的样品,根据样品(带包装)本身的质量选择对应的跌落高度.依次从一角三棱六面进行自由跌落,跌落伍磨练样品的外不雅,构造及电气机能是否相符请求,与跌落前磨练的构造比对剖断产品包装,构造是否相符整机跌落请求,跌落高度请求如下:
包装件质量 kg 跌落高度 mm
<15 1000
15 ~ 30 800
30 ~ 40 600
40 ~ 45 500
45 ~ 50 400
>50 300
5.测试成果/记载:
跌落点检讨项目跌a角
后
跌b棱
后
跌c棱
后
跌c棱
后
跌前面
后
跌后面
后
跌左面
后
跌右面
后
跌上面
后
跌下面
后
包装
外不雅
构造机能
内不雅
按键功效
电气机能
安规测试
备注:
6.测试图片:
7.剖断:
及格不及格
测试: 审核:日期:
17测试.实验陈述(HALT温度步进应力实验)
实验项目HALT温度步进应力实验
样品型号
样品数目。
LCD专业测试报告一、测试目的本测试旨在对液晶显示屏(LCD)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测试,以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为后续的质量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二、测试内容1.显示效果测试:1.1对LCD进行按键输入测试,检查是否正常显示输入内容;1.2对LCD进行画面显示测试,包括图片、文字等内容;1.3对LCD进行亮度和色彩调整测试,检查是否能够正常调整和保持调整后的效果。
2.触摸屏测试:2.1对触摸屏进行触摸测试,检查是否能够准确捕捉并响应触摸操作;2.2对触摸屏进行滑动测试,检查是否能够准确识别滑动操作并响应;2.3对触摸屏进行多点触控测试,检查是否能够准确捕捉多点操作并响应。
3.显示屏幕测试:3.1对显示屏进行亮点测试,检查是否存在亮点、暗点等不良现象;3.2对显示屏进行坏点测试,检查是否存在坏点、亮点等不良现象;3.3对显示屏进行温度适应性测试,检查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显示效果和响应速度。
4.功能性测试:4.1对LCD进行电源适应性测试,检查在不同电源输入下的运行情况;4.2对LCD进行抗干扰性测试,检查在外部干扰下的运行情况;4.3对LCD进行耐压测试,检查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输出信号。
三、测试方法1.使用专业的LCD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如万用表、高低温测试仪、电源适配器等;2.开发测试程序和测试脚本,对液晶显示屏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四、测试结果与分析1.显示效果测试:经测试,LCD能够正常显示输入内容,画面显示效果良好,亮度和色彩调整功能正常,能够准确调整和保持调整后的效果。
2.触摸屏测试:经测试,触摸屏能够准确捕捉并响应触摸操作,滑动操作也能够准确识别并响应,多点触控操作也正常,符合设计要求。
3.显示屏幕测试:经测试,显示屏不存在亮点、暗点等不良现象,也没有坏点、亮点等问题,温度适应性良好,能够在不同温度下正常显示和响应。
4.功能性测试:经测试,LCD在不同电源输入下能够正常工作,电源适应性良好;在外部干扰下也能够正常工作,抗干扰性良好;经耐压测试后,LCD仍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输出信号。
LCD显示器可靠性测试引言LCD(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上。
然而,作为一种复杂的电子设备,LCD显示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和问题。
为了确保LCD显示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可靠性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LCD显示器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
可靠性测试的目的可靠性测试旨在评估LCD显示器在特定使用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确定LCD显示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工作寿命,以及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制造商改进产品质量,提供更具可靠性的LCD显示器给用户。
可靠性测试的步骤1. 环境适应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是为了评估LCD显示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测试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将LCD显示器暴露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其是否能正常工作,并记录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
2. 持久性测试持久性测试是为了评估LCD显示器长时间使用后是否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测试过程中,将LCD显示器连续运行数百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观察其在持续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性能下降、色彩变化、亮度减弱等问题。
电源供应是LCD显示器正常运行的基础,电源故障可能会导致显示器无法工作或工作不稳定。
电源供应测试包括电压稳定性测试、功率供应测试等,通过检测电源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确保其能够正常为LCD显示器提供所需的电能。
4. 像素测试LCD显示器由许多微小的像素组成,一个或多个像素故障会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像素测试主要通过显示各种颜色块和图案,观察显示器是否出现坏点、死点、亮点等问题,以评估其像素的可靠性。
5. 运动性能测试运动性能测试是为了评估LCD显示器在快速移动或切换图像时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测试通过播放快速连续移动的图像或视频,观察显示效果是否平滑、无残影,并检查是否会出现画面模糊、卡顿等问题。
耐久性测试是为了评估LCD显示器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用程度。
lcd屏幕常亮寿命标准LCD屏幕常亮寿命标准是指LCD屏幕能够长时间保持亮度和图像质量的使用时间。
LCD屏幕是目前最常见的显示屏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器、移动设备等领域。
为了保证LCD屏幕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参考内容,如下所示:1. 像素寿命:LCD屏幕由许多微小的像素点组成,每个像素点都能够发光或显示颜色。
像素点的寿命是指其能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的时间。
一般来说,LCD屏幕的像素寿命应达到100,000小时以上,以保证长时间使用时能够保持图像质量。
2. 亮度衰减:LCD屏幕的亮度衰减是指屏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亮度逐渐降低的现象。
制定标准时,常规要求屏幕的亮度衰减在使用10,000小时后不超过10%。
这样可以保证屏幕在长期使用后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亮度。
3. 色彩保持:LCD屏幕的色彩保持指的是屏幕能够长时间保持准确的颜色呈现。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制定了一些标准,如Delta E值。
Delta E是用于衡量显示设备输出颜色的准确度的指标,一般要求在使用10,000小时后Delta E值不超过3,以确保屏幕显示的颜色准确性。
4. 温度和湿度要求:LCD屏幕的长期使用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尤其是温度和湿度。
制定标准时通常要求屏幕能够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如-10°C至50°C)内正常工作,并能够承受一定的湿度(如10%至90%相对湿度)。
5. 可靠性测试:为了评估LCD屏幕的寿命和可靠性,常常进行各种可靠性测试,如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湿热循环试验等。
这些测试可以模拟出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评估屏幕的性能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LCD屏幕常亮寿命标准的一些参考内容,实际的标准可能因制造商、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和购买LCD屏幕时,建议参考相关的技术规格和制造商提供的质量认证信息,以确保屏幕的品质和性能能够满足需求。
LCD可靠性测试问题原因及对策汇总前段时间零散了写了一些LCM可靠性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对策,现在将所有问题点和解决对策做一个汇总,便于大家整理和总结;LCM在可靠性测试中的问题主要有5类:屏破,显示局部发黄/蓝,黑影、暗块、阴影,白点、白斑、白块,漏光等,下面就这几个问题详细说明:一、屏破1.现象屏破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LCM显示区明显可见裂纹,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还有一些“内伤”也是由于屏破(或IC裂)引起的,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1TN显示为白屏/IPS显示为黑屏1.2显示横条/竖条缺陷,比较靠边1.3花屏1.4黑屏2.可能产生的测试上述几种现象,多见于机械测试中的跌落测试,环境测试也可能会出现,但比较少见;3.可能产生的原因3.1 结构干涉3.2机壳设计不合理,LCD下方间隙过小3.3壳料平面度超标3.4LCM模组超厚3.5非常规异物顶到3.6机壳避让空间不够,FPC脖子与机壳不匹配3.7背面有异常元器件顶到3.8背光内部结构不合理顶到3.9玻璃切割缺陷,玻璃边缘强度不够3.10玻璃未做强化3.11全贴合LCD PAD面未做保护3.12 IC与TP空间不够3.13 背光整体强度不足4.可能改善方案:4.1消除干涉位置4.2背面间隙需要足够(带铁框至少0.2,不带铁框需0.3以上)4.3壳料合理设计,保证来料平面度,4.4堆叠时使用最大厚度设计,LCM来料检查,厚度需在范围内4.5LCM四角需要避让4.6FPC避让合理4.7锡焊/器件等位置避让4.8改善LCM背光方案,避免局部受力4.9改善切割,增加LCD单体强度4.10玻璃要强化4.11PAD面增加保护方案4.12增加LCD到TP的间隙,口子胶贴合泡棉要避空IC4.13背光强度增加,如增加导光板厚度(或强度),铁框双折边,减少侧孔,避免LCD受力;二、显示局部发黄/蓝1.现象:1.1白画面下固定位置蓝斑/黄斑1.2白画面下四角位置蓝斑/黄斑1.3整屏的蓝色细小斑点2.可能产生的测试:环境测试,机械测试;3.可能产生的原因:3.1 A壳平面度不良,或有干涉,贴合到A壳时,TP有翘曲3.2 LCD下方空间不足,前壳顶到了LCD3.3贴合有异物3.4LCD镀膜厚度不足3.5SPACER制程不足4.可能改善方案:4.1 严格控制平面度,消除干涉4.2 增加背面间隙4.3增加镀膜厚度4.4制程管控异物4.5管控LCD制程三、黑影、暗块、阴影1.显示现象:1.1靠近灯口区域,部分暗影1.2中间部分有阴影1.3环状亮暗不均2.可能产生的测试环境测试,机械测试3.可能产生的原因3.1LED失效未亮 ESD,焊脚断,LED线路腐蚀3.2膜片褶皱3.3导光板变形3.4导光板导光效果不佳3.5LED离显示区过近4.可能改善方案4.1使用ESD性能更好的LED,确认LED的SMT推力4.2焊接位置增加IT膜4.3去掉不合理的干涉,减少导光板变形4.4改用厚一点的膜片4.5增大导光板到胶框的间隙4.6增大膜片间隙4.7加大LED到显示区的间隙四、白点,白斑,白块1.现象:1.1白画面固定位置白点,白斑1.2白画面不固定位置白点,白斑1.3整屏白画面密密麻麻的亮点2.可能产生的测试环境测试,机械测试3.可能产生的原因3.1屏进水汽3.2导光板压伤3.3屏内有异物,异物划伤3.4BEF棱镜受损3.5结构干涉3.6膜片间隙设计不合理4.可能改善方案4.1增加密封性:加大双面胶粘附面积,堵住未密封的孔洞, 增加双面胶对胶框的粘接力4.2更改扩散片,使得扩散粒子不压伤导光板4.3异物管控4.4更改BEF类型,使用随机棱镜和抗压BEF4.5改善干涉位置,整机结构避让,清除干涉4.6膜片间隙设计五、漏光1.现象:1.1LCD显示区到TP VA区之间漏光1.2LCD显示区边沿亮线1.3背面漏光1.4ICON漏光2.可能产生的测试环境测试,机械测试3可能产生的原因3.1LCD窄边,TP泡棉未压到LCD 0.5以上3.2LCD窄边,全贴合TP VA过大3.3膜片移位3.4LCM窄边,导光板设计受限导致边沿亮线3.5ICON导光膜设计不佳4 可能改善方案4.1增大泡棉压住LCD的尺寸4.2缩小TP的VA区4.3膜材的耳朵设计及制程按压4.4使用黑黑胶,改用VCUT导光板4.5优化ICON导光膜设计及匹配LED设计六、其他不良1.框贴TPlens白雾原因:高温下,POL析出气体,在TP内表面堆积解决办法:使用HC的偏光片2.整屏尾部区域泛黄原因:导光板注塑温度过高,且材质高温稳定性不佳解决办法:降低注塑温度,更换导光板材质以上的原因分析和改善的对策,一个项目出问题可能仅是其中一条原因造成的,所以,遇到问题我们要仔细分析,不断吸取经验,才能不断进步;。
LCM信赖性测试项⽬以及判定标准1.⽬的为规范我司信赖性测试,特制定本检验标准。
2.适⽤范围凡本公司内信赖性测试均适⽤。
3.职责实验室:按照测试申请条件和信赖性测试规范完成测试并输出试验结果。
4.缺陷区分及定义4.1.重缺: 显⽰或者功能缺陷,严重偏离规格,客户⽆法正常使⽤。
严重外观缺陷,严重偏离规格,客户⽆法正常使⽤。
4.3.轻缺:轻微偏离规格,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对产品外观有影响LCD:液晶显⽰屏;TP:触摸屏;LCM:液晶显⽰模组;CTP:电容触摸屏注:在区域 C 中有看得见的外观缺陷,但不影响产品质量及顾客产品组装,除崩边崩⾓按规格外,其它⼀般原则下是允许的,外观检验标准适⽤于 A 区、B 区。
客户有特殊要求时除外;5.检验⽅法,环境及检验⼯具5.1 检验⽅法5.1.1 在20—40W⽇光灯的照明条件下,样品离检查者眼睛约30cm处进⾏检查。
检验⽅向以垂直线前后左右45°(以时钟3点、6点、9点、12点)5.1.2检验者视⼒需达到标准视⼒1.0以上。
5.1.3检验者需戴静电⼿环、⼿套或者两⼿⼋个⼿指套。
5.1.4外观检验者以⽬视检查或以菲林对⽐卡⽐对。
5.1.5电性测试使⽤电测测架,主板,电源线及单⽚机。
5.1.6辉⾊度检测请参照样品,检测⽅法依照辉⾊度检验标准。
5.2 检验环境电测:照度为200LUX以下,外观: 照度为800LUX-1200LUX,每个画⾯检验时间:1秒-5秒5.3 检验⼯具电测测架,主板,电源线及单⽚机,菲林对⽐卡,游标卡尺,放⼤镜,滤光⽚,实体显微镜(必要时)等等。
5.4 检验顺序产品检验顺序按照先检验产品四周,再由上⾄下“Z”字型测试,如下⽰意图:5.5 环境类测试项⽬以及判定检验⽅法(测试条件可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做调整变化)。
5.5.1 ⾼温⾼湿运⾏试验(THO)5.5.1.1 测试⽬的:测定长时间在⾼温⾼湿环境下LCD Module产品的运⾏情况,发现产品的潜在的不良,提供产品改善的依据。
关于TFT—LCD面板信赖性周边黑Mura 的改善研究报告作者:蔡晴薛小刚于晓光周皇郭理超来源:《名城绘》2018年第01期摘要:周边黑Mura是在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信赖性测试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对产品画面品质影响较大,文章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来说明,通过优化有机层边缘设计改善信赖性高温高湿过程中产生的周边黑Mura。
关键词:周边黑Mura;水分子;信赖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TFT-LCD面板显示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对平板显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平板显示行业中的主流产品,TFT-LCD面板制程行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良,尤其在信赖性方面,周边类的Mura严重影响着面板显示的品质,给视觉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信赖性过程中产生的周边黑Mura,原理以及影响因子进行理论分析,及针对改善方向实验验证,通过优化有机层边缘设计改善不良,提高视觉显示效果。
一、周边黑Mura形成机理1、现象观察点灯画面下周边可见边缘发黑的现象。
2、原理分析周边黑Mura主要是由于TFT侧的有机层具有吸水性,在信赖性高温高湿测试过程中,水汽透过有机层进入到Panel内影响周边光的穿透;边缘光线透过率降低,点灯时出现边缘发黑的现象。
3、改善对策通过优化有机层边缘设计,切断边缘有机层与面内的连接,形成一个隔水区域,有效的降低水汽透过有机层进入Panel内。
二、以实际机种为例进行试验验證本实验从周边黑Mura形成机理切入,在有机层非必要覆盖的区域,增加两条连续的边缘沟槽设计来验证改善效果。
变量组和对比组各投入10 Sheets,唯一变量为边缘有机层沟槽设计。
采用同样的工艺路线,最后在同一检验环境下观察是否有周边黑Mura或程度差异。
1、有机层沟槽设计验证为改善验证周边黑Mura,减少外界水分子通过有机层进入Panel内,影响边缘光线透过率,优化后的有机层设计,在Panel边缘增加了两道沟槽,切断了外界水分子透过有机层进入Panel内的通道,减少了水分子的渗入。
1.引言1.1 LCD与信赖性关系概述世界TFT-LCD产业正处于在中日韩鼎立的“三国”时代,日本最早将TFT-LCD 推向产业化,韩国及日本之后成为世界最大的TFT-LCD生产国,现在中国的TFT-LCD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在中国,台湾地区最先进入TFT-LCD行业,随后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安徽等省市先后建立了4.5代以上的TFT-LCD生产线。
中国的TFT-LCD产业格局进入了真正的“战国”时代。
于是,LCD开始真正的进入百姓家庭,代替了CRT开始成为主流。
在生活中,我总希望可以得到质量较高、可靠、安全的LCD产品。
而对于产品而言,无论怎么设计、生产,都无法一次性保证产品本身零缺陷。
甚至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是致命的,我们无法一次性发现,如果我们直接用于量产的话,那么等到发现缺陷的时候,便出现了一大批的不合格产品。
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甚至会导致公司失去市场。
另外,LCD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的活动中,你不可能保证意外不会导致LCD可靠性的下降,甚至是缺失。
所以进行一系列的可靠性试验是尤为重要的。
1.2 LCD原理及结构○1LCD介绍TFT(Thin Film Transistor)LCD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M-LCD)中的一种。
液晶平板显示器,特别TFT-LCD,是目前唯一在亮度、对比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量等综合性能上全面赶上和超过CRT 的显示器件,它的性能优良、大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将迅速成为新世纪的主流产品。
○2LCD原理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电时排列变得有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说简单点就是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
而所谓液晶其实就是一种介乎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物质。
他的奇妙之处是可以通过电流来改变分子结构。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为液晶加上不同的工作电压,让他控制光线的通过量。
从而显示变化万千的图像。
液晶本身并不会发光,因此所有的液晶显示器都需要背光照明。
背光灯管在液晶显示器打开的同时就一直被点亮的。
为了控制透光率,人们把液晶单元放在了两片偏振玻璃片之间。
这样,当液晶单元没有被加上电压的时候,处于初始状态,这样背光在通过时就会被被液晶单元的特殊分子结构所极化,光线被扭曲,从而通过前面的偏振玻璃被人们所感知,即产生“白色”效果。
同理,当液晶单元被加上电压之后,他的分子结构会被改变,这样光线的角度并不会被扭曲。
于是光被显示器前面的偏振玻璃所阻隔,无法被人们所感知,即产生“黑色”效果。
○3LCD结构LCD结构依据不同的组合分为三种,一种是没有背光,也有驱动电路的面板叫panel;一种是没有背光,但有驱动电路的面板,叫open-cell;还有一种就是有背光板的面板。
我们把open-cell与背光板组合的产品叫模组。
1.3 LCD应用及发展LCD的应用领域广泛;如:TN-LCD用于钟表、计算器、掌上型游戏机、仪表等;STN-LCD用于PDA\游戏机、翻译机、电话、传真、摄影机、医疗器械及工业仪器等;TFT-LCD用于电视机、TV电话、计算机等。
从CRT到STN到TFT,看到了发展,也看到了优劣。
这里介绍一种最新型的显示,即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器,它已经不再属于液晶显示的范畴。
OLED因为其自身的多种优越性能,已经被业内公认为下一代的主流显示技术。
更有人将OLED称为LCD的杀手。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它可以做到更薄更轻,主动发光(既不需要背光源),广视角,高清晰,响应快速,能耗低,低温和抗震性能优异,潜在的低制造成本,柔性和环保设计等等。
目前全世界共有超过100家公司正在同时投资开发OLED产品,其中不乏柯达(小分子技术的发明者),CDT(大分子技术的拥有者),三洋,索尼,先锋,夏普,EPSON,菲利普,三星,LG等等这样的业界领袖级的企业,国内目前也有很多企业致力与OLED的研究。
相信经过人们的努力,十年之后,OLED将会全面取代LCD成为市场上的绝对主流产品。
虽然OLED产品拥有美好的前景,但是现阶段OLED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
目前只有少数的手机产品采用OLED,例如Samsung X339,X369就都使用了一个256色的OLED作为副屏。
而这些副屏的显示寿命都是有限的。
2.信赖性2.1 信赖性的定义1.1夏普公司对信赖性的定义:产品在使用环境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 其功能仍能维持正常运作的能力。
故障: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
失效:产品终止规定功能。
1.2信赖性的特点:重要的质量特性,顾客最为关注贯穿于设计、制造、储运、使用、维修的整个过程2.2 信赖性保证体系信赖性保证体系包括设计验证、量产验证、长期性信赖性验证。
设计验证产品开发设计、工艺过程设计和材料设计变更以后的质量鉴定试验。
经过240、1000hours的测试,验证设计的可行性与稳定性量产验证批量生产时,防止产品(包括材料)的变异,进行Aging测试。
定期抽样,168hours/次,验证制造工艺(材料)的波动性。
长期信赖性验证验证产品寿命的长期信赖性。
(通过MTBF值的测试)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值是产品信赖性指标的最通用表示方法---“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
例如:若要改变产品寿命周期(寿命期由50000hours 提高到200000hours),可采用如此方法。
信赖性保证体系作用:1、验证开发设计阶段的产品,βfactor(过去的重要质量问题)和αfactor(部材、过程的更改)在240hours、1000hours两个时间段内有无问题。
2、确定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工作或贮存时的功能信赖性,为设计开发、生产、顾客使用提供有用的信息。
3、充分暴露产品的潜在缺陷,为产品的改进、减少维修费用及保障费用提供信息。
4、确认是否符合产品出货的信赖性定量要求。
5、是一个发现~分析~纠正~再检查的PDCA循环过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3、信赖性的目的2.3.1设计信赖性1、现在针对panel、open-cell、Module等进行大约35项各种不同条件的试验。
2、大部分环境试验项目,测试时间是以240hours为评价基准,若没有出现异常,则出于公司内确保高度的可靠性的考虑,再继续试验进行到1000hours(公司内更高的标准)。
2.3.2量产保证1、产品使用初期,故障容易暴露出来。
2、故障率较高,且呈迅速下降趋势。
3、由设计和制造缺陷引起。
如设计不当、材料缺陷、加工缺陷、安装调整不当等。
4、可以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及采取环境应力筛选加以减少。
2.3.3出货品信赖性从保证出货品质角度出发,公司的量产验证,主要是通过定期抽样,进行aging实验,验证量产品质。
aging的条件是53℃,168hours/次,抽样数量按照AQL抽样标准执行。
2.3.4、长期信赖性1、公司评价panel、open-cell、Module的长期信赖性的关键指标是MTBF。
通过实施各种文件约定的基准环境试验条件来实现。
例如:计算累积的MTBF试验条件: High temp. (Ta=60℃) aging of 10 pcs for 1000hours结果: Accumulation MTBF≈70000hours(8years)2、公司正在加强长期可靠性的关键指标MTBF的验证。
计划2010年底得到MTBF 200000hours以上的数据。
方法是通过超加速寿命试验实现(试验条件增加了光,温度和压力等各种应力水平)可靠度R(t)、产品总数N0、工作到t时刻产品发生的故障数r(t)R(t)= 1- r(t)/ N0如果在累积MTBF=261454hours时,有一台module出了故障,则可靠度: (1-1/6)*100% = 83.3%4、信赖性试验4.1信赖性试验介绍1、公司现在针对panel、open-cell、Module等进行大约35项各种不同条件的试验。
2、大部分环境试验项目,测试时间是以240hours为评价基准,若没有出现异常,则出于公司内确保高度的可靠性的考虑,再继续试验进行到1000hours(公司内更高的标准)。
3、240hours的选择是公司设计开发时,在与客户沟通的资料中明示的基本条件之一。
4.2信赖性试验与设计审查(DR)信赖性实验几乎全程参与DR工作:从企划构想DR,基本设计DR,0次DR,1次DR,最终DR再到总括DR。
整个过程中不仅要求以全面详实的数据来描述实验结果,而且要求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3信赖性试验4.3.1试验样品:样品抽取原则:随机抽取开发设计合格样品或量产的合格品。
试验后留样:根据需要部分试验样品需长期保留;没有特别要求的试验后保留三个月再进行报废。
4.3.2试验程序:试验的一系列完整操作过程,通常包括下列各项:a) 试验室取样和接受委托试验样品(需要有严格详细的交接记录和内容说明)。
b)样品的预处理(原来所处环境条件较恶劣)c) 初始检测(仔细判断初始状况,防止混淆引起误判)d) 条件试验(设备参数基准设置正确)e) 恢复f) 最后检测4.3.3信赖性试验流程1、对于任何信赖性的试验首先都应该填写《确认试验申请书》(试验目的、型号、数量、部品变更内容、试验要求等。
)2、样品初期确认相当重要,公司有相关的check list按步骤实施,生成<样品初期check报告>防止初期的漏判,造成以后的误判。
3、240hours后的信赖性评价,OK只能发行《暂定合格书》,对于NG要求填写《对策改善要求联络书》送交试验申请部门,运用PDCA循环,确认改善。
4、1000hours后的信赖性和特别要求评价,OK发行《合格书》,对于NG要求填写《对策改善要求联络书》送交试验申请部门,运用PDCA循环,确认改善。
4.4试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1、温、湿度环境测试验证制品抵抗高/低温、高湿度环境的能力。
温、湿度动作实验和温湿度保存实验两者的区别在于:动作实验于实验腔中需保持点亮、信号切换状态;而保存实验只将制品放置于实验腔中即可,无须点亮。
2、压力保存实验检查在高温状态下,高气压与低气压对seal框胶的影响。
3、热冲击实验主要评价制品在极限高温/低温及两种之间温度急速变化下的耐性(如SOF连接是否异常)4、加速寿命试验将产品置于高温, 高湿及压力环境下加速产品本身寿命。
可以验证seal框胶之湿气抵抗能力,因为当产品被置于严苛之温度/ 湿度及压力下测试, 湿气会沿者胶体或胶体与导线架之接口渗入。